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创办了省内首个“宏志班”,花甲之年又远赴贵州支教 他曾支援贵州五年,回来后一直呼吁更多的人到西部去 两位杭州教育人的领悟:扶贫先扶志 2001年,在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时任校长陈立群和同事们创办了浙江省内首个“宏志班”,专门招收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16年过去,以培养“高远的志向、高昂的志气、高雅的志趣”现代公民为目标的宏志班,已招收贫困家庭孩子1278名,其中毕业的1144人,全部考上了大学。 2016年8月,已经59岁的陈立群的“宏志”之路翻开新的篇章,他辞去重高校长职务,背上行囊,独自一人远赴贵州支教,担任黔东南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 陈立群说,自己要把“宏志”精神带到贵州,并在那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扶贫先要扶志,是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老校长在16年的教育探索与实践中,最新的领悟。 年届花甲远赴贵州支教 他改变了很多孩子的命运 为改变“寒门难出贵子”现状,近几年,有不少高校招生政策开始向农村倾斜。然而,很多教育界人士却认为此举治标不治本,与其关注寒门学生的出路,不如关注他们的成长。 在浙江,最早关注寒门学生成长的学校,就是陈立群和他带领的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进入宏志班的学生,不仅费用全免,每月还能拿到数百元生活费和国家助学金。第一年上大学的费用,学校也会帮助解决。 钱报记者跑教育线多年,参加过很多次“宏志班”的毕业典礼。这些孩子曾经因为出身贫困而自卑怯懦,但一张张来自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让他们获得了自信。三年宏志班的学习,让他们拥有了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拥有了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勇气。 2016年,陈立群又做出了一个让圈内人震惊的举动。他带着自己“宏志”的理想,只身一人来到贵州台江县民族中学。由于经济欠发达,收入低,当地大多数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比例很高,学校有些班甚至超过九成。 “我们的工作信念是,出一个大学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寨子。通过唤醒学生,让学生树立信心,自强不息,想办法,找出路;立志成才,心系苗寨,回馈苗疆。”陈立群说,“我觉得这里的孩子,应该有更远大的志向,而不是等中学毕业后就出去打工。” 为此,学校专门开辟了一片“志向林”,让每个学生把高考目标和人生理想写下来,以班级为单位埋在志向树下。举办“精神脱贫”、“励志青春,成就梦想”等各种演讲比赛;为唤醒当地家长和全社会对教育的重视,高考成绩出来,老师就隆重地到考上大学孩子家报喜,营造读书光荣的良好氛围…… 今年暑假,他又办了个夏令营,把学校最优秀的学生送到北京,让他们开阔视野,看看这个世界有多大,想想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这一系列举措的效果,可以说是立竿见影,越来越多的学生考上了大学。 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农村的精神贫困通常表现为听天由命、消极无为,安于现状、好逸恶劳……“等、靠、要”思想严重,要立志改变这种精神面貌。 从“宏志”到“扶志” 一个老校长对教育的领悟 看着那些原本家境贫困的学生一个个考上大学、走上工作岗位,有的甚至远赴国外深造,用知识改变命运,是陈立群最欣慰的事。 他说,当初创办“宏志班”,是因为看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许多人享受优质教育时,还有少数孩子却因为上不起学而苦闷彷徨。 “一方面,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另一方面,想要扶贫,给钱总是要花光的,送物资总是要用完的,唯有把农民的孩子培养好,才能使他们的贫穷不至于成为世袭。” 于是,“宏志班”应运而生。陈校长透露,之所以取名“宏志”,是因为“宏志”一词源于陶渊明对夸父的赞颂——“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通常指宏伟、高远的志向。“说到底,任何物质上帮助都是外在的,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非志无以成学。只有通过学校的引导,让学生自己看到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和希望,树立起高远的志向,激发起高昂的志气,才能生成持久的内驱力,为自我实现,为民族振兴而发奋学习。” “宏志”的具体措施,其实就是“扶志”,帮助人确立自强不息的宏伟志向。 到贵州支教,也是一样。英国《泰晤士报》曾征集“穷人最需要什么?”最集中的答案是梦想。“激发大山里孩子们的梦想是脱贫的首选。”陈立群说,“志向是奋斗目标,是改变当下落后面貌的动力。朝着一定的目标走去是志,一股作气走到底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凡事的成败都取决于这两个字。当然,志向和志气到一定的程度,容易走向为个人奋斗的狭隘甚至极端,这又需要让孩子们养成高雅的志趣,就是一个人对待学习、工作、生活的兴趣、情趣和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