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浙大儿院湖滨院区输液室挤满了人 记者 朱丹阳 摄 11月21日,浙大儿院门诊量创下历史新高,两院区加起来有10917人次。这是10月中旬以来,浙大儿院日门诊量第二次破万。 门诊办公室主任汪天林主任医师说,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浙大儿院比较明显的就诊高峰,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明显增多。 “十月中旬后,我们医院门诊量一直居高不下,在8000-10000人次之间。天气一冷,病毒活跃,生病的孩子就多起来了。”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急速增多 昨天下午4点,我来到浙大儿院湖滨院区。这个时间段,如果在平时,病人应该已经检查就诊完,医院会比较空了,但这里却依然还有很多家长和患儿。 一楼导医台一位60多岁的志愿者阿姨,不断地回答着家长各种咨询问题,和我说了两分钟的话,被打断了4次。 “是,照理这个时间段医院是应该空下来了,但现在中午和下午三四点,是外地患儿送来的两个小高峰,湖滨院区还好一些,滨江院区会更忙。” 一个妈妈抱着一个1岁左右的小宝宝在排队付费,她说这已经是她连续第三天带孩子来医院了。 “他感冒,整夜咳得睡不着,医生说吃药好了,但第一天吃了药,没压下去,我不放心,第二天再带来看,今天是第三天,还没好,医生说要么就挂水。” 呼吸科黄萍副主任医师说,最近天气冷热变化快,加上连绵阴雨,常有雾霾,季节因素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导致患上呼吸系统疾病的小儿急速增长。 “婴儿得毛细支气管炎的特别多,大一点的孩子得感冒、肺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等的都有。” 黄萍说,家长不要等孩子生病了再着急,再一趟趟地跑医院,关键是要有预防意识。她说呼吸道疾病最容易通过空气、飞沫传染,但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没有几个是给孩子戴着口罩来的。 “到医院来看病最好能戴口罩。另外,如果孩子病了,就不要勉强他去上学了。在家休养,既有利于孩子身体的恢复,也避免传染别的孩子,引起疾病的大规模扩散。” 呼吸道疾病引发的耳鼻喉科疾病也很多 除了内科、呼吸科,耳鼻喉科的小病人也增加了不少,很多是呼吸道疾病引发的,比如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咽炎等,鼻炎鼻窦炎又可能引发中耳炎。 “我们耳鼻喉科一天三百来个门诊号,基本是一开诊就挂完了。晚上特需门诊再加40个号,基本也是下午5点多放出来就没了。我们很多医生,白天手术完了,下午5点多又开始赶着去看门诊。”耳鼻喉科主任、主任医师付勇说。 耳鼻喉科很多疾病症状和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相似,为了尽量避免重复就诊,付主任给家长提供了几个鉴别的重点: 急性鼻炎鼻窦炎:孩子感冒五六天后症状没有缓解,仍有高烧、脓性鼻涕的,或者是缓解后有新的发烧、脓性鼻涕的,可能是感冒引起了急性鼻炎鼻窦炎。 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和感冒一样都有可能流鼻涕,但主要症状是眼睛痒、鼻子痒,阵发性地打喷嚏,连着打七八九十个,打完后会有大量清水样鼻涕。 咽炎:小儿咽炎有一个很典型的症状,叫“犬吠样咳嗽”,孩子咳嗽的声音有点像小狗叫声。小儿咽炎不及时处理会导致呼吸困难,家长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付勇主任重点说到分泌性中耳炎的问题。小孩的咽鼓管要到六七岁时才会发育完全,而咽鼓管是鼻咽部和中耳连接的管道,鼻腔炎症或者腺样体肥大往往会导致咽鼓管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中耳炎。 “感冒会引起鼻炎鼻窦炎,而中耳炎是其常见的并发症。” 分泌性中耳炎时间长了,有可能引起不可逆的神经性耳聋,而两三岁的孩子对听觉往往表述不清楚,从而耽误了病情。 “我接诊过一个4岁的孩子,中耳炎4个月,家长一直没发现,等到来看的时候,中耳炎分泌物里的细菌毒素已经侵犯到了内耳,影响到了听觉神经。这个孩子虽然给他做了鼓膜切开手术,但最后听力也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了。” 所以除了耳朵疼,孩子有这些表现时,家长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经常揉耳朵、牵拉耳朵,喊他时反应不灵敏,看电视时不由自主地把声音调大等等。 如果确诊是中耳炎的,那么半个月到三周一定还要到医院复查一次,以确定没有影响到听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