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完成改造的68个村要“回头看” 之后将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 上城区馒头山区块综合整治后一角。 江干区常青村夕照区块拆迁改造后一角。 昨天,记者从杭州市建委获悉,在日前召开的杭州市主城区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首次例会上,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了攻坚行动总体目标及2016年任务进展情况,杭州将打响新一轮178个城中村改造攻坚战,到2020年,将基本完成主城区现有城中村改造。 杭州主城区246个城中村 2020年要基本完成改造 从1998年杭州启动城中村改造以来,至去年底,主城区246个城中村中有68个村完成改造。剩余178个城中村,大多是征迁成本高、遗留问题多、资金缺口大的“硬骨头”。 按照计划,这178个村中,拆除重建139个、综合整治21个、拆整结合18个。各年度目标是:2016年21个村、2017年22个村、2018年27个村、2019年32个村、2020年76个村。 对于在去年底前已完成改造的68个村还要进行“回头看”,未达到标准的,在2017年底前完成改造。也就是说,至2020年杭州主城区要基本完成改造246个城中村。 等到“十三五”末,杭州的246个城中村将华丽转身为“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都市新区”。 改造将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 推行“1+X”综合安置办法 杭州市城中村改造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杭州将进行一场“攻坚战”,但政策将更人性化,也更惠民利民。 城中村改造时,市民最关心的无疑是征收被补偿人如何安置的问题。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将加大货币化安置力度,逐步减少实物安置房建设,推行“1+X”综合安置办法,即原则上每户1套安置房,其余实行货币化安置的方式。对于城中村居民来说,一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同时也可减少拆迁户在外过渡的时间。 在保障村民利益方面,杭州的规定是按照可转为建设用地的农用地面积的10%比例,给予村集体经济组织核发留用地指标。与以往政策相比,新一轮城中村改造积极推行实物与货币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指标落地问题,鼓励采用货币方式落实留用地指标。以实物方式落实留用地指标的,宜采取多个城中村留用地指标打包方式落实选址,结合产业园区建设打造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为集体经济提供发展空间。 也就是说,该项新政策有效拓宽了留用地指标的落实渠道,既可拿钱也可拿地,“打包”的形式也有助于形成规模优势,做大做强集体经济。 截至目前,2016年“攻坚战” 涉及的目标任务中,沈家、杨家墩等17个村已启动整村改造,云峰、东冠等2个村已完成整村征迁工作,平安桥、章家坝等18个村已基本完成改造,草庄、庆隆等5个村全面完成改造;全市完成征迁农户2687户、企业89家,农户安置3230户,农户整治653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