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 这便是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中对钱江潮的真实写照。 自古以来,钱塘江潮声名远扬,引无数诗人、游客甘折腰,可是,钱塘江的历史演变,你又知道多少呢? 钱塘江日出 钱塘江 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
钱塘江河口受海潮冲击、泥沙淤积等自然因素影响,几千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见图1)。 杭州至尖山之间河口江道,历史上先后有南大门(龛山、赭山之间)、中小门(禅机、河庄两山之间)与北大门(河庄山与海宁海塘之间)三条通道(见图2)。宋代有盐官县“海失故道”,元代有海宁三次“海岸崩坍”,明代有海宁的“海凡五变”等岸坍水涨的大变迁,均是江流走南大门,当时赭山下游海宁县南侧滩地有大片坍涨。明末清初江道改走中小门,至清康熙五十年(1720),江道又由中小门全部移至北大门。乾隆十二年(1747)人工开通中小门,乾隆十二年至二十四年(1760)改走北大门迄今。南大门和中小门淤塞后,成为向北突出的南沙。杭州的七堡、乔司至翁家埠一带则淤成北沙。 下沙,即是老一代人口中的北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