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02|回复: 1

低碳地产:看上去很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9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开网路,看到大量的人开始在鼓吹低碳地产,诸如:“低碳,未来城市建设的主旋律”、“低碳战略或成品牌房企未来优势”、“低碳或将对房地产业重大影响”……
哥本哈根之后,低碳建筑概念已成暗潮汹涌之势,然而,关注环保的人们不禁要问:多年前我们就提倡节能楼盘,近年也有多个地产巨头宣称要进军低碳建筑市场,却一直没能打开局面,原因何在?

环保,关乎我们身家性命的未来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教授2009年7月15日在北京清华大学演讲的时候,给我们描绘这样一幅未来的场景。“到本世纪末,加利福尼亚的饮用水资源在乐观情境下将仅存27%,而在悲观情境下,将仅存11%。21世纪末,加州不再有雪,冬天将只有雨,夏秋季节则迎来的是干旱,而这将摧毁整个加州的水系统。”
中国的情况也是一样,或者说更加严重。因为从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图来看,在过去50年中,中国西部地区的冰川体积已经缩减了21%。朱棣文说:“在中国,以前每隔20年才可能发生的极端热浪天气将会每两到三年发生一次;长江三角洲也将面临更加频繁的洪水灾害。”
实际上,如果大家关注环保的话,会注意到,甘肃省的武威市民勤县,几乎快要从中国的版图上消失了,沙漠化已经让人们的家园无处可寻。

低碳地产,人们为何总是趋避之?
在房地产的开发过程中,建筑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等方面所需能源消耗,带来的碳排放量很大,约占总能耗的三成左右;此外,当前的大量建筑,还存在着因结构不合理、材料使用失当而引发的高耗能、高排放等问题。据研究者的保守预计,2010年我国的碳排放量将比十年前增加六亿吨。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低碳建筑材料的采用必然带来成本的增加,以节能50%来说,节能建筑的建造成本要增加10%左右。谁来为成本买单成为制约低碳建筑发展的瓶颈。
也许有人认为可以通过提高房价来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大部分的消费者而言,虽然低碳建筑观念能接受,但他们更看重现实的支出;对开发商而言,经过利润空间计算,既然不节能开发也能取得高回报,那么他们自然不愿多事去碰价格这个敏感话题。

低碳地产,看上去很美
一方面,我们从大片和哥本哈根会议中看到了世界末日的逐渐来临,无时无刻不在担心着环境的恶化,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却麻木的按照原先的路途前行,为何会这样矛盾?
首先,中国很多人还没有“居者有其屋”,这些人就更无力去谈环保,这就好比一个吃不饱饭的人,即使明天就是《2012》,他今天仍然要解决吃饱肚子的问题。这就是人性。
其次,当前建筑用材激活了这个国家的钢材和煤炭产业,对于低碳建筑材料,一是没人愿意去创新,二来,也没人愿意为自己带来增加成本的困扰。这也是人性。
第三,低碳建筑也罢,节能地产也好,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概念本身并不是很规范;政府现阶段并未出台明确的规章制度来加以约束规范;消费者的意识从培养到接受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低碳地产,确实只是看上去很美的概念。但相信通过《2012》、《后天》等近几年不断出现的关注人类末日的大片,以及哥本哈根会议中全球国家的推诿虚与,人们应该要更加关注我们的环境——没有人能够帮我们,除非我们自己帮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2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为了我们自己的家园,保护环境,大家都在说要开始过低碳生活。

可是低碳地产在我看来只是一个好听的概念名词而已。真正要实现起来却是非常的困难,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恒隆广场
丰收湖天街
超山
湖滨跨年
杭州体育场
百井人家
临平万达
城站公交站
湖翠里航拍
金钥匙航拍
玖樟台
玉湖公园
临平新城
丰收湖天街
海潮望月城
黄山风景
丹枫四季
临平城区
闻堰综合体
桂冠东方验房
缤纷城
临平老宅
京东Mall
江荣府
“金手指”
产业孵化基地
空中花园
河滨之城
临平未来农场
江河汇
未科航拍
临平公园
招商花园城
金沙湖晚霞
桂冠东方
花园城
火车西站
喜悦和
艺创综合体
味美浙江活动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5-2-1 13:50 , Processed in 0.05979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