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156|回复: 252

江南水乡---中式花园 一生情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7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wz 于 2010-8-19 14:32 编辑

杭州“华立碧水铭苑”企划案 作者:佚名 时间:2007-11-4 字体:[大] [中] [小]
        广 告 主:华立地产集团
        实施时间:2003年
        实施范围:上海、杭州
        核心策略:塑造”中国花园 一生情缘”
        创 新 点:唤醒了中国情结
        情缘 江南水乡
        ——杭州“华立·碧水铭苑”企划案
         
    ;杭州青鸟广告有限公司选送
         我们一直所提倡的是对房产品的文化营销,而文化营销的一个重要内涵,即让消费者与产品的每次沟通,都应该是情感的交流和共鸣。
        案例阐述
        土地,是人类的摇篮;情感,是人类的力量。从土地中发掘情感力量的源泉,是我们在房地产文化营销模式下传播与沟通的着力点,我们认为,杭州西溪正是这样一块维系着江南人一生情缘,能够抚慰江南人情感隐痛的土地。而这一点,也就是我们接手江南水乡/华立·碧水铭苑案例时最原始的激动。
        江南水乡/华立·碧水铭苑位于洋溢着中国之韵、江南之情的杭州西溪风景区,建有现代江南庭院别墅和联排别墅。江南水乡/华立·碧水铭苑在承继和创新中复兴中国传统的建筑精神和园林精神,是杭州西溪一个极具特色的项目。我们以“中国花园一生情缘”为主题,对产品作了具有情感力量的发掘和深化。业内专家点评:“中国花园”拨动了杭州人的情弦。
        《江南水乡》报版之一
       
         
        云烟已远 风未住
        有一个诗人曾经如是说:如果有一天,心弦突然弹起悲伤的乐章,我们会发现,弦的另一头就是一生难以放下的情缘。
        中国,是一个情缘丰盈的国度。无论是部落的地缘情愫,还是氏族的血缘情结,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中,始终无法摆脱“情”与“缘”的交融。而这种交融是根深蒂固的,是不会因为一个部落、一个氏族或者一个生命的消失而消失的。只要空间依然存在,血液还在流淌,或浓或淡的情缘,就是一生一世的,就是代代相传的。
        作为房地产文化营销的倡导者,我们努力去发现生活中正在遗失的情感,再续人们逐渐淡忘,但根植在心灵深处的情缘。可以这么说,在江南水乡/华立·碧水铭苑的创造中,情缘拨动了我们的心弦,而我们用它抚慰了更多的心痛。
        细细品味生活和心灵的印记,我们发现中国人对于“中国花园”的热爱,如同与生俱来的记忆,已是他们情感世界中最为深刻,最为割舍不下的情缘。换言之说:“中国花园”凝结或表现了中国人许许多多特有的情缘。
        中国花园——CHINA GARDEN 是西方人对于中国园林建筑的称谓,中国园林建筑在世界园林及建筑史中有着长足的影响。在纽约、法兰克福、新加坡,几乎世界上所有知名的大中城市都能找到“中国花园”的影子。中国园林,就像一个迷宫一样深深吸引着世界各界人士。从最早的传教士、画家在欧洲对中国园林的描述和传播,到作家笔下轰动文学界的《中国花园》,感动着众多的人。
        事实上,中国的园林建筑是中国人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果说诗文是激扬情感的最佳载体,那么,记载情感的最佳载体就是建筑。伟大的建筑与伟大的文学作品在生活体验与美学境界上并无二致,只不过是一个建构在大地上,一是写在纸上而已。建筑材质就是伟大著作的文字载体,而空间结构就是著作的组织行文。
        无论是民族情结还是地域情愫,情缘作为一种源自空间或是血缘的感情,与建筑更有着一脉相承的共鸣。我们从建筑遗存中发现民族的骄傲,我们从地域民居中发现祖上的杰出,流淌的情缘。在中国,或者是江南,这种民族或地域情缘的载体中,私家园林建筑无疑就是最典型和最值得追忆的作品。
        中国的私家园林建筑最为典范地表达了中国人的许多情感特质,譬如在西方,情感是开放和热烈的,而在中国人的情感中更多的是“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的含蓄和诗意。因此,中国私家园林建筑中的众多建筑元素,例如月洞门、围墙、庭院、长廊等为中国人“隔墙远过秋千去,暗香浮动月黄昏”等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创造了最好的空间。因此,中国人对于中国花园的怀念和记忆,事实上,更是对于中国人传统的情感的怀念和记忆。
        中国私家园林的遗存,以有江南水乡之称的江浙一带最为集中。如苏州的寄畅园、杭州的郭庄等。江南一带私家园林的盛行,一方面是由江南水乡独特的自然优势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一直以来江南的文化底蕴、经济基础决定的。正是因为江南地域情愫与民族情缘,才使得中国私家园林,乃至中国园林在世界建筑、人居史上有那么高的地位,江南水乡是中国园林以及中国人居文化的福祉。
        然而,在理智的现实中,记忆是无奈的。当梦里江南成为高楼大厦的温床;当赖以慰籍的建筑遗迹沦为推土机下的尘埃,记忆是何等的无助,历史是何等的苍白。尚存的故园,物似人非。大地倾听着故园的回声,这是一个苍凉的震撼,一声无语的叹息。那个让一代代人自豪的“中国花园”,那个让诸多民族着迷的“中国花园”逐渐没落。巧夺天工的现实主义艺术,含情含景的自然造化,温馨浪漫的庭院月光,蝴蝶照影的亲和人性,成为人们脑海无尽而又无为的想像。而这一切的曾经,又是何其风光和辉煌,世人为她着迷,异域的客人为她喝彩。“中国花园”一度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人们可以不知道中国在哪里,但绝不会对“CHINA GARDEN”感到陌生。
        人居是一种地域情结,一种民族积淀。如今,中国花园更多地已经沦落为游人相机下的宠物,都市水泥丛林包围中的幸存。曾经养育着他们的土地,迎向高楼,弃他而去。孕育“中国花园”的一方圣土在哪里?那寄托了世代人一生情缘的“中国花园”在哪里?那个养育“中国花园”的江南水乡又在哪里?
        我们从南浔、乌镇、西塘等江南宅院里如织的游人中,从木雕、玉刻的装饰复兴中,分明看到“中国花园”深深地烙刻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中,等待着我们去唤醒。
       



    月亮上的树
        苍茫大地,唤醒了千年沉睡的西溪。西溪位于世界人居名城、中国私家园林兴盛之天堂——杭州,地域极富江南水乡风情。西溪一水如带,曲折幽邃,沿溪多有山峦,两岸景物倒影溪中,自然而富有野趣,田园风光,无出其右。团团篱落,处处桑麻,乐田园者,可“堂虚绿野犹开,花隐重门若掩”。数千年前就有村落人居,景区以“蒹葭泛舟”、“西溪探梅”、“秋雪听芦”名闻遐迩,引得无数文人雅客,慕名而来,一探其幽,或修宅建院,避世养生。林纾在《游西溪记》中极尽赞美之辞,南宋高宗赵构也曾留下“西溪且留下”的传说。
        意出高风,境生古雅的西溪,数千年来,一睡不醒,拒绝着一切的来客,成为人们遗忘的角落,却也从此因祸得福。为复兴中国传统建筑、传统园林精神,留下了较为完美的空间。
        在为江南水乡/华立·碧水铭苑的项目重新定位时,我们青鸟案组人员站在西溪水乡的土地上,在庆幸西溪那尚保持完好的水乡原貌时,更多地是思索如何在这一片“最后的处女地”上建造一座对得起这块土地的人居经典,思索究竟怎样的建筑,怎样的景观园林能够建造出具有传统精神的“中国花园”,以满足消费者魂系一生的“情缘”?我们认为,建筑与居住空间的意境,实质上是人内心情感、生活体验及其形象联想的最大限度的凝聚物,也是欣赏者在联想与想像中最大限度驰骋的再创造过程,正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建筑空间意象,它是寄托于实际存在的时空建构上,由物质实在升华的“空灵之美”。
        我们知道,在房地产产品中,规划设计师统筹布局,建筑师实现居住,而景观设计师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越的室外空间。在理想世界中,建筑可以蕴涵这样的气场,园林意境中也可以营造这样的气场,但是,他们对生活的理解仅仅只是偏于技术与材质的,他们所蕴涵的气场是被动的,在现实生活中,甚至脱离人们的生活也不是从未出现过。在这其中,必须有一个沟通的载体去弥补空间空白,做建筑、景观等物化情感与人们生活情感之间的桥梁,我们把这样的桥梁空间,称为建筑的情感空间。
        建筑的情感空间就像地壳运动中的撞击,一端是基地的气质,一端是可能存在的未来生活的种子。两种因素之间的合理撞击,才有可能形成情感空间的完美、无间,让生活的情感,像种子一样落地、生根,成长、壮大。借用理论的口吻说,我们要想主动而完美地实现情感空间的缔造,必须先于规划、建筑、景观而介入房产品营造的全过程。情感空间就是一颗生活的种子,播种在建筑与景观之中,然后等待着开花、结果,构成另一颗更为完美的种子。
        情感空间的种子,存在于建筑、景观之中,是以沟通来实现情感间的共鸣的。中国花园的建筑和园林精神的“情感空间”,我们的理解是营造能够激发或共鸣情感的“意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言:“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即在造景造物的同时,已经倾注了造物者的情感。
        这就如中国画,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写意,它虽然要顾及自然的原来面貌,却更注入了人的主观感受,不酷似自然,却能传自然之神,所以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它所追求的是美在“真与不真之间”、“似与非似之间”的模糊之美;妙在知与不知之间,知者,知其妙,悉其好恶;不知者,不知其所以然的暧昧空间。它追求的是自然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
        清钱泳曾指出,“造园如做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起承转后、先抑后扬、跌荡起伏的心灵感召力,也正是中国诗画艺术所极力倡导的。诗画意境被广泛地应用在中国传统的建筑园林空间中.
       


    江南水乡楼书

    云烟已远,风未住,生似皓月,心如镜。月圆月弦,潮涨潮落,带不去永恒的旋律;时光流转,抹不淡心中原乡的记忆……

    ——引自《江南水乡/华立·碧水铭苑楼书》
        中国传统的园林和建筑空间还追求一种朴素的哲理,这种哲理也可称之为风水学。无论相地立基、风水堪舆、负阴抱阳、对称限定,空间变化、虚实有无等,都包含了具有中国情感特色的哲理。如建筑中的院落经久不衰,是因其虚中有实,实中透虚,与大自然保持着一种和谐的“同构关系”,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特色。阳刚与阴柔的有机结合增添了建筑物的风彩。高台橱,美宫室,千门万户,美仑美奂,反映了阳刚之美。而园林雅致,诗情画意则体现了阴柔之美。建筑物包围环境成为封闭型的“院”;景观营造中情为虚,则景为实;借景为虚,则造景为实;山林景境为虚,则建筑庭院为实;建筑山墙为实,则廊庭为虚;峰石为实,则水景庭院为虚……都体现了这种对立统一的空间拓朴变换,虚实交织。
        然而,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去建筑一所完全复古的建筑和园林一定是不现实的,也将是现代人所不能接受的。生活在都市里的现代人尽管情系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中的庭院、漏窗、山墙、月洞门等符号元素,但是他们更离不开空调、冰箱、一体化厨具以及E-mail。因此,我们对于江南水乡/华立·碧水铭苑的产品定位是,建筑和园林设计古意新做,在承继和复兴中国传统建筑园林精神的同时,更多地加入当代生活的创新,将辉煌的民族情结融入到现代文明生活中。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既慰籍了现代人的传统情缘,又满足了现代生活的高贵。因此,在江南水乡/华立·碧水铭苑的产品再创造中,我们努力从三大方向实现传统情结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成就一个极具个性的人居作品。 江南水乡实景
         
       
         
        第一意境:江南水乡/华立·碧水铭苑村庄远眺、城市便家,揽西溪水域之胜,抱江南人文之悠,优美胜境,可与西湖媲美。粉墙黛瓦、简约中华的建筑形态,更与如诗环境相得益彰,空灵玉立而充满诗情画意。园藉水秀,宏阔显敞,徜徉在园区中,随处都洋溢着泼墨山水的如画意境,召唤着人杰地灵的江南人们对“画中人生”的美丽追求,宛如人在画中游。无论是建筑色彩的延承还是建筑细节的创新,都弥漫着静谧的歌声。在这种环境中,能让人放松而愉悦,抛开在社会中的烦恼并且神秘和富有诗意。这是水乡江南的人们曾经习惯的生活特性。
        第二意境:江南水乡/华立·碧水铭苑从公共空间、私家花园到庭院,然后是室内空间,远、中、近景观层次感的营造以及植被景观创造下的自然遮隐,若隐若现的私密感及其与自然的融汇,是一般建筑所无法实现的。原汁原味的庭院生活,温馨、闲适和浪漫;庭院深处、月洞门中,若隐若现的一剪寒梅,让人重温诗意的江南情结。巧夺天工的现实主义艺术,含情含景的自然造化,蝴蝶照影的亲和人性,让世人为她着迷。
        第三意境:江南水乡/华立·碧水铭苑无论是西溪的悠闲和秀丽、建筑的空灵和清澈、生活方式的别具特色,还是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创举,都是日益平乏、枯燥世界中的一颗星宿。这是人们千百年来朦胧回忆复苏的惊喜,更是江南及中国人记忆中隐隐约约的童年。在我们生活过的院落中,曾经留下多少值得回味的童年趣事。即使我们从未见过或者在其间生活过,但那种感觉似记忆里的江南很亲近、亲和。
        我们坚信:这样的产品一定能受到杭州房地产市场的欢迎。
        中国花园 一生情缘
        建筑,是民族辉煌的记忆。历史验证的建筑经典,是千年文明的结晶。复兴传统建筑,是中华建筑精神的觉醒,更是传世的人居绝响。
        在今天回想从“中国花园 一生情缘”的主题定位到“传统建筑与当代生活完美结合”的产品定位的确定,我们对于开发商、建筑设计单位的支持和理解充满了感激。项目所有的一切都包含他们共同的劳动和心血。
        2003年1月,浙江华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找到青鸟广告,与我们磋商接手上海新联豪负责江南水乡/华立·碧水铭苑的全程营销事宜。在杭州这座城市,我们服务地产行业已经有10年的历史。我们对于江南水乡/华立·碧水铭苑是了解的,这是一个会让我们激动的项目。但是要更好地做好作品,做出一个具有个性的经典楼盘,还需要在产品上做很大的优化,宣传上也应该做全新的定位和包装。当我们提交《关于江南水乡/华立·碧水铭苑现方案三大建议》时,内心是忐忑不安的。三大建议包括了别墅增建庭院、西北区别墅改建排屋、增设水街三大产品优化内容。而当时,江南水乡/华立·碧水铭苑的建筑规划方案早已确立,接受这三大建议就意味着开发商要增加开发投资成本,建筑设计单位要增加很大的工作量。
        让我们欣喜的是,华隆公司及项秉仁博士欣然接受了我们的建议,并且与我们一起共同进一步探讨如何把产品做得更具代表性、典范性,即寻找一个人们印象中较为清晰的、切合建筑精神实质的局部元素作为缩影和象征。譬如在产品中增建了极具中国花园代表性的庭院和月洞门,将园林定位为江南风格的“私家园林风格”等。建成之后的江南水乡/华立·碧水铭苑将传承中国人居之韵、梳理西溪江南之情,以艺术的手段实现着艺术品的创造。建筑群落、传统庭院以及园林景观,都是建筑艺术家用心经营下的造化孤本。简约中华、隽永黑白的建筑,空灵玉立,色彩素雅,与西溪情韵相依相偎;一翦寒梅、雨打芭蕉的庭院景观,含情含景、文化情怀的江南园林构成典型的中国风景,一砖一瓦、一窗一墙,诉说着历史的记忆;一庭一院,一石一木,回想着月亮说给庭院的故事。她是今天的艺术,更将成为明天的珍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7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7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emo188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7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emo188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z 于 2010-8-27 11:39 编辑

当当网
苏东坡http://search.dangdang.com/book/search_pub.php?catalog=01.38&key=%CB%D5%B6%AB%C6%C2&SearchFromTop=1



白居易《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与西湖堪媲美--西溪庶几近之西溪航拍系列http://www.google.com.hk/images?q=%E8%A5%BF%E6%BA%AA%E8%88%AA%E6%8B%8D%E7%B3%BB%E5%88%97&rls=com.microsoft:zh-cn:IE-ContextMenu&oe=UTF-8&rlz=1I7GGLL_en&um=1&ie=UTF-8&source=og&sa=N&hl=zh-CN&tab=wi&biw=1244&bih=749作者:佚名 来源:湿地中国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印社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被称为“杭州之肺”。









录入者:feige 编辑:feige
作者:佚名 来源:湿地中国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录入者:feige 编辑:feige
阅读量(1155) 2009-2-27 15:15:44
上一篇:西溪航拍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市区西部,距西湖不到5公里,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印社并称杭州“三西”,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西溪被称为“杭州之肺”。              ......http://www.vvxz.com/343.htmlhttp://www.vvxz.com/343.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与西湖堪媲美--西溪庶几近之 --------


风掠须发白
山水迷离流花低雾霭 夙愿扁舟寒江钓 风掠须发白

西溪边〈清江引〉

林泉隐居谁到此,

有客清风至。

会作山中相,

不管人间事。

争甚么半张名利纸!





江南水乡 ------------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
              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


























http://qkzz.net/magazine/1004-2253/2007/04/1872972_3.htm
。“箕踞于斑竹林中,徙倚于青石几上,所有道笈、梵书,或校雠四五字,或参讽一两章,茶不甚精,壶亦不燥,香不甚良,灰亦不死。短琴无曲而有弦,长讴无腔而有音。激气发于林樾,好风送之水涯。若非羲皇以上,定亦嵇、阮兄弟之间。”[42]名士归隐,讲求生活的雅致,追求人生的品味,力求生活的情调。陈继儒《山居二首》有这样描画:“高梧修竹,隐者之居。风飘不鸣,梦亦清虚。客至有酒,客去有书。且醉且歌,且樵且渔。”(其一)“披裘种花,着屐采蔬。南山雪霁,北牖风切。如此不乐,岁亦云徂。”(其二)诗中表现出一种恬然自适、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调。陈继儒《山中作》一诗云:“话隐惬中年,山庐枕墓田。心空鄙章句,骨傲薄神仙。”另有诗云:“湖上扁舟酒一瓢,芦花影里衣云遥”。其《自咏》云:“若非睥睨乾坤,定是流连光景。半瓢白酒初醒,一卷黄庭高枕”。[43]从诗中不难发现陈继儒那种飘然不拘,任性而为,恬然自处的个性。当然,生活情调之有无主要在于隐逸者之品位,隐逸者首先要有学养,其次还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归隐后陈继儒生活在一种恬然安适状态


  


西湖------大家闺秀,绝代美女

西溪------乡野村姑,出水芙蓉







80後"的30個特徵


●如果戴眼鏡,一定要扁平黑框的.
●永遠對自己的髮型不滿意.
●所有電器都不看說明書.
●儘量使用自助辦理業務.
●使用最多的稱呼是同學.
●喜歡玩小孩但不喜歡生小孩.
●擁有一種奇怪的固執.
●熟人面前是話癆,生人面前一言不發.
●認為幽默感是做人的根本.
●為了不熬夜,不如就通宵.
●五一、十一絕不出遊.
●業餘愛好中必有一項是睡覺.
●經常覺得自己老了.
●兩分鐘經常這樣地安排:前一分鐘是崇拜,後一分鐘變成藐視或者相反.
●永遠覺得別人不可能瞭解自己.
●MSN名字一天至少換一次.
●不問問題,只查Google.
●每個都是電影迷.
●會畫畫,喜歡畫畫或者想學畫畫.
●有一款自己喜歡的卡通形象.
●熱衷於研究星座運勢.
●R&R、R&B、Hip-Hop,至少喜歡一個.
●熟知每家K房的歌曲.
●可以穿短褲上班.
●任何工作都和電腦有關;
●永遠找不到自己的筆.
●用動感地帶.
●電腦裏一定有聊天工具.
●我高興,你管得著嗎.

*儘管不屑仍然看完以上內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z 于 2010-8-23 13:27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z 于 2010-8-23 13:38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z 于 2010-8-24 20:53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z 于 2010-8-24 20:59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就是阅世

在物质文明发展得近乎于突飞猛进的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几乎奢侈得有些不知所措,似乎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一下就扑入你怀,让人连拒绝的勇气都没有。于是,我们的精神开始颤栗,甚至顷刻间开始异化变形,面对着这样浮华的物质世界,我们的心灵会变得苍白无奈,难以寻找一个安顿的去处。无论我们身在何时,也无论身在何处,人生在世,总应该有点念想,有一个支撑着生命,从一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的生存姿态。我们应该敬畏我们的灵魂,让它有一个栖息的处所,或静默、或聆听、或倾诉,或阅读。试着把灵魂安稳安顿得更加沉稳和舒适,在夜深人静以后,能读一本好书是清涤灵魂的最好方法。
  
  长期以来,我喜欢在宁静的夜里柔和的灯光下,痴痴地捧读书籍,让心灵开始一次旅行,在喧器的城市里,嗅着这散发着淡淡墨香的文字,灵魂闪耀着思维的火花,总能体会到一种砰然心跳的感觉,忘却烦恼、忧愁。在曼妙的文字中找回自我,超越自我。不管自己是怎样的平凡、平淡,都能从心中收获一份闲适,愉快和轻松,永远保留一份超凡脱俗的心境,见证了精彩世界,升华了灵魂。
  
  当然这已不是读书的年代了,说道读书容易给人一种正襟危坐的感觉,有些深刻,有些沉重,有些假正经,让人不好意思。换一种说法,不说读书,叫作阅读如何?不拿那东西称作书,而叫做读物。随手抄起一件读物,就仿佛随身携带一位朋友,它与你谈心,对你说话,不说帮你排忧解难,起码可以陪你度过一段烦闷无聊的时光。阅读与读物属于自己是你为自己准备的。
  
  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其实阅读就是一种习惯一种个性,个性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在于能够建立自己的世界。
  
  如果你要拒绝别人,没有比阅读更好的事了,如果你要进入世界,也没有比阅读更好的事了,阅读可以更新自我,适合我们的身体,也适合我们的头脑,假如我们年轻的身体包裹着一个年老的灵魂,没有比这个看起来更加可悲的了。
  
  阅读那是对自己来说,是自由自在的地方:自由的思想和呼吸,自由的做梦和自言自语,悄悄的将自己一部分埋葬掉,为的是诞生出一个新的自我。有时一个情节乃至一个细节,可以乐至沉酣,又转生悲凉,有时对一个人物及其结局,可以忧郁入深,又反为旷达,这种情绪转换带出的刺激和快感,尤难言宣。文字的世界犹如连绵不断的风,强劲有力的风,让你的想象力无拘无束的扩展到极限,尽情的嚼食文字的绿草从中吸取精神的养份,寻觅人生的大乐趣,当文字的嫩草在味蕾上泛出难忘的甘甜时,阅读便上了瘾,能将你带到云深不知处,让你哭笑不能自己,让你反邹,让你思考,我理解它的魅力,我恋上这种感觉,拒绝肤浅,接纳深沉;拒绝虚伪,接纳真诚:拒绝假|、丑、恶。接纳真、善、美。
  
  有的书籍必须把心沉静下来,才能阅读,小孩在旁边哭闹,有人在远处喋喋不休的说话,电话门铃不断响起,只要有纷扰就无法阅读。这需要恭恭敬敬地阅读,不敢对其中的内容妄加评论;有些书,是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信息;有些书,其实是可以一览而过的,然而还有的书,是如此长久深情的挚爱着他们,因此是可以最最真实的意义上运用心灵的力量逐字逐句的重温他们。
  
  快乐满足仅是感官,经典满足才是心灵的真谛,每次与经典相遇,其实都是与人性照面,与自己交谈,当个人无力表达纤敏而澎湃的激情时,这些伟大的作家经典创作可以为人们心底无法言说的经验命名。如:只道,是自己心空灵如水,却如何又被风无端的吹乱了青丝?想必是我这红袖尚未脱了尘骨吧。即未脱俗,便将你染如心骨,用我无香的水袖为你轻拭拂尘,你说可好?这是对灵魂的拷问。又如,好想,好想在潭水清浅的水畔,低眉望水,不被讨扰地看曲折如画的长廊同萍藻游鱼一同在水中安闲立影为画、、、、、读这些朴实而安静的文字,会让你浮躁的灵魂立刻安静下来,同游在思想的湖中,洗涤那些身心的疲惫,从心里流淌出来每一行文字都能激起心中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都能让生命升起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
  
  从青涩的少年到哀乐的中年,由书页上斑驳的日影,我感觉时间的流失与生命的丰盈心怀感激,觉得自己尚有寸进,就在我们人生的中途,许多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过过失,借助种种外力最终都走了出来,我是读着优秀的书籍走出迷途的最好办法,很朴素的道理:因为阅读就是阅世,书生活就是真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阅读中寻找自我







人,一生都在寻找、在思考自己。



我们身体力行,而有时却力不能及。其实我们也正在通过阅读理解人生。


阅读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开拓视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读书人的目标。然世界之大,纷繁复杂,即使一生都游历山川,都无法体味全部。李白斗酒诗篇书写了胜唐山河的一角。历览人生胜景,我们就阅读吧!


阅读能让人生之路深刻。思想浸染了人间的种种磨难,是最鲜艳的花朵。阅读老庄哲学,博大精深;阅读文辞优美的散文,惬意中明白人生。书籍就是我们思想进步的台阶,有幸站在巨人的肩上,看透人间是非,阅尽人生沧桑。和思想家对话,我们就像在镜中看到自己,人贵有自知之明嘛!也看到了我们先贤的足迹。于是我们明辨事理,走上了坦途,用正确的思想指导我的人生。


阅读让人生的情趣渗透到自己的生命,享受生活。修身治国平天下,洒脱地走在人生旅途上,成就一番事业。而阅读让我们内秀,腹有诗书气自华,洞悉人生道理,那么我们就会是潇洒的君子,是且行且吟的歌者。我们才能体味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在;才能体味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深沉的忧国情怀;也会明白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桀骜不逊的性格。阅读人生,生出仰慕之情的我们,要活出自我的真风采。


阳光有七色,人生有百味。我们可以遍观七色,也可以阅尽人生百味。人生又是一部百科全书,我们又要认真阅读,才会理解它的绚丽多彩、婀娜多姿。
[url=]

阅读人生,人生阅读,我们才会找到自己人生的密码。[/ur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与阅世



在读书人看来,书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活虽然有苦有乐,可有书做伴的日子,就不寂寞、不慌张、不困惑,就宠辱不惊。
  书来源于生活。书中的内容再怎么离奇,再怎么变化,它都脱离不开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因此,与其说我们在读书,读别人,倒不如说我们在读生活,读自己。哲人曾说,读书的过程,就是为了充实人生、丰富人生的过程;在书面前,我们似乎变得透明,变得一清二楚。人生如书。人的外表,就是书的封面;人的内心,就是书中丰富的内容
  悠悠岁月,漫漫书海。无论在艰难的岁月,还是含笑的年头,书籍都能抚慰心灵,增添生活的乐趣;你对她忠贞不渝,她便会使你荒漠的心田变成绿洲!当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贫瘠的时候,读书无疑加重了这种感触的分量。但是,生命本来就需要伤感的滋养。道理很朴素,因为阅读就是阅世,书生活就是真生活。
  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读书有如阅世。因为好书大抵都是杰出心灵阅尽尘世沧桑的体验和记录,其中种种兴会际遇、人情冷暖,无一不是作者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写照。沉浸于古往今来千变万化的人生情境中,透视那一个个崇高或者渺小、诚实或奸诈的心灵,自然就悟得了人生的微妙曲折,验证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同样,阅世也如读书。看看我们周围,每一个精细敏感的心灵都在阅读和写作人生的大书,他们以自己的奋斗和追求、失败与调整演绎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拓展出一串串相识、相知、相争的主题,若能将周围的人看成是书中人,将遭遇的事当作书中事,自然便会有一种跳出去的洒脱与轻松。
  读书与阅世如此贯通,那么,在读书中阅世,在阅世中读书,不断循环往复互为比照,也许便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也许能达到俯瞰人生的境界。
  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让我们以书为友,远离声色犬马,淡泊中自在于一种宁静,宁静中凸现一个人的高尚情操;以书为友,远离纷繁复杂,安逸中潜心于一种心灵的释荷,人生的升华;以书为友,远离尘俗喧嚣,坦然中守候于一种吸取,于吸取中收获精神境界的别样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6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wz 于 2010-8-26 23:41 编辑

周国平吧讨论





http://tieba.baidu.com/f?kw=%D6%DC%B9%FA%C6%BD&fr=ps0bt

这样一句话-----哲人讨论思想,平庸人讨论事件,小人讨论别人!请问你们在讨论什么???

阅读周国平和邓晓芒 [精品] 复旦博雅杯初审书评:
   
      生命的张力、维度与思考、解释的可能性
      ——《人生哲思录》略谈
   
     内容纲要:
      永恒的精神追求;精神世界的广度深度;生命众生相的文字统一;思考与解释的必要与无限。
      语录的平易畅达、文采与哲思的完美融合。
      个人生命探索的不可替代与特殊性;吾日三省吾身(人品级的分野);周国平的思考精神(独处的智慧与安静的位置);灵魂的独行与朝圣之路;当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范本;生命大限(遭遇困惑与解释困惑);生命最本质的沉思(永记庄周);商业化潮流下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高贵的品质与丰富的人生。
   
     正文:
      信仰失落已成为当代人普遍的精神处境,意识形态逐渐取代了鲜活的思考。物质与世俗压得人喘不过气,大多数人没有意识过或无暇顾及自我的精神家园。“人们普遍沉沦于功利性的外在生活,很少有人真正过内在的心智生活。”(353页)而这正是犯罪或其他社会黑暗的罪魁祸首。不妨大胆假设:倘若人人熟读深思过这本周国平的《人生哲思录》,社会即是大同社会。但我深知,社会与文化的复杂性非三言两语所能蔽之,人类无穷多的心灵景观必定不可能被单一化,其实不妨说,倘若人人都自觉的积累着自我的精神财富,社会即是大同社会。“金钱力量的崛起导致精神平庸,哲人贤士呼唤着性灵、爱心和净化之道。”(352页)这正是当今众多人文学者所努力的方向,我据此称周国平为“亲民学者”。
      对许多知识分子而言,假借肉体这一外在形式,其中栖居着个性的灵魂,必定会背负着不可消弭的矛盾在人生逆旅中遭遇内在困惑以致陷入外在困境。因为“精神和肉体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命题四)”,⑴“灵与肉既有矛盾,必有斗争”。⑵且看中华文化中蔚为大观的诗词艺术,如苏东坡、王国维者不在少,“这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使苏东坡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⑶王国维呢?“他无时无刻不在想解除人世、人生的诸多矛盾,但当找不到解除这些矛盾的方法时,便会深陷于痛苦和迷惘之中,而致滋长消极厌世的情绪。”⑷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不难得出此结论。积极的人生智慧,即林语堂所言“生活的艺术”,在遭遇困惑时是否求助于它,不同生命的径迹便有了各自的走向。“我之所以如此喜欢思考和讨论人生问题,并非因为我明白,相反是因为我执迷,由执迷而生出许多迷惑,实在是欲罢不能。……我自知执迷太深,唯有努力用哲学的智慧疏导生命的激情,以慧心驯化痴心。”(110页)可以说,编写这本《人生哲思录》,周国平是大胆的,摘录出自己之前所有著作中可以独立存在的有价值的段落和句子,按照主题分门别类的下榻汇编,这便将自己对人生的绝大多数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展露无遗。读者自知,这大胆的基础是一份虔诚的追求与灵魂的坚守所带来的自信。
      无论文学哲学艺术学术,概无定式定论,贵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马克思说过,哲学并不要求人们信仰它的结论,而只要求检验疑团。同样,我们也可以说,真正的思想家并不一定非得别人同意他的观点,而只希望能够启迪智慧。据说大学里曾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可见周国平在当今众多青年学子中的影响力、在启迪智慧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他文字和思想面貌的源头大抵是如此:“我将永远困惑,也永远寻找。困惑是我的诚实,寻找是我的勇敢。”(110页)我认为这实为至善上乘的态度。有读者这样描述自己阅读周国平时的感受:“只要用心体悟,震撼无处不在。”一语中的,基本代表了读者群的普遍心理感受。通读周国平的著作,我确有这种感受:“通过阅读而过一种心智生活,使你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始终处在活泼的状态。”(481页)

初识周国平,是通过他的散文集《安静》;真正钦慕周国平,是因为他的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和随感集《人与永恒》。就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言:“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人生哲思录》能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源于周国平对人生和写作的态度:“灵魂是一片园林,不知不觉会长出许多植物,然后又不知不觉地凋谢了。我感到惋惜,于是写作。”(494页)“凡是我不屑于放进自己的精神仓库里去的东西,我就坚决不写,不管它们能给我换来怎样的外在利益。”(509页)正是这种知行合一的品质,使他永远散逸着自己对社会的人文关怀,熏陶渐染了一批灵魂的信徒。
      我本能地排斥大而无当与隔靴搔痒的看似精深实则空洞的论说,而亲近明白如话与晓之以理的貌不惊人的小文,因其作者有最恳切的态度与最诚实的思考,他们是真正的朝圣者。生命绵延永续,人类的精神追求之路将会永远地走下去。掩藏在人群里的朝圣者,不管世风如何浮躁,他们始终存在着。我把周国平看作是他们的公开发言人。
      这本书被分为四编:生命感悟,情感体验,人性观察,精神家园。分类是一项颇费斟酌的工作,但周国平很好地完成了。仔细推敲,人生的价值性事件已全部囊括。周国平说自己的写作之路就是在困惑中寻求觉悟和走向超脱的心灵之路。(518页)若要深究,此话未必确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大凡试图解释困惑云云者,无一能够在思考中不跳出自己看自己,亦即跳出困惑看困惑,从而获得一种上帝视角,以客观和公正的心态对这一切作出评判。这时的人离动物性远了,离神性近了。那些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正是人的精神积淀量变到一定程度的集中爆发。这关系到语言与存在的问题,在这里不多谈。就像王安忆说的,读书是“在持有自己的经验与结论的同时,善解并诚挚地去观看别人的人生所得。”⑸好书常读常新,在冥然兀坐的子夜,我翻开了《人生哲思录》,有些句子已不知是第几次读到,我仍为它的机智跳脱而击掌叫好。实际上,整本书都是妙语迭出的。
      西方哲学史上,从古代哲学Protagoras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天主教哲学再到近代哲学中学院派的Kant、Hegel,Schopenhauer的悲观主义,Nietzsche的权力意志与超人哲学,⑹尝试架构新的体系者不计其数。凭借刻苦学习的天性得以进入北大哲学系的周国平对它们的态度是怎样的?为何他不建系立说而总是写些非学术性质的随笔散文呢?质疑与批评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要与这个问题达成和解,还得回到周国平的文字中去。“也许没有一个哲学家不是在实际上试图建立某种体系,赋予自己最得意的思想以普遍性形式。声称反对体系的哲学家也不例外。”(400页)“柏拉图的许多对话,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蒙田的随笔,尼采的格言,圣泰克絮佩里的哲学童话《小王子》,看似通俗易懂,却都是哲学的精品。”(400页)“衡量任何精神作品,第一标准是看它的精神内涵,包括深度、广度、创新等等,而不是看它是否容易被读懂。精神内涵差,不管容易不容易懂都不好。精神内涵好,在不损害这内涵的前提下,我认为容易懂比不容易懂要好。形式往往给人以错觉,譬如说,有的作品的确非常难懂,可是你一旦读懂了,会发现它其实什么也没有说,有的作品看似好懂,可是你读进去了,会发现其实离读懂它还远得很。”(401页)“我工作了一整天。我的工作是研究哲学,也就是说,对别人的思想进行搜集、整理、分析、评论,写出合乎规范的‘论文’。现在我累了,我决定把夜晚留给自己,轻松地休息一下。于是,我翻开了蒙田的随笔,读上几页,或者翻开我的小本子,写下自己的随感。这当然不算研究哲学,可是我觉得自己比白天研究哲学时更是个哲学家了……”(402页)“随着文明的进化,学术愈来愈复杂,而哲学永远是单纯的。”(402页)可以说是振聋发聩、掷地有声的。见过各色理论,精通哲学历史,周国平给自己找的最合宜的位置⑺却是:用朴素的话语去探索艰深的道理。我亦相信,真理永远是简单纯粹的。周国平因为有科学的思想武装过自己的头脑(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又顺应了自己的天性发展,“读书,写作,回忆,遐想,沉思,等等。乐在其中,内心很充实。”(33页)他直面生命中最本初的问题,写下一个“迷者的悟”(110页),自足的同时春风化雨。
恕敝人浅薄,家虽藏书千册,未曾有第二本抑或听说过有如《人生哲思录》一样思考人生面面俱到、平易晓畅却精炼深刻的书(或许某些书太古奥)。把生命沉浸在写作中,“独自在灯下,自斟自饮生命的酒,别有一番酩酊。”(32页)精彩!我想,一切经典都是在作者这种陶醉中诞生的吧。毕竟,“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如果要用一句话阐述《人生哲思录》所作出的贡献,我会说:周国平正视并很好地用平易的语言解释了任何一段有质量的生命历程都必须反复面对且必须投之与认真思考的问题。可谓文采与哲思的完美融合。他说:“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一定是这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⑿这是他最看重的品质,也是他生活的态度。这些都和他所呈现出的《人生哲思录》的面貌有着因果联系。
      Pascal有言:“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我们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人因其特有的精神为生命展现出宽层次多方位的世界,也因此具备了多重视角来看自我与外物。茫茫尘世一个小小的生命独自逡巡着,因其生命的丰富与厚实的力度成就了历史永恒长河的苍茫与壮阔,历史也赐予了他崇高的价值与荣耀。“人类精神始终在追求某种永恒的价值,这种追求已经形成为一种持久的精神事业和传统。当我也以自己的追求加入这一事业和传统时,我渐渐明白,这一事业和传统超越于一切优秀个人的生死而世代延续,它本身就具有一种永恒的价值,甚至是人世间唯一可能和真实的永恒。”(331页)周国平诚实地记录下自己生命旅途中的疑惑与摭拾,展现的是知识分子普遍的思考轨迹与精神历程。我认为,《人生哲思录》为可知论添上了强有力的注脚。
      米兰?昆德拉说:“为什么上帝看到思考的人会笑?那是因为人在思考,却又抓不住真理。”⒀实为对自己某次思考无果的自嘲。小说作为勘探存在的文体,具有散文所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其探索之路也与散文分道扬镳,但所得出的结论终究异曲同工。《人生哲思录》就已将曲曲折折的物质体验都绕开了,直接给出了纯粹的思考径迹和结论,从这一层面上来讲,这本书所涵盖的主题需要千万本小说文本的堆积。
      世界本是矛盾之综合体,人更是矛盾的产物。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表象,世界是我意志的体现。”⒁这是他给自己的解释。周国平说:“在一定意义上,每个作家都是在写自己。不过,这个自己有深浅宽窄之分,写出来的结果也就大不一样。”(511页)一代代先哲不懈地追寻、叩问,才终于有了今天这个相对过去更和平与美好的世界,这条路,我们还得走下去。
      在文字中,我们体验到了多姿多彩的生命情景,书本为我们的生命打开了多维的时间与空间。也唯独只有文字,才能承载得住人类的文化并将之传承下去。号角已经吹响,前方的道路依然漫长。周国平在“灵魂只能独行”的同时给我们吹来了一股清新、纯正的思想的风。最公正的时间会记住这位朝圣者,记住“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就借用周国平之语作为本文的结束吧。
      “为自己写作,也就是为每一个与自己面临和思考着同样问题的人写作,这是我所能想象的为人类写作的唯一可能的方式。”
   
   
      本文标注页码的引文,均选自:周国平:《人生哲思录》,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
   
     注释:
     ⑴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70页。
     ⑵杨绛:《走到人生边上》,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41页。
哲学使“自我的觉醒”,哲学入门以后会发现,象周国平在《醒客悦读》的序言所说的"醒客自有醒客的快乐,而其中的一项莫大快乐便是阅读。阅读经典,就是今天的醒客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醒客对话。这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孤独,存在着一个醒客的世界,这个世界超越于历史的变迁和人间的喧哗而长存,把一切时代的思想者联结成一个整体" 也就是说阅读的时候和“永恒”接上了线。

“醒客悦读文库”(天津人民出版社)从西方人文经典译著中选择比较轻松易读的文本,按照作者分册出版。
   
       丛书名“醒客悦读”的英文是Thinker Readings,把Thinker(思想者)译作“醒客”,是音义两恰的妙译。我尝戏言:我来给你们写一篇《醒客宣言》,号召“全世界醒客联合起来”。当然,这只是戏言。思想者是安静的,何至于闹这么大的动静。思想者也寻求同道,但不是靠呐喊。在庄严的图书馆里,在夜读者的灯光下,在超越时空的灵魂相遇中,醒客的联合一直在进行着,未尝有过间断。
   
       中国的屈原,希腊的赫拉克利特,都早已把思想者喻为醒着的人,而把不思想的人喻为昏睡或烂醉之徒。众人皆醉,惟我独醒,这诚然是痛苦的。但是,做一个醒客,自有其清醒中的幸福。
   
       人为万物之灵,灵就灵在人能思想。在上天赋予人的诸般能力中,最特别、最宝贵的就是思想的能力。帕斯卡尔把人譬作一枝会思想的芦苇,人纵然是脆弱的生命,却因思想而区别于其他一切生命。笛卡儿干脆说:“我思故我在。”我们或许可以引申说,一个人惟有充分运用了上天赋予的思想能力,才是真正作为人而存在。爱因斯坦把独立思考的能力称作“大自然不可多得的恩赐”,人因此而获得了内在的自由,能够不受权力、社会偏见以及未经审视的常规和习惯的支配。质言之,思想是人之为人的高级属性,思想的快乐是享受人的高级属性的快乐。一个人一旦深尝到这种快乐,再也改不掉思想的习惯,他就成了一个思想者,从此以后,他在自己身上就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快乐源泉。
   
       在醒客的快乐中,一项莫大的快乐是阅读人文经典。人类精神始终在追求某些永恒的价值,这种追求已经形成为一个伟大的传统,而人文经典则是这个传统的主要载体。人文经典是一座圣殿,它就在我们身边,一切时代的思想者正在那里聚会,我们只要走进去,就能聆听到他们的嘉言隽语。就最深层的精神生活而言,时代的区别并不重要,无论是两千年前的先贤,还是近百年来的今贤,都同样古老,也都同样年轻。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扎根在人类精神生活的至深土壤之中,正因为如此,所以能够在不同时代的个人的心灵中抽出新芽。卡尔维诺列举经典作品的特征,有两点最为精辟: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阅读经典之妙趣,正在于发现和重温的双重喜悦。
   
       思想离不开传统。置身于传统之外,没有人能够成为思想者。做一个思想者,意味着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人类精神传统中去,成为其中积极的一员。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这个传统一开始是外在于他的,他必须去把它“占为己有”,而阅读经典便是“占为己有”的最基本的途径。
   
       这么说来,阅读经典是成为一个真正的醒客的必由之路了。不过,走在这条路上,未必总是艰难跋涉,也完全可以轻松漫步。林语堂曾经戏言:大师带学生往往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沙龙里,抽着大烟斗闲聊,烟雾缭绕中就把学生熏陶出来了。现在这套丛书正像是一个沙龙,让你听大师们聊天,并且逐渐加入他们的聊天,在快乐阅读中成为一个幸福的醒客。
   
       阅读经典,就是在今天成为一个醒客,就是今天的醒客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醒客对话。这时候你会发现,存在着一个醒客的世界,这个世界超越于历史的变迁和人间的喧哗而长存,把一切时代的思想者联结成一个整体。我祝愿你走进这个世界,与伟大的醒客们为伍,尽兴品尝思想的快乐。(
人 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 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选自帕斯卡尔《思想录》)

"有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
             ——伊曼努尔. 康德
它使我觉察到,我和这个世界不是处于一个单纯偶然的联系中,如在前边那样,而是和它处于一种普遍的、必然的秩序中;正是通过这个秩序,而与所有那些有形世界联系起来。 前一个重重世界的景象好像消灭了作为一个动物者的我的重要性,这个动物在短期内不知怎样偶然地赋有了一度生命力以后,又不得不把它所由以造成的那些物质还回它所住的那个行星(而这个行星仅是宇宙间的一粒微尘)。

在另一方面,第二个景象却借我的人格,把作为一个灵物者的我的价值无限提高了,在这个人格中,道德法则就给我呈现出一个独立于我的动物性存在,甚至独立于全部感性世界以外的另一种生命。 这一层是至少可以从这个法则所指派给我的有目的的命运所推断出来的。这个命运不是仅限于今生的条件和限制之上的,而是通向于无限和永恒的。”(选自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结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西门市集
良渚文化走廊
欢肆效果图
墨尔本高楼
勾庄
临平体育馆
奥体世纪城
江南科技城
馥香园航拍
金沙湖航拍
城北万象城
科创趣城
杭州西站
运河
和平里
杭州南站
浙金地块
武林新核心3
武林新核心2
武林新核心1
浦东御桥湾
绿城潮听明月
未科湿地开发
金色钱塘
文教、申花
世纪城地标
滨江棠前嘉座
钱塘江大潮
苏杭城际铁路
春和云境
未科3兄弟亮灯率
沪乍杭铁路
晚上10点的仓前
东湖公园
今年预计交付的新房
良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钱江世纪城主场
这里运河桥造好了
南星桥板块探访
衢州老家绿城房子交付
奇葩户型
4月25日拍卖地块一览表
春和云境
运河二通道
长城创意园开始拆了
这一套房子亏本了
湘湖太古里商业项目规划
湿地河港之上的未科
15号线精确站点公布
杭州二手房库存排名
又一楼盘被曝停工
运河湾TOD
奥体亚运村近照一波
富力地产亏损 157亿
世纪城春季夜景
极氪挂牌了
几块铁架子卖270万
小河油库住宅方案公示
乔司地铁站地块商改住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4-4-25 04:15 , Processed in 0.04883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