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6|回复: 36

让刮痧走进千家万户(刮痧原理解说)!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4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倾向迷信要比倾向科学来得很通畅,相信别人比相信自己更加坚定。争先恐后地随大溜的时候,忘记了自己的大脑还会思考?!
  任何技术和艺术,都有着它的双重性:服务社会和利于自己。君子通常把技术和艺术用于对社会的贡献,小人则以技术和艺术作为谋生手段或者发财的杠杆。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技术和艺术的持有者,完全作为敲诈社会的唯一经济途径和手段。宝贝总是菩萨发现的,使用宝贝的总是妖魔。
  刮痧,是中国古代人的智慧,是古代的菩萨发现的一种解除人们痛苦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医学上还没有准确的定位,初步划分为:物理疗法类——按摩科——器具属——手工目。对了,中医不分科,西医才装模作样地把疾病分成为科目属类的。其实,治疗疾病,靠的是一种方法和经验,只要对疾病的本质熟悉了,手段上还用分类别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是五千年文明思想教育熏陶出来的,一切言行举止都显得如此委婉和文静。西方人天生的野蛮,干什么事情都显得直白和粗糙。中国人描述疾病原理都是婉转着说,用恰当的比喻来论述疾病原理。比如中国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和五行理论,都好像上了贼船的痴情女子用一句“讨厌”来表达爱慕对方的遮阳伞。而西方人就显得很傻逼了,著名的英国人哈维,拿着刀子对着心脏就是一刀,看着心脏的样子就敢说血液是循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赞赏北京中医教授樊正伦的比喻了,他的著名理论是木头蘑菇理论。他的哲学见解也很独到:西医在治病,中医在治人。或者叫“西医在治病,中医在治命”。他比喻说,人生了病,好比是木头上长了蘑菇。西医是看到了蘑菇叫把蘑菇去掉,中医是把木头抬到沙漠里,干燥的木头永远不会滋生蘑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哲学理论我很赞赏,但是,它仅仅是一个哲学理论。并不是一个疾病原理的真正描述,你可以这样理解疾病,但是疾病的真正原理不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我看了看吕季儒教授的刮痧视频讲座,感觉是菩萨再现。据说他已经上天堂了,现在的刮痧究竟还在菩萨手里还是旁落在妖魔手里了,不得而知。请你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来收看这个视频讲座,地址:
  http://www.56.com/w64/play_album-aid-3062454_vid-MjUwOTk5ODU.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医生和外国的医生所犯的毛病是一样的,掌控了一种方法和经验,对这种结果的理论解说缺乏正确理论。包括工程技术中一些先进技术,往往由于理论上的错误表述导致沦落到永动机的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前说过,中医或者西医,利用各种手段,都是围绕着人体中网眼变化的调整和垃圾堵塞的疏通上来实施的。
  在人体细胞网络中,网眼是受到各种情绪和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在细胞之间的体液中,随着细胞的生长速度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垃圾浓度不同。在人体中,由于体液的波动和流动,垃圾的分布也不均匀的。人体端部和表面皮肤下面,垃圾容易集中,容易发生堵塞。
  所有的疾病,就是垃圾堵塞造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刮痧,其实就是一种排除垃圾堵塞和疏通垃圾堵塞的一种方法。
  上述已经说过了,人体垃圾大部分都在人体表面皮肤下面飘移着的,所以,很多疾病都是皮下垃圾的堵塞和垃圾浓度太多造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刮痧就是用一个光滑的板状器具,在皮肤表面反复刮。如果这个刮板太粗糙了,摩擦力一定会把表面皮肤细胞弄破的。如果这个刮板比较圆滑呢,表面皮肤细胞没有受到破坏,可是由于有比较大的压力存在,皮肤下面的肌体细胞可能超过了它们的抵抗能力之后,受到了破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刮板反复刮的过程中,刮板的压力是对皮下细胞的一种挤压,反复作用之后,部分肌体细胞就受到了破坏。从正面意义上看,好像是一个坏事。但是,从另外的方面来看,它又是一个好事。商业术语叫成本投入,财会人员说叫代价。舍不得孩子逮不住狼,舍不得老婆逮不住流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刮痧之后出现了痧,就是表皮出现了红红的血印,这些痧并不是垃圾,而是刮破的皮下肌体细胞流淌的血液和体液。
  但是,刮痧是如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呢?这个细微变化过程如下:
  当你的身体某些部位存在着大量的垃圾和网眼被垃圾堵塞的时候,一定存在着疾病或者不适。当刮板在表皮反复刮的过程中,这个挤压作用可以适当地把网眼放松,起到扩大网眼的作用。这样,一些可能堵塞或者卡在这里的垃圾,通过反复刮的作用,把这里的体液疏通了。有病则不通,不通则有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想想:这样刮的过程中,垃圾并没有刮出来,还在体液中。
  但是,由于反复刮的过程中,一些皮下肌体细胞被破坏了。这个被破坏的细胞周围,就有很多垃圾纷纷粘在这个烂细胞上来了。到最后,这个烂细胞,好像一个沾满芝麻的糯米团一样,浑身沾满了垃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刮痧过程中用力不大,不能把皮下细胞刮烂,这样反复刮的过程,也同样起到疏松网眼和疏通垃圾堵塞的作用,医学术语叫保健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你是属猪的,这个刮痧技术也可以掌握的。当然,如果使用吕季儒教授的犀牛角刮板效果更好了,如果身边没有这样的工具,或者不购买这样的工具,也可以做到简易的刮痧作用。你可以用小梳子的背部来刮,只要有一定的圆滑的板边的东西,厚度不要太厚,都可以用来刮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令我可笑的是中国人的盲从性,中国曾经出现过东北一个叫李大师的什么轮子功,竟然有千万人跟风。一个技术层面的东西,竟然可以弄成政治事件,中国人真能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中医技术中有很多可以治疗疾病和保健身体的方法。虽然针灸要求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要掌握人体穴位。但是,针灸也有个规律,一般人也可以掌握的:哪疼扎哪!其实按摩也是传统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一般人也可以掌握的。但是,不是属猪的人多,是人们不在意这些技术。家庭成员之间,看看按摩保健的书籍,互相之间进行按摩,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疾病发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你看看吕季儒教授的讲座,理解了其中的含意,家庭成员之间,朋友之间,有病没病的,经常在全身刮呀刮,少去跟风地去跑步,少去到公园里练习什么气功,把时间用在得空就刮的习惯中,要去医院解决的疾病太少了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疾病严重了你赶快去医院解决,这里呼吁那些属猪的,你设法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自己在自我刮痧的过程中就解决掉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孙悟空厉害靠的是金箍棒,他有定海神针哟!如果把他的金箍棒去掉了,他不就是一个猴子吗?那些鸡鸭牛羊能害怕他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杨神经厉害靠的是振动论,它是万物本原哟!如果杨神经把振动论丢失了,他不就是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么?他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牛气什么?那些教授院士们尿他不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恒隆广场
丰收湖天街
超山
湖滨跨年
杭州体育场
百井人家
临平万达
城站公交站
湖翠里航拍
金钥匙航拍
玖樟台
玉湖公园
临平新城
丰收湖天街
海潮望月城
黄山风景
丹枫四季
临平城区
闻堰综合体
桂冠东方验房
缤纷城
临平老宅
京东Mall
江荣府
“金手指”
产业孵化基地
空中花园
河滨之城
临平未来农场
江河汇
未科航拍
临平公园
招商花园城
金沙湖晚霞
桂冠东方
花园城
火车西站
喜悦和
艺创综合体
味美浙江活动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5-2-2 15:26 , Processed in 0.07241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