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绿城小姚 于 2011-8-3 13:52 编辑
“秋老虎”来了 养生着重滋阴润肺
时值夏末秋初,“秋老虎”开始发威,气候仍然炎热但湿度已经开始下降,早晚跟白天的温差也拉大了。按中医理论,现在正处于“阳气日衰、阴气日重”的季节过渡期,我们该如何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预防高发的季节病呢? 按摩肩颈,防干燥型喉咙痒 秋燥是“秋老虎”发威后人体最直接的感觉。立秋后,气温虽跟夏季差不多,但空气湿气下降,气候会慢慢变干燥。这个时候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很多,特别是干燥型呼吸道问题很多,如干燥性鼻炎、干燥性咽喉炎等。 其实,如果出现喉咙发干的症状,有个保健方法可以压制继发的“咽喉发痒”。方式是反手按压、揉按两侧肩颈,这个疏通经脉的小动作既可预防接下来会出现的咽喉瘙痒,也能预防感冒、发烧,还能缓解久坐低头者的颈部酸痛,可谓一举多得。不信试试看。 滋阴润肺抗秋燥 立秋过后,秋老虎发威,饮食应由清热降火调整为滋阴润肺润燥。秋季要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蒜等。减少夏季多吃的生冷、寒凉食物,如螃蟹、田螺、香瓜、柿子、柚子。夏季提倡多吃的冬瓜、苦瓜、黄瓜、丝瓜属于凉性蔬菜,这时可以相对减少食用,不然易伤脾胃,甚至腹泻。即使要吃,特别是容易腹泻的人吃时要搭配生姜。柚子、香蕉这类凉性食物不宜空腹吃。 西瓜特别能解干渴,有些人渴了,就直接从冰箱拿出冰冻西瓜吃,这也是不适宜的。西瓜性寒,冰冻西瓜更是寒上加寒,所以,冰西瓜得在室温下放15分钟再吃。而火龙果、葡萄、番石榴这类中性水果但吃无妨。 广州人爱煲汤,在食材方面得切合季节特征,选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霸王花、无花果、雪梨、沙参、玉竹、莲子、百合、枇杷、银耳、黑木耳都是非常适合的应季食物,可以自由选择用于食材和汤料中。对肉类,最推荐吃性平的鸭肉兔肉鱼肉,尤其是兔肉,它蛋白质高、脂肪低胆固醇低,尤其适合有限制脂肪需要的肥胖者和心脑血管疾病者。 穿长袖睡觉,护肺防感冒 目前的气候特征是早晚相对温度稍低,因此早晚阳气较弱,需要保护肺,免得受凉引发呼吸道疾病。建议睡觉时别穿得太过暴露,穿长袖睡觉保护肺,免得因身体裸露受寒邪而引发呼吸道疾病。 少思虑,养脾防百病 从夏季过渡到秋季,意味着即将迎来秋冬“老胃病”复发期。所以,初秋格外要养护好脾胃。 中医观点有“四季脾旺不受邪”“脾旺四季“的观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免疫机能的减退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是导致疾病和衰老的重要原因。这两者又与脾虚有密切关系。因此脾胃的养护非常重要,脾胃好了,也能减少其他疾病的高发。 夏末秋初养脾,以保护阳气为立足点,不能多饮凉茶和吃寒凉的东西。此外,养生观点说“思虑过度伤脾”。忧、思、恼、怒均伤脾,尤其是“思”对脾的影响最大。“思则气结”,思虑过度容易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等问题,还会导致睡眠不佳,当然百病随之而起。所以遇到解不开的结,“百思不得其解”就先别解,保持开朗的心态,心里结疙瘩伤脾胃损健康。 季节接替,重点防中风 每个季节交替的时期都是中风发作的危险期。因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血压、高血脂)、大量吸烟者都是中风的高危人群,此外,一半中风者会发生“二次中风”,也需特别注意预防中风。 此时需要强调的是控制好中风高发因素。首先保证血压、血脂、血糖稳定,吃药要遵医嘱,因为吃药不规律很容易诱发中风。 适当运动能强身健体,对预防中风发作有积极意义。50岁以上人士最适合的运动是快走,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多有关节退化迹象,为避免关节损伤,快走是最安全的健身方式。 而维持生活规律,12点前睡觉最好,保持平和的心情,饮食清淡这些是老生常谈,每个心脑血管者平时得严格遵循。
绿城健康促进管理有限公司
园区健康服务中心
201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