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52|回复: 9

大家一起来!浇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8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我浇我浇我浇浇浇!</p><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a27">留耕堂 岭南古镇的美丽[图]</span></div><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a27"><table class="textblack"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valign="top"><tbody><tr><td class="textblack" align="center" colspan="2"><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pictures/news/10622_20060329151530.jpg" alt=""/>
                                                        <br/>留耕堂——岭南特色建筑的经典代表之一,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比广州陈家祠还早了170多年 </td></tr><tr><td width="20">&nbsp;</td><td class="a19"><font color="#000000">&nbsp;&nbsp;&nbsp;&nbsp; <div><b></b>&nbsp;</div><div>古镇里,炊烟袅袅,悠长的巷道里传来木屐踏在青石路上的清脆响声,偶然有车经过也就慢行下来,不愿打搅了宁静。留耕堂的广场上,老人在下棋,小孩在一旁玩石头,小狗在阳光下打滚,深秋的阳光下,一派岭南古村闲适之态。</div><div>&nbsp;</div><div>留耕堂是番禺沙湾镇何氏宗族的始祖祠堂,198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我来之前查的资料得知,它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历元、明、清三代,先后三次大修,现规模是于清康熙年间扩建而成的,比广州陈家祠(建于1890午)早了170多年。沙湾留耕堂又名何氏大宗祠,是沙湾何氏宗族的大祠堂。“留耕”两字取自“阴德源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意即建祠造福后人。其实,镬耳大屋、用蚝壳为原材料修建的壳花墙、青石板小路、里弄和砖雕、木雕装饰物是岭南建筑的特点,而留耕堂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属于岭南特色的建筑的经典代表之一,现在同等规模的已为数不多了。</div><div>&nbsp;</div><div>留耕堂面积达3333平方米,为砖石木结构,平面呈南北长条形,地势北高南低,依次为大池塘、大天街、山门、仪门(牌坊)、丹墀(天井)、月台(钓鱼台)、享殿(象贤堂)、寝殿(留耕堂)及东西庑廊和衬祠。留耕堂边的玉虚宫内,悬于梁上的粗大盘香终日香火缭绕,为留耕堂平添了几分神圣气息。<br/><br/></div><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329151035218.jpg" border="0" alt=""/><br/><br/>留耕堂大门前的巨型灯笼。</p><div>头门门前有红粉石铺面的小广场,俗称为“天阶”。天阶之南是一池塘,在临近池塘两边是驻马石和8个安装旗杆的石座,这种旗杆是古时对族人考取功名后用以竖旗褒扬的。大天街东西两边各有堵红砖墙,墙上附有彩色灰塑,内容有“双龙戏珠”、“龙凤呈祥”、“麒麟呈瑞”等,做工精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头门南望,可见矗立在偏东小山上的“水绿山青文阁”。临水而望,里面有几只老龟浮在水面上,广场成为这条古村的一个活动场地。</div><div>&nbsp;</div><div>走近留耕堂正门,看到门上为红底金字“何氏大宗祠”横匾,门两边的一副对联是:“前人修后人续享之绵绵,大宗同小宗异钦于世世。”问守门的老太,她告知,大概意思就是留耕堂的修建,前后历经几十代人几百年,是为使后人生活更美好,并希望全族人同舟共济,永远和睦。</div><div>&nbsp;</div><div>正门的两扇大门由质地坚硬的木料制成,门上各绘金盔金甲的武将一员作门神,用的是我国重彩壁画的传统手法,极其鲜艳夺目。在门的两边是两个石鼓,是功名的象征。鼓座基上刻有吉祥图案,其中正面刻的是狮形瑞兽。侧面刻有“老龙教子”、“三阳启泰”等吉祥图案。大门东西两侧是各由三条石柱和木柱及金字托梁所组成的包台。前是礼台,接礼所用;后是“八音台”,迎宾唱名所用。另外、还有“出孝、“入弟”两间鼓楼,它们一起构成留耕堂的门面,已初步展现出这座古建筑的恢弘气象。<br/><br/></div><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329151434110.jpg" border="0" alt=""/><br/><br/>留耕堂保留了非常精致的石雕、木雕、砖雕、灰塑,体现了岭南庭园的精巧的建筑艺术</p><div>正目不暇接之际,守门老太让我抬头往上看。原来门顶的横梁更是雕刻精华所在。我看到了在古建筑学上称为“驼峰”的33个三重如意斗拱,雕刻内容花样百出,或奇花异卉、飞禽走兽,或历史故事人物,无不栩栩如生。整座前门,梁、枋、斗拱共同构成了一组精美的岭南建筑艺术珍品。</div><div>&nbsp;</div><div>一座高大的石碑坊便耸立于面前,这座碑坊在古建筑学上称为仪门,属于留耕堂的二进。额板正面刻“诗书世泽”,背面刻“三凤流芳”,均为明钦赐翰林国史检陈献章(号白沙)墨宝。碑坊由八条石柱分出三个门口,顶上红白石精刻花鸟瑞兽图案,其中有大红的玫瑰,艳丽的牡丹,洁白的菊花,雄健的猎鹰等。上檐承以木构如意斗拱,层层飘出,四面檐牙高楼,碑坊的主脊是一条用灰塑的手法雕塑出来的头西足东的七彩回龙。那彩龙正欲摆尾高飞,神态毕现,塑在碑坊顶上,充满了生气而又寓意吉祥。</div><div>&nbsp;</div><div>仪门后面有丹墀(天井)、月台和东两边的庑廊。天井由红砖铺成。月台(又称钓鱼台)依天井的北面而建,高出天井1米,原是族人在喜庆日子看戏的舞台。其基石由一列15块大理石构成,石上刻有“老龙教子”、“双凤牡丹”、“双狮戏珠”、“犀牛望月”、“苍松文理”及松、梅、竹、菊、牡丹等图案,刀法浑朴自然、玲挑剔透,是元、明年间的古石雕,非常珍贵。月台东西两墙基中也各有五幅大小不等的鸟兽红石刻,同样神采非凡。东西庑廊各有4条石柱、8条木柱,共24条柱,这原是祭祀时供客人休息的地方,现为珍贵文物展览室。站在月台上,环顾四周,北面象贤堂和东西庑廊的60多条大柱错落有致,虚实相间,让我想起了竖琴,音乐也仿佛在耳边响起。<br/><br/></div><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329151229633.jpg" border="0" alt=""/></p><div>&nbsp;</div><div>&nbsp;</div><div>柱多是留耕堂的一个建筑特色,加上雕刻精致,书联丰富,更显气势雄伟。留耕堂计有112条石柱和木柱。这些木柱的原料,当时是从东南亚国家采购回来的。在雕刻方面,留耕堂保留了非常精致的石雕、木雕、砖雕、灰塑,体现了岭南庭园的精巧的建筑艺术。</div><div>&nbsp;</div><div align="left">享殿又叫象贤堂,进深达17米多,在古祠中是少见的,正中一前一后悬“大宗伯”、“象贤堂”两块红漆金字木匾。“大宗伯”指的是沙湾何氏第二代人何起龙,明朝洪武年间任礼部尚书。(礼部尚书当时人称“大宗伯”)。“象贤堂”是为纪念沙湾何氏的宗祖何德明(号象贤)而设。象贤堂由4条石柱和24条两人合抱的大木柱支撑,梁、枋、驼峰斗拱均有玲挑剔透的三纹鸟兽、花果虫鱼等复杂木雕,令人叹为观止。</div><div align="center"><br/><br/><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3291592929.jpg" border="0" alt=""/><br/><br/>后寝是留耕堂最后一进,分中、东、西三间,中间最大,正中的神龛精雕许多吉祥图案。</div><div>&nbsp;</div><div>中座后面是后寝的东西庑廊,廊中有八个雕成仰覆莲花瓣的红砂石柱基础,造型美观别致,是明代的遗物。后寝是留耕堂的最后一进,分为中、东、西三间。中间的最大,正中的神龛呈长方形,精雕许多吉祥图案,外镀金漆,光彩夺目。正中檐下悬挂白底黑字“留耕堂”横匾,两边有一副木刻对联:“阴德源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点出了留耕堂的原意。</div><div><br/></div><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329151145510.jpg" border="0" alt=""/><br/><br/>岭南建筑特色之一——壳花墙,一整面墙全部由耗壳嵌在泥土里做成,现在已不多见。</p><div>走出留耕堂,我以为已经领略了它全部的宏伟与美。我从一个小偏门走了出去,在阳光的照耀下,我发现了留耕堂的另一种美。一整面墙全部由蚝壳嵌在泥土里做成,这就是传说中的岭南建筑特色之一的壳花墙。向坐在留耕堂门前晒太阳的一位老人问起这墙的故事。老人用慵懒的口气说,蚝壳是墙的外部,中间是沙土,里墙是青砖,不但为了好看,完全是实用性考虑。夏天隔热冬天御冷,而且墙身非常坚固,要偷东西也不是那么容易挖墙而进,只要挖到第二层沙土就会倒塌下来,小偷又会有被压死的风险。老人还顺便指指在白云中翘着的留耕堂屋顶,“留耕堂是镬耳大屋,俗话说,千两黄金万担谷,夜夜笙歌镬耳屋,居住镬耳大屋的人当然是非富则贵。因为这种房子的顶都像镬耳而得名。不过这些古老建筑越来越少了。”</div></font></td></tr></tbody></table></span></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a27">讲述院子的故事</span></div><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a27"><table class="textblack"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valign="top"><tbody><tr><td class="textblack" align="center" colspan="2"><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pictures/news/10624_20060406132849.JPG" alt=""/>
                                                        <br/></td></tr><tr><td width="20">&nbsp;</td><td class="a19"><font color="#000000">&nbsp;&nbsp;&nbsp;&nbsp; <p align="left"><br/>  法国作家雨果讲过这样的话:“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思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中国人的哲学思维、政治形态、伦理观念和审美习惯,造就了中国的建筑艺术;中国建筑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形态、观念及习惯。我在北京居住了五十年,一切往事的回忆都和曾经住过的房屋院落分不开。在我的思维习惯及性格特征里,也许就有那些建筑观念和形式的影响。 </p><p>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随父母从四川来到北京,最早住的是西安门大街路北的西酒醋局旁门3号。西酒醋局应该是明朝内廷专供酒醋的地方,与供应柴炭的惜薪司、储存宫中所用之物的西什库相距不远。旁门3号在西酒醋局胡同口路东,原本是3号的后院,后来成了一家独门小院。进门有间门房,院北是三间正房,两边各有一间耳房,东面是厨房和卫生间,南面是3号院北房的后墙。我们家在这个小院住了4年,整个初中时代都是在这里度过的。从这儿穿几个胡同就能到我上的中学四中,这条路我一天走四趟,闭着眼睛都能找到。中间要路过一个监狱,就是解放前国民党关押彭真等人的草岚子监狱。从我们家往东不远便是北京图书馆和北海公园,那是我中学时常去的地方。酒醋局这一片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拆除了,旁门3号早已无迹可寻,现在它只是记忆中的一个地方。 </p><p>  我真正住北京四合院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搬到西四颁赏胡同8号。此院可以算是三进院落。我们家就住在这个大四合院中的三合院里。我高中后期及大学时代就生活在这里。院里有两棵大海棠树,郁郁葱葱,枝叶一直伸到房顶,几乎占满大半个院子。春天,满院子都是白色的海棠花,一进门就能闻到淡淡的清香。夏天遮阳避暑,晚饭后我们常在树下乘凉。秋天海棠果挂满了树枝。每年这个时候,母亲总是把收下来的海棠分送给邻家,怕孩子们爬到房上去摘果子出事。我住西厢房北边的那一间,坐在桌前抬头就能看见海棠树,于是写了“海棠书屋”四个字贴在墙上。古人咏海棠的诗极多,陆游有佳句:“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芳。绿章夜奏通明殿,乞惜春阴护海棠。”1967年9月,我们搬出了这座院子。听说海棠树后来被砍掉了,每想到此,便有几分惆怅,海棠在百花中属于命运多舛的那一种,所以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它,“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p><p>  由颁赏胡同迁出后,我们住到西斜街53号大院。西斜街在西单附近,当年这里应该是有河的,是顺河流走向的路,所以是斜街,东有甘石桥,西有太平桥,可见原本是水边之路。53号在西斜街上算是老式四合院,由于年久失修,又住着三四个单位的十几户人,因此看上去杂乱破败,而实际上这座三进式明清建筑做工很细。这个院落的最大特点是坐南朝北。不仅大门路南向北,而且整个建筑布局都是面向北的。标准的北京四合院正房都是坐北朝南,即便是路南的四合院,进到院内也是正房朝南的。所谓“有钱不住东南房”,不仅仅是对居住条件的考量,还有一个社会文化观念的问题。是什么人为什么把自己的宅院盖成这种面向北的格局呢?这在北京四合院中是极少见的。这只能是一个有钱有势但身份低贱,向往高贵却不能“越制”,同时还要尽力表达谦卑和忠诚的人。最大的可能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太监。明清太监在宫外购地建宅娶妻收子者大有人在。 </p><p>  分配给我们家住的是正房中靠西边的两间和那间小耳房,耳房接一个厨房,厨房有门通到后院。我们家在这里住了7年,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最严酷的年代。在这个北南颠倒、违逆常规的四合院里,我亲历了造反派的三次抄家。除了阶级斗争之外,生活毕竟还有许多与政治无关的东西,即便在那种无情的年代,普通人的正常情感也是不会泯灭的。我们后院住的是哲学所研究员吴则虞。在父亲关“牛棚”、母亲被审查的日子里,吴家经常照顾我们兄弟姐妹。我在这个大院里结的婚,二女儿也是在这儿生的。此间,邻居从借房到给小孩做衣服,帮了不少忙。大女儿那年三岁,到吃饭的时候常常不回家,不知道在哪个爷爷奶奶家吃烙饼或饺子呢。 </p><p>  后来,在总理的多次过问下,父亲开始恢复工作。1974年春,我们也从西斜街53号搬到阜内大街162号。这是座大门临街的宅子。过马路东边是历代帝王庙,西边是白塔寺,鲁迅的故居八道弯和砖塔胡同61号均距此不远。162号是在旧四合院宅地上盖了一座欧式建筑。这里原本是南边羊肉胡同一个大宅门的后院或者后花园,而被哪位洋商或外国使节买下来建成这种中西合璧的形式。我们在院子里翻地种树的时候,还曾经挖出过标有“永乐年制”的明代瓷片。 </p><p>  父亲1993年过世,灵堂就设在大厅,墙上挂满了他在各个革命时期的照片。在这个院,我们一家人共同生活的时间最长,父亲留给我们的印象也最深,他下班回来在长长的甬道上走过来的身影,下厨房做饭的样子和在院子里种菜种树的情景,回想起来历历在目。父亲领着我们在这院子里栽种了葡萄、扬树、梨树、枣树、桑树、榆树、蔷薇、月季等,每当春暖花开的时候满院子生机盎然,而到夏末初秋的季节院子里满地桑果,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葡萄。当我怀念父亲的时候,就常常会想起这绿影婆娑的小院。到2000年母亲和小弟一家最后离开这个院子,我们家在162号院度过了26个春秋。搬走后,这里开了一家饭馆,叫“乡间小院”。我还带着孩子去吃过饭,一进门就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包括它的荞面、莜面、小米粥等农家饭菜,都能让我回想起当年的日子。 </p><p>  现在,四合院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而它的文化内涵却永远也挖掘不尽,与其思维逻辑、结构方法相联系的文化精神和生命状态肯定不会就此消失,作为一种传统,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我们将仍然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体会到它的意义。</p></font></td></tr></tbody></table></span></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a27">冯小刚:在房间里创造一种文化</span></div><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a27"><table class="textblack"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valign="top"><tbody><tr><td class="textblack" align="center" colspan="2"><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pictures/news/10488_20051028141308.jpg" alt=""/>
                                                        <br/>冯小刚的家 </td></tr><tr><td width="20">&nbsp;</td><td class="a19"><font color="#000000">&nbsp;&nbsp;&nbsp;&nbsp; <p><font face="Verdana">冯小刚的家在北京亚运村一个普通的居民楼里,这座楼看上去不怎么样,但当时冯小刚买房的时候却要每平方米8000多元。之所以买这个房子,冯小刚的理由有三条:一、屋子里的墙都不承重,可以随意拆。二、房子层高有2.8米,不像其他的都只有2.5米高。房间如果拆“大发”了,没有一定的高度会很难受。三、还有一个很客观的因素,就是几年前只有这一处房子给贷款。不过让冯小刚郁闷的是等他把手续都办完后,才过了三个月,全北京市的房子都可以贷款了。 <p> <strong> 把四居室改成一室一厅</strong></p><p>  冯小刚家的室内布置,与房子的建筑外观形成鲜明对比,所有去过他家的人都有一个同样的感觉,反差很大,它充分展现了人的改造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冯小刚的一个美国朋友这样形容:简直就是“从地狱踏入了天堂”。</p><p>  冯小刚的家总体格调属于希腊式的,但也有例外的,那就是电影房,因为考虑到风格过于统一,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所以变化一下。</p><p>  冯小刚首先对房屋结构作了大的改变。因为这套房子原来根本谈不上结构,就只是把一个空间分隔成几个块,没有考虑功能和美感。冯小刚打掉了不必要的隔断,把四居室改成了一室一厅。边上的一套二居室紧贴冯小刚家,他就把它也买了下来,然后把所有的直角门都改成了拱门。</p><p> <strong> 让门和家具呼吸</strong></p><p>  冯小刚认为自己家里很多木制的门、书柜、橱柜,都是会呼吸、有生命的。即便有些地方刷上了大绿,但这不是普通的绿,经冯小刚处理以后,这个绿是透明的。他把每一处木头的颜色都反复做了很多遍,手抚摩的时候非常有质感。有些人参观了冯小刚的家后,都想回家模仿,于是冯小刚就把工艺流程告诉他们,但结果没一个人做成功的。冯小刚说这就是偷懒的结果,这些人怕麻烦,想省事。</p><p>  冯小刚当时做这个漆时,反复打磨了七八次,干了,用砂轮磨掉,再用很淡的水彩颜色刷,前后漆了一个月。可他的那些朋友5天就把它干完了,一共才刷了两三回。冯小刚认为工序上缩水,绝对做不出这种效果。要想让木头变“活”,就要用很丰富的颜色沁在木头里面,反复摩擦让它深深地吃进去,就像画油画一样,反复画很多层和只画一遍画出来的质感是不一样的。</p><p> <strong> 墙不仅仅要抹平</strong></p><p>  冯小刚家的墙乍一看是白色的,但仔细再看,却发现有起伏、有内容、有肌理。</p><p>  装修的时候,冯小刚告诉工人,怎么抹才能出肌理效果。但是工人们不理解,说“多好的墙啊,我们保证会给你弄得特别平。”他们哪里知道一个大导演对墙的要求不仅仅是“平”那么简单。</p><p>  做这样的墙关键要抹得对。也有很多人学冯小刚做的白墙,装修完以后让他去参观,冯小刚说,那些墙弄得和鱼鳞似的,看了以后心麻痒得难受。做这种墙也要特别讲究,一抹一压,在不经意中有精心,不是啪啪啪、嘣嘣嘣地瞎抹。当然这不是说一说、一两天就教得会的,冯小刚认为自己毕竟画了那么多年画,受过多年艺术训练。从幼儿园就开始学画的冯小刚,到1988年还在做美工。虽然后来停了,但这东西就像学自行车一样,学会后就永远不会忘记。</p><p>  厨房的地面是石板的,其中镶嵌了几块定做的蓝花瓷砖做装饰。</p><p>  贴瓷砖时,冯小刚告诉工人师傅,贴上瓷砖后要敲一敲,因为敲过以后会有一些纹路,和平平的一个新东西不一样,有岁月感。</p><p>  <strong>未来的家要接近自然</strong></p><p>  在家具选择上,冯小刚总是把观赏性放在第一位。他喜欢旧的东西,比如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煤气灶、放报纸的木架子、做黄油的木筒、烧红茶的壶,这些都是冯小刚从国外带回来的,花钱也不多。他不刻意追求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只要有美感就好:“如果它特好看,有意思,告诉我是新做的,我也会把它买回来。”</p><p>  冯小刚出国常常爱去家具店或去外国人的家里走走看看,他觉得外国人的家很漂亮。冯小刚说:现在不要动不动说创造,能模仿就行了。模仿都模仿不到位,弄什么所谓的罗马柱,简直是糟蹋那东西。冯小刚觉得文化是对事物的一种感受,不要说读了多少书,那是知识,完全两回事。一个非常有知识的人,家里陈设可能极其没有文化;一个知识不多的人,也可能创造一种文化。冯小刚认为自己属于后一种。</p><p>  冯小刚20岁的时候还和妈妈一起住,那时候就梦想有一间自己的房子。后来居住空间越来越大,想法也越来越多了。现在他常常想老了以后,最好有一个10亩地的大院子。院子里有一些老树,有起有伏的,车子会穿过一片树林子开进去。房子只要一层,500到1000平方米,有地下室。房间里不要豪华的东西,但要和自然融合得特别好。</p></font></p><p> <strong> 把四居室改成一室一厅</strong></p><p>  冯小刚家的室内布置,与房子的建筑外观形成鲜明对比,所有去过他家的人都有一个同样的感觉,反差很大,它充分展现了人的改造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冯小刚的一个美国朋友这样形容:简直就是“从地狱踏入了天堂”。</p><p>  冯小刚的家总体格调属于希腊式的,但也有例外的,那就是电影房,因为考虑到风格过于统一,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所以变化一下。</p><p>  冯小刚首先对房屋结构作了大的改变。因为这套房子原来根本谈不上结构,就只是把一个空间分隔成几个块,没有考虑功能和美感。冯小刚打掉了不必要的隔断,把四居室改成了一室一厅。边上的一套二居室紧贴冯小刚家,他就把它也买了下来,然后把所有的直角门都改成了拱门。</p><p> <strong> 让门和家具呼吸</strong></p><p>  冯小刚认为自己家里很多木制的门、书柜、橱柜,都是会呼吸、有生命的。即便有些地方刷上了大绿,但这不是普通的绿,经冯小刚处理以后,这个绿是透明的。他把每一处木头的颜色都反复做了很多遍,手抚摩的时候非常有质感。有些人参观了冯小刚的家后,都想回家模仿,于是冯小刚就把工艺流程告诉他们,但结果没一个人做成功的。冯小刚说这就是偷懒的结果,这些人怕麻烦,想省事。</p><p>  冯小刚当时做这个漆时,反复打磨了七八次,干了,用砂轮磨掉,再用很淡的水彩颜色刷,前后漆了一个月。可他的那些朋友5天就把它干完了,一共才刷了两三回。冯小刚认为工序上缩水,绝对做不出这种效果。要想让木头变“活”,就要用很丰富的颜色沁在木头里面,反复摩擦让它深深地吃进去,就像画油画一样,反复画很多层和只画一遍画出来的质感是不一样的。</p><p> <strong> 墙不仅仅要抹平</strong></p><p>  冯小刚家的墙乍一看是白色的,但仔细再看,却发现有起伏、有内容、有肌理。</p><p>  装修的时候,冯小刚告诉工人,怎么抹才能出肌理效果。但是工人们不理解,说“多好的墙啊,我们保证会给你弄得特别平。”他们哪里知道一个大导演对墙的要求不仅仅是“平”那么简单。</p><p>  做这样的墙关键要抹得对。也有很多人学冯小刚做的白墙,装修完以后让他去参观,冯小刚说,那些墙弄得和鱼鳞似的,看了以后心麻痒得难受。做这种墙也要特别讲究,一抹一压,在不经意中有精心,不是啪啪啪、嘣嘣嘣地瞎抹。当然这不是说一说、一两天就教得会的,冯小刚认为自己毕竟画了那么多年画,受过多年艺术训练。从幼儿园就开始学画的冯小刚,到1988年还在做美工。虽然后来停了,但这东西就像学自行车一样,学会后就永远不会忘记。</p><p>  厨房的地面是石板的,其中镶嵌了几块定做的蓝花瓷砖做装饰。</p><p>  贴瓷砖时,冯小刚告诉工人师傅,贴上瓷砖后要敲一敲,因为敲过以后会有一些纹路,和平平的一个新东西不一样,有岁月感。</p><p>  <strong>未来的家要接近自然</strong></p><p>  在家具选择上,冯小刚总是把观赏性放在第一位。他喜欢旧的东西,比如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煤气灶、放报纸的木架子、做黄油的木筒、烧红茶的壶,这些都是冯小刚从国外带回来的,花钱也不多。他不刻意追求这些东西是不是真的,只要有美感就好:“如果它特好看,有意思,告诉我是新做的,我也会把它买回来。”</p><p>  冯小刚出国常常爱去家具店或去外国人的家里走走看看,他觉得外国人的家很漂亮。冯小刚说:现在不要动不动说创造,能模仿就行了。模仿都模仿不到位,弄什么所谓的罗马柱,简直是糟蹋那东西。冯小刚觉得文化是对事物的一种感受,不要说读了多少书,那是知识,完全两回事。一个非常有知识的人,家里陈设可能极其没有文化;一个知识不多的人,也可能创造一种文化。冯小刚认为自己属于后一种。</p><p>  冯小刚20岁的时候还和妈妈一起住,那时候就梦想有一间自己的房子。后来居住空间越来越大,想法也越来越多了。现在他常常想老了以后,最好有一个10亩地的大院子。院子里有一些老树,有起有伏的,车子会穿过一片树林子开进去。房子只要一层,500到1000平方米,有地下室。房间里不要豪华的东西,但要和自然融合得特别好。</p></font></td></tr></tbody></table></span></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a27">完美的陈旧</span></div><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a27"><font size="2">1604年,法国女王玛赫·梅迪克伊斯(Marie de Médicis)为巴黎里克利兹修道院埋下了奠基石。此后,这座修建得不太规则的建筑先是迎来了方济各会的托钵僧人,后来又成为军营、纺织厂、顽疾病人的救济所、部队医院、大学的实习医院以及建筑学校。<br/><br/></font><div><font size="2">  从1990年起,这座废弃的修道院被一群艺术家占领了,他们称自己是里克利兹的天使,他们在建筑的墙壁上绘画、画素描,创作涂鸦画。但是,1992年的一场大火驱散了这群艺术家,该建筑也因此被关闭。5年后,这座建筑被巴黎的建筑权威接收,该机构决定把大楼的侧厅改造成梅森德尔建筑公司,使其成为建筑文化中心全国网的一个分部。查蒂尔-科巴森建筑的负责人卡利纳·查蒂尔(Karine Chartier)和托马斯·科巴森(Thomas Corbasson)接受了委托,要把上下3层楼(包括1个教堂和1个图书室)、总面积为13000平方英尺的修道院分别改造成办公室、档案室、4间会议室和1个咖啡间。</font></div><div><font size="2"><br/></font></div><p align="center"><font size="2"><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125131749552.jpg" border="0" alt=""/></font></p><div><font size="2"><br/></font></div><div><font size="2">  这幢大楼内部原先用樱桃木作装饰,前不久进行了局部翻新,墙壁斑驳陈旧,极易让人联想到它四百年的历史。年轻的设计师们决定保留建筑的大部分原貌。“首先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楼确实很漂亮。其次,我们的经费较为短缺,所以我们只在某些局部进行改造,而不是修补墙壁并把它们刷白。”科巴森说。<br/><br/></font></div><div><font size="2">  修道院建于17世纪,历经沧桑,墙壁上布满了裂纹,就在这样的墙上,设计师们安装了一扇玻璃门,通向一楼的接待区。查蒂尔和科巴森保留了位于接待区前方大厅内的石造建筑,并用金属架子加固。</font></div><div><font size="2"><br/></font></div><p align="center"><font size="2"><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12513188623.jpg" border="0" alt=""/></font></p><div><font size="2"><br/></font></div><div><font size="2">  设计师们保留了早期翻新工程所留下的一个离地不高的夹楼,在尺寸上做了一些调整,他们不拆除这个夹楼是因为它也能提供一部分空间。这个狭长房间现在是咖啡间,地板换成了经过抛光的混凝土地板。原来那些艺术家们的素描和绘画作品仍然挂在墙壁上和天花板的直条横梁上。那些横梁是前些年为了支撑下塌的天花板而加装的。从咖啡间的小型厨房和吧台看出去,是大楼外面带阳台的花园。咖啡间的另一端是一个紧凑的展示台,再往后就是一系列的会议室和储藏室。<br/><br/></font></div><p align="center"><font size="2"><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125131823610.jpg" border="0" alt=""/></font></p><div><font size="2"></font>&nbsp;</div><div><font size="2">  咖啡间那边的穹顶教堂现在用作会议室和礼堂,它的特色是高大的拱形窗,窗子上装有喷涂了氧化铝的窗板,所用材料是胶合板。放电影和放映录像的时候,窗户上的窗板就可以起到遮光的作用。墙上的壁洞里安装着可伸缩的照明设备,隐藏在和窗板相同材质的氧化板后面。巨大的长方形地板条也喷涂了氧化铝,向上打开后就变成了可以坐的台阶或称为一个升高的平台。礼堂墙上留着古代教士的彩饰画和布道台楼梯拆除后的倾斜印记,这些画和印记的表面甚至涂了防护漆,而这种漆通常是用来清理涂鸦画的——非常有意思吧!<br/><br/></font></div><div><font size="2">  通往二楼的水泥楼梯新装了电镀钢材做的栏杆和垫板。二楼是一个长方形的房间,原先是修道院的图书室,现在用作办公室,从这里向外看是楼下的花园和儿童游乐场。一道18世纪风格的扇形门把整个2楼分割成两部分,与扇形门相连的墙同时也是第2间办公室的墙。两个入口都没有经过修缮,充满了历史回味感;其中一个写着字牌,暗示该房间曾专门被用于谈话,“也许是给探望病人的人们用的。”查蒂尔开玩笑似地说。</font></div><div><font size="2"><br/></font></div><p align="center"><font size="2"><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125131841915.jpg" border="0" alt=""/></font></p><div><font size="2"><br/></font></div><div><font size="2">  第1间办公室里有一架电镀钢梯,通向一个和房间等长的楼厅,这里存放着这个中心的档案。在这里,氧化铝板再次派上了用场——将部分钢梯遮掩起来。这间办公室的墙壁上也绘有天使画——查蒂尔把它们称为壁画。设计师很明智,他们对这些壁画的个别方块进行了修补,还重新布局了壁龛。另一架带抛光木栏杆的楼梯通向一个带天窗(天窗开在屋顶的木头横橼下)的办公室;查尔蒂-科巴森的设计师像处理其他房间那样给这间房铺了树脂地板,并在天花板上使用聚氯乙烯材料以便控制房间内的声音传播。<br/><br/></font></div><div><font size="2">  “梅森德尔的建筑工程还在进行中,”科巴森说,这时他正在从咖啡间高高的横梁上拔出一根弯曲的钉子,“我们已经拔掉了500根钉子,不,也许已经有1000根了。”科巴森自己笑了起来。正如这幢建筑因年代久远而破损的墙壁上的历史痕迹依然留在原处一样,它的修缮工程远远没有完成。</font></div></span></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a27">完美的陈旧</span></div><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a27"><font size="2">1604年,法国女王玛赫·梅迪克伊斯(Marie de Médicis)为巴黎里克利兹修道院埋下了奠基石。此后,这座修建得不太规则的建筑先是迎来了方济各会的托钵僧人,后来又成为军营、纺织厂、顽疾病人的救济所、部队医院、大学的实习医院以及建筑学校。<br/><br/></font><div><font size="2">  从1990年起,这座废弃的修道院被一群艺术家占领了,他们称自己是里克利兹的天使,他们在建筑的墙壁上绘画、画素描,创作涂鸦画。但是,1992年的一场大火驱散了这群艺术家,该建筑也因此被关闭。5年后,这座建筑被巴黎的建筑权威接收,该机构决定把大楼的侧厅改造成梅森德尔建筑公司,使其成为建筑文化中心全国网的一个分部。查蒂尔-科巴森建筑的负责人卡利纳·查蒂尔(Karine Chartier)和托马斯·科巴森(Thomas Corbasson)接受了委托,要把上下3层楼(包括1个教堂和1个图书室)、总面积为13000平方英尺的修道院分别改造成办公室、档案室、4间会议室和1个咖啡间。</font></div><div><font size="2"><br/></font></div><p align="center"><font size="2"><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125131749552.jpg" border="0" alt=""/></font></p><div><font size="2"><br/></font></div><div><font size="2">  这幢大楼内部原先用樱桃木作装饰,前不久进行了局部翻新,墙壁斑驳陈旧,极易让人联想到它四百年的历史。年轻的设计师们决定保留建筑的大部分原貌。“首先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楼确实很漂亮。其次,我们的经费较为短缺,所以我们只在某些局部进行改造,而不是修补墙壁并把它们刷白。”科巴森说。<br/><br/></font></div><div><font size="2">  修道院建于17世纪,历经沧桑,墙壁上布满了裂纹,就在这样的墙上,设计师们安装了一扇玻璃门,通向一楼的接待区。查蒂尔和科巴森保留了位于接待区前方大厅内的石造建筑,并用金属架子加固。</font></div><div><font size="2"><br/></font></div><p align="center"><font size="2"><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12513188623.jpg" border="0" alt=""/></font></p><div><font size="2"><br/></font></div><div><font size="2">  设计师们保留了早期翻新工程所留下的一个离地不高的夹楼,在尺寸上做了一些调整,他们不拆除这个夹楼是因为它也能提供一部分空间。这个狭长房间现在是咖啡间,地板换成了经过抛光的混凝土地板。原来那些艺术家们的素描和绘画作品仍然挂在墙壁上和天花板的直条横梁上。那些横梁是前些年为了支撑下塌的天花板而加装的。从咖啡间的小型厨房和吧台看出去,是大楼外面带阳台的花园。咖啡间的另一端是一个紧凑的展示台,再往后就是一系列的会议室和储藏室。<br/><br/></font></div><p align="center"><font size="2"><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125131823610.jpg" border="0" alt=""/></font></p><div><font size="2"></font>&nbsp;</div><div><font size="2">  咖啡间那边的穹顶教堂现在用作会议室和礼堂,它的特色是高大的拱形窗,窗子上装有喷涂了氧化铝的窗板,所用材料是胶合板。放电影和放映录像的时候,窗户上的窗板就可以起到遮光的作用。墙上的壁洞里安装着可伸缩的照明设备,隐藏在和窗板相同材质的氧化板后面。巨大的长方形地板条也喷涂了氧化铝,向上打开后就变成了可以坐的台阶或称为一个升高的平台。礼堂墙上留着古代教士的彩饰画和布道台楼梯拆除后的倾斜印记,这些画和印记的表面甚至涂了防护漆,而这种漆通常是用来清理涂鸦画的——非常有意思吧!<br/><br/></font></div><div><font size="2">  通往二楼的水泥楼梯新装了电镀钢材做的栏杆和垫板。二楼是一个长方形的房间,原先是修道院的图书室,现在用作办公室,从这里向外看是楼下的花园和儿童游乐场。一道18世纪风格的扇形门把整个2楼分割成两部分,与扇形门相连的墙同时也是第2间办公室的墙。两个入口都没有经过修缮,充满了历史回味感;其中一个写着字牌,暗示该房间曾专门被用于谈话,“也许是给探望病人的人们用的。”查蒂尔开玩笑似地说。</font></div><div><font size="2"><br/></font></div><p align="center"><font size="2"><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125131841915.jpg" border="0" alt=""/></font></p><div><font size="2"><br/></font></div><div><font size="2">  第1间办公室里有一架电镀钢梯,通向一个和房间等长的楼厅,这里存放着这个中心的档案。在这里,氧化铝板再次派上了用场——将部分钢梯遮掩起来。这间办公室的墙壁上也绘有天使画——查蒂尔把它们称为壁画。设计师很明智,他们对这些壁画的个别方块进行了修补,还重新布局了壁龛。另一架带抛光木栏杆的楼梯通向一个带天窗(天窗开在屋顶的木头横橼下)的办公室;查尔蒂-科巴森的设计师像处理其他房间那样给这间房铺了树脂地板,并在天花板上使用聚氯乙烯材料以便控制房间内的声音传播。<br/><br/></font></div><div><font size="2">  “梅森德尔的建筑工程还在进行中,”科巴森说,这时他正在从咖啡间高高的横梁上拔出一根弯曲的钉子,“我们已经拔掉了500根钉子,不,也许已经有1000根了。”科巴森自己笑了起来。正如这幢建筑因年代久远而破损的墙壁上的历史痕迹依然留在原处一样,它的修缮工程远远没有完成。</font></div></span></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a27">20年欧美住宅的三大变化</span></div><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a27"><p><font size="2">在欧美一些国家,房屋住宅结构发生了一些改变:餐厅消失,后院减小,浴室“膨胀”。《澳大利亚周末杂志》说,在过去的20多年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影响了家庭住宅的结构设计;而住宅结构的变化又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该杂志还对将来20年房屋布局做出大胆预测:房屋会越来越小,其功能也将越来越紧凑。<br/></font><br/><font size="2"><strong>&nbsp;&nbsp;&nbsp;&nbsp; 消失的庭院和开放的厨房</strong>&nbsp;<br/></font><br/><font size="2">&nbsp;&nbsp;&nbsp;&nbsp; 20年前,一套标准的澳大利亚住宅有3个卧室,一大一小两个卫生间,一片被称为“花园”的空地,中间还要竖起一座类似于假山的园艺景观。而现在,更多的澳大利亚人选择公寓式住宅,而新型住宅平均拥有4个卧室,空调、家庭房、家庭影院几乎成为必需,开放式起居室(兼餐厅和厨房)蔓延到了阳台,而卫生间则扩大到了3个。<br/></font><br/><font size="2">&nbsp;&nbsp;&nbsp;&nbsp; 尽管如此,澳大利亚的住宅平均面积并没有增加很多。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的调查数据,该国新建住宅的单套平均面积从1984年的162.2平方米增加到了2003年的227.6平方米,增幅为40%,而房间数量却增加了近3倍。<br/></font><br/><font size="2">&nbsp;&nbsp;&nbsp;&nbsp;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现代生活的忙碌,已经让人们无暇、也没有耐心再为花园除草,因此不再需要后院。而人们对浴室的需求却越来越强烈。试想一下,整日在家中上网、看电视,一定会令人感觉迟钝,舒舒服服地洗个澡那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啊。现代人很懂得善待自己。&nbsp;<br/></font><br/><font size="2">&nbsp;&nbsp;&nbsp;&nbsp; 澳大利亚室内建筑设计师迈克尔·特拉真说:“这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家庭用意大利咖啡机的原因一样。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有了电脑。”太多盯着屏幕的时间,会让人们产生味觉、触觉和嗅觉上的需要。因此,现在人们厨房里的多功能咖啡机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咖啡壶截然不同。现在的厨房也变成了一套昂贵的家具,以及一个铺在大理石、不锈钢或者石材台面之上的开放区域。&nbsp;<br/></font><br/><font size="2">&nbsp;&nbsp;&nbsp;&nbsp; 一名澳大利亚科技大学室内设计讲师说:“这是一个‘我能拥有一切’的时代。人们不会对自己需不需要一样东西产生疑问。很简单:‘我会拥有,因为我能拥有’。”</font></p><p><br/><font size="2"><strong>&nbsp;&nbsp;&nbsp;&nbsp; 家庭住宅结构的三大变化</strong>
                                </font></p><p><font size="2">&nbsp;&nbsp;&nbsp;<strong>&nbsp; 变化一:从后院到客厅</strong>
                                </font></p><p><font size="2">&nbsp;&nbsp;&nbsp;&nbsp; 尽管澳大利亚建筑设计师们早已经注意到户内、户外结合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好处,但20年前这种生活方式并非主流。现在,这已经成了一个标准。&nbsp;<br/></font><br/><font size="2">&nbsp;&nbsp;&nbsp;&nbsp; 花园通常是我们透过厨房窗户向外看到的光景,但却不是我们身体接触大自然的地方。现在,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住宅平均面积减少,居住区域向郊区转移,澳大利亚人的后院已经开始消失。新型的贵族生活不再是以一栋独立的房屋为标志,连排住宅、公寓住宅已经取而代之。&nbsp;<br/><br/></font><font size="2">&nbsp;&nbsp;&nbsp;&nbsp; 阳台、露台、平台成为人们接触外界的通道,并与开放式的起居室连接。也就是说,人们可能失去了后院的花草,却赢得了一个户外房间———你甚至可以打赌,这是最常用到的地方。</font></p><p><br/><font size="2">&nbsp;&nbsp;&nbsp;<strong>&nbsp; 变化二:从餐厅到开放式起居餐饮区域<br/></strong></font><br/><font size="2">&nbsp;&nbsp;&nbsp;&nbsp; 从阳台穿过宽大的玻璃门,进入一个时尚的起居天地。由于兼有餐厅和厨房的作用,面积大自不用多说,而且设施齐备新颖。这是现代住宅的一个新特点。这种理念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已经有人提出来过,但是直到现在才进入到澳大利亚家庭生活中。&nbsp;<br/></font><br/><font size="2">&nbsp;&nbsp;&nbsp;&nbsp; 按照苏珊·谢里汉姆的解释,厨房、餐厅、起居室已经结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系统,可以让人们更快速地处理生活中的琐碎事务。“人们在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总想与家人一起度过这些宝贵的时间。” <br/><br/>&nbsp;&nbsp;&nbsp;&nbsp; 餐桌不再仅仅是吃饭的桌子,它也有了多功能。除了在这张桌子前吃饭和玩游戏之外,还可以与自己的孩子一起看书,可以让孩子们在这里写作业,还可以跟同事们一起喝点饮料。 </font></p><p><br/><font size="2">&nbsp;&nbsp;&nbsp;<strong>&nbsp; 变化三:从隐蔽厨房到陈列厨房</strong>&nbsp;<br/></font><br/><font size="2">&nbsp;&nbsp;&nbsp;&nbsp; 现在的厨房可以被称为一个“艺术品”,当然造价不菲。20年前,厨房就是厨房,就拘泥在一个房间里。做饭是一件很私人、很隐蔽的事情。现在,厨房“走”了出来,展现在人们眼前,而且成了家庭生活的中心。 <br/><br/>&nbsp;&nbsp;&nbsp;&nbsp; 谢里汉姆说:“孩子们可以在家人做饭的时候写作业,而且他们之间还可以互动。”而RMIT大学设计学院室内装潢与设计部主任维多利亚·沃斯提兹补充说:“这更是一个展现你生活品位的重要地方。”&nbsp;<br/></font><br/><font size="2">&nbsp;&nbsp;&nbsp;&nbsp; 20年前,1万澳大利亚元(7500美元)可以装修出一个几近奢侈的厨房,而现在,人们用10万澳大利亚元只能换来一个不锈钢或者人造石材料的厨房,当然,精美的厨房家具和最时尚的欧洲厨房设备必不可少。冰箱和洗碗机都可以藏到橱柜里。茶杯托盘变成了一些抽屉,轻轻一推,这些抽屉就会安静地关上。</font></p></span></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8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a27">如同在乡村[组图]</span></div><div align="center"><span class="a27"><div><strong>卡斯托&amp;格林伍德建筑师事务所(Kostow Greenwood)设计作品展示</strong></div><div>&nbsp;</div><div>案例精要:开放式的、未加修饰的办公室常常被宣传成利于创造的培养。因此,通过创造一个“乡村家庭风格的办公区”,MRP公司在达拉斯的办公室呈现新的开放局面。</div><div>&nbsp;</div><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613113751682.jpg" border="0" alt=""/></p><p align="center">&nbsp;</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61311385944.jpg" border="0" alt=""/></p><p align="center">&nbsp;</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613113817287.jpg" border="0" alt=""/></p><p align="center">&nbsp;</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613114247785.jpg" border="0" alt=""/></p><p align="center">&nbsp;</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61311515948.jpg" border="0" alt=""/></p><p align="center">&nbsp;</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613115119702.jpg" border="0" alt=""/></p><p align="center">&nbsp;</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61311522644.jpg" border="0" alt=""/></p><p align="center">&nbsp;</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613115217358.jpg" border="0" alt=""/></p><p align="center">&nbsp;</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aaart.com.cn/cn/admin20468ss/ewebeditor/UploadFile/2006613115229428.jpg" border="0" alt=""/></p><p align="center">&nbsp;</p></span></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西门市集
良渚文化走廊
欢肆效果图
墨尔本高楼
勾庄
临平体育馆
奥体世纪城
江南科技城
馥香园航拍
金沙湖航拍
城北万象城
科创趣城
杭州西站
运河
和平里
杭州南站
浙金地块
武林新核心3
武林新核心2
武林新核心1
浦东御桥湾
绿城潮听明月
未科湿地开发
金色钱塘
文教、申花
世纪城地标
滨江棠前嘉座
钱塘江大潮
苏杭城际铁路
春和云境
未科3兄弟亮灯率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4-5-7 17:51 , Processed in 0.06221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