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刷牙快一点、上班挤车快一点、工作打字再快一点。都市生活的快节奏,会不会感觉太累?昨天,一家白领网站“都市客”以“慢生活”为话题,发起一场讨论。没想到讨论大热,还引出了沪上白领圈一个新族群“慢生活一族”。慢饮食、慢旅游、慢运动,“为了更好地快,不妨适当地慢一点”,“慢一族”们说。<p><!--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p><div style="FLOAT: right; MARGIN: 12px;"><iframe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rc="http://msn.allyes.com/main/adfshow?user=MSN|Portal_News|CNNWLR_CNZHsNEWSROS_REC300x250_I9&db=msn&border=0&local=yes" frameborder="0" width="300" scrolling="no" height="250"></iframe><!--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div><!--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br/><strong> 慢饮食:煲汤取代快餐</strong><br/> <p></p><p><br/> 潘研是“慢生活一族”的一员,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经常是上午开庭、下午调解,整天忙得连轴转。近段时间,潘研时常感到胸闷,并逐渐发展到气短、心跳加快、出虚汗,她赶紧到医院检查,诊断书上显示“冠心病”。潘研当即决定,跟快节奏生活说拜拜,“慢生活”就从“慢饮食”开始。</p><p><br/> 以前没时间出去吃饭,就随便叫一份外卖,就着文件和电脑下咽,现在潘研开始认真对待每一餐。午间尽量到附近餐厅就餐,尽量把用餐时间延长到1小时左右,休息天她则会笃悠悠逛菜场,挑些好菜,为自己和家人煲一锅好汤。一个月调理下来,潘研觉得自己的精神状态好多了,尽管花在工作上的时间相对少了一些,但工作效率却明显提高。</p><p><br/><strong> 慢作息:出差中抓紧小憩</strong></p><p><br/> “我的慢生活方法是———出差!”在淮海路上一家公司做销售的石修语出惊人。由于工作关系,他一个月差不多有20天要出差外地。在全国各地的舟车颠簸中,他经常会感到精疲力竭。不过,自从加入“慢生活一族”后,石修开始调整自己的作息。</p><p><br/> 他发现,外地很多省市与上海不同,每天中午有两到三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利用这段时间小憩一下,接下来的工作效率会好很多。慢慢地,石修发现现在自己即使四处奔波,但仍能保持良好的状态与客户交流。倒是回到上海反而不习惯了,每天紧绷绷的工作时间让人喘不过气来。于是石修经常主动提出跑外地,一年下来,不仅公司在外地的销售做得有声有色,很多客户也成了朋友,“我这是双赢”,石修得意地说。</p><p><br/><strong> 慢心情:辞职过“暑假”</strong></p><p><br/> 相比之下,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的朱臻“每年过一个暑假”的慢生活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p><p><br/> 工作刚满一年的朱臻仍很怀念校园生活,尤其是寒暑假。因此今年刚进7月,朱臻就开始对单位始终如一的快节奏感觉浑身不自在,在他的观念里,这样的大热天应该天天泡泳池、睡懒觉,看电视才对。熬了一个月之后,朱臻终于向主管提出了休假一个月的请求,但遭到了主管的拒绝。“我只是想要过我已经习惯的生活,一个暑假而已,好的休息才会有好的工作。”为了这个“暑假”,朱臻向主管递交了辞职报告。</p><p><br/><strong> ■专家观点 “慢”是另一种积极</strong></p><p><br/> 对于时下悄然兴起的“慢生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黄燕虹分析,“慢生活”其实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健康的心态,一种积极的奋斗,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要工作,也不能丢了闲暇”,不少白领表示,事业心和平常心同样重要。当然,也有人质疑道:“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如果慢下来,会否被淘汰?”针对这种想法,“慢生活”的最早倡导者之一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只有劳逸结合,才能在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中找到平衡。 <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31 9:14:4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