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332|回复: 68

所谓新型城镇化,将会对杭州城市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大家议一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型城镇化,不是新型城市化,一字之差,意境不大相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市委“改革十条”决定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提要] 推动城市建设重心向副城、组团和新城转移。理顺组团、新城等城市功能区建设管理体制,强化市、区两级的分工协作,支持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以推进教育、社保、交通等公共服务一体化为先导,加快萧山、余杭两区与主城区的深度融合步伐。适时推进行政区划调整。

原标题: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以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等方面,具体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和时间表、路线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浙江实际,明确了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与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在全面落实上干在实处,在科学发展上走在前列。
延生阅读:
下好新型城镇化建设这盘棋

  当前,杭州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正面临新挑战,要体现新要求。随着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我市原有的体制机制先发优势正在逐步弱化,传统的发展模式内生动力正在逐步消退,在面临城镇化潜力、科技创新动力、改革开放红利、市场化活力等“四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投资出口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动力不足、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能力不足、环境容量和节能减排空间不足等“三大压力”,以及产能过剩、贸易金融不确定性增多、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难和财政收支平衡难等“三大风险”。在杭州率先进入从规模扩张型、投资驱动型为主向质量效益型、创新驱动型为主转变,从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向个位数的中高速增长转变过程中,经济可持续发展速度趋缓、发展后劲不强、体制机制障碍明显、重点难点项目推进缓慢、干部精神状态有所退化等“五个问题”逐渐显现,人民群众对治水、治堵、治气和提高垃圾处置能力等难题解决的愿望日益强烈。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改革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杭州的实践、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按照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要求,坚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坚持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杭州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推进“一基地四中心”建设、民营经济强市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杭州、平安杭州、法治杭州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全面深化改革,再创十个方面体制机制新优势,为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和建设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提供强大动力。
  一、围绕推进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完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化政府、企业与高校院所的战略合作,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进一步引导科技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向重点产业集聚、向企业主体集聚,力争2015年建成具有杭州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率先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健全以“十大产业”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机制,完善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机制,支持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和信息产业链延伸,促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应用。坚持政府投资与民资引入、政府部门数据开放与市场开放相结合,打破信息孤岛和部门分割,形成合力推进智慧杭州建设的机制。完善鼓励企业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深化“四换三名”举措,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下转第3版)
  成立杭州市产业发展协调委员会,统筹市域层面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招商,协调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工作,推动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四规合一”。完善市域内企业迁移的财政利益分配机制,鼓励企业在市域内合理流动,形成互惠多赢、有序发展格局。
  探索建立符合市场化导向的大企业大集团重点培育制度,力争五年内形成若干主业支撑突出、创新力强、带动力强的国际知名千亿级企业和一批百亿级企业。完善科技与金融结合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瞪羚计划”“雏鹰计划”“青蓝计划”“蒲公英计划”,支持优势成长型企业和小微企业成长壮大,鼓励各类人员创业创新。
  探索省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新模式,积极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完善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近期实施“功能区和街道合一”,争取早日实现“一个主体、一个平台”。完善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健全“一区双城”的管理架构。实施“聚焦高新、促进创新”战略计划,推进杭州高新开发区科技体制创新试点,力争到2020年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实施市域内各类创新平台资源整合提升计划,推动省级以上园区转型发展。
  强化节约集约用地、优地优用导向,制定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方案,建立“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实行工业用地分期分阶段供地、先租后让、弹性年限、差别化地价和履约保证金等制度。支持研发类、总部类等新兴业态根据产业发展导向和空间规划,着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益。
  二、围绕推进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建设,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
  完善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体系,探索建设网上自由贸易试验区。全面深化与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合作,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网络金融服务、智能物流服务、跨境电子商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网络信用体系等多领域多形式合作机制,推动新兴信息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搭建中国电子商务国际博览会等重要平台,支持网商大会拓面提质。建立商务、海关、国检、外管、国税等部门常态议事机制和协调推进机制,拓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覆盖。实施网络市场与实体市场融合工程,有序推进市场主体升级,尽快在杭州国际商贸城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新业态市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扶持小微企业、零售商户应用电子商务。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服务融合发展。健全电子商务监管制度。完善电子商务统计制度。
  利用新一轮机构改革契机,完善优化内外资招商、内外贸易发展统筹机制。主动对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充分发挥杭州萧山国际空港枢纽作用,整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申报杭州综合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园(港)区。积极培育本土跨国企业,支持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兼并、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走出去,力争五年内有若干企业进入世界五百强行列。完善“招大、引强、选优”政策机制,扩大服务业开放,放宽外资准入,提高外资利用质量。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支持企业拓展中西部市场。制定出台服务贸易新一轮推动措施,形成离岸在岸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加快建设信用杭州。积极利用阿里巴巴集团网络信用体系和大数据平台,对接政府联合征信平台,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制度,扩大信用体系征信范围和应用领域,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三、围绕推进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建设,创新文化发展体制机制
  落实《杭州市“十二五”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全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动协调发展机制,深入实施“名人、名园、名企、名品、名牌”建设工程,做强动漫、游戏、影视、设计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集群、协调持续发展。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促进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做强杭州文化产权交易所、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基金及无形资产担保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培育文创类专业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和创投基金。加快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发展,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科教、制造、农业融合发展机制,推进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工艺和民间艺术之都”、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实验区、国家广告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示范基地(园区)和企业。
  健全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机构,完善国有文化集团绩效考核等管理制度,实现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上市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和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国有企业向文化创意产业战略投资。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文化惠民长效机制,加快文化礼堂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健全弘扬“最美精神”长效机制,深化“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统筹浙江文化中心、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文化资源,加快建设之江文化大平台,确保到2015年初具规模、2017年基本成型、2020年打响品牌。
  四、围绕推进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创新金融服务体制机制
  实施差异化金融发展战略,推动金融组织、金融产品、金融服务创新,构建与杭州经济转型升级需求相适应的金融体系新模式。发挥杭州民间资本充裕的优势,推动杭州法人金融机构增资扩股和股权多元化,支持其到境内外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改制转型,助推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融资租赁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新型金融组织发展,打造浙商金融总部。支持有条件的大企业设立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和并购投资基金。加快发展金融服务外包。
  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产业集聚区。支持互联网企业发展第三方支付、小微企业贷款、网络保险、网络理财等互联网金融服务,带动相关金融、保险、信托、基金等企业集聚发展。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互联网,带动相应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探索建设互联网金融和各类资产交易平台,鼓励互联网金融企业完善产品和服务标准,规范自身运作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建立健全打造财富管理中心的体制机制,加快钱江金融城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投资基金、资产管理、理财服务等机构,培育金融性场外交易市场,构建高效的资本转化机制和规范的财富管理体系。以私募基金、私募证券、私募理财为重点,鼓励发展私募金融服务业,完善监管体系,引导民间资金流动阳光化、流向合理化,助推在杭金融业的整体创新和混业创新。
  五、围绕推进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建设,形成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体制机制
  制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到2016年初步形成旅游观光、休闲保健、文化体验、商务会展“四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深入推进旅游国际化,全面提高杭州旅游目的地产品、营销、功能、服务、管理、环境国际化水平。实施“旅游全域化”战略,优化市域旅游产业布局,统筹城乡旅游产业发展。构建以产业融合为核心的城市旅游发展机制,推动旅游与休闲、会展、文化、特色潜力行业等融合发展。创新办展模式,拓展展会内涵,持续提升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的展会质量、综合效益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国有旅游企业改组改制、兼并重组、上市融资,扶持民营旅游企业发展,探索打造跨区域的混合型旅游产业集团。探索现代旅游业发展标准化新机制,创新全要素旅游目的地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模式。
  建立杭州市城市国际化推进工作委员会,制定实施《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明确城市国际化总体思路、目标要求、主要任务、重大项目和推进路径,到2017年城市国际化水平和程度有明显提升。结合西湖文化景观世界遗产保护和利用、京杭大运河和良渚遗址申遗等工作,深度挖掘并策划整合具有东方品质、杭州特色的国际化资源,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国际化导向营销推广机制。完善国际化生活创业环境,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建设国际化生活社区、商业街区、产业园区试点,大力培育和引进国际化高端人才。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全方位提高服务水平,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接轨国际的商务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营造国际化的制度环境、语言环境。
  六、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坚定不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进一步健全与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的对接机制,完善促进杭州都市圈城市融合互动的发展机制。按照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基本原则,坚持城乡统筹规划,进一步优化完善城市紧凑、乡村疏朗、城乡一体、功能配套的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城镇体系。
  科学划定主城区开发边界,严格控制人口规模,推动城市建设重心向副城、组团和新城转移。理顺组团、新城等城市功能区建设管理体制,强化市、区两级的分工协作,支持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以推进教育、社保、交通等公共服务一体化为先导,加快萧山、余杭两区与主城区的深度融合步伐。适时推进行政区划调整。
  深化区县(市)协作机制。鼓励协作各方在利益分享、资源优势互补、平台和产业联动上大胆探索创新,逐步形成协同推进、互利共赢、可持续的发展格局。完善科技西进、现代服务业西进、文创西进、旅游西进、交通西进和人才西进等体制机制,增强县(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化中心镇改革发展和小城市培育试点,创新和完善中心镇管理体制,赋予与事权相匹配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逐步建立规范合理的区县(市)与中心镇财政分配关系,力争到2015年省级中心镇享受确需的小城市管理权限。创新中心镇融资机制,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探索建立以中心镇为主要投资方向的股权投资基金。深入实施中心镇建设“双千工程”,创新建设项目运行模式和工作机制。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村级股份制改革,深化撤村建居社区股份制改造,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水面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城乡建设用地供给和流转机制,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探索农村空闲宅基地收购和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科学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土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探索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完善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积极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七、围绕推进全国民营经济强市建设,完善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体制机制
  落实“非禁即入”原则,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中心镇、小城镇建设,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文化产业、金融服务等领域,让民间资本在更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完善公益类经营性项目土地出让政策,支持民间资本发展养老和健康服务产业。加强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战略引导,完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机制,健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各项政策配套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浙商回归”体制机制,健全回归浙商重大产业升级项目资源要素保障机制,鼓励有实力的浙商在杭设立服务端、研发端和总部型机构。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经营者队伍建设。
  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鼓励民间资本参股国有资本投资项目或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
  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合理区分和确定政府委派和市场化聘用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探索以股权和期权激励的方式,逐渐实现国有企业去行政化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系。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对其实行分类监管。整合提升国有资产平台,制定严格的绩效考核标准和退出制度,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
  八、围绕推进美丽杭州建设,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
  设立杭州市生态文明(美丽杭州)建设委员会,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形势分析例会、重大决策公众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完善重大环境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决策、统筹推进、考核评价、多元投入和科技支撑机制。健全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完善环境资源配置量化管理制度,探索建立排污权、碳排放交易市场化机制。健全能源、水、土地等资源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加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管理。推进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和跨区域综合治理,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制度。抓紧制定出台生态文明和美丽杭州建设的地方性法规。
  建立优化空间格局开发机制,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和环境功能区划,划定并严守耕地和生态红线,保护好“六条生态带”,构建科学合理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立健全优化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实行差别化区域开发管理政策。加强城市景观和建筑风貌设计,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继续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开发工程,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完善落后产能淘汰机制,强化环境审批和监管,严格执行环保、安全、能耗等市场准入标准,加大差别化资源价格和惩罚性资源价格实施力度,推进产能置换。逐步建立覆盖所有重点企业环境行为信用评价制度,推进银行绿色评级制度。积极发挥市场导向和调节功能,探索建立产能过剩防范和化解机制,提升产能的整体质量。
  探索建立城市“三治”环境综合治理机制,力争五年内治水、治气、治堵有显著进展。加强水体综合治理,健全治污水、排涝水、防洪水、保饮水、抓节水机制,完善并推进清水治污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治理城市内涝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防洪水、保饮水三年行动计划和节约用水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千岛湖配水工程。建立健全水权制度。探索建立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区域联动机制,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深入推进“无燃煤区”建设,力争到2015年主城区和萧山、余杭及五县(市)建成区基本建成“无燃煤区”。探索建立城市治堵长效机制,坚持设施建设、公交优先、秩序管理、疏堵结合和制度保障多措并举,打造高效、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建立严格的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试点示范。完善“三改一拆”长效机制,开展无违建区县(市)创建工作。加快垃圾处置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垃圾处置模式,提升垃圾处置能力,完善推进垃圾分类直运的运行机制,推进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坚持试点先行,积极推进淳安县美丽杭州实验区建设。实施生态文明和美丽杭州建设细胞工程,在各个层面开展系列创建活动。完善社会联动与全民行动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美丽杭州建设。继续深化国家生态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健康城市试点、低碳城市试点等工作。
  九、围绕推进平安杭州建设,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消除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制度差异,提高各项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改革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高规范服务标准和信息化建设水平。完善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和评价机制,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健全“四级救助圈”制度和“春风行动”长效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慈善体系,强化社会优抚安置工作,健全残疾人、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健全就业创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推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深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健全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名校集团化、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办学机制,实行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制,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向萧山、余杭两区及五县(市)延伸。支持杭州师范大学转型发展创一流,推进市属高校产教对接、校企合作。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推进阳光招生。创新民办教育发展机制,促进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协调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意见,健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体制机制,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积极运用智慧医疗、结对托管等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推进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落实人口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措施,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积极探索重大突发性事件分级应急预案制度、预防和纠正冤假错案机制、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网络舆情研判导控服务机制;继续完善“平安网格”工作机制、110社会应急联动救助平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大力推广“楼宇建党委、楼道建支部”党建模式、“一站式”交通事故调解处理模式、定向公开约访机制以及“楼宇社区”、“新市民之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未成年人服务平台等载体,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和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政策扶持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网络突发事件等公共安全监管机制,确保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强防灾减灾机制建设,有效应对各类自然风险和灾害。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完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机制。
  十、围绕推进法治杭州建设,完善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体制机制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建立人大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等制度。各级党委和政府、政协制定并组织实施协商年度工作计划,把政治协商纳入重大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完善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探索创新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途径。落实司法体制改革部署,支持检察机关、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审判权。完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
  统筹党政群机构改革,理顺部门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加强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行政综合执法机构和队伍建设,相对集中执法权,推动综合执法和执法力量下沉。实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事业单位综合设置,以2012年为基数逐步减少财政供养人员总量。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最大限度向区县(市)放权分权,凡是能下放到区县(市)的事权全部下放,凡是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深化提升审批效能的体制机制,落实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动态清理审批事项,进一步推进服务提效。抓好杭州国际商贸城行政审批权力下放试点。加快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健全审批中介组织监管机制,限期实现与行政机构脱钩,着力规范中介机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秩序。
  完善市、区财政管理体制,健全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实现更加均衡公平的市与区财政分配制度。深化预算管理,构建“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财政运行机制。加强地方性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防范财政风险。实施市级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成立专项资金清理整合统筹协调机构,按照调整归并存量、优化增量、限定存续期限的原则,全面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强化项目绩效评价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创新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方式与机制,支持企业利用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发债融资,参与区域集优债发行,发行信托产品。健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清单,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扩大政府购买服务领域和范围。
  结合优化党政干部考核评价导向,按照简化、优化、管用的原则,完善综合考评机制,突出创新导向和绩效导向,探索建立从任务型目标责任制考核向功能型绩效管理转变的模式,加快实现绩效管理法制化,提升政府工作绩效,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完善民主促民生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进开放式、参与式决策。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强政策效应的跟踪评估,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
  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行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推动政府部门依法、及时、充分、正确履职,推进权力公开规范运行。完善公述民评、效能投诉等载体,健全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机制。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明确的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措施,建立健全具有杭州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围绕反对“四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工作,整治“文山会海”,规范节庆论坛,治理“三公”经费突出问题,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干部作风状态考核评价机制,落实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市委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改革的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建立健全改革项目化推进机制,围绕全市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任务,及时细化量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具体任务,明确各个改革项目的责任主体和具体责任人,制定实施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改革落到实处。市人大常委会要作出促进改革创新的决定,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允许试错、责任豁免的机制。市政府要制定有关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抓好各项措施的实施。市政协要积极为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加强对改革措施落实情况的民主监督。各级党委(党组)要围绕全市改革总体部署,根据工作实际,推出本地区本部门改革计划和项目,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问题的学习和调研,始终保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突出人民主体作用,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大宣传和舆论引导,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型城镇化再发力

2014年01月15日 14:31:1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杭州的城市化率不低,大约在74.3%,这个水平比全国高出约22.8个百分点。因此,杭州的城镇化进程,已经走在路上。在“杭改十条”中,把“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列入其中,意在深化城乡之间的改革,诉求更大的利益突破。  在过去一年,杭州乡间的改革多有尝试,可谓百花齐放。淳安的全县景区一体化,桐庐的农居房流转尝试,临安的林权制度再次深化,以及接下来作为浙江省户籍制度改革试点之一的富阳,无一不是把“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作为出发初衷。
  当然,受困于当前的城乡二元结构镇,城乡一体化在建设过程中,并不会走得一帆风顺,这也是接下来要突破的关节点。在下一轮中心镇改革和小城市培育试点上,还应加快步伐,加大力度。在某些环节上,甚至可以创新融资方式,创造条件发展村镇银行,解决农村资金的活水来源问题,更好地推动农村继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再次发展。
  杭州不仅是浙江的杭州,也是中国的杭州。建成“美丽中国的先行区”所承载的任务,不单单是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任务,还有城市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一头是要对接上海自贸区,另一头要发挥城市龙头带动作用,不断提高杭州新型城镇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城市紧凑、乡村疏朗、城乡一体、功能配套的城镇体系真正让村民变成市民,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这样的话,当我们谈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美句时,便可拥有更厚重、真实的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放思想,走在新型城镇化前列

蓝蔚青

  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指出,面对新阶段、应对新挑战、体现新要求,关键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根本就在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牢牢把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坚决破除自我感觉良好的思想、无所作为的思想、怕坚畏难的思想、片面狭隘的思想,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精神,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实现改革红利最大化。城镇化既拉动投资又拉动消费,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加上不科学的政绩观和考核指标以及财税体制的影响,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少地方出现了“要地不要人”和按脱离实际的主观愿望和行政强制手段建设城市的倾向,以至于人口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土地城镇化,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现在已达52%,但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只有35%,将近2亿的农村转移人口尚未真正融入城镇。

  针对这个决定中国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全会作出的深化改革的许多重大决策,都是为新型城镇化扫除障碍,创造条件的。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推进城镇化必须遵循规律,因势利导,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走出一条新路,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多年来,杭州制定并坚持实施正确的城市发展战略,形成了合理的城市战略布局,注重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致力于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民参与,破解民生难题,提高生活品质,打造“平安杭州”,并且善待新居民。日前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的决定》,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决定的精神,为我们描绘了新型城镇化的路线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举措。

  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

  城市的优势在于它聚集资源、优化配置、集约发展,形成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能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质量更高的生活。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情况下,人们普遍涌向就业机会多、生活条件好的大城市和区位优越的中小城市。特别是新生代流动人口,对定居大城市有更强烈的期盼。目前1.6亿外出农民工中,六成多在地级以上城市,两成多在县级城市,不到一成在小城镇。我省则有54.6%的外来流动人口集聚在杭州、宁波、温州三大城市。

  但是,城市规模过大,会造成交通拥堵、“热岛效应”、污染集中等大城市病。既要发挥大城市的优势,又要避免人口过度集中于沿海少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就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使流动人口根据自身条件特长、家庭生活需要和区域文化认同,选择不同的城镇落户。

  人口布局取决于产业布局。就业是在城镇生存的基础,产业和企业是“皮”,就业人口及其家属是依附在“皮”上的“毛”。所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把“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要求。浙江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人口密集,城镇密布,交通便捷,最好的办法是作为一个城市群来发展,通过群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形成整体优势和竞争力。既能成为集聚高端要素的大平台,又能避免大城市病,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比重,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市委《决定》把杭州放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和杭州大都市圈中考虑,要求健全城市间对接、融合、互动的发展机制,同时要求杭州自身进一步优化完善城市紧凑、乡村疏朗、城乡一体、功能配套的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城镇体系。为此,《决定》要求科学划定主城区开发边界,不搞“摊大饼”式的扩张,严格控制人口规模,推动城市建设重心向副城、组团和新城转移。这就需要推进“产城融合”发展,通过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增强副城、组团和新城的产业承接能力和就业吸引力。《决定》要求深化区县(市)协作机制,鼓励协作各方在利益分享、资源优势互补、平台和产业联动上大胆探索创新,逐步形成协同推进、互利共赢、可持续的发展格局;完善科技西进、现代服务业西进、文创西进、旅游西进、交通西进和人才西进等体制机制,增强县(市)发展的内生动力;理顺组团、新城等城市功能区建设管理体制,强化市、区两级的分工协作;创新和完善中心镇管理体制,扩大中心镇的管理权限和财力,都是建设组团式、网络化、生态型城镇体系的必要的改革举措。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新型城镇化不仅要使使所有的城镇居民都能享受城镇的品质生活,而且要让城市文明覆盖农村。为此要逐步缩小三个差别。

  一是要缩小卫星城和主城区的差别。要引导人口向副城、组团和新城集聚,就必须缩小城市群内部的公共服务差距,使公共资源特别是医疗卫生、教育文化资源和保障性住房均衡配置。为此,在公共财政资源安排上要优先给副城、组团和新城的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建设雪中送炭。同时推广公共服务集团化连锁化,使中心城区的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能够辐射这些卫星城,提高卫星城的生活质量。还要加快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骨干,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紧密衔接的便捷的大都市圈交通网络,真正形成同城效应。

  二是要缩小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的差别。在引导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基础上,对于已经转移到城镇稳定就业、稳定居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要按照分类、有序和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他们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的范围,着重解决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和入住保障性住房问题,同时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完善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首先解决本地农民工和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农民工及其家庭在城市扎根落户的问题。

  三是要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让城市文明覆盖农村。为此需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等等。在这些方面,杭州大多起步较早,现在主要是扩大覆盖面,加快落实的步伐。市委的《决定》还对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这些改革措施不仅使农民获得了把自己名下的集体资产变现的权利,也使一部分农民工已经积累起来的主要财产即农村住宅能变现,从而获得生产经营和进城定居急需的资金,包括农村到城市生活方式变迁带来的无形成本。同时也盘活了巨量的土地资源,使其得到优化配置,保值增值,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使农民能够得到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民致富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都能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杭州的“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较好,相当一部分农村住宅质量不错,“逆城市化”初见端倪。适应部分农民利用农村住宅取得财产性收入的愿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统一收购或向农民租赁空闲住宅后加以改造并改善周边环境,提升其价值,然后出租给城镇居民特别是向往田园生活的老年人,实现城乡人口的合理相向流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型城镇化 向幸福出发
——“改革十条”之六: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 任务简述 |
  1.完善区县协作机制、完善中心镇发展体制机制。
  2.创新城市组团和新城建设管理体制,完善加快萧山和余杭融入主城区的体制机制,推进行政区划调整。
  3.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
  | 改革启程 |
  关键词:市民化、土地集约化、新型城镇化
  人多地少是我们的基本国情。目前,杭州常住人口超过900万人,已突破国务院批复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年-2020年)》所确定的到2020年杭州市域人口820万的目标。此次改革也提出,要科学规划主城区开发边界,严格控制人口规模,推动城市建设重心向副城、组团和新城转移。
  “严控主城区人口规模,并不是简单地对出生人口等进行限制,需要多方面的措施一起上,包括产业的规划调整等。”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市将以推进教育、社保、交通等公共服务化为先导,加快萧山、余杭与主城区的深度融合步伐,以此分担主城区人口转移、文化休闲、商务商贸等重要功能。还将深化区县(市)协作机制,进一步推动科技西进、现代服务业西进、文创西进、旅游西进、交通西进和人才西进,从而不断增强县(市)发展的内生动力。“这些地方配套越来越齐全,人们就乐意到此集聚。”该负责人说。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着重提高城镇人口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说,今年,我市将积极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抓住国家全面开放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契机,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同时,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落户中心镇,提升城镇化的人才质量和水平。
  农民进城,释放出的大量土地又该如何发挥出最大效益。此次改革提出,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水面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实行这项改革,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确权,待明确宅基地等到底归谁、有多少等,才能讨论接下来怎么改。”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后,我市将逐步完善城乡建设用地供给和流转机制,允许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探索农村空闲宅基地收购和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镇化不是圈地造成,卖地造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城镇里能找到工作,才算城镇化,如果只是在城镇里睡觉,那还是失败的城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里游到钱江的鱼 发表于 2014-1-21 22:41
城镇里能找到工作,才算城镇化,如果只是在城镇里睡觉,那还是失败的城镇化。

有工作,活得要有尊严,租住在农民的出租房里,不算真正地融入这个城市
住房是个迈不过去的坎,能否把老家的旧房子宅基地土地盘活,来个乾坤大挪移,折抵租住城市的土地指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image.jpg




农民是幌子,土地是根本

准备迎接人口转移浪潮

口号:早挪早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主搞土改 发表于 2014-1-21 23:40
农民是幌子,土地是根本

准备迎接人口转移浪潮

此地非彼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议题怎么这么冷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件还没发呗,不知道中央什么意思,地方怎么执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还记历史课本上的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二者何其相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tonycjlu 发表于 2014-1-26 06:55
大家还记历史课本上的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二者何其相似!!

那完全不一样,不是羊吃人,是人吃羊,现在被征地农民都发啦,哪有心思从事农业赚辛苦钱,巴不得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chenxiren 发表于 2014-1-26 13:19
那完全不一样,不是羊吃人,是人吃羊,现在被征地农民都发啦,哪有心思从事农业赚辛苦钱,巴不得呐

征地产生的巨大财富被谁拿走了?

拆迁户?

显然不是,

明显是ZF!!!!!

失去了土地,和英国的圈地运动何其相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tonycjlu 发表于 2014-1-26 15:16
征地产生的巨大财富被谁拿走了?

拆迁户?

被拆迁户有几个靠从事第一产业发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区小县城有大发展,尤其县城商埠,同时受淘宝影响最小{:9_59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鸿铭:坚持新型城镇化,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摘登之十二)
2014年02月10日 10:17:55 星期一
深入开展交通治堵。全力推进治堵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城市主次干道建设,建成19条、续建15条、开工10条,打通“断头路”9条。打造“公交都市”,发展绿色交通。新增公交专用道50公里,提升完善BRT公交网络,加快建设与地铁站的公交直达驳运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3个百分点。加大停车泊位建设,确保新增停车用地150亩。推进政企单位与相邻小区错时共享停车,推广社区大封闭综合管理。实施停车收费差别化,发展停车产业化。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交通组织方案第三方评估机制,科学实施“错峰限行”。加大交通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行科技治堵。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交通服务,引导市民绿色低碳出行。提升中心城市功能。
加快杭州都市圈建设,提升在长三角的优势地位。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实现与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四规合一”。科学划定主城区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合理控制主城区人口规模,加快城市建设重心向副城、组团转移。做好西湖、运河、钱塘江沿岸“三线”专项规划。
开展地下空间利用、排水防涝、保障性住房、养老设施、城市环境卫生、公共服务配套等专项规划修编。推动城市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国际化,大力引进国际学校和国际医院,推进国际化生活社区和商业街区建设,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加大城市建设力度。
坚持拥江发展,加快城市东扩步伐。继续加快“三副六组团”建设,推进城东新城、之江新城、运河新城和钱江科技城建设。加快大城北地区、望江地区城市有机更新。
加快地铁建设,续建2号线、4号线和1号线延伸段,开工建设5号线和6号线。加快城市快速路网建设,续建和开建紫之隧道、东湖路、文一路地下通道等框架性城市道路,确保秋石快速路三期主线、紫金港隧道、余杭塘路建成通车。改建机场高速,加快建设杭长客运专线、杭新景高速(建德段)、沪杭高速(抬升)等对外快速通道。加快推进杭黄铁路、千黄高速(淳安段)、临金高速(国高网段)、绕城西复线等项目。开展入城口整治。深化市域轨道富阳线、临安线等前期研究。继续推进富春江船闸改造、京杭运河二通道等项目建设。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全面开展“贴心城管”行动,深入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创新城市管理运行机制,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大力推进“门前新三包”。落实长效管理机制,重点开展对建筑渣土、查违控违等治理,实施城乡结合部垃圾中转站提升改造。加强供水、供电、供气等市政公用设施安全运行监管。以创建“无违建”县、乡镇(街道)为目标,大力推进城乡“三改一拆”,重点整治“一户多宅”。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深入实施科技、现代服务业、文创、旅游、交通和人才“六大西进行动”,推进产业向县(市)梯度转移,增强县城、中心镇产业承接能力和人口承载能力。深入实施“双千工程”、“大企业大集团服务中心镇建设”活动,加大社会资本参与中心镇建设支持力度。
来源:杭州网 作者:杭州网记者 编辑:高婷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2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旧瓶装新酒还是换汤不换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3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型城镇化

【数字】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三个1亿人”目标,就是创造公平制度环境,比如,剥离户籍背后的隐形福利,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并轨”,让更多人通过改革分享“福利蛋糕”,共建共享城市现代文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玖樟台
玉湖公园
临平新城
丰收湖天街
海潮望月城
黄山风景
丹枫四季
临平城区
闻堰综合体
桂冠东方验房
缤纷城
临平老宅
京东Mall
江荣府
“金手指”
产业孵化基地
空中花园
河滨之城
临平未来农场
江河汇
未科航拍
临平公园
招商花园城
金沙湖晚霞
桂冠东方
花园城
火车西站
喜悦和
艺创综合体
味美浙江活动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4-11-30 20:45 , Processed in 0.06211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