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57|回复: 19

转个笑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0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div style="FLOAT: left;"><img alt="发贴心情" src="http://bbs.zjol.com.cn/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4.gif"/></div><b>[转帖]《南京活雷锋》</b><br/>          南京老太赶公交,摔了 <br/>            下车小伙扶起来,巧了 <br/>            录完笔录送医院, <br/>            诊断骨折诉法院,告了 <br/>            法官判他没过错, <br/>            但赔了少了她不干, <br/>            它说: <br/>            俺们那旮答都是南京人, <br/>            俺们那旮答警察做伪证, <br/>            俺们那旮答审判靠推理, <br/>            俺们那旮答没有活雷锋. <br/>            俺们那旮答没你这种人, <br/>            救了人还不捉肇事者, <br/>            俺们那旮答送到医院还不快离开, <br/>            这个人他不是南京人. <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nbsp;(白)常理,一群畜生!<br/></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p>幽默的智慧接近于伟大,你笑了吗?</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0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偶郁闷了[em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0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p>苦笑...</p><p>无语...</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0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苦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0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p>笑不出来</p><p>为南京悲哀</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0 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p>哭笑不得,苦恼人的笑.</p><p>[em06][em06]</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0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p>电脑出问题,重复发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0 14:09:1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3"><font color="#ff0000"><font size="5"><strong>史上最弱智判决将把人性引向</strong></font><strong><font size="7">恶<br/></font>&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时寒冰</strong></font></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这是一份注定将被载入史册的判决书。</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先看事情的大致经过:<font face="楷体_GB2312">2006年11月20日,<u><strong><font color="#000066">彭宇</font></strong></u>在南京市某公共汽车站好心扶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起来,并送其去医院检查。不想,受伤的徐老太太及家人得知胫骨骨折,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人,要其承担数万元医疗费。被拒绝后,老人向南京市鼓楼区法院起诉,要求彭宇赔偿各项损失13万多元。此案惟一的目击证人陈先生当庭陈述,他看到的情况是:老太太手里拎着保温瓶,向第三辆公交车跑去。她跑到第二辆车的车尾时,不知为什么就跌倒了。这时,他看到从第二辆车后门下车的彭宇走了几步,上前帮忙,然后自己也上前帮忙,并打电话叫老人的儿女过来,整个过程大约半个小时。徐老太太曾在法庭上称不认识陈先生。当时不是他帮助的自己,陈先生非常气愤,提出自己当时曾用自己的手机帮老太太打电话,手机里有通话记录可以证明。</font></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nbsp;&nbsp;&nbsp; <font size="4"><font size="3">这位徐老太太的儿子是一位警察。当彭向承办法官申请,向当时出警的派出所调取彭宇、陈先生及高老太的原始笔录,派出所却以正在装修为由,无法提供。后来更是声称笔录遗失。当事的派出所长说,我至少找了6次还是没有找到,不过我拍了笔录纸的照片.并说,“我为了搞清事实才用手机拍了笔录的。”当被追问到谁的手机拍的,所长拿出手机说就是他的这部手机。紧接着,彭宇当着所长的面调出照片Exif信息证明照片并非所长手机所摄。在记者的追问下,这位所长说出了实情:照片是老人的儿子拍摄的。卢所长说老人的儿子对他说是同行,他就把老太儿子的手机扣下了……<br/></font><br/></font></font></p><p><font size="3"><font face="楷体_GB2312">&nbsp;&nbsp;&nbsp;&nbsp;</font></font><font size="3">&nbsp;&nbsp;&nbsp;&nbsp;<br/>&nbsp;&nbsp;&nbsp; 即使没有学过法律的人,根据常识也能感觉到此案的蹊跷之处。然而,法官却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判决,裁定彭宇补偿原告(徐老太太)损失45876元,10日内给付。这份判决书当之无愧地成为天下奇文,下面一同赏析:</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 <font face="楷体_GB2312">南京鼓楼区法院认为,老太太是与彭宇相撞受伤。理由是:“根据日常<u><strong><font color="#000066">生活</font></strong></u>经验分析,老太太(原文为“原告”)倒地的原因除了被他人的外力因素撞倒之外,还有绊倒或者滑倒等自身原因情形。但双方在庭审中均未陈述存在老太太绊倒或滑倒等事实,故根据本案现有证据,应着重分析老太太被撞倒之外力情形。” <br/>&nbsp;&nbsp;&nbsp; 判决书继续说:“人被外力撞倒后,一般首先会确定外力来源,辨认相撞之人;如果撞人之人逃逸,作为被撞倒之人的第一反应,是呼救并请人帮忙阻止。本案事发地点是公共场所的公交站台,且事发时间是视线较好的上午,事故发生的过程非常短促,故撞倒老太太的人不可能轻易逃逸。而根据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strong>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 <br/></strong>&nbsp;&nbsp;&nbsp; <strong>法院认为,如果彭宇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是好心相扶。”</strong>“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u><strong><font color="#000066">社会</font></strong></u>情理,在老太太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说明事实经过并让老太太的家人将她送到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判决书写道。<br/>&nbsp;&nbsp;&nbsp; “如果不是他撞的,应该不会垫钱。” 在和老太太家人一起将老太太送到医院后,彭宇曾掏出了200多元钱给老太太的家人交医药费,彭宇的解释是,“当时老太太家里人急着给老人看伤,又说没带钱。这样我才把钱给了他们,他家里人当时还说要给我打欠条。”而现在这成了他有责任的证据之一。 判决书作了这样的表述:“在事发当天,彭宇曾给老太太200多元钱,且此后一直未要求老太太返还。关于彭宇给钱的原因双方说法不一:老太太说是彭宇先行垫付的赔偿款;彭宇认为是借款。” <br/>&nbsp;&nbsp;&nbsp; “彭宇和老太太素不相识,一般不会贸然借款。即便如彭宇所说是借款,在有承担事故责任之虞时,也应当请公交站台上无利害关系的其他人证明,或者向老太太家属说明情况后索取借条或说明。但彭宇在本案中未存在上述情况,而且在老太太家人陪同前往医院的情况下,由他借钱给老太太的可能性不大。” <br/>&nbsp;&nbsp;&nbsp; <strong>“而如果撞伤了他人,则最符合情理的做法是先行垫付款项,”</strong>基于上述判断,法院认为,可以认定这200多元钱并非借款,而是赔偿款。&nbsp; </font></font></p><p><font size="3">&nbsp;&nbsp;&nbsp;</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nbsp;<strong>放下彭宇到底是撞了人还是救了人不提,单就这份判决书而言,就可称得上史上最弱智判决书。这种判决是对法律的彻底的颠覆和背叛!是对法律的公然强暴和亵渎!这种凭借想像力和推理判案的做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倒退,是对人类良知和道德底线的公然蚕食和破坏!<br/>&nbsp;&nbsp;&nbsp; 法官断案,要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然而,这些判决书从头到尾都在用推理和猜测的口吻表述,这哪里是一份判决书?分明就是一部充满奇特想像力的<u><strong><font color="#000066">小说</font></strong></u>,光天化日之下,法院竟然启用一位不入流的文学青年来断案!我靠!!!&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 这份史上最弱智判决侮辱了国人的智商!<br/>&nbsp;&nbsp;&nbsp; 窃以为,即使换只狗坐在法官的位置上,也不至于犯下如此匪夷所思的错误,因为,它不拥有那种奇特至极的怪异智慧和思维方式!<br/>&nbsp;&nbsp;&nbsp; 老太太跌倒了,别人去救,法官就能得出“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的结论,在这个法官心目中,我们这个社会该是多么的黑暗啊!人心该是何等恶毒!倘若今后这位法官的老娘跌倒,因无人相救而亡,这位法官还有理由埋怨社会缺乏爱心吗?不,人们的爱心正是被这种白痴和弱智的混账判决给葬送了啊!<br/>&nbsp;&nbsp;&nbsp; 我做记者十多年,见过不少**,但从来没有一份判决令我如此愤怒。这份判决书的危害在于,它彻底地以法的形式摧毁人们的爱心!它在明目张胆地把人心引向恶!它告诫人们,见人危难千万不要相救,否则将引火烧身,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灾难。这种错误的引导显然是违背公理、违背大道的。如果人人自保,人人见死不救、见危不助,我们这个社会该是多么的冷酷!我们这个社会现在的问题不是爱心泛滥,而是私心泛滥啊!我们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的是对爱的倡导而不是对爱和善的绞杀。任何一个有公心的人都应该明白,我们目前的社会对爱和善的企盼是何等的焦渴和强烈!<br/>&nbsp;&nbsp;&nbsp; 我的愤怒在于,这种弱智的判决与我毕生追求的公心思想完全背离,它犹如一把剑,深深地刺伤我,令我痛楚难忍,让我条件反射般作出最愤怒的反应!<br/>&nbsp;&nbsp;&nbsp; 依照想像力裁决案件是非常危险的。<br/>&nbsp;&nbsp;&nbsp; 如果本人也依照该法官的思路想象下去会发生什么?这位法官出生的时候也许被驴踢伤了脑壳,或受过严重惊吓,不然,拿出如此判决书“显然与情理相悖”;这位法官也许从中得到了什么好处,不然,拿出如此判决书“显然与情理相悖”……这样可以一直推理下去。如果第一个推理成立,我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法院系统组织一次彻底的检查,凡智商为负数,出生后有被驴踢伤脑壳病史、受过严重惊吓的家伙,一律清除出法官队伍,以防止类似丢人现眼的弱智判决沦为这个时代的笑柄。同时,应该彻查为这类法官发放证书的相关责任人,为何将如此脑子不够用的家伙引入法院系统。<br/>&nbsp;&nbsp;&nbsp; 我还建议对此案进行重审,严查背后有无作伪证、外力干预司法甚至腐败等问题,要以令人信服的证据作出公正的判决,还善良人以清白,把恶人的狰狞面目昭示于天下,维护法律的尊严,捍卫人类的公理和道德底线!<br/>&nbsp;&nbsp;&nbsp; 如果有法官认为本人此文所言“显然与情理相悖”,欢迎法官去法院起诉,时寒冰即为本人真名。By the way,提醒该法官,根据举证责任,要告我首先证明我写的那个脑壳被驴踢过的家伙就是你,你要出示出生证明和被驴踢过的医疗鉴定、还有智商为负数的医疗鉴定。我不相信我正好倒霉透顶,又在法庭上碰见一位想像力奇特的文学青年,在还没有看清楚我长得帅不帅的情况下就判我败诉!(注明:文中楷体部分是引用的媒体公开报道)<br/></stro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0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p><strong><font size="4">写的太好了.</font></strong></p><p><strong><font size="4">这个社会需要正义.需要公正. </font></strong></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0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事有后文吗?</p><p>南京真是出人才啊~~~~</p><p>一个马六党,一个这样的法官~~~</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0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h1><font size="4">子在渊:谁敢再扶摔倒的老太太</font></h1><div class="from_info">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0日09:09 <span class="linkRed02"><a href="http://www.dayoo.com/" target="_blank" style="TEXT-DECORATION: none;"><font color="#a20010">大洋网-广州日报</font></a><font color="#a20010">
                        </font></span></div><!--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div class="artibody" id="artibody"><p>  <strong>作者:子在渊</strong></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span><span lang="EN-US"><p></p></span></p><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法官关于一桩法律案件的判决,没想到引起了不少人“到底还要不要做好事”的道德追问。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span><span lang="EN-US"><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南京一位老太太将青年彭宇告上法庭,称对方撞倒自己,要求其赔偿十几万元的损失。彭宇则称自己好心帮助<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那位老">那位老</personname>太太,将她扶起送她去医院,却反被诬告。近日,南京市鼓楼区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称“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因而裁定彭宇补偿原告</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0%</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的损失,即</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5876</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元,</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日内给付。</span><span lang="EN-US"><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在没有弄清事实真相之前,我们不能武断地说,老太肯定是自己摔倒,彭宇就是被冤枉的好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法院按“常理”来判案,有值得商榷之处。</span><span lang="EN-US"><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首先,法官应该懂得“谁主张谁举证”的法理原则。老太太要向彭宇索赔,必须拿出证据证明他撞了自己。倘若老太太不能作此证明,彭宇对老太太的摔倒就无需承担责任。但是在此案中,法官却采取了举证倒置的原则,来推定彭宇撞人在先,扶人在后,不符合法理的基本要求。</span><span lang="EN-US"><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其次,透过判决书可以看到,法官判决的依据是靠“日常生活经验”,按照“常理”和“社会情理”分析出来的,而不是依据老太太提出的证据来加以证明。将这种常识性和经验性的推理用到判决中显然不妥,毕竟法官断案不能像福尔摩斯破案一样,以推理来还原事实,而是靠事实、靠证据说话。此案中,法官仅仅依据自己蹩脚的推理,就断定小伙子“有罪”,实在是难以服众。因为,倘若按照法官的逻辑思维来推理,同样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分析”,一个</span><span lang="EN-US"><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5</fon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岁的老太太,腿脚灵活性当然会差些,加上在车站候车匆匆忙忙,自己不注意而摔倒的可能性也非常大。</span><span lang="EN-US"><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再次,审视此案中法官的主观经验性判决,大有隐含着一种人性恶的前提,并以此而推定人有罪。判决书中类似这样的话语看起来特别刺眼,如“如果彭宇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是好心相扶”、“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而可以自行离去”、“如果不是他撞的,应该不会垫钱”……在法官的眼中,我们的社会似乎就是一个缺少爱和缺少帮助的世界。</span><span lang="EN-US"><p></p></span></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严格意义上来说,法官不应将自己的个人偏见和道德认知加入到案件的判决中,这会影响法律的公正。不应混淆法律的事实证据和道德的人性恶预设。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尽管现代法律在制度设计上预设着人性恶的前提,但这种形而上的预设不能用来进行事实上的推理,它不足以作为有罪的证据。现代社会确有人不愿意见义勇为,看见别人摔倒不会将其扶起,但是我们不能以此就主观断定所有的人都不会见义勇为。所以,在真相没有弄清楚之前,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搞“有罪推定”,既是对彭宇的不公,也是对社会的麻木。</span><span lang="EN-US"><p></p></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bidi-font-size: 12.0pt; mso-font-kerning: 1.0pt; mso-fareast-language: ZH-CN; mso-ansi-language: EN-US; mso-bidi-language: AR-SA;">  由此案所传递出来的导向也让人担忧。假如法官以人性恶的推理就定罪量罚,那以后还有谁会冒着风险,去扶起一个摔倒的老太太呢?</span></p></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0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p>通过公众舆论不知是否能使该案改判?彭宇应该是会上诉的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0 15:39:4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0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当庭表示不会上诉的?不过这样的舆论应该南京有个态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0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胖胖羊</i>在2007-9-10 14:50:00的发言:</b><br/><p><strong><font size="4">写的太好了.</font></strong></p><p><strong><font size="4">这个社会需要正义.需要公正. </font></strong></p></div><p></p>[em17]<font face="黑体" color="#ee11ee" size="5">顶!</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0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笑不出来[em06][em1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10 17:45:5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0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有新暴料<a href="http://www.daqi.com/article/1596455.html">http://www.daqi.com/article/1596455.html</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1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刺猬</i>在2007-9-10 23:13:00的发言:</b><br/>又有新暴料<a href="http://www.daqi.com/article/1596455.html">http://www.daqi.com/article/1596455.html</a></div><p></p>如果能证明确实是同一个人,那徐老太就是个专业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1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也差一点碰到这事。</p><p>平时步行十分钟去站点坐车,有一天出门迟了五分钟,只得骑自行车赶去站点,清晨路上空无一人,于是我违反交通规则骑在了人行道上,只见远处走来一老人,在离我二三十米的距离时,慢慢的小心翼翼地往侧面倒下来,很象电视里的慢镜头,刚好那天是我不能迟到的日子,于是我没有多想就骑了过去,心里在内疚.....坐上了车,我越想越不对呀,要是我停下车扶起老人,那可就碰上麻烦事了,我有十张嘴都说不清了。</p>[em02][em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临平新城
丰收湖天街
海潮望月城
黄山风景
丹枫四季
临平城区
闻堰综合体
桂冠东方验房
缤纷城
临平老宅
京东Mall
江荣府
“金手指”
产业孵化基地
空中花园
河滨之城
临平未来农场
江河汇
未科航拍
临平公园
招商花园城
金沙湖晚霞
桂冠东方
花园城
火车西站
喜悦和
艺创综合体
味美浙江活动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4-11-17 15:48 , Processed in 0.06169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