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阿姨正坐楼道电梯回家。
杭州市艮园小区13幢1单元最近“入住”了一个“新邻居”——楼道电梯。它可站、可坐还可以放东西,按下开关后,走完一层楼14级台阶用时最多也就21秒。自从上个月底安装使用后,这里的居民开心极了,上下楼再也不觉得那么累了。 房子住久了有感情 可人老了 要是有电梯就好了 72岁的付大伯住在艮园小区13幢1单元701室。他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吃穿不愁,就是有一个小烦恼:年纪慢慢大了,上下楼越来越吃力。1年前,付大伯看着电视,转台到浙江影视频道时,突然心里一动:要是装台节目里介绍的楼道电梯,不就好了? 他兴冲冲地和妻子黄阿姨商量,可黄阿姨一开始不理解:如果住老小区上下楼不方便,索性搬到女儿那儿吧,有电梯,大家住一起还热闹。可是,在艮园住了19年,邻居也都熟悉,付大伯不想离开。 老两口有了分歧,加上电梯装在楼道里,不能一户人家说了算,付大伯只好暂时放下装电梯这个心思。 事情在几个月后出现了转机。一个偶然的机会,楼下401室的宗阿姨听说了这事也心动了。“我和老付一样,这儿住久了不愿搬家。”宗阿姨觉得,搬家不如装台电梯,省钱又省力。 巧的是,对门402室的邻居也有同样的想法:她的半月板受损严重,上下楼都靠一对拐,走得特别慢不说,关键是累啊。 看不少邻居同意,黄阿姨也不反对了。剩下的关键,就是说服其他邻居了。付大伯夫妇和宗阿姨决定分头行动,一家家上门当说客。 楼层高就多分担点钱 楼道电梯“众筹”安装成功 付大伯住的这个单元楼,早些年是浙江航空公司的福利分房,共7层。一楼、二楼不住人,整个单元11户人家。 “大家都是一个单位的,都熟悉得很。老头儿一出面,大家基本都说好。”黄阿姨说,只有6楼和3楼的两户人家因为个别原因表示不愿意。 之后,付大伯联系了楼道电梯安装公司,安装的所有费用加一起,共20多万元。这钱怎么分摊?大家商量好,参照其他小区的模式,楼层高就多出点,“1到3楼,9户人家都走,就均摊这3层的钱,正好每户1万元;3楼到4楼,由4楼往上的住户均摊;4楼到5楼,由5楼往上的住户均摊……以此类推。” 电梯的控制系统是24V直流电,一个楼道一年的电梯电费是300多元。有人说大家均摊,但黄阿姨说:“既然是我们家牵了头,电费就由我们出吧。” 按规定,电梯半年维修保养一次,一年大维保一次。对每台电梯每年300元的维保费,大家一起分担。 一切商量妥当,只缺电梯。上个月底,备受期待的“新邻居”终于在大家的千呼万唤中亮相了。 上一层楼最多要21秒 电梯宽11厘米 不影响正常通行 昨天,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把。 电梯是分段式的,不改变楼道原来的结构和功能,安装在楼道靠墙的侧边,分为控制系统和运行系统。整个框架宽11厘米,若打开载人踏板的话,宽约40厘米,剩下的空间仍足够一个成人正常上下楼。 按下坐电梯的红色按钮后,电梯控制柜会伸出载人踏板,宽30厘米、长36厘米,刚好够一个成人双脚站立。站稳后扶好把手,再按牢上行推动按钮(下楼按牢下行按钮),踏板就带着人缓缓沿着台阶向上(下)移动。 要是你累了,想坐着上下楼,边上有一块重竹板,横放就能坐,还能用来放置物品。电梯可以承重150kg。 记者感觉,这个“接力式电梯”和扶手电梯有点类似,运行速度也差不多。“接力式电梯”的发明者、浙江非常道楼道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竺圣刚说:“电梯可以调速,但考虑到老人家的安稳,我们设置成了0.35米/秒,扶手电梯一般是0.4米/秒。” 记者用秒表测试了下,台阶最多的一层共14级,上行只需21秒。 此外记者注意到,两台电梯之间能“对话”。当你从一层电梯下来,控制系统已经发出无线信号,二层的踏板会自动为你打开。当你停止使用时,载人踏板又会进行自动复位,方便下一名乘坐者使用。 不属于特种设备 杭州已有十几个小区装楼道电梯 自从装好后,13幢1单元就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观光客”,有小区内其他幢的,有隔壁小区的,还有附近社区的。 “以前买菜回来,一想到要提上7楼就觉得累。”黄阿姨说,现在真方便,感觉双手双脚都得到了“解放”。 宗阿姨有个姐姐在上海,住在6楼。单元的电梯一装好,宗阿姨就迫不及待地拍照“炫耀”了一下,她笑着说:“我已经把这个电梯推荐给我姐姐了,帮它打了一个免费广告。” 据了解,这种楼道电梯不属于特种设备,是居民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安监部门目前暂没有纳入监管范畴。竺圣刚解释:“因为不涉及房屋结构的改变,就装在楼道里,不用别的部门审批。”目前,他们已经在杭州十几个小区装了接力式电梯,全国已经装了3000多台。 “楼道电梯的编程控制设计的是慢启动,而且悬空很低。即便遇到不安全感的站立,也可以马上移开踏板站到楼梯上。电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电机会马上制动,比如钢丝绳断,电梯会被强制刹车。”竺圣刚表示,针对一些老人年纪较大、体力不好、站立都有困难的情况,他们开发了多功能精华版的第三代产品。 艮园小区13幢1单元装的这个楼道电梯,就是这种电梯的“第三代”。竺圣刚介绍,第一代只能站,第二代可以坐,第三代在两者的基础上还能放东西了。他说:“第三代已经实现了功能的全面性,不会有第四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