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称,日本动漫中的妖、兽形象,多半受到其传统妖怪文化的影响,而日本的妖怪,其实70%从中国“引进”。 据台湾《旺报》网站8月3日报道,中国文化里的“妖怪”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晋文人干宝《搜神记》中,是人们面对未知的自然界,运用想像来解读一些难以理解的现象,因此“妖怪”泛指各种超自然的事物或形象。古代传说常见并衍生在当代动漫中的,如蛇身人面妖、狐妖等,《西游记》里更是千奇百怪的妖怪大集合。 本土妖怪仅1成
报道称,研究日本民俗学、漫画《鬼太郎》作者的水木茂就曾说:“如果要考证日本妖怪的起源,我相信至少有70%的原型来自中国。”除此之外的20%来自印度,剩下10%才是其本土的妖怪。由此可知妖怪文化或形象上,中、日两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搜神记》的“落头式”即日本的“飞头蛮”;而《山海经》里的天狗,原本的形象只是一只非常巨大的狗,到了日本则改造为红脸、长鼻、双足而行、手拿团扇。 鬼在中国多半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存在,但在日本,鬼则是妖怪的一种。日本的“鬼”身长8尺,肤色或红或青,一头卷发、头生两角,还手执铁棒,更见形象化。同时,就妖怪文化而言,日本祭祀活动中,凶神恶煞的鬼,同样有着驱魔、避邪的功能。 从传统的妖怪文化到今日动漫中的妖怪,则源于日本浮世绘师葛饰北斋创造了“漫画”一词,日本动漫也继承了许多浮世绘中的色彩运用方式,以艳丽、鲜亮的色彩吸引目光。此外,热门动漫《火影忍者》、《海贼王》的场景,亦可发现与葛饰北斋的风景画《神奈川巨浪》相结合。 漫画结合传统文化 在传统妖怪文化与浮世绘的影响下,日本成功将属于自身文化中的妖、兽,转化为精灵宝可梦等受到全球玩家认可的形象,并以动画和漫画形式在多国播出、发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