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FULL

古韵西陵:有关西兴最详细的介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上望西兴
滕岑
跨浦桥边万里风,客帆去尽暮江空。
西兴只在斜阳里,白壁青林淡染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156687_20080926234832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夜过西兴
高翥
宵济向西兴,钟声隔岸听。
浅滩淘落月,远树纳残星。
客路悠悠去,征桡在在停。
明朝故山近,不必问邮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咯榔头还有份古朴 逅榔头还有片宁静
[localimg=650,432]2[/localimg]
滨江的西兴镇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杭州的老城区隔江相望,相信人们对此都不陌生,也都有多次往返不乏驻足,又几曾去过小镇的老街,又有什么人在注意那里民初清末的历史遗存和保留有上个世纪的生活方式。


西兴浙东古运河畔,也就是现在的官河旁,一个不起眼的巷口,一不留神两步就能跨过去,那就是西兴老街。丈许宽的街道,低矮的屋檐,老式店铺连间接坯对相呼应。夕日磨肩擦踵喧闹繁华不在,只留得香火冥器、占卜看相、蛇药中医等非常传统的行当,还艰守着自己的生意。一家点心店,馒头糕饼岁月连年地蒸腾着热气,不灭的人间烟火宣示着无论什么朝代都是民以食为天;一家手工工艺做臭豆腐的店,号称远近闻名的老字在此矗立百年;茶馆民国旧时的格局,时光恍若倒退久远,那里的老人面带憨容,煞有滋味的品着瓷碗热茶,多少年来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国事家事,差不多的几句话题还在继续海聊,看到我们这些外来客都会热情道来老街的故事和西兴的历史遗迹。
   
西兴老街上的看相算命是远近有名的,有不少善男信女远道而来,问财、问缘、问前程。端坐堂间的算命安先生,别看他们绝不出门迎客,那讲究的可是缘份,有缘而远来,来则有求,有求则有钱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叫愿者上钩。尽管算命先生有的是盲人,他们不分男女都有慧觉,都是各个能说会道,他们眼睛虽然瞎了,但是鼻子耳朵都没闲着,经管他们所说的连自己都不信,可就是有人相信。据说盲人的世界只有黑白,清心而寡欲更辩真假;而正常人色彩丰富而幻觉多多,欲望太多而失望也多,己之不能,心尤不甘,才有求于人,有求于神。大多数的盲人凭借良心说真话,常人往往不以为然;要是盲人善于说瞎话,特别会说摸棱两可的话,那就有可能被奉为先知和上仙。一句话分两半说,总有一半是对的;十句话一口气地说,总有几句像那么回事。随口道来吉凶祸富,张嘴便是因果姻缘,西兴算命,有求必应,一算就灵,信不信就看你自己了。

   
与西兴新街的现代繁华的商铺相比,老街显得空间紧缩,色调凝重,就连光线都暗了许多。老街多棱通透的结构,厚重凝固的色调,给人纵横思考的空间;老街紧凑古朴的建筑和恍若隔世的生活画面,给人以清静与祥和;老街居住的大多是老人、孩子和狗,生活节奏慢而安宁,多少年来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串似乎已远离我们生活的自行车铃声,在小巷老街里显得特别清脆响亮,不约唤起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往事回想。墙门房子板壁墙,黑暗的灶间天井的通亮,低矮的屋檐曲转的石板小路,那是孩提时代的嬉戏和迷藏的地方。巷口小贩的一声吆喝,邻居娃娃的一声哭啼,楼下老伯的一声咳嗽,整个老街的人都听的真真切切。
   
这里的老街,虽然它风雨飘摇,虽然它破旧不堪,但是它封存了厚重的历史,保留了一段我们过去的生活,还有就是那份难得的宁静。滚滚红尘来去匆匆,早出晚归空忙碌碌,习惯高楼林立中无措地发呆,麻木于塞车路上的无奈,灯红酒绿熟视无睹,商战喧嚣充耳不闻,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什么都难以打动自己的末梢神经,如果你也是现代(视觉、感觉,心灵)生活综合疲劳症患者,建议你不妨到西兴老街去走走,也许你能找回一些过去,也许你能找回一些的自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咯榔头还有份古朴 逅榔头还有片宁静 1188823537502_mthumb.jpg
滨江的西兴镇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杭州的老城区隔江相望,相信人们对此都不陌生,也都有多次往返不乏驻足,又几曾去过小镇的老街,又有什么人在注意那里民初清末的历史遗存和保留有上个世纪的生活方式。


西兴浙东古运河畔,也就是现在的官河旁,一个不起眼的巷口,一不留神两步就能跨过去,那就是西兴老街。丈许宽的街道,低矮的屋檐,老式店铺连间接坯对相呼应。夕日磨肩擦踵喧闹繁华不在,只留得香火冥器、占卜看相、蛇药中医等非常传统的行当,还艰守着自己的生意。一家点心店,馒头糕饼岁月连年地蒸腾着热气,不灭的人间烟火宣示着无论什么朝代都是民以食为天;一家手工工艺做臭豆腐的店,号称远近闻名的老字在此矗立百年;茶馆民国旧时的格局,时光恍若倒退久远,那里的老人面带憨容,煞有滋味的品着瓷碗热茶,多少年来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国事家事,差不多的几句话题还在继续海聊,看到我们这些外来客都会热情道来老街的故事和西兴的历史遗迹。
   
西兴老街上的看相算命是远近有名的,有不少善男信女远道而来,问财、问缘、问前程。端坐堂间的算命安先生,别看他们绝不出门迎客,那讲究的可是缘份,有缘而远来,来则有求,有求则有钱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叫愿者上钩。尽管算命先生有的是盲人,他们不分男女都有慧觉,都是各个能说会道,他们眼睛虽然瞎了,但是鼻子耳朵都没闲着,经管他们所说的连自己都不信,可就是有人相信。据说盲人的世界只有黑白,清心而寡欲更辩真假;而正常人色彩丰富而幻觉多多,欲望太多而失望也多,己之不能,心尤不甘,才有求于人,有求于神。大多数的盲人凭借良心说真话,常人往往不以为然;要是盲人善于说瞎话,特别会说摸棱两可的话,那就有可能被奉为先知和上仙。一句话分两半说,总有一半是对的;十句话一口气地说,总有几句像那么回事。随口道来吉凶祸富,张嘴便是因果姻缘,西兴算命,有求必应,一算就灵,信不信就看你自己了。

   
与西兴新街的现代繁华的商铺相比,老街显得空间紧缩,色调凝重,就连光线都暗了许多。老街多棱通透的结构,厚重凝固的色调,给人纵横思考的空间;老街紧凑古朴的建筑和恍若隔世的生活画面,给人以清静与祥和;老街居住的大多是老人、孩子和狗,生活节奏慢而安宁,多少年来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串似乎已远离我们生活的自行车铃声,在小巷老街里显得特别清脆响亮,不约唤起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往事回想。墙门房子板壁墙,黑暗的灶间天井的通亮,低矮的屋檐曲转的石板小路,那是孩提时代的嬉戏和迷藏的地方。巷口小贩的一声吆喝,邻居娃娃的一声哭啼,楼下老伯的一声咳嗽,整个老街的人都听的真真切切。
   
这里的老街,虽然它风雨飘摇,虽然它破旧不堪,但是它封存了厚重的历史,保留了一段我们过去的生活,还有就是那份难得的宁静。滚滚红尘来去匆匆,早出晚归空忙碌碌,习惯高楼林立中无措地发呆,麻木于塞车路上的无奈,灯红酒绿熟视无睹,商战喧嚣充耳不闻,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什么都难以打动自己的末梢神经,如果你也是现代(视觉、感觉,心灵)生活综合疲劳症患者,建议你不妨到西兴老街去走走,也许你能找回一些过去,也许你能找回一些的自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萧绍运河胜迹
116_200612311609404.thumb.jpg
   萧绍运河,又称官河、西兴运河、浙东运河。运河西起西兴镇,向东流经萧山城区,到衙前镇后进入绍兴县钱清镇与西小江汇合;再向东,通过上虞县抵曹娥江,全长78、5公里。萧山境内长21、6公里,流经西兴、城厢、新塘、衙前等镇、街道。河床面宽30米,西与湘湖、白马湖、小砾山输水河相连,南与南门江、西小江相通。新编《萧山县志》载,西晋永康年间(300-301),司空贺循在会稽主持凿渠,即今萧绍运河一段,后又延伸,西至西陵,东与上虞曹娥江合流。到了唐朝,运河的渡、河、塘、站四项工程均纳入官办范畴,呼名为官渡(浙江渡)、官河(运河)、官塘(纤道)、官站(驿站)。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后,为漕运需要,曾多次整治、疏浚西兴至萧山县城段河道,乾道元年(1165)又开挖西兴至江边段新河,因有北海塘相隔,未与钱塘江接通,现与北塘河相连;乾道三年(1167),又募人疏西兴至大江沙河20里,浚闸内运河13里;嘉定年间,萧山县令汪纲主持西兴通江段工程的疏浚,并在通江口建了节制闸,又在萧山西门外“创庐一所,名曰施水”。此后,运河又经过多次疏浚,其主干河道一直基本稳定。

    在古代,凡到越中为官、经商、运货、访友、寻迹,无不从钱塘江上的西兴、渔浦等渡口过渡,而后坐上运行于浙东运河之上的船只入绍、甬、剡等地,返之亦然。历代水利与争战事迹,帝王与文人行踪等,都为浙东运河两岸留下了众多的人文古迹,亦成为历代诗人们争相咏唱的题材,故后人有“浙东唐诗之路之头”之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兴竹灯 千家同亮灯
200611210221470659.jpg


    “西兴灯笼”,2005年刚被列为杭州市民间文化艺术手工艺品保护项目。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灯笼“种群”,将在今年元宵节期间走进西兴的千家万户,带给百姓醇香甚过酒的灯笼文化——春节期间,西兴街道开展的“西兴灯笼亮千家,千家亮起文明灯”活动,将把学生们制作的近2000只“西兴灯笼”挨家挨户地送到西兴老街住家。

    官河沿岸,还将搭建起大型西兴灯笼展台,为老街构筑起独特的风景线。该街道还将在正月十二举办猜灯谜、包元宵等趣味比赛。

  西兴竹丝灯笼由来已久,名声颇振。据说,古时候西兴是过路码头,南来北往的人都要在西兴过渡。天色暗了,旅人们就买一个灯笼照明;晚间投宿,高悬的灯笼又是旅店标志。慢慢地,西兴灯笼兴盛起来,并向外地发展。民国《萧山县志稿》中的一段记载,“灯笼,西兴相近各村妇女皆以此为生,有广壳、香圆、单丝、双丝、方圆、大小便行诸品,通销全省”,可以视作最好的注脚。据记载,那“广壳”,是做龙凤灯用的,一般挂在庙门口;那“香圆”,一般是给孩子们做玩具的,寺庙庵堂也常用来送香客;那“便行”,是劳动人民日常照明所用,因此最廉价,制作也粗糙些。

  西兴灯笼选料很讲究。先把扁篾分成细而匀称的竹丝,用手工精心编织成大小不同的壳子。灯笼壳子在水里浸泡4到5个小时后再修整成所需的形状。待壳子干燥糊上薄如蝉翼的桃花纸,然后用桐油刷过,便之呈半透明样。里面装根倒U字形的铁丝或竹丝,下接木盘,木盘当中安根短铁丝可插红烛,顶端挑出一根细铁链,供挑、提、挂之用。老师傅们强调,一定要用面粉做的糨糊糊灯笼,这样既牢固又不容易变颜色。对篾丝的要求也高,要细要软,这样才能根据需要编成或长或短、或扁或圆各种形状的壳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略论萧绍运河文化的空间演绎
略论萧绍运河文化的空间演绎——以钱塘古镇西兴为例
Space Evolution of Xiaoshao Canal Culture: Taking Xixing Ancient Town in Qiantang as An Example
摘 要 该文通过对西兴风土街区的初步研究,揭示出萧绍聚落地脉结构和风土特征的特定历史价值。目前,京杭大运河周边的聚落文化已逐渐受到重视,而萧绍运河作为杭州南部漕运孔道和重要近海商道,历史上曾对周边聚落产生过巨大影响,所以研究萧绍运河文化与聚落空间特征的关系,将为浙东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带来新的视角与机遇。
关键词 驿道 萧绍运河 西兴
Abstract Through pilot study on the Xixing Historic District, this article reveals the special historic value of the geographical structure and climate feature of Xiaoshao Settlement. Presently, the culture of settlements around the Grant Canal has got recognition gradually. Xiaoshao Canal, as an important canal transport channel and inshore commercial channel in the south of Hangzhou, used to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settlements around, so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Xiaoshao Canal culture and settlements space feature will bring new perspective and opportunities of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 districts in the east of Zhejiang Province.
Key Words Post road, Xiaoshao Canal, Xix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萧绍运河连接今天的杭州萧山区与绍兴上虞市,历经1 700余年的历史。明代文学家张岱的《夜航船》便是假托萧绍运河上的生活场景,可谓运河文化孕育的奇葩。运河文化的丰富性促使我们对萧绍运河造就的聚落空间产生了新的认识。
1 西兴聚落与萧绍运河缘起
钱塘古镇西兴位于萧山西侧,历史上萧绍运河在此与钱塘江交汇(图1),北连京杭大运河,素有“浙东运河之头”之称。郦道元《水经注》载:“浙江又迳固陵城北,昔范蠡筑城于浙江之滨,言可以固守,谓之固陵,今之西陵也。”固陵、西陵即今天的西兴①。由此可知西兴作为军事聚落出现,距今已有2 500余年历史。
西兴聚落的最初形成与连接古代大越(今绍兴)至吴(今苏州)的浙北古道密不可分(图2)。古道在钱塘江南岸的渡口即是固陵。据《西兴镇志》记载,春秋时期便有固陵驿的设置,说明在保持军事性质的同时,固陵也是一座交通型城镇。
西晋永康年间凿渠开通(今绍兴境内),该运河后向西延伸至固陵,形成萧绍运河;南宋乾道年间,与勾践七年开创的山阴古水道相疏通,向东延伸至上虞曹娥江,形成完整的浙东运河。历史上,浙东运河又称萧绍运河、西兴运河、官河,全长78.5 km。
固陵城的初期形态已不可知。今天的西兴古镇已无城墙,聚落主要沿官河呈带状发展,在官河南北形成上大街、下大街两条主要道路。据史料推断,官河南侧的西兴上大街便应是上述浙北古道(同时也是驿道)的组成部分②,官河、古道构成的平行地脉结构成为西兴聚落形态的控制性因素。同时也不应忽略钱塘江对地脉结构的巨大影响,西兴镇又称“西兴渡”,无江无以成“渡”。这种影响最终物化在为抵挡钱塘江潮侵袭而修筑的江海塘上,成为限制镇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图3)。
2 官河文化与空间场景
西晋以后,西兴由军事要塞慢慢向一个中转码头转变,驿站也改以水驿为主。由此,西兴很快发展成为一处繁荣的商业市镇。因杭州湾沙洲险阻,由明州(宁波)、越州(绍兴)到达杭州的水道——萧绍运河成为沟通江海的必经之路。南宋初期,有关此运河整治疏浚的记载一时大量出现,西兴由此繁荣。此时萧绍运河成为宋代的漕渠,甚至可行载重500石的船舶③。运河及西兴的黄金时期延续较长。直到20世纪20年代萧绍公路通车后,西兴市面才逐渐衰落。
表面上看,西兴的城镇职能明确而单一,军事、商业上的重要性全依赖于其区域性交通节点的区位优势,由此发展起来的聚落形态和空间场景难免单调。建筑群体沿官河、老街连续展开,仅在上大街南部形成一系列与官河垂直的巷弄,远不及乌镇、同里等典型江南水乡空间构成那样复杂、丰富,镇区规模也不大。但在调查中逐渐发现,也正因其江南水乡特征不典型,西兴反而成为研究萧绍运河文化与市镇空间构成关系的一个“小而精”的样本。
简要分析聚落空间中隐含的丰富文化类型,主要分为馆驿文化、民俗文化和水运文化三个方面。
2.1 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馆驿文化
在历代地方志中,常以“西兴驿”或“西陵驿”在地图上标示西兴(图4),可见驿站设置对西兴的重要性。驿站需要负责过境官员食宿,也接待客商。春秋之时,越王勾践由此渡江入臣于吴。运河开凿后,西兴驿以水驿为主。科举之际,浙、闽一带的读书人晋京赶考,浙东运河是必经之路。
驿站既是迎送官员、招待商贾的场所,也是地方行政的门面。于是出现了许多修建华丽、陈设舒适的馆驿。唐代驿道建设完善,沿途树木成荫,驿站布局合理,行旅十分方便。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留有吟咏西陵樟亭的诗句,此刻樟亭既是驿馆的一部分,又是驿馆的代称。唐诗兴盛的时代,诗人们由此乘船东去绍兴、宁波,西兴也因此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
繁复的官商士绅客流,是西兴驿延续至今的重要因素,人文典故又使其获得稳定的知名度。西兴驿长期保持着一定规模。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有厅三间。厅之东为轿房,西为茶房,各一间。川堂一间,后轩三间,厨房三间,左右厢六间,谯楼三间。厅之西北隅为官廨,凡十有一间。”万历十三年县令刘会重建仪门一间。据清乾隆十五年六月调查,尚有“廨厅三间,后屋三间,厨房三间,头门一间,傍有徒房二间。共十二间。”④以上资料为研究古代驿馆建筑提供了原形依据。西兴驿始终是西兴老街、官河两个空间序列中最重要的节点。驿馆形制、人文典故分别构成了萧绍运河馆驿文化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邮政开办,驿站大减。西兴驿因地处水陆要冲,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才最后裁撤,可谓见证了西兴旧时代的全部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萧绍运河连接今天的杭州萧山区与绍兴上虞市,历经1 700余年的历史。明代文学家张岱的《夜航船》便是假托萧绍运河上的生活场景,可谓运河文化孕育的奇葩。运河文化的丰富性促使我们对萧绍运河造就的聚落空间产生了新的认识。
1 西兴聚落与萧绍运河缘起
钱塘古镇西兴位于萧山西侧,历史上萧绍运河在此与钱塘江交汇(图1),北连京杭大运河,素有“浙东运河之头”之称。郦道元《水经注》载:“浙江又迳固陵城北,昔范蠡筑城于浙江之滨,言可以固守,谓之固陵,今之西陵也。”固陵、西陵即今天的西兴①。由此可知西兴作为军事聚落出现,距今已有2 500余年历史。
西兴聚落的最初形成与连接古代大越(今绍兴)至吴(今苏州)的浙北古道密不可分(图2)。古道在钱塘江南岸的渡口即是固陵。据《西兴镇志》记载,春秋时期便有固陵驿的设置,说明在保持军事性质的同时,固陵也是一座交通型城镇。
西晋永康年间凿渠开通(今绍兴境内),该运河后向西延伸至固陵,形成萧绍运河;南宋乾道年间,与勾践七年开创的山阴古水道相疏通,向东延伸至上虞曹娥江,形成完整的浙东运河。历史上,浙东运河又称萧绍运河、西兴运河、官河,全长78.5 km。
固陵城的初期形态已不可知。今天的西兴古镇已无城墙,聚落主要沿官河呈带状发展,在官河南北形成上大街、下大街两条主要道路。据史料推断,官河南侧的西兴上大街便应是上述浙北古道(同时也是驿道)的组成部分②,官河、古道构成的平行地脉结构成为西兴聚落形态的控制性因素。同时也不应忽略钱塘江对地脉结构的巨大影响,西兴镇又称“西兴渡”,无江无以成“渡”。这种影响最终物化在为抵挡钱塘江潮侵袭而修筑的江海塘上,成为限制镇区发展的关键因素(图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2 官河文化与空间场景
西晋以后,西兴由军事要塞慢慢向一个中转码头转变,驿站也改以水驿为主。由此,西兴很快发展成为一处繁荣的商业市镇。因杭州湾沙洲险阻,由明州(宁波)、越州(绍兴)到达杭州的水道——萧绍运河成为沟通江海的必经之路。南宋初期,有关此运河整治疏浚的记载一时大量出现,西兴由此繁荣。此时萧绍运河成为宋代的漕渠,甚至可行载重500石的船舶③。运河及西兴的黄金时期延续较长。直到20世纪20年代萧绍公路通车后,西兴市面才逐渐衰落。
表面上看,西兴的城镇职能明确而单一,军事、商业上的重要性全依赖于其区域性交通节点的区位优势,由此发展起来的聚落形态和空间场景难免单调。建筑群体沿官河、老街连续展开,仅在上大街南部形成一系列与官河垂直的巷弄,远不及乌镇、同里等典型江南水乡空间构成那样复杂、丰富,镇区规模也不大。但在调查中逐渐发现,也正因其江南水乡特征不典型,西兴反而成为研究萧绍运河文化与市镇空间构成关系的一个“小而精”的样本。
简要分析聚落空间中隐含的丰富文化类型,主要分为馆驿文化、民俗文化和水运文化三个方面。
2.1 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馆驿文化
在历代地方志中,常以“西兴驿”或“西陵驿”在地图上标示西兴(图4),可见驿站设置对西兴的重要性。驿站需要负责过境官员食宿,也接待客商。春秋之时,越王勾践由此渡江入臣于吴。运河开凿后,西兴驿以水驿为主。科举之际,浙、闽一带的读书人晋京赶考,浙东运河是必经之路。
驿站既是迎送官员、招待商贾的场所,也是地方行政的门面。于是出现了许多修建华丽、陈设舒适的馆驿。唐代驿道建设完善,沿途树木成荫,驿站布局合理,行旅十分方便。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留有吟咏西陵樟亭的诗句,此刻樟亭既是驿馆的一部分,又是驿馆的代称。唐诗兴盛的时代,诗人们由此乘船东去绍兴、宁波,西兴也因此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
繁复的官商士绅客流,是西兴驿延续至今的重要因素,人文典故又使其获得稳定的知名度。西兴驿长期保持着一定规模。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有厅三间。厅之东为轿房,西为茶房,各一间。川堂一间,后轩三间,厨房三间,左右厢六间,谯楼三间。厅之西北隅为官廨,凡十有一间。”万历十三年县令刘会重建仪门一间。据清乾隆十五年六月调查,尚有“廨厅三间,后屋三间,厨房三间,头门一间,傍有徒房二间。共十二间。”④以上资料为研究古代驿馆建筑提供了原形依据。西兴驿始终是西兴老街、官河两个空间序列中最重要的节点。驿馆形制、人文典故分别构成了萧绍运河馆驿文化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邮政开办,驿站大减。西兴驿因地处水陆要冲,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才最后裁撤,可谓见证了西兴旧时代的全部历史。
2.2 江河荟萃的民俗文化
明清时期,江南一带不少市镇,无论就其规模抑或其经济地位而言,往往超过它的上级建制单位,例如南浔镇、乌青镇等等。西兴镇在规模上稍逊于作为行政中心的萧山县城,但因其紧凑、完备,繁盛反而有过之而无不及。南宋全国经济和文化中心南移,过往西兴的客商很多,店铺、旅馆、饭店比比皆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月下观潮》一诗云“隔岸灯火是西兴,江水清平雾雨清”,为一时江边胜景。
风俗是社会生活最生动的写照,且带有明显的地域烙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贫富水平、文化素质和社会心理。与风俗特征相匹配的城镇仪式空间也因此成熟。
祭祀活动是形成民俗的第一要素。古代越部族属稻作文化体系,祭祀文化历来发达。西兴古为港城,破制出现大小城隍庙两座(图5)。除城隍之外,尚有潮神之祭。关于神祇与聚落的关系,研究学者曾有明确认识:“所谓城市,系指一种新型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它不仅代表了当地的人民,还代表了当地的守护神祇,以及整个井然有序的空间。”⑤西兴镇的两座城隍庙分别位于运河及西兴街这两条控制路线上,潮神庙则建于另一地脉要素——西江塘侧,自然对城镇空间意义非凡。
(1)潮神祭祀与观潮盛会
西兴祭越国范蠡为城隍,又奉吴国伍子胥为潮神。吴、越两国对西兴风土文化的影响可见一斑,直接影响则是钱塘江的存在。清代官员对农历八月十五日西兴宁济庙祭潮神的情形记云:“时维八月,天高气清。某等躬率僚属,骏奔靡宁。洒酒临江,伐鼓以迎神。”可知场面之壮观。随即八月十八日钱江大潮,“少长男女群至江上,甚有摆酒肴作观潮会者。”⑥镇区旧有铁陵关、驿馆樟亭两个制高点,皆可观潮。
乾隆年间自宁济庙前官埠至江口有头、二、三、四庙。在光绪年《杭州府志》附图中,可见到这一组建筑,从江岸向西江塘依次排列,显然与潮神祭祀的仪式有关,风俗仪式与聚落空间的紧密关系在此得到充分体现。嘉庆二年十月,自铁陵关外直至钱塘江口的道路毁后重修(运河头至江边已淤塞不通)。“复里置草棚为头、二、三、四凉棚,以便行旅憩息。”⑦将此记载与乾隆、光绪年间的头、二、三、四庙相对照(图6),推测三者实为一体,并且反映出潮神祭祀与运河、渡口职能的结合,从而成为西兴独有的场所特征,可谓萧绍运河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
(2)西兴街上的戏台文化
西兴镇的其他祭祀建筑有东岳庙、关帝庙、龙图庙、江公祠等。农历五月十三日为关帝会,西兴街上有两座关帝庙,关帝会的演出活动便在街区展开。旧时很少修建专门的文化娱乐性建筑,乡村多为宗祠戏台,城镇则依寺、庙而建,成为特定建筑的一部分。旧时绍兴地区,演戏是民风所向。绍兴的庙会、香会始终与地方戏曲紧密联系。清末民初,绍兴乱弹遍及宁、绍平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2 官河文化与空间场景西晋以后,西兴由军事要塞慢慢向一个中转码头转变,驿站也改以水驿为主。由此,西兴很快发展成为一处繁荣的商业市镇。因杭州湾沙洲险阻,由明州(宁波)、越州(绍兴)到达杭州的水道——萧绍运河成为沟通江海的必经之路。南宋初期,有关此运河整治疏浚的记载一时大量出现,西兴由此繁荣。此时萧绍运河成为宋代的漕渠,甚至可行载重500石的船舶③。运河及西兴的黄金时期延续较长。直到20世纪20年代萧绍公路通车后,西兴市面才逐渐衰落。表面上看,西兴的城镇职能明确而单一,军事、商业上的重要性全依赖于其区域性交通节点的区位优势,由此发展起来的聚落形态和空间场景难免单调。建筑群体沿官河、老街连续展开,仅在上大街南部形成一系列与官河垂直的巷弄,远不及乌镇、同里等典型江南水乡空间构成那样复杂、丰富,镇区规模也不大。但在调查中逐渐发现,也正因其江南水乡特征不典型,西兴反而成为研究萧绍运河文化与市镇空间构成关系的一个“小而精”的样本。简要分析聚落空间中隐含的丰富文化类型,主要分为馆驿文化、民俗文化和水运文化三个方面。 2.1 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馆驿文化在历代地方志中,常以“西兴驿”或“西陵驿”在地图上标示西兴(图4),可见驿站设置对西兴的重要性。驿站需要负责过境官员食宿,也接待客商。春秋之时,越王勾践由此渡江入臣于吴。运河开凿后,西兴驿以水驿为主。科举之际,浙、闽一带的读书人晋京赶考,浙东运河是必经之路。驿站既是迎送官员、招待商贾的场所,也是地方行政的门面。于是出现了许多修建华丽、陈设舒适的馆驿。唐代驿道建设完善,沿途树木成荫,驿站布局合理,行旅十分方便。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曾留有吟咏西陵樟亭的诗句,此刻樟亭既是驿馆的一部分,又是驿馆的代称。唐诗兴盛的时代,诗人们由此乘船东去绍兴、宁波,西兴也因此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繁复的官商士绅客流,是西兴驿延续至今的重要因素,人文典故又使其获得稳定的知名度。西兴驿长期保持着一定规模。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有厅三间。厅之东为轿房,西为茶房,各一间。川堂一间,后轩三间,厨房三间,左右厢六间,谯楼三间。厅之西北隅为官廨,凡十有一间。”万历十三年县令刘会重建仪门一间。据清乾隆十五年六月调查,尚有“廨厅三间,后屋三间,厨房三间,头门一间,傍有徒房二间。共十二间。”④以上资料为研究古代驿馆建筑提供了原形依据。西兴驿始终是西兴老街、官河两个空间序列中最重要的节点。驿馆形制、人文典故分别构成了萧绍运河馆驿文化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邮政开办,驿站大减。西兴驿因地处水陆要冲,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才最后裁撤,可谓见证了西兴旧时代的全部历史。 2.2 江河荟萃的民俗文化明清时期,江南一带不少市镇,无论就其规模抑或其经济地位而言,往往超过它的上级建制单位,例如南浔镇、乌青镇等等。西兴镇在规模上稍逊于作为行政中心的萧山县城,但因其紧凑、完备,繁盛反而有过之而无不及。南宋全国经济和文化中心南移,过往西兴的客商很多,店铺、旅馆、饭店比比皆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月下观潮》一诗云“隔岸灯火是西兴,江水清平雾雨清”,为一时江边胜景。风俗是社会生活最生动的写照,且带有明显的地域烙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贫富水平、文化素质和社会心理。与风俗特征相匹配的城镇仪式空间也因此成熟。祭祀活动是形成民俗的第一要素。古代越部族属稻作文化体系,祭祀文化历来发达。西兴古为港城,破制出现大小城隍庙两座(图5)。除城隍之外,尚有潮神之祭。关于神祇与聚落的关系,研究学者曾有明确认识:“所谓城市,系指一种新型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它不仅代表了当地的人民,还代表了当地的守护神祇,以及整个井然有序的空间。”⑤西兴镇的两座城隍庙分别位于运河及西兴街这两条控制路线上,潮神庙则建于另一地脉要素——西江塘侧,自然对城镇空间意义非凡。(1)潮神祭祀与观潮盛会西兴祭越国范蠡为城隍,又奉吴国伍子胥为潮神。吴、越两国对西兴风土文化的影响可见一斑,直接影响则是钱塘江的存在。清代官员对农历八月十五日西兴宁济庙祭潮神的情形记云:“时维八月,天高气清。某等躬率僚属,骏奔靡宁。洒酒临江,伐鼓以迎神。”可知场面之壮观。随即八月十八日钱江大潮,“少长男女群至江上,甚有摆酒肴作观潮会者。”⑥镇区旧有铁陵关、驿馆樟亭两个制高点,皆可观潮。乾隆年间自宁济庙前官埠至江口有头、二、三、四庙。在光绪年《杭州府志》附图中,可见到这一组建筑,从江岸向西江塘依次排列,显然与潮神祭祀的仪式有关,风俗仪式与聚落空间的紧密关系在此得到充分体现。嘉庆二年十月,自铁陵关外直至钱塘江口的道路毁后重修(运河头至江边已淤塞不通)。“复里置草棚为头、二、三、四凉棚,以便行旅憩息。”⑦将此记载与乾隆、光绪年间的头、二、三、四庙相对照(图6),推测三者实为一体,并且反映出潮神祭祀与运河、渡口职能的结合,从而成为西兴独有的场所特征,可谓萧绍运河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2)西兴街上的戏台文化西兴镇的其他祭祀建筑有东岳庙、关帝庙、龙图庙、江公祠等。农历五月十三日为关帝会,西兴街上有两座关帝庙,关帝会的演出活动便在街区展开。旧时很少修建专门的文化娱乐性建筑,乡村多为宗祠戏台,城镇则依寺、庙而建,成为特定建筑的一部分。旧时绍兴地区,演戏是民风所向。绍兴的庙会、香会始终与地方戏曲紧密联系。清末民初,绍兴乱弹遍及宁、绍平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3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帖要顶~~~:victory: :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25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强人

多谢,为我们能更多的了解西兴,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河边的水上人家,仍保持着古朴的民风.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河边的西兴老街上,还有许多老房子.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只大狮子还张着大口,似乎在向路人讲述过往的辉煌.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6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运河源头的小桥上刻有“福泽长流”字样.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156687_2008092623464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9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156687_20080926234651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超山
湖滨跨年
杭州体育场
百井人家
临平万达
城站公交站
湖翠里航拍
金钥匙航拍
玖樟台
玉湖公园
临平新城
丰收湖天街
海潮望月城
黄山风景
丹枫四季
临平城区
闻堰综合体
桂冠东方验房
缤纷城
临平老宅
京东Mall
江荣府
“金手指”
产业孵化基地
空中花园
河滨之城
临平未来农场
江河汇
未科航拍
临平公园
招商花园城
金沙湖晚霞
桂冠东方
花园城
火车西站
喜悦和
艺创综合体
味美浙江活动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5-1-8 18:09 , Processed in 0.07181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