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已有2500年的历史,历经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各个阶段。当历史的脚步跨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时代,运河的生态、景观、人文功能日益凸显,有着千年历史的线性产业带开始向立体商圈转型,运河两岸集聚了运河大关商务区、运河武林商圈、运河天地文化创意产业园、杭州运河国家广告产业园、运河新城,奏响了一首产城融合发展的时代壮歌。运河的南端拱墅,正由点状分布的线性产业带向块状分布的立体商圈转型发展。 运河产业带的发展 产业带的形成离不开交通干线,运河产业带是指依托运河运输取水排放功能,形成的以京杭大运河为轴线、码头等为节点和纽带、手工业和传统商贸业以及工业和仓储业为主体的线性产业带。 拱墅运河产业带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农耕文明时期,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促进了拱墅农耕产业向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提升,唐代,拱墅的湖墅地区已经是杭州货物重要的集散地。至南宋,大街小巷店铺林立,以舟当车,以船代步,以埠为库,以岸为市,丝织业、印刷业、制瓷业等手工业空前繁荣,运河岸边的珠儿潭、米市巷更是杭嘉湖地区的大米集散地,素有“天下粮仓”的盛誉。 在工业文明时期,近代工业依托运河便利的航运功能,从清末民初开始,杭州运河一带出现了一批丝织、棉纺、造纸、火柴、机器制造、火力发电等近代工业。新中国成立后,杭州更是充分利用运河四通八达的运输功能,将城市北郊作为工业发展重地,在拱墅境内陆续新建了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它们都依赖运河运输原料和成品。与此同时,由于水运成本的低廉,传统的物流仓储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拱墅区石祥路以北地区沿运河建立了一大批码头和仓库,仅钢材交易市场成交额就达到数百亿元,上千万吨的物资通过运河进行运输,石祥路以北区块成为全省最大的钢材物流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