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郏县紧紧抓住义务教育发展和提高质量的主线,通过采取布局调整、资源共享、强弱结合、校际合作、教师队伍建设等有力措施, 为各所学校的提升、每位教师的成长、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有效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抓基础,促进办学条件均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学条件是基础。长期以来,受历史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制约,山区学校布局分散、规模小、整体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教育质量低。为突破这个难题,该县通过优化学校布局、校舍改造、改善办公条件等措施,有效缩小了校际间的办学条件差距。
郏县坚持“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小学就近连片,初中到乡镇办寄宿,高中进县城”的工作思路,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推进均衡发展的高度出发,有计划地推行学校布局调整,撤并“低、小、散”学校。近年来小学由309所调整到233所,普通中学由 24所调整到18所。目前,全县14个乡镇共有寄宿制中、小学生39430多人,占所在乡镇学生总数的1/3。通过逐步撤并规模小、效益低的学校,发展壮大中心小学,整合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小学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郏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县财政十分困难。中小学校舍大部分是70年代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靠乡村自筹资金建设的,教室标准低,现在大都超过了使用年限,出现了很多中小学危房。因此,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优先用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每年都有一个教育的专题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并优先落实。2005年总投资7500多万元,建成了郏县一高新校区,该校100个教学班,能容纳学生6000人,整体建筑设计超前,规模宏大,并成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三年来,该县先后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6000平方米,新建校舍7805平方米。
该县投入200万元,为农村中小学配备了实验设备、体育器材、学生课桌凳;投入180余万元,为4000余名教师配备了办公桌椅、资料柜,对部分农村中小学校会议室进行改造并配置了桌椅;投入220 万元为教师购买学习用书,为学生购买公共用书。
在农村边远山区学校实施“四小工程”。该县农村山区学校占全县学校总数的1/3,边远山区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着工作和生活条件差的问题,由此影响教师的工作情绪和教师队伍的稳定。为改善山区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从2007年开始该县实施山区学校“四小工程”(教师厨房、洗澡间、活动室、住室建设改造工程),两年分两批共完成了40所山区学校的建设任务,并配备了炊具、活动器材等,学校办公条件明显改善,极大地增加山区教师扎根山区、奉献教育的激情,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抓核心,促进师资力量均衡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教师资源的科学调配和教师素质的普遍提高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内容。郏县所辖山区居民分散,交通不便,校点众多,人口稀少,生源减少,教师知识老化。因此,近年来该县把教师队伍整体优化作为一项战略工作来落实。
为了让更多的农村年轻教师尽快成长,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分期分批对农村教师进行重点培养。郏县先后选派1000余人次教师到山东杜郎口、江苏洋思、南京东庐等地学习。邀请全国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韩军、窦桂梅、李先启、米裕庆、丁榕等10多位专家作报告,3000余名教师及中小学校长受益。三年培训农村教师2900多人,约占全县中小学教师培训总人数的65%。截至2009年年底,全县农村小学教师专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分别达到71.4%、61.7%,比2006年分别增长6.6个百分点和10.1个百分点。
该县在评优评先方面优先考虑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近三年表彰的优秀教师中,农村教师占到总数的59%。在福利待遇方面适当倾斜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除要求同一区域内教师享受同等福利待遇外,对边远贫困乡镇和城镇薄弱学校中小学教师给予特殊津贴,从2008年起对边远贫困乡镇的1300多名中小学教师每月上浮一个等级工资。教师补贴政策的实施,使薄弱学校、农村学校能够留住优秀教师,而且能吸引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从教。
该县制定《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暂行办法》,鼓励和支持城区教师在其编制、工资待遇和工作关系不改变的情况下到乡村学校任教。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去支教,让他们讲授教育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更好地发挥名优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使更多学生享受名优教师的优质教育,推动区域教育发展。农村学校也定期选送教师进城听课、学习、开展联合教研等活动,使经验得以互补、智慧得以碰撞、理念得以升华、素质得以提高,为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了传统方式下难以实现的飞跃。
全县选拔百位名师到农村中小学校义务巡回讲学,充分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示范作用。近三年来,已先后组织优秀教师送课下乡60余次,共有220多位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优秀教师踊跃加入到送课下乡的行列中来。送课下乡优秀教师积极认真的工作作风、严谨科学的执教风格和扎实厚重的学科素养给广大农村学校的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年来,全县中小学有三项教研课题在省级立项,32项课题在市级立项。在省级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中,有5项获奖;在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作品322篇,149篇教改论文获省级奖。
抓关键,促进生源质量均衡
招生制度的改革,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办学条件基本均衡的情况下,生源的均衡对学校的均衡发展至关重要。一是小学严格实行划片招生政策。按照学生户籍所在地与家长户籍一致、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规定,凭户口到所在的片内小学办理入学手续;对初一新生全部实行免试入学。二是严格学籍管理制度,严把学生流动关,防止城乡之间学生的无序流动而造成的生源质量不均衡。三是推行“农民工子女就读无障碍”政策,开办留守儿童班。从2006年9月开始,在西街小学、新世纪小学和乡镇有条件的学校开办留守班,专门安排留守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起居。
抓根本,整体提升教育质量
为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郏县采取了系列措施,整体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建立联合体办学,城区学校除了具有优越的办学条件之外,还拥有优质的教师资源,教师配备比例高于农村学校。为此,该县开展“城镇支援农村、近郊支援边远、强校支援弱校”的措施,共享名校资源。2007年暑假,该县让管理规范、办学效益好的两所县直新世纪小学和西街小学分别与城关镇南街小学、北街小学联合办学,成立了教育联合体,实施“统一管理、统一师资”。此举发挥名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名校、强校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渗透到周边学校,使名校、强校的蓬勃生机和新鲜血液不断注入周边学校,实现优质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共享,逐步解决城区部分学校大班额问题。形成经验后,逐步向全县推广,目前,全县已有6个乡镇的中小学校开始实施联合体办学模式。
强弱结合,大小合作,联片教研,构建全县区域合作教研框架。为了均衡全县教学管理、教学研究等教学过程中的资源,郏县教体局把全县14个乡镇的18所初中分为四个教学合作组织。每个合作组织由4至5所学校组成。组建的原则是强弱搭配、大小结合,每月组织1至2次活动。教学活动主要以“三同”课(几个学校的同课教师同备一节课、同讲一节课、同评一节课)为载体,也可进行班级管理交流、优秀教师送课等,各乡镇小学也按照初中教研模式进行。这些教学活动从2007年开始,已形成该县一项经常性工作,活动情况也纳入考核。这样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强了教学过程中的资源均衡。
该县教研重心下移,由“走上来教研”到“走下去教研”。每年从教育局局长、班子成员到各股室、教研室的同志深入基层学校听课,与教师面对面、零距离地接触,接受教师的咨询,指导教师的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全县教学质量整体提高。教体局从班子成员到各股室同志,每周下基层学校听课调研1至2次,每两周召开一次党委扩大会议汇报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经验及时推广。
该县针对小学(尤其是农村学校)的音体美等专业教师总量不足与教师缺编的现状,为适应新课改对学校开设选修课程并配备相应师资的新要求,在渣元等14个乡镇的小学实行了教师跨校走教制,让教师打破学校界限,实行乡镇统一选定、统一管理,就近跨校授课。渣元乡共有小学12所,选聘4个英语教师巡回授课,不仅克服了农村学校小科目课程因师资缺乏不能开设的困难,还能避免这些课程课时不多而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
几年来,该县通过大力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教体局先后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教师培训年”先进单位、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先进单位、市工会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市师资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市高招质量先进单位、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市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等30多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