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6|回复: 1

缓解交通压力 杭州计划到2020年再建16个“P+R”停车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13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停车难,开车堵”是杭州司机共同的烦恼,尤其是在市中心开车、停车,难度更是成倍增加。据2015年底的数据,杭州主城区的机动车保有量约为112万辆,而停车位数量是57万个(包含住宅小区配套停车位),杭州的交通压力和停车难可窥一斑。为解决这两个问题,杭州采取了许多办法,推行“P+R”停车场就是其中之一。

“P+R”是英文“Park and Ride”的缩写,意为“停放车辆后换乘公共交通工具”。把车子停在地铁站边的停车场,然后换乘地铁进入市中心,办完事情后,再乘坐地铁回停车场开车回家,是“P+R”最为直观的描述,也是世界上和国内许多城市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通行手段。昨天,记者从杭州市治堵办获悉,到2020年,在现有9个的基础上,杭州的地铁站点周边将再增加16个“P+R”停车场。

省钱、省时 司机说“P+R”让人受益不小

前天早上8点半,记者来到地铁1号线江陵路站,“P+R”停车场就位于地铁站的A出口边,有618个停车泊位。因为周边有医院,还有不少小区和写字楼,加大了停车需求,记者看到停车场里的车子不少,空着的停车位已不到3成。

记者随机询问了10名司机,有3人都表示自己是在这里停车换乘地铁的,另有2人说,身边有朋友会经常在这里换乘地铁。

“省钱、省时”,是很多选择“P+R”出行模式的司机共同感受。在湘湖站的“P+R”停车场,一名女性司机告诉记者,她是前年底买的车,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去城区上班。地铁湘湖站自从2015年初开始推行“P+R”换乘优惠后,她就成了这一出行模式的铁杆粉丝,“我家边上超市、菜场都有,除了开车去‘P+R’停车场换乘地铁,平时也不太开车出门。车子买了快2年,开了还不到8000公里。”

以前早上7点半就要出门

现在每天可以多睡半个小时

王先生今年31岁,家住滨江华盛达广场附近,在西湖文化广场附近的一家贸易公司上班。华盛达广场离复兴大桥不远,因而一直以来,他都是走复兴大桥——中河高架到单位。这段路程大约12公里,顺利的话也就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单位上班时间是9点,而王先生每天早上7点半就要出门,原因很简单:早晚高峰时的复兴大桥、中河高架太堵了,“就怕遇上车祸把整条路堵死,这点提前量根本就不够。”

今年初,朋友告诉王先生一个既省钱又省时的“好办法”:先开车到地铁1号线江陵路站,再换乘地铁到西湖文化广场。

“以前开车到公司,车子大多停在西湖文化广场,一小时5元钱,一天30元封顶,但那里停车位也蛮紧张,有时找不到车位,只能把车子停在路边的停车位或附近酒店、商场的停车场里,这样每个小时的停车费要8-10元。”王先生说,那时,不算油费成本,每个月光停车费就得花近千元。

而在江陵路“P+R”停车场换乘地铁,因为有半价优惠,停车费是2元/小时,6小时封顶,一天的停车费只要12元,加上来回的地铁费10元,“一个月只要500多元,差不多省了一半的钱。”

王先生说,除了省钱,他更看中的是节约下来的时间,“从我家开车到江陵路站大概需要25分钟,再坐地铁到西湖文化广场也只要25分钟左右,我每天可以多睡半个小时,8点出门去上班也来得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来越多车主接受“P+R”

江陵路站停车场换乘数2年翻3倍

从2015年1月,杭州首批“P+R”停车场推行以来,目前一共有9个实施换乘地铁优惠的“P+R”停车场,分别是地铁1号线湘湖站、九堡站、临平站、江陵路站、金沙湖站、余杭高铁站、西兴站和地铁2号线朝阳站、潘水站,共计2556个停车位。这些停车场都采用“停车半价收费”的模式。

记者从杭州市治堵办了解到,随着市民对“P+R”模式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将车子停到“P+R”停车场再换乘地铁的人越来越多,以江陵路站停车场为例,2015年1月22日至28日,停车换乘地铁数是605人次;到了2016年的1月4日至10日,一周内的换乘数增加到了1247人次;而2016年9月24日至30日,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2552人次。

“市民出行主要考虑两个成本,一个是时间成本,一个是经济成本,如果大家发现坐公交车、地铁出行比开车更省时、省钱,谁还会开车出门呢?”杭州市治堵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杭州推进“P+R”停车场建设

到2020年还要再增16个

那么,“P+R”停车换乘模式对于杭州的交通起到了怎么样的作用?据了解,从2015年1月杭州推行“P+R”停车场换乘地铁优惠以来,截至今年10月7日,累计使用数已达23万人次,“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在这期间,总共减少了23万车次的机动车驶入主城区。”

不过市治堵办负责人也坦言,23万的数字和进出杭州的车辆总量相比,所占比重还非常小,“杭州还须大力推进‘P+R’停车场的建设。”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2017-2020年),杭州规划还将新增‘P+R’停车场16个,分布在中心区外围的城北及滨江、萧山、余杭、下沙等区域,涉及地铁2号线、地铁5号线、地铁6号线等外围站点周边停车场,将方便外围轨道交通未覆盖区域的居民通过小汽车换乘公共交通进入中心区。

●专家意见

“P+R”停车场是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吴伟强: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杭州改革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在吴伟强看来,推进“P+R”停车场建设,是杭州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杭州之所以存在道路拥堵、停车难之类的问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私家车数量大,而‘发展公交城市、推进公交优先’,可以把更多的私家车留在家。”吴伟强告诉记者,有调查显示,在杭州市民乘坐公共交通方式出行所花费的时间里,有近50%花在了公交接驳和换乘上,“步行距离、换乘的时间,都影响着市民使用公共交通方式的意愿。而‘P+R’这种模式,有助于解决交通末端的公交换乘问题。”

吴伟强认为,“公交优先”的理念,将有助于改善杭州整体的交通环境,而“P+R”停车场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制约点,“我认为杭州所有的重要区域、重点交通节点周边,都应该设置‘P+R’停车场。只有更加便捷的停车换乘,才能让更多市民使用和接受这种方式。”

另外,“P+R”停车模式,对于市民的生活理念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公共交通是一种低碳环保的绿色出行方式。随着‘P+R’模式的进一步推进,市民发现乘坐公交比开车更省钱、省时间,这样才会逐步改变自己的出行方式。”

作为一名对杭州城市交通发展研究多年的专家,吴伟强对于杭州“P+R”模式的发展也有自己的建议。

“首先,‘P+R’停车场的建设要按照制定的规划持续推进。杭州这几年地铁发展很快,‘P+R’停车场的相关规划也要适时进行修订,以便更符合杭州的整体环境。”

吴伟强说,世界各国的“P+R”停车场设置有多种不同的模式,美国地广人稀,多以平面停车场为主;而像日本这样土地资源紧张的国家,则是将“P+R”停车场以立体停车场或者地下停车场的形式,建设在交通枢纽站内。考虑到杭州的情况,未来可以考虑建设包含“P+R”停车场在内的一体化交通枢纽,“价格是核心要素,如果停车成本太高,‘P+R’停车场再多大家也不会选择。相关部门对于‘P+R’停车换乘地铁采取优惠措施,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值得点个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曾经的蚕桑村
桂冠东方
良渚玉湖公园
花园城
火车西站
喜悦和
艺创综合体
味美浙江活动
“麦田”CBD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西门市集
良渚文化走廊
欢肆效果图
墨尔本高楼
勾庄
临平体育馆
奥体世纪城
江南科技城
馥香园航拍
金沙湖航拍
城北万象城
科创趣城
杭州西站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4-6-27 19:02 , Processed in 0.043480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