杭州个别出租车拒载挑客的背后,有一条灰色的利益链。这些司机其实是在找那些能够让他们多赚钱的乘客——拉着这些乘客去购物点购物,赚取高额回扣。 最近,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市民监督团》的记者以出租车司机的身份暗访了杭州的两家丝绸专卖店,发现的确存在这种情况。而且司机拿的回扣金额让人咋舌(详见本报10月27日A4版)。 昨天上午,钱江晚报记者联合上城区市场监管局稽查大队对这两家记者暗访的丝绸专卖店进行了突击检查。 领回扣小房间格局耐人寻味 资料已被提前清理 昨天上午10点多,检查的第一站是位于西湖大道上的那家丝绸专卖店。这家店看起来规模不小,进入店门口,可以看到一块很醒目的牌子:杭州市第八届消费者信得过单位。 稽查人员按照记者提供的线索,很快就找到了《市民监督团》记者暗访当天取票、拿回扣的房间。 这个房间就在专卖店旁边的一条小弄堂里,可是如今却大门紧闭。稽查人员从专卖店的负责人处拿来钥匙,打开门一看,里面的格局耐人寻味。 房间里的空间非常狭小,首先看到是一条狭长的通道。通道有个暗窗,据暗访的记者介绍,他们当时就是在这个窗口领到了拿回扣的凭证——一张带有二维码的小票。 再往里,还有一道房门,旁边有一个密码按键器。打开进入,里面10多平方米,一张大桌上有四台电脑。其中两台开着监控屏,可以看到专卖店各个角落的情况。房间一隅,还有一个小隔间。这个小隔间就是暗访记者当时领回扣的地方。 稽查人员仔细翻看了这个小隔间,不过这里显然已经被提前整理过了,桌上、抽屉里干干净净。随后,稽查人员又来到了这家专卖店的办公室,对该店的财务、销售凭证进行检查,收集相关证据。 另外一家位于延安路上的丝绸专卖店,情况也差不多。暗访记者领取回扣的地方更加隐蔽,是在附近一个地下停车场里。稽查人员随后也进行了调查取证。 上城今年已查处两个案子 处罚8个当事人 上城区市场监管局稽查大队介绍,其实类似案件,今年他们已经查处过两起。目前,这两个案件的当事人都已经进行了相应的处罚。其中一个案子涉及到一个丝绸购物点和4个出租车司机。 今年3月份,监管局对辖区内旅游购物市场进行了综合整治。这家丝绸店就是在这次整治中,被发现了“蛛丝马迹”。 “当时,我们发现了一份资料。资料上有购物店与出租车驾驶员之间的不当交易记录。” 循着这条线索,稽查人员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查明了事实。原来,这家丝绸购物店为改善经营不景气的状况,扩大商品销量。在今年年初,通过其销售经理联系了4名出租车司机。 当时,双方口头约定,司机将游客带到该店内购买商品。丝绸店根据游客购买的商品金额,从中抽取一定比例的钱款作为回扣暗中给予司机。 最终,该丝绸购物店被罚没人民币36万余元;涉案的4名出租车驾驶员被罚没人民币共计53300元。 另外一个案件也是同样的问题,涉及到一个丝绸购物点和两家旅行社。 昨天,上城区市场监管局稽查大队杜大队长也表示,针对这次这两家媒体曝光的丝绸专卖店,他们会先进行调查取证。如果证据链成立,会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运管建立“黑名单” 最严处罚吊销服务资格证 不做小生意,专拉大“客户”,其实早已是出租车司机圈内“公开的秘密”。在采访中,一位开了10多年出租车的司机告诉钱报记者,做模子生意的,一般都是一些经验老道、比较会察言观色的老师傅。他们只要和游客搭讪一下,就知道有没有赚头。 这类司机一会看游客的打扮,二要听他的口音,而最重要的是试探口风,往往几句话,厉害的司机就可以试探出游客是否有购物的意向。 挑准了客人,如果对方上车后没有提出具体去向,司机就会向他们极力推荐和自己事先有协议的特产商店。把客人介绍到那些商店后,店主就会根据游客购买商品的多少,给予相应的回扣和提成。 “这其中的暴利是你想都想不到的,远远比‘扫马路’来钱快多了。所以有些司机宁可不做其他生意,就只等这种客人。而且做这种生意一来不累,二来又不费油费。只要拉到一个这样的客人,比在路上跑一天强多了。”不过,这位司机表示,这些专做模子生意的少数出租车司机损害的却是这个行业的声誉,不仅给这份职业抹黑,更是给杭州这座城市丢脸。 运管部门表示,他们将建立一份“黑名单”,如果司机有被投诉,或者有无正当理由拒载、未经乘客同意强行拼载等违章行为,就会列入“黑名单”,从严从重处理。情节严重的,予以吊销、撤销车辆营运证、从业资格证、经营许可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