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自行车VS共享单车,这道选择题摆在了杭州人的面前。据腾讯科技统计,迄今为止,共享单车领域的总融资额已达70亿元人民币;而资本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造车竞赛与城市扩张——这不得不让人想到曾经同样激烈的专车大战。 狼已经来了,那么这次的同题竞争,就目前来看,小红车准备好了吗?从上周末开始,钱江晚报记者选取了旅游、生活、换乘三种需求维度,进行近距离观察。
西湖景区,很多游客选择共享单车。
体育场路上的公共自行车站点被借空了。
很多搭地铁的人会用自行车来换乘 地点: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北门、断桥苏小小墓周边 景区路上,共享单车呈绝对优势 3月11日中午,钱报记者来到了西湖景区。因为天气不好,北山路上的游客并不多。 自行车流中有不少共享单车的身影,“小白”、“小蓝”和“小黄”。 在北山路断桥口,五分钟内,共有22辆自行车经过,其中共享单车有18辆,公共自行车“小红”只有4辆。在苏小小墓旁,陆续停下四辆“小白”,都是被“秒借”。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北门有一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共有21个桩位。近1点时,一位男士还进一辆车,桩位全满,后来两位女士想来还车,就还不进了。 来自南京的张小姐和两个朋友一人借了一辆哈罗单车。“我们是看到有人骑,问了才知道可以用APP租。使用还是挺方便的,价格也很便宜。”张小姐说,以前来杭州都是靠公交和走路,这次因为成功借到自行车,临时改变行程,打算环绕西湖骑行一周。“坐公交车超级挤,走路呢又太累人。” 正在还车的高先生租的是一辆小鸣单车:“我是第一次借,挺方便的,刚才沿着北山路骑,看到有空椅子,还可以停车休息一下。现在骑得有点累了,准备找个地方吃饭。能随便还也很方便。” 钱报记者初步统计了一下,在10分钟内,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北门的“小红车”被借走6辆,对面的共享单车被借走了19辆。 记者观察:在景区,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游客,都更愿意选择共享单车。景区由于大多是外地游客,没有市民卡,因此在需求优势上,明显是操作门槛更低的共享单车占优,而且不存在还车的难题。而在外形上,更新更时尚的共享单车在很多年轻游客那加了分。 地点:市体育馆周边 主城区,“小红”借空了,共享单车受冷落 昨天,体育场路市体育馆附近,停了近百辆共享单车,路过的人想忽视它都不行。 浙江日报附近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点上,人来来往往。市民周先生在附近上班,家住庆春路,他说:“家和单位门口都有公共自行车点,租还车都比较方面,已经习惯了。” 不到半个小时,原本满满一排的“小红”都被陆续借走,服务点仅剩3辆“小红”。 而与“小红”的人气相比,左右两边的共享单车,依旧保持着最初的队形。 一旁停车收费的大姐说,虽然这个地方停放的共享单车不少,但租的人很少,偶尔有人过来问下怎么租。 “小红”的人气一直很旺,而且时间久了,服务点上总能看到一些熟面孔,“都是住在附近,或者在附近上班的人,大家都习惯了。” 而王小姐是属于“路转粉”的,她熟练地用手机一扫就成功租借了一辆“小白”:“我家住浙工大附近,以前都是骑公共自行车上下班,但因为家附近的服务点有时会出故障,还车挺不方便,所以尝试共享单车,方便很多。” 一个小时里,总共有29人租用自行车,租用小红车和共享单车的比例为25:4。 记者观察:在主城区范围内,小红车的固有优势依然明显。很多人多年养成的出行习惯让小红车的“点对点”反而变成一种优势。而共享单车扫码下APP付押金租车的方式对于很多中老年用户来说,接受度不高。同时后期维护也存在隐患。 地点:滨江江陵路地铁口 解决最后一公里,“小红”更受欢迎 3月10日,钱报记者来到了滨江江陵路地铁口公共自行车租车点。这是滨江最繁忙的租车点之一,很多换乘地铁的人会用自行车来解决最后一公里。 一个小时里,总共有17人租用自行车,租用小红车和共享单车的比例为13:4。 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租车人。租用共享单车的人的意见大多是这样:“小红车会没地方还,尤其是早高峰时,共享单车随便一停就可以。” “扫码方便,今天市民卡没带,只好用共享单车。” 而小红车租车人大多是这样说的: “我有卡,就一直租小红车。”“对共享单车不了解,习惯了用小红车。” “我家和公司附近都有公共自行车点,习惯了。如果要去的地方没有公共自行车点,我会考虑租共享单车。” 记者观察:有人说,世界上最让人糟心的事之一,是骑着“小红车”找不到空的停靠桩。 在类似滨江这样相对独立的生活区块,小红车从数量和规模上,依然具有压倒性优势。 而共享单车的缺点在度过“蜜月期”后,也有所展现:车子不好骑,上班赶路,忍了,负重骑行。随借随停是方便,但怎么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