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七天,可是好多人却没有享受到长假的轻松,这其中包括面临升学的孩子。
朋友的孩子今年初三,面临中考,自然要被抓回学校去上课,这个“自然”是老师和家长都认为的自然而然,可她私下里却对我恨恨地抱怨到:“哪有这样学校!!”看着她怨怼的表情,我也只有无奈地笑笑~~是的,相信她的父母也只能无奈地笑笑,面临中考高考的重压,家长承受的份量不比孩子轻呢。
今年我的女儿刚经历了中考,最终进入了她理想中的高中,我相信那一段日子的经历虽然说磨练了意志,可是对于她天然的学习兴趣绝对是有些伤害的。她这个长假也没有休息,除了学校的作业外还猛攻托福,为的是:除了高考外能够给自己多一点选择出路的机会。她曾对我说:某某高二考出了SAT,然后就可以快快乐乐地读自己想读的东西了~~
在读者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久久不能忘记这一句——若无法体验人生的重要,所有的知识都是没有力量的
我们的教育逼孩子之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有很多很多的事例证明,这么做只有一个后果——那就是扼杀孩子的求知欲望!对于孩子们简直是伤害!是摧残!可是大家都像球赛散场一样随着人流走,没人敢于做出其他选择,哪怕这些做法对我们深爱的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
在此,我转载读者上的那篇文章,希望为父母的同学一起来看看,虽说国情不同,我们能否借鉴点什么,能否为我们的孩子做点什么。原文的题目叫
《丹麦人的快乐童年》 贺先蕙 想像你是一位丹麦家长,学期末你会收到孩子怎么样的成绩单? 答案是:你会收到一份没有“成绩”的成绩单。 丹麦的孩子交给父母的是一份“四格成绩单”,上面没有语文、数学、社会、自然的分数,也没有老师的评语,更没有排名。事实上,这份成绩单是由孩子自己或写、或画完成的,上面只有四个格子,分别是“最喜欢的事情”、“最讨厌的事情”、“最擅长的事情”以及“最希望学习的事情”。 许多还不会写字的孩子,在四个格子里甚至只用图画表达。这份四格成绩单是每学期末,老师与家长面谈的根据。重点不是成绩,而是孩子的发展、个性以及与同学的相处。 丹麦儿童教育从“人”出发,每个阶段都有清楚的重点。幼儿时期,重点在孩子适应力和社群能力的培养;年纪稍长,重心逐渐转移到好奇心的激发,训练孩子跨领域的知识运用,探索兴趣,多元认识自己。 一位丹麦受访者告诉我们:“丹麦的孩子,有作为孩子的自由,他们被允许有时间、空间玩耍,接近大自然、爬树、跌倒等等,而不是从小就逼迫他们学习技巧。” 一份丹麦ZF与OECD(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合作的《丹麦的幼年教育及照护政策》报告中也强调,为了学习良好的社会能力,幼稚园必须确保孩子能与其他人互动,先决条件是孩子能有开放、包容和尊重他人的心。 不追求高分,却有六成学生热爱数学 到了年纪大一点的小学生,教育的重点则转移到团队合作和主动探索知识。 在哥本哈根市郊的Hellerup初等学校,一群五、六年级的学生在老师帮助下,正聚精会神研究他们的“创新”计划。他们决定用“火箭”来表现创新主题,用纸张、少许金属片和氢气球做成火箭,并且发射成功。在这个六百人的学校里,学生有一半的时间坐在课堂里听讲,另一半时间则利用这种计划的方式学习。 丹麦许多初等学校都用这种计划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习跨领域知识。以创新计划为例,它长达四个礼拜,这群孩子每天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两点,或者在教室里、或者在图书馆研讨这项计划,每组都有一个四年级、一个五年级和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他们不是被动的听课,而是主动做实验或上网查资料。 特别的是,包括丹麦文、数学、英文、IT(信息科技)和科学等八个不同领域的老师,也打破各自授课的框架,在一旁随时协助,刺激孩子们在他们探索的主题上,可以同时吸取丹麦文、英文、数学和科学等跨领域的知识。 除了创新计划,学校也设计了“怪兽”计划和“如何活出好生活”的科学计划,也有例如“友情”等,加强学生的社会化能力。“这样的方法让他们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他们的自信,我想这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可以很快乐。”Hellerup的校长克鲁说。 从中国移民到丹麦的孙少波、梁琴夫妇告诉我们,他们7岁的女儿在学校玩一整天,但这些游戏设计的目的是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习。例如某个星期的主题是“非洲”,老师便带着孩子们玩各种非洲游戏,讨论非洲有什么动物、什么语言、跳什么舞、睡什么床等。 丹麦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养成主动、好奇的精神,并且喜爱学习。在OECD针对15岁学生所做的国际学生评鉴计划(PISA)中,丹麦孩子的绝对分数表现也许不是非常出色,但当被问到“我做数学因为我喜欢它”这样的问题时,有59%的丹麦学生表示赞同,高于OECD平均的38%。 “扎实的知识只是孩子们在学校学的基本,更重要的是学生必须兼具社会能力,擅长合作、能适应快速改变的世界,更必须是独立思考、自信的孩子。”克鲁说。 不跟别人比较,只追求自己的天赋 我们很好奇,在丹麦,学校是如何选举模范生的?克鲁无法想像地说:“我们没有这样的措施。我们也绝不会这么做!”原来,丹麦学校没有模范生这回事。 哥本哈根大学历史学家彦斯认为,表扬模范生是一种“非常不丹麦”的做法,“我们反对这种做法,我们希望关心那些落后的人。因为那些已经很棒的孩子,不管在什么环境里,都可以有很好的表现。” 没有模范生,只有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造就了小孩子不必跟别人比较,只要追求自己天赋的文化。丹麦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长大,有安全感又自信,懂得倾听自己心里的声音。 一天下午,采访团队到了丹麦第二大城欧胡斯旁的小镇。坐落在一望无际草原中的是几栋古老的米色建筑,一株三层楼高的栗子树悠然竖立在入口,散发着一种静谧的力量,这是建立于一八六六年的Testrup民众高等学校。 在这里,我们碰到了十九岁的安妮.汤姆森,她高中刚毕业,来此参加四个月的长期课程,学习戏剧、绘画、宗教和说故事。“这里的经历让我更有把握面对人生。”安妮告诉我们。这里的课程分为哲学、戏剧、创意写作、音乐和公民教育五类,不考试,没有成绩。这里关心的,不是“你可以做什么?”的能力问题。 不急着进大学 花一年旅游或当义工 “葛隆维启蒙的思想对我们有深远的影响。增加知识固然重要,但若一个人无法体认人生的重要,那么所有的知识都没有力量。”Testrup校长岳恒.卡尔森说。许多丹麦年轻人到了高中毕业,都像安妮一样,不急着立刻进大学,而是用一年时间,透过各种方式来思考人生,可能是旅游、也可能是做义工。 银饰公司乔治杰生的银匠麦克.伯克佛有三个女儿,他告诉我们,大女儿的志向是做演员。我们反问他会支持女儿这样的志愿吗?他说:“当然。她们必须倾听自己心里的声音,找到自己的人生!快乐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必须要能选择自己的人生!”难道不会担心女儿浪费时间吗?“不会担心浪费时间!我只担心她们能不能得到好的教育、能不能快乐。” 这就是典型的丹麦思维。在这个不求快的社会,孩子有时间、空间、被鼓励去探索世界。如果人们问:“为什么丹麦人可以快乐?”也许答案就在丹麦人的童年教育。 ——摘自《读者》2007.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