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菜鸟嘟嘟

[传言求证] <菜鸟视点>感叹新政的举步维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5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去外地看看吧,有几个城市拿ZY政策当回事的,也就媒体可怜ZY,出点稿子哄哄这帮还以为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
紧紧套住 发表于 2010-4-25 11:59
有新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6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漏洞百出的新政,掩盖不了官僚们的无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菜鸟嘟嘟 于 2010-4-27 13:13 编辑

新政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www.zzhz.com.cn  2010年04月26日 18:58:11  住在杭州网
文 / 住在杭州网首席评论员 丁建刚
  4.17新“国十条”出台已经十天了,新“国十条”以国务院文件的政府最高行政规格发出,并且对于个人住房信贷做了严格详细的规定。市场参与的各方都在观望和等待。等待官方的细则和解释。非常时期 非常措施
  可是遗憾的是,到现在为止,只有银监会的一位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界定“二套”是“认房不认贷”。随后,住建部一位官员又表示“既认房又认贷”。官方还没有任何正式细则和解释出台。
  市场进入了政策真空期和混乱期,新政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甚至受到质疑。
  落实新政,以下几个重要问题急需解决:
  一、新“国十条”的文件题目就是《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那么“部分城市”是哪些城市?谁来界定?一般说来,没有哪个城市会自己界定为“部分城市”的,但如果不界定,那就会全国所有城市“吃药”。
  二、对于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的规定的表述为:“商品住房价格过高、上涨过快、供应紧张的地区”,同样涉及哪些城市是“过高、过快和供应紧张”的?
  三、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是怎么界定?
  按照银监会的那位官员“认房不认贷”的方法,就应明确,认的是什么房?现有的房还是曾经有过的房?福利分房时代的房改房算不算?
  现在各城市的房产产权信息没有联网,异地产权怎么查询?
  四、商铺、写字楼是否计算在“套数”之列?
  五、“商业银行可根据风险状况,暂停发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这意味着银行还是有权力根据每个贷款人的风险状况来决定是否发放第三套房贷,但实际执行是否会一刀切一律不贷?
  六、非本地居民如何界定?
  有传闻老城区和萧山、余杭之间都算是非本地居民,似乎荒唐,到底如何界定?
  七、政策没有给正在交易的房产以过渡期,现在市场陷入了“退房潮”和“解约潮”(有媒体用“违约潮”,其实没有谁违约)。买方买不成或不想买,卖方卖不成,中介方白折腾,收不到中介费,欲哭无泪。法律纠纷事件滚滚而来,政府或司法部门不应缺位看笑话。
  市场在急切地期待官方的权威的解释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则出台。
  当然,更期待治标更治本的政策。治标,更需治本



上文是杭州地产媒体界名嘴丁建刚26日的文章

和本贴意思几乎一致

不得不再次怀疑新政的权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丁建刚的文章有笔误,就是关于房产套数的说发,银监会主任和住建部官员的观点应该相互换一下。先是住建部主任21晚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认房不认贷”,后(22日下午)是银监会官员接受网易财经采访时表示“既认房又认贷”。

在这位官员之前,社会普遍认为是“认贷不认房”

一个政策,几天内,不同部门出现几种说法,不能不说是奇迹。

而至今又过去了5天了,相关的正式政策并没有出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山绿水好空气 于 2010-4-27 13:50 编辑

别急!
考虑得周全一些,迟几天又何妨!
菜鸟和丁老师的帖子反映了你们不喜欢新政的心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道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菜鸟嘟嘟 于 2010-4-27 14:11 编辑
别急!
考虑得周全一些,迟几天又何妨!
菜鸟和丁老师的帖子反映了你们不喜欢新政的心态。
青山绿水好空气 发表于 2010-4-27 13:48


和你的理解恰恰相反

1  从大局来说,我一直不同意ZY这样肆意放纵房地产,该调控了

2  从个人来说,我现在几乎空仓,调控对我是有好处的

3  只是希望调控多点权威性、严肃性、多点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去外地看看吧,有几个城市拿ZY政策当回事的,也就媒体可怜ZY,出点稿子哄哄这帮还以为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们。
紧紧套住 发表于 2010-4-25 11:59
完成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急!
考虑得周全一些,迟几天又何妨!
菜鸟和丁老师的帖子反映了你们不喜欢新政的心态。
青山绿水好空气 发表于 2010-4-27 13:48
既然要周全,为何对媒体发表不周全的言论,每人都各说个话,新政不是笑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要周全,为何对媒体发表不周全的言论,每人都各说个话,新政不是笑话?
运河闲云 发表于 2010-4-27 14:49


说的极是

没有考虑好就不要随便说

尤其不能把某人的论调当做政策来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中国的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吃鬼 于 2010-4-27 16:32 编辑
另外:丁建刚的文章有笔误,就是关于房产套数的说发,银监会主任和住建部官员的观点应该相互换一下。先是住建部主任21晚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认房不认贷”,后(22日下午)是银监会官员接受网易财经采访时表示“既 ...
菜鸟嘟嘟 发表于 2010-4-27 13:05


    4月21日晚间,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主任杨家才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只要手头有一套房,不管是否为贷款所买,其再贷款买房时均被视为购买二套房。由此,“只认房不认贷”被业界认为是监管当局对于二套房认定标准的正式表态。
    22日,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向媒体证实,对于二套房的认定,监管部门将执行最严格的标准,即“既认房又认贷”,原有的以贷款次数为准的认定方式继续有效,同时加入以房屋持有量的认定标准。二者为相互补充的关系,而非相互排斥。
......似乎是楼主记错了{:7_49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21日晚间,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主任杨家才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只要手头有一套房,不管是否为贷款所买,其再贷款买房时均被视为购买二套房。由此,“只认房不认贷”被业界认为是监管当局对于二套房认定 ...
爱吃鬼 发表于 2010-4-27 16:31

这个话也购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emo210_混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7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4月21日晚间,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主任杨家才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只要手头有一套房,不管是否为贷款所买,其再贷款买房时均被视为购买二套房。由此,“只认房不认贷”被业界认为是监管当局对于二套房认定 ...
爱吃鬼 发表于 2010-4-27 16:31


谢谢 确实我记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7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急!
考虑得周全一些,迟几天又何妨!
菜鸟和丁老师的帖子反映了你们不喜欢新政的心态。
青山绿水好空气 发表于 2010-4-27 13:48
:emo78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味美浙江活动
“麦田”CBD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西门市集
良渚文化走廊
欢肆效果图
墨尔本高楼
勾庄
临平体育馆
奥体世纪城
江南科技城
馥香园航拍
金沙湖航拍
城北万象城
科创趣城
杭州西站
运河
和平里
杭州南站
浙金地块
武林新核心3
武林新核心2
武林新核心1
浦东御桥湾
绿城潮听明月
未科湿地开发
金色钱塘
文教、申花
世纪城地标
滨江棠前嘉座
钱塘江大潮
苏杭城际铁路
春和云境
未科3兄弟亮灯率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4-6-3 08:06 , Processed in 0.05023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