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西施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最著名的色情女間諜。她也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這四大美女是西施、貂蟬、王昭君、楊貴妃,前兩個都是色情間諜,王昭君是和親工具,楊貴妃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總之,四個人都沒有好下場。 </p><p> 現存有不少西施遺跡,有些遺跡如蘇州的靈岩山我們去過。但是劉達臨教授認為資料不夠,靈岩山只說明了吳王夫差對西施的寵愛,在山上為西施建造了不少宮殿,但這只是西施曆史的一個方面,為了寫這本書,還要探訪西施的故里即浙江諸暨的苧蘿村。于是,我們在 2005年2月下旬專門去了諸暨。 </p><p> 我們去諸暨的這個日子選得真好,二月下旬,應該是春寒料峭,可是這一天卻是春風送暖,陽光普照,暖洋洋地,一點也不冷。西施世世代代住在苧蘿山下的苧蘿村,現在這個地方已修建成一個“西施故里”,我們走進“西施故里”,向右一拐,就是“西施”殿。 </p><p> 西施生活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她姓施,名夷光,所住的苧蘿有東西二村,她住在西村,故名西施。她天生麗質,美豔絕倫。公元前494年,西施所在的越國被吳國打敗,不得已而求和,越王勾踐到吳國去當了三年人質。越王勾踐這個人很有心計,百般討好吳王夫差。有一次夫差生病,勾踐前往探病,竟口嘗了夫差的糞便,夫差很奇怪,問他干什麼,勾踐說:“臣聞嘗糞便之類,可知病情的發展;味甘則不佳,味苦則漸愈,今味苦,知大王之聖躬無礙也。”夫差大為驚奇,想考驗一下自己的兒子,叫兒子也嘗嘗自己的糞便,兒子面有難色。夫差歎曰:“親如子,尚不及勾踐也。”于是對勾踐更加信任,不久就把他放回越國去了。 </p><p>這等于是放虎歸山。勾踐回國后,發憤要報仇雪恥,“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嘗膽”就是描寫勾踐當時奮發圖強的一個著名的典故。他召集了大臣範蠡與文種,商量了許多“滅吳之計”,如怎樣休養生息,怎樣團結民眾,怎樣訓練士兵,等等。大夫文種擺出了滅吳“九術”,其中有一術就是抓住“吳王淫而好色,宰佞以曳心”(《吳越春秋》)的弱點,賄賂吳國宰相伯,獻美女給吳王夫差,使他“惑亂沉湎,不領政事”,放松了對勾踐的警惕,使越國贏得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p><p> 越國向吳王夫差進貢了不少美女,西施和鄭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夫差對西施寵愛異常,為求得美女歡心,就大興土木,在虞山北麓築姑蘇台,在靈岩山建館娃宮,終日沉湎酒色,荒廢了朝政。 </p><p> 吳王夫差的所作所為受到了以伍子胥為代表的一些忠臣的反對。伍子胥諫勸夫差不要放勾踐歸國,夫差不聽。他又諫勸夫差不要納貢,不能沉湎女色,夫差卻說:“越貢二女,乃勾踐之盡忠于吳之證也。”伍子胥得到不少情報,知道勾踐在養兵備戰,告訴夫差,夫差也不相信。最后,伍子胥被逼自殺,臨死時說:我死后,你們把我的頭掛在吳國的城門上,讓我看到越軍是怎麼打進來滅吳的。 </p><p> 伍子胥的話應驗了。公元前473年,勾踐發兵攻打吳國,吳國失敗了。夫差求和,勾踐拒絕,最后夫差自殺。自殺時他對左右說:“我死后你們用巾蓋著我的臉,我在地下無面目見尚父也!”“尚父”就是伍子胥,他生前尊伍子胥像父親一樣。 </p><p>吳國被滅后,西施這個大功臣榮歸故國了,可是回來以后又怎麼樣呢?有許多不同的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她隨範蠡歸隱于五湖。她和範蠡本來是情侶,后來西施為了救國,犧牲了愛情,犧牲了青春。功成歸國后,範蠡這個聰明人對她說,勾踐此人可以共患難而不可以共安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們再待下去會有危險,不如逃走吧,于是他們就泛舟于五湖四海,不知所終。相傳範蠡后來做生意,發了大財,人稱“陶朱公”,那麼西施也就成了“富婆”了。第二種說法是:西施第一天回到越國,晚上勾踐就叫她侍寢:“夫差玩得你,我為什麼玩不得你?”西施終歸是個性工具。后來勾踐之妻認為 “此乃禍水,豈可久留”,叫人把西施扔進水里淹死了。第三種說法是西施回到了故鄉諸暨,初唐詩人宋之問的《浣紗篇》云:(西施)“一朝還舊都,靚妝尋著耶,鳥驚入松蘿,魚畏沉荷花。”遺憾的是,這種說法缺少更有力的證據。 </p><p> 我們閑步在西施故里,回想西施生平和結局,不勝感慨。我問劉教授:“對西施的三種結局,你相信哪一種?” </p><p> 他說:“我相信第一、二種,它更有悲劇性,更令人同情。勾踐這個人,曆史記載他很有心計,很陰險,他拍夫差馬屁的那一套,一般人真做不出來。範蠡和他共了几十年患難,算是看透他了,后來跑了。文種不跑,就被勾踐殺了。許多統治者,功成以后就殺功臣,這似乎是一個規律。我看勾踐是不會輕易地放過西施的。” </p><p> 我說:“我也是這樣想。不過第一、二種可能不可能是同一種情況呢?譬如,西施功成回國,勾踐又把她玩弄,勾踐的王后又要害西施,逼得西施跟範蠡跑了?” </p><p> 他說:“你倒有想像力,很有這種可能。” </p><p>我們走進西施殿,西施的塑像豎立在中央,姿態嫻雅,不失農家女的本色。她臉帶愁容,兩眼向前,似乎在省視自己复雜、多難而不幸的一生。我問劉教授是不是喜歡這個塑像?他說:“這個塑像不俗,不過我看不出什麼愁容來,可能這是你的心理作用。” </p><p> 西施塑像上方掛著一塊匾,大書“荷花神女”四字,塑像前面還有一個“功德箱”,叫人捐錢。庭院外還有個大香爐,不少人在那里燒香,向西施像膜拜。在西施殿里,有一對年輕夫妻帶著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夫妻叫孩子朝西施塑像磕個頭,小孩趴下來“吧嗒,吧嗒”地磕了兩個頭。我不懂這是為什麼,叫孩子磕頭總是祈求西施降福于這個孩子吧,但是磕兩個頭就能降福了,那麼這個降福不是太廉價了嗎?在我的心目中,西施是個悲劇性的女性,一個受迫害的十分令人同情的人物,為什麼一定要尊她為神呢? </p><p> 這里有個長廊,曲曲彎彎,壁上都嵌滿了古今文人寫的有關西施的詩文,詩不壞,書法也不壞,頗有點像西安的碑林。我和劉教授看了看,可惜沒有更多的時間來吟誦。 </p><p> 我比較欣賞這首詩:“棹聲一去二千年,範蠡西施逐暮煙,自是不尋尋便得,五湖云水豈無邊!”我讀了這首詩,眼前似乎映現一葉輕舟,載著範蠡、西施二人,在暮色蒼茫之中遠去,遠去。。。。。。 </p><p> 劉教授說他更喜歡另外一首。他說這首詩雖然不夠工順,但是觀點是對的,這首詩是:“浣紗溪畔清淑女,守身如玉西施心。天生麗質賽芙蓉,竟落勾踐機中俑。一朝選入君王側,以暴還暴周复始。灼灼其華動吳宮,曆史悲劇痛萬眾。” </p><p> 總的來看“西施故里”修建得不錯,通過很多塑像、文字說明,表現了中國曆史上這個著名的故事。有苧蘿村,有荷花池,在水中又立有西施塑像。唐朝女詩人魚玄機就寫過《浣紗廟》的詩,唐代大詩人李商隱也有“西子尋遺殿,昭君覓故村”之句。明、清、民國各代都在這里修建西施遺址,但在曆代戰亂與“文革”中屢遭破壞。十几年前又重新修葺。兩址有兩萬多平方米,看起來很不錯。不過可能因為經費緊張(我看到有人捐款10萬元就能立碑了),有些地方稍嫌粗糙。 </p><p>諸暨這個地方反映出西施的一生,而我們去過的蘇州靈岩山則反映出西施這個色情女間諜的活動。她利用夫差的寵愛刺探情報,麻痹夫差的鬥志,離間夫差和一些賢臣的關系。從靈岩山舊址可以看到夫差如何寵愛西施,西施怎樣達到了她的政治目的。靈岩山上有館娃宮,不過這是后世再建的了;山上有個“玩花池”,這是因為西施愛花,夫差專門為她修建的。還有個“玩月池”,也是夫差專為西施修建的,“玩月池”是什麼意思呢?“舉頭望明月”,望明月總要“舉頭”,但是夫差怕西施“舉頭”太累,就專門開鑿了一個池塘,讓西施可以不費力地欣賞池中月影。 </p><p> 從靈岩山往下看,山下有一條彎曲的小河,據說因為西施愛花,夫差就叫人每天要送鮮花上山,開鑿這條小河就是為了運輸鮮花上山用的。蘇州有個鎮叫“木瀆”,這名字的由來就是因為夫差大興土木,運來的木頭把河河都塞滿了。</p><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8 9:15:2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