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66|回复: 0

教育部副部长称高校学费偏高超过百姓承受能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8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近几年来,每到新学年开始的时候,身材魁梧、理着平头、乡音不改的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便成为万众瞩目的“明星官员”。</P>
<P>  这位个性鲜明、敢于直言的副部长,在8月29日公开点名批评8省份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不力之后,最近几天,又接连在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人民网露面,继续宣讲那个已不再新鲜的话题———国家助学贷款实施情况及政策解读。
   
    其实与国家助学贷款相关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中一条就是“现在的大学学费是不是太高了”。就此问题,本报记者接连几次专门采访了张保庆。</P>
<P>  中国大学的收费是否太高</P>
<P>  早就有人惊呼:中国大学收的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学费!也有人不停地拿数据说话:现在的大学学费是10年前、20年前的数倍甚至上百倍,认为这是导致贫困大学生绝对人数增加的重要原因。</P>
<P>  记者看到,中国农业大学三四名同学当着张保庆的面,介绍了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他们的情况大体相似:来自农村或西部边远地区,全家人辛勤劳作1年,全部的收入只有3000元~4000元,如果遇上天灾人祸、父母有病,家庭经济便脆弱得不堪一击。</P>
<P>  “中国大学的学费是不是确实太高了?”记者不失时机地逼问张保庆。</P>
<P>  沉吟片刻,张保庆点点头,回答说:“是有点高!”</P>
<P>  张保庆曾在很多场合不止一次说过,现在的大学学费已经超过了老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短期内绝对不能再往上提了。他甚至说,我自己就知道,我和我夫人两个人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只供得起一个孩子上大学。</P>
<P>  在教育部工作了26年的张保庆,是分管财务的副部长,中国教育这几十年投入支出的一本账,他是再清楚不过了。让他犹豫的是,这笔账怎么算给老百姓听?</P>
<P>  大学收费是如何计算出来的</P>
<P>  中国大学的收费真的很高吗?张保庆认为,如果与中国每个家庭的现有收入相比,大学学费确实不低,但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整个投入相比,还只能算是一个小头儿。</P>
<P>  那么,现在的大学收费究竟是依据什么标准计算出来的?</P>
<P>  张保庆认为,高等教育的成本核算目前还是一个大难题。对教育成本通行的计算方式有两种:一个叫实付制,即当年搞项目所花的钱都要算在教育培养成本里面;还有一个叫权责制,则是要把所有用于支持高校发展,所有与学校有关的费用统统要计算在里面。实际操作起来非常复杂。</P>
<P>  ———譬如投资一个项目,建教学楼、科研楼或学生宿舍,是要长期使用的,这个成本当然不能集中在新入学的这一两届学生身上,由他们来全部承担,但具体如何来分解?按多少年折旧比较合理,还没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统一标准;另外,还有校园征地的费用、水电网的铺设、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等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应该算谁的?怎么个平摊法?</P>
<P>  ———现有的几千所高校不是今天才平地而起的,它们是历史的产物。学校建设历年的累计投入,如何偿还?人民币币值的变动,能否计算精确?还有,中国高校目前还没有像企业那样对离退休人员进行剥离,走社会化的保障之路。有些高校离退休教职员工的人数目前已超过了在职人数,学校的包袱背得很重,能够扔给谁?这个成本也不能不算。</P>
<P>  ———学生培养的成本不一。现在活跃在校园里的,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成教生,各自的培养成本是不一样的;专业不同,学生的培养成本也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医科、艺术、工科的培养成本高,文科相对低一些。学校与学校的差别就更大。清华大学一名本科生1年的培养成本大约为5.2万元,而一般院校的学生,培养费用可能只需两万元左右……</P>
<P>  张保庆所言不虚。今年5月30日~31日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召开的“高校教育财政:成本、入学与学生资助”的国际会议上,北京师范大学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王善迈教授就作了《高等学校学生培养成本计量方法探讨》的专题报告,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学生贷款中心主任崔邦彦也是这一课题的直接参与者。</P>
<P>  张保庆介绍说,对学费有两种核收方法,一种是按实际成本;一种是按日常的运行成本。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成本计算的复杂性,我们选取了后一种办法。我们对高校生均年日常的运行经费进行过充分调研,高的超过1.4万元,低的在1万元左右,综合一下,按25%提取,每个学生每学年的学费定在3500元,现行的学费标准就是这样计算出来的。</P>
<P>  中国高校现在收钱收上瘾了?</P>
<P>  然而,人们的实际感受却相差很远,一名学生所交的学费要远远高出3500元这个数。张保庆严肃地说,大学高收费,责任在高校。因为对大学的学费标准,国家是有严格规定的,是不允许乱来的,但是一些高校总是想方设法,巧立名目掏学生口袋里的钱,这是不对的。所以,教育部三令五申,严格控制学费上涨。</P>
<P>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掌管着财政大权的张保庆心里也有许多难言的苦衷,手里也有几笔轻易不敢算的账。</P>
<P>  这几年,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突飞猛进,由精英教育一步跨入到大众化教育,在校大学生人数由1998年的340多万猛增到今年的1400万。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不可想像的事情。目前维系中国高等教育正常运转的经费大约需要4000亿元,而国家现有的实际投入只有800亿元,高校现在向银行借贷的总金额已经超过了1000亿元,差额部分就是各高校靠收学费填充的。高校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现在不是中国政府在办中国的高等教育,而是中国的高校在办中国的高等教育。”</P>
<P>  投鼠忌器的事情也很多。</P>
<P>  目前,我国全日制的研究生人数已经超过80万。在一些中央部属的重点高校,研究生的人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的人数。相比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成本更高,而且是里外里都得花钱,对研究生不仅不收学费,而且在科研等其他方面,还要增加经费。张保庆说,关于研究生的收费问题已经研究10年了,但还是不敢轻易出台,直到最近,才选择了9所高校作为试点。顾忌的主要原因在于,本科生收费已经嚷嚷得不行了,担心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P>
<P>  人才的培养,可以说是花费成本最大、周期最长的投资。试算一下,一个人从小学到接受本科教育,需要16年时间,如果再上研究生、博士生,差不多需要20年,加上教育的环境、条件还要不断改善,这些决定了对教育的投入是永无止境的,不可能不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制约。</P>
<P>  发展中国高等教育有两条思路:一是大学生的所有费用全部由国家包下来,但是依照我们现有的国力,全部靠国家背是背不动的,如此一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只能选择小规模的发展模式,大多数适龄青年只能站在大学校门外;二是国家、社会、学生家长和个人共同分担现有的高等教育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等教育保持一定的规模并持续发展,从而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科学文化需求和愿望———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大学的教育。</P>
<P>  这真是一个两难选择,处在发展阶段的中国该怎么办?</P>
<P>  张保庆是个明白人。他响当当的话就放在这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能以学校乱收费代替政府必要的投入;同时,我们要拼命抓好国家助学贷款这件事,帮助那些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走向自立,这关乎广大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关乎中国高等教育能否继续走下去,所以我才说———“这是个天大的事儿!”</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玖樟台
玉湖公园
临平新城
丰收湖天街
海潮望月城
黄山风景
丹枫四季
临平城区
闻堰综合体
桂冠东方验房
缤纷城
临平老宅
京东Mall
江荣府
“金手指”
产业孵化基地
空中花园
河滨之城
临平未来农场
江河汇
未科航拍
临平公园
招商花园城
金沙湖晚霞
桂冠东方
花园城
火车西站
喜悦和
艺创综合体
味美浙江活动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4-11-26 09:26 , Processed in 0.05351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