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07年06月10日 深圳商报 </p><p></p><p>垃圾中转站建设难主要表现为选址难,在福田、罗湖、南山等区尤为突出,而在宝安、龙岗等区则解决得较好。垃圾中转站选址最大的阻力是来自居民的反对。如果人人都需要处理垃圾可谁也不愿意在自家门口建垃圾中转站,那么垃圾中转站建设就难以破解“长在别人脸上雀斑”的困局。</p><p>深圳每天产生8000多吨城市垃圾。一方面,深圳城市的生态系统不可能负荷如此巨大的垃圾,另一方面,我们已开始为垃圾处理“买单”,居民随便丢弃垃圾将受到处罚。目前,作为城市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中首个环节——垃圾中转站的建设远远滞后。据城管部门统计口径,全市需建设规模50吨/日的小型垃圾中转站312座、规模400吨以上的大型垃圾中转站5座。而现在全市日处理50吨的垃圾中转站只有122座,规模400吨以上的大型垃圾中转站一座也没有。</p><p>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垃圾中转站建设难主要表现为选址难,在福田、罗湖、南山等区尤为突出,而在宝安、龙岗等区则解决得较好。垃圾中转站选址最大的阻力是居民的反对,人人都需要处理垃圾,可谁也不愿意在自家门口建垃圾中转站。垃圾中转站如何破解“长在别人脸上的雀斑”的困局?昨天,本报记者深入各区,对垃圾中转站选址难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p><p>23站点因居民反对先后调整百次</p><p>在新洲路,记者看到,一座公厕垃圾转运站已经圈定好了施工区域,却丝毫没有动工的迹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周围居民的强烈反对,他们不得不推迟了建设计划。据了解,福田区政府原计划到2007年底将建成45座新型公厕垃圾转运站,但到目前为止仅仅建成21座,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在剩余的半年时间内完成预定目标非常难。</p><p>福田区城管局负责人向视察的政协委员们介绍说,去年至今,城管局曾选点共39个,但有23个站点因居民反对强烈而调整共计近100次。而在已办妥开工手续的21座公厕垃圾转运站中,因居民反对阻挠开工的就达9座。</p><p>“前几天,我碰到一位房地产开发商,我告诉他,申请建立一座公厕垃圾站需要办理的手续不比建一座楼盘少。”在重点提案调研会上,福田区城管局胡敬东局长这样说。据了解,建设一座公厕垃圾站所需办理的手续达42项,涉及20多个市、区部门。胡局长计算了一下,按以往的申报程序,最快也要200天左右才能完成。</p><p>福田区城管局负责人说,建设垃圾转运站最大的困难是选址难,而规划滞后是难以满足建设进度的关键因素。福田区是建成区,适合建设垃圾转运站的用地较少,部分公厕垃圾转运站的规划用地被开发商改变功能。而大部分适合建设公厕垃圾转运站的用地又与法定图则不相符,修改法定图则所需时间较长,难以满足建设进度的要求。</p><p>“人文社区要变成人蚊社区?”</p><p>南山区年内要完成15座垃圾中转站建设。据了解,南山区现已建成1座(望海路公园内),正在施工的有2座(分别在区城管局办公楼后面200米处和科技园科苑南路),已完成招标的有3座,准备进行更新改造的有1座,其余4座已完成规划选址,正在办理用地手续。</p><p>近日,选址海月花园旁的后海滨垃圾中转站遭到了部分居民的反对。该中转站是今年内要完成的15座垃圾中转站之一。据悉,此站已获得规划选址意见书,并按照市规划局要求进行公示,选址符合国家环卫设施规划规范的要求。但公示张贴后,遭到附近部分居民的反对。</p><p>在深圳某网站论坛上,登陆招商海月业主论坛后,发现很多反对在海月二期附近建垃圾中转站的帖子:“坚决反对在海月二期旁边建大型垃圾中转站!”“人文社区要变成人蚊社区了!”……</p><p>旧式垃圾站外移十多米</p><p>记者昨日了解到,按照全市统一规划,2007年底前罗湖将完成42座垃圾站的建设,目前已建成的有14座,正在施工中的有9座,2007年要完成的19座中有14座由旧垃圾站改造。</p><p>由于旧式垃圾站存在的二次污染问题,垃圾站在建设中受到很多居民的阻挠。罗湖城管局环卫设施建设办的小廖告诉记者,由于罗湖可利用的规划用地不多,目前新规划的5座垃圾站也遭遇了选址难。深圳书城片区至今没有一个垃圾站,也找不到合适的空地;清水河片区也没有垃圾站。目前,笋岗站、太安站、清水河站和振业站已初步确定选址,正向规划部门报批。除了新建垃圾站选址,旧站改造也受到阻力。据了解,2005年宁水花园附近的宁水垃圾站旧站改造,就遭到业主反对,旧站拆除后建设迟迟不能开始。经过协调,垃圾站在原来的选址上外移了十多米,并把原规划的面积缩小了,才得以动工。</p><p>相关部门和居民代表对话</p><p>日前,记者采访了南山区环卫总站站长叶远洪。他和总站基建科工程师王智华刚刚去了后海滨站的选址处,探讨解决办法。</p><p>“海月二期的居民现在反对建垃圾站,我们很希望和他们对话!”叶远洪说:“垃圾中转站跟社区便利店一样,是服务社区居民的,环保型压缩式垃圾中转站的建立是对现有的垃圾屋(池)的技术升级改造。新型环保垃圾站除臭无污染,居民可放心。但如果市民都不愿意垃圾中转站建在附近,到底应该建在哪里?”</p><p>选址蔚蓝海岸三期旁的垃圾中转站也遇到类似问题。目前,南山区环卫总站相关人员已经和蔚蓝海岸的居民代表面对面对话,居民们表示能够理解。</p><p>政协委员建议:多栽树美化垃圾站外观</p><p>在日前召开的福田区政协重点提案调研会上,政协委员为建垃圾中转站献计献策。政协委员余波说:“我家住在景田菜市场附近,离家200多米处就有一座老式的垃圾站,平时离它50米远就得捂着鼻子,夏天那里更是蚊虫滋生,臭气熏天,所以,建立新型的公厕垃圾转运站是百姓的福音。”</p><p>政协委员谢频认为,针对一些居民的反对,他建议一方面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印发小册子、光碟的形式让市民对公厕垃圾转运站有更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他提出应该考虑到少数人的利益,对于部分居民给予适当的补偿。他举例说,北京首钢集团就对周边受影响的居民以适当的补偿。</p><p>政协委员李长风提出,应该进一步弱化垃圾转运站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他提议,可以在垃圾站的周围栽高树,可以在外观上美化垃圾站,另外可以用醒目的标志代替“垃圾站”三个字,以便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p><p>(本报记者管亚东实习生刘兵通讯员范小乐)</p><p>一些单位和社区建成一批环保垃圾中转站</p><p>垃圾压成饼走近无异味</p><p>大型垃圾中转站选址难,有没有想过在条件成熟的大机构、大社区规划和建设一批小型环保垃圾中转站?记者在广电集团大院里,就看到这样一座“袖珍”垃圾站:没有围墙,没有复杂的操作设备,只有一台机器露天摆放在角落里,可走得再近也没有很大的异味,这样的垃圾中转站谁也不会反对。</p><p>“整座大楼的垃圾都是用这台机器处理的。”清洁工李师傅指着广电大厦对记者说。“每天下午我们把垃圾装成袋运送到这里,剩下的工作都会由这台机器完成。它会把成袋的垃圾绞碎,压缩成饼状,然后每隔3天我们会用汽车把垃圾运出去。”</p><p>尽管当天下午气温高达33℃,但当记者走近垃圾站时,却没有闻到丝毫的臭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处理垃圾时,整台机器都处于封闭状态,所以气味难以散发出来。同时,因为机器较小,基本不会产生噪声污染,处理垃圾时声音很小,就像”汽车发动的声音”。</p><p>据了解,这台垃圾处理设备最大垃圾处理量可达2~3吨,完全能够满足广电集团的需要。</p><p>自动化操作不见污水流</p><p>垃圾中转站的功能究竟如何,是否真的环保?在南头九街(南头中学旁)垃圾中转站和玉泉路(万昌百货对面)垃圾中转站现场,来自荷兰的垃圾压缩转运设备发挥了很好的功能。清洁工人从附近麒麟花园、莲城花园等多个小区搜集到六七车生活垃圾,在很短的时间内压入密闭的垃圾箱内。</p><p>据介绍,整个过程全部机械自动化操作,压缩时产生的污水分流到市政污水管网,噪音比马路上行驶车辆的声音小很多。每完成一次压缩,现场都看不到裸露的垃圾,清洁工人还每隔5分钟喷洒空气除臭剂。</p><p>在南头九街垃圾中转站,一居民表示:“再也看不到手推的垃圾车排队的情景,地面干净了很多。”一商铺店主说,以前传统的垃圾清运一路滴漏污水,整条街都是臭的。</p><p>据了解,在居民区附近建环保型压缩式生活垃圾中转站在西丽很受居民支持。桃源街道的塘朗、平山去年就已经建成垃圾中转站,今年,西丽文光村也向区环卫部门发出申请。</p><p>车载垃圾桶运送全封闭</p><p>记者了解到,新型的垃圾站在排污、除臭和站点的外观上都比旧垃圾站有很大的改进,采用带防漏装置集装箱运输,解决垃圾车沿途污水滴漏问题。</p><p>罗湖区在北斗路上试行的新型垃圾站建成使用后,垃圾处理实现了即到即装(压缩)箱处理,从根本上杜绝了排长龙现象,同时加装除臭、防噪等设备后,臭味、噪声已极大降低,且处理能力是老式的3至4倍。</p><p>罗湖爱国路垃圾站还进行了车载桶装垃圾清运模式的试点,垃圾运送全过程都是密闭的,消除了垃圾站环境的脏、乱、差以及垃圾清运中的垃圾污水洒漏造成的二次污染现象,罗湖城管局环卫设施建设办公室就设在该站的三楼,记者在采访的一个小时里,并没有感觉到楼下就是垃圾站。</p><p>据介绍,目前罗湖的垃圾站建设都尽量以旧站改造为主,新建站点也会尽量避开居民区,充分采纳辖区居民的意见。(本报记者郑恺管亚东卢博林)</p><p>宝安:153座中转站选址全部完成</p><p>【本报讯】(记者郝又满张清华通讯员杨忠民)按照全市统一规划,宝安区在去年和今年内共将建成153座垃圾中转站。昨日,宝安区城市管理局环卫管理处主任谢瑞强告诉记者,该区153座垃圾中转站的选址工作已全部完成。</p><p>谢瑞强介绍说,这153座垃圾中转站,分布在全区12个街道,去年已建成50座。按照计划,余下的103座今年将分三批建成。</p><p>记者了解到,宝安区在对垃圾中转站选址中,也曾遇到少数人不理解。有关部门深入细致做好工作,最后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从而保证了整项工作的进度。谢瑞强说,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登门入户宣讲建立垃圾中转站的益处,还邀请周围居民代表参观已建成的垃圾中转站,当居民看到建成的中转站采取了除臭、除尘措施,他们渐渐打消了疑虑,由阻挠变成了理解与支持。</p><p>盐田:14个中转站年内建成</p><p>【本报讯】(记者贾少强实习生王銮锋)记者从盐田区城管局环卫科了解到,盐田区建设垃圾中转站的总任务数为14个,目前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11个,在全市属领先水平,还有3个正在建设或规划建设中,年内完成任务问题不大。</p><p>据介绍,盐田在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的过程中,积极征询居民意见,适时做好解释工作,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1个垃圾中转站,使用情况良好。</p><p>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的三个垃圾中转站中,位于月光花园的设备招标已经完成,现在正在进行土建。位于盐田后方陆域的中转站,正在进行规划选址。位于中英街内的中转站,经过多次选址,得到居民认同,近期将开工建设。</p><p>龙岗:坂田模式花开东莞</p><p>【本报讯】(记者毕国学通讯员尹志雄)截至目前,龙岗区共选出垃圾转运站预选场址166座,区规划部门已发出101座《规划选址意见书》,其中77座通过了国土部门用地初审,已开工建设38座,其中建成18座。</p><p>据龙岗区城管局有关领导介绍,今年龙岗区需完成126座垃圾转运站,龙岗区政府落实了配套建设资金6365万元。</p><p>坂田街道城建办主任翁卡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去年7月17日起,坂田街道城管办引进先进的荷兰吉根垃圾压缩箱,先后在嘉禾酒楼旁、坂田老围、兴万家商场对面、杨马住宅区、南坑居民小组办公楼旁、河背居民小组办公楼旁、黄君山住宅区、坂田派出所旁建起了8个垃圾压缩中转站,垃圾全部用压缩箱压缩后运往平湖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荷兰进口的压缩箱可移动,从源头上根治了污染源,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市城管局局长吴子俊认为,坂田“垃圾收运模式”改变了垃圾不能日产日清的状况,掀起了一场垃圾清运革命。</p><p>据悉,坂田“垃圾收运模式”现已花开东莞,引起东莞的重视,目前,该模式已在东莞市各镇全面铺开。</p><p>图:新洲村的老式垃圾站异味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有关部门将对该垃圾站进行升级。 <br/> <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3 20:26:2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