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不怎么爱在朋友圈冒泡了,记得2013年左右的时候,很爱上微信,整天抱着手机刷朋友圈,那时的朋友圈都是鲜活的生活气息,好久不联系的朋友也通过微信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不知怎么的,渐渐地,朋友圈开始变味了,微商、代购之类的广告开始疯狂刷屏,很多都还是九宫图,看得我心烦,就把那些朋友都屏蔽了,除了广告还有一个现象就是类似新闻联播,全都是生活快活,岁月静好,主要分两大派,美食和旅游,大家的生活看起来很美好,但也美好得像精美包装过一样,大家都在云巅之上,不接地气也不太真实,例如有的朋友刚在朋友圈发美食、美美的自拍、配上让人羡慕的文字,和他联系的时候,他却说他最近烦恼很多,整个人都不好……于是现在回归被我忽略多年的论坛,虚拟网络,论坛是真话最多的地方,这点深得我心。 回到我开贴的主题——记录分享我的加拿大生活。 在加拿大生活,前前后后加起来有8年,这8年的加国生活,用高晓松的一句话形容再合适不过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我在加拿大的两个城市生活过,渥太华和多伦多,渥太华是以前留学所在的城市,多伦多是现在移民加拿大生活的城市,这两座城市是除了家乡之外,我最熟悉最亲切的地方,不过这三座城市,两座被我抛弃,一座曾被我很是嫌弃……真是迷之命运。 先说说渥太华吧,那是一个有着美好大学记忆的地方。
同样是首都,渥太华不像我们帝都,车水马龙,无限繁华,而是一派小镇的风味,房子大都是矮矮的房子,路上的行人看起来十分悠闲,整个城市的氛围安静、优雅,渥太华在我眼里完全没有首都的感觉。 第一次去到渥太华的时候印象很深刻,到达机场,恰巧赶上机场出租车司机罢工,他们开着空车,鸣着车笛,围着机场一圈一圈示威,就是不接乘客,并没有看见警察镇压。第一次看到罢工,有点怕,担心会发生打架之类的事,还担心人生地不熟的,不知道去学校。幸运的是机场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我们,解释说因为出租车罢工,所以机场免费提供车把我送到学校,听到这个好消息,我一阵窃喜,觉得资本主义国家服务很周到,担心全无。 那是第一次出国,还是自己一个人出国,最窘迫的就是蹩脚的英语,虽然在国内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来了之后才发现国内学的全都没用,完全派不上用场,既是聋子也是哑巴。不过语言关,且不说学习了,想要好好生活下去都很艰难。 我知道效果最大的唯一的学英语的办法就是多和老外沟通,好在自己从小脸皮和墙壁一样厚,不怕丢脸。于是就开始和同学聊天交谈,一开始我说错的地方他们会觉得好笑,也经常和我开开玩笑,但是就一起打打闹闹一笑而过!过了没几个星期他们开始帮我矫正英语,帮我介绍加拿大各种各样的特色,带我去超市,带我吃好吃的,教我如何坐公车,给我介绍冰球,滑雪板,带我一起去买东西逛商场,一个学期以后我的英语基本上没有问题了,出去办理任何事情都自己解决。其他国家的留学生,那就是更好相处了,大家都是异乡人,心情和处境都差不多,比当地人更加谈得来,所以渥太华那5年,并没有觉得很多人所说的被排斥那些情况。 我的大学生活,更多的是诗和远方。挣脱了高考的束缚,大学生活很是放飞自我,加上上课和作业的方式与高中时的不一样,整个人都很放松甚至很享受学习的过程,很怀念和同学一起上课的时光,一起上课,一起排练节目,一起走在渥太华街头做调查…… 在大学期间还玩了很多新鲜事,第一次开雪地车,第一次帮牛挤奶,第一次打猎, 第一次去看演唱会……节假日里会和朋友自驾游,游览加拿大的名山大川,也会去打工,餐馆、咖啡馆、写字楼这些地方,我都去过做过兼职,虽然曾被人坑过,干了一个多月,拿不到工资,但也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和结交到更多的朋友。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大学生活,那一定是彩虹色,多姿多彩,丰富美好。
渥太华美丽的丽都运河 本来父母让我读完大学就回国,而我实在是太喜欢国外无拘无束的生活了,就给自己延长了一年,和父母说,来留学是为了给身上镀金的话,有国外的工作经验,那这层金就可以镀得更厚一些。父母觉得我求上进,就支持我留下来找工作。 然后在渥太华呆的第五年,我才回国,原因一个是和父母约好了,自己在外面一个人飘了那么久,也确实想家,当我知道父母为了不让我担心,向我隐瞒妈妈生病住院的事,我就觉得自己更应该回来。另一个原因是初恋男友,高中在一起还不到一年,出国那五年,见面的次数十个手指头都能数得出来,异国恋比一般的异地恋还要苦逼n倍,最起码时差真是个大问题,常常会是白天不懂夜的黑。然而我没想到的是,我万里之外为爱回来,都还来不及你侬我侬,我就发现初恋劈腿的事,而且还是劈了两年,最纯洁的初恋就这么不完美地结束…… 第二次来加拿大,我们一家四口决定不再回国内生活了,以后定居加拿大,就移民过来了。由于考虑到老公工作,孩子学习的原因,我们去的是多伦多。 那是一场很决绝的离别,我们把家里的所有大件家具,锅碗瓢盆,只要是能过海关的,在加拿大能正常使用的,统统都搬到了多伦多。 其实本来不计划搬家过去的,只是搞定签证后,我早早地就收拾行李,这一趟不设归期的远行,想带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一边想着家里这个这个舍不得,那个也不能丢,出去逛街也会想着加拿大这个买不到,那个在加拿大很难买到而且很贵,也一路买买买,一家四口东西,5个28寸的行李箱装简直是杯水车薪,加上几个拎包背包,想了想在机场托运、出关检查等等环节,就压力山大。 听朋友说海运可以带的东西多一些,就和老公商量要不要海运。老公说如果海运的话,想运更多的东西去,对着家里指着说这个带,那个也要带,最后变成了把整个家当都带过去,这样去到多伦多也不用再大费周章买家具了,另外我们也觉得新不如旧,这些家具用着习惯,也有感情了,比用新家具舒服。 之前没想过搬家,还把一部分精致的装饰品,生活用品送给朋友了,很后悔……还好因为我们是新移民,在国内买新的一起带过去,可以免税。 这是搬家那天拍的,第一次搬家搬那么多东西,第一次跨国万里搬家,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专业的搬家,打包材料很厚实,师傅手脚很利索,全部包好几层,让我对安全多一分放心。新买的东西,他们是把新包装拆掉,换掉他们的自己包装箱,就这样就能免税,不可思议! 搬完的当天晚上,直接上飞机去多伦多,在机场和父母送别的时候,满心不舍,忍着不敢哭,怕惹父母伤心,一和父母分开,就泪流满面。在十几个飞行时间里,一点睡意都没有,脑海里像电影一般闪过好多过去生活的片段,就这么眼睁睁地到了多伦多。 移民长期定居和留学暂居,去多伦多和当时去渥太华的心情,完全不一样。移民过去,扯断了生长三十多年的根基,脱离了曾经给予生长水分的土壤,放弃了苦心经营的成果,同时丧失了游刃有余展现自我的舞台,移民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心情难免会更复杂。
一个多月之后家具漂洋过海到多伦多家里 我的家 虽然加拿大给我的印象很好,空气好,生活舒适,但是如果不是考虑到孩子的未来,我还是倾向于在上海生活。 我儿子还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公就提议过移民,说孩子教育要从娃娃抓取,加上老公本身就很想去国外生活,那时候我不同意,家公家婆更是极力反对,直接和我们说,坚决不同移民,若孩子高中以后去留学就可以,还说若我们执意移民,他们两老绝对不会跟我们过去加拿大,因为他们的生活、朋友都在这边,到加拿大会没有人陪他们喝茶拉家常,没有人陪他们耍太极,下象棋,生活会陷入极度无聊,了无生趣。他们还说加拿大是出了名的冷,他们最怕的就是冷,一点都不想过去,甚至还说如果我们真移民了,他们就把房子卖掉,然后搬回宁波老家生活……老人态度出乎老公的意料,为了家庭和睦,移民的事就不提了。 后来再提起移民的事,是儿子上小学的时候。回想以前我们小学的时候学习不知道多轻松,放学了就玩,不用请家教,周末也没有培训班,小升初和初升高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压力,只有高考的时候尝到压力的滋味。现在的学生,只要是升学竞争都非常激烈,亚历山大贯彻大学之前的学习生涯。 儿子上了小学,一年级就开始背负沉重的书包去上学,关键是儿子的注意力不放在学习上,完全没有遗传我们的学霸细胞,班里成绩排名都是倒着看的。儿子的同学们成绩不错的,都语数英三科火力全开地在外面加课、提前学习。比你厉害的人都在努力,作为别人眼里的“学渣”还在原地踏步的话,那就被人甩在十万八千里之外了,儿子才上三年级我们就开始担心他小升初了,所以我们也请家教,也报培训班,另外我们夫妻俩也化身家教,特意先自己“学习”一遍小学知识,然后晚上辅助孩子做作业,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累,我们也累。 该做的都做了,儿子的学习成绩还是有点提升的,但不明显,关键是孩子排斥。其实我们并不是非对他的成绩有多高的要求,而是担心万一去了一个不好的初中沾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惯,进而影响以后高中和大学,那就是对一生都造成不良的影响,不得不重视。 儿子的情况家公家婆也看在眼里,他们也会担心报培训班过多,会不会束缚孩子的天性,影响天性的发挥,可不报呢,就是放疗,那后果更严重。国外的教育可以让孩子开开心心地享受无忧忧虑的童年,接受更全面的知识、素质教育,让他学会为自己的事请负责、做主,这时候老公再给两老做了一系列的思想工作,他们也就渐渐接受了移民这个想法,再加上他们退休后到处出国旅游,国外的好也是看在眼里的,父母开始不再反对了,这才能移民到多伦多。
我最爱的加拿大雪景 多伦多不是我移民过来才第一次去的,之前在渥太华留学的时候就曾经来过很多次,对多伦多印象也很不错,都是新鲜空气让人很爱,一样是一座很干净也很慢生活的城市,虽然当时从上海飞往多伦多的飞机上,并不是带着满腔憧憬愉悦地来到这片土地的,但我是一个乐于接受新生活,也比较乐观的人,也有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记得当时到达多伦多机场,经过海关时一个工作人员脸上挂着亲切的微笑对我们说“Welcome to Toronto”,那时立马对这个城市的好感度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我有多年的加国生活经验,在加国生活不会感到多么不适应,就是多伦多朋友少,约逛街吃饭聚会之类的,不再有人随叫随到,加上有没有工作,和外面的人接触最多的大概就是超市的收银员,所以偶尔会觉得孤单,不过大多时候要带小女儿,生活也不会无聊。 来到多伦多生活,我操心更多的就是一日三餐那些事,谈不上是“眼前的苟且”,直到儿子在学校和别人打架开始,就觉得生活就是眼前的苟且,对多伦多的印象也开始不好。 有一次下午,我正在超市里买菜,被老师一通电话叫到学校,原因是儿子和同学打架了,对方是当地人。那是一节美术课,两人都要用同一个颜色的画笔画画,那时我们到多伦多不久,儿子的英语还没有顺畅到能表达自己内心所有想说的话的程度,然后两人从肢体语言慢慢变成了拳脚相向,我和另一个孩子的家长都被叫到了学校,老公出差,当场就只有我一个人,对方是位人高马大四肢发达的爸爸,两小孩究竟是谁先动手的不清楚,两人都说是对方先动手,两人手上都有被刮伤的痕迹,那位爸爸怒火冲天,让我们必须道歉赔偿要讨个公道,老师一边说是误会误会,小朋友之间的正常吵吵嘴,一边劝那位爸爸别动气,一边劝我向他们道歉,本来道歉我一见到他们就道过了,而且是真心实意的,可老师的态度让我很生气,我儿子也受伤了,我找谁向我们道歉去呢,那位老师还是他们是本地人,我们外来的要让他们一点,听了我就更生气了,赤裸裸的歧视。 那天回家,我问了儿子是谁先动手的,儿子还是说是那位同学,我选择相信我儿子。我儿子虽然成绩不好,在国内读书的时候就很调皮,经常抄别人作业,上音乐课偷偷翘课去踢球,还踢坏过好几次学校的玻璃窗,乃至于我是个经常光顾老师办公室的家长。但是我儿子从来没打过架,我们从小就教育他不要用拳头解决问题,这么多年来他从来也没打过架,我儿子常说自己是男子汉,坦坦荡荡,做错的事他可能不会主动告诉我们,但是我们问他永远都会实话实说,哪怕他知道说出来我们肯定会责骂他。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儿子没有说谎,先动手的就是对方。 最令我生气的是,后来他们之前还有两次打架,一次还打得鼻青眼肿的,看得我心都在绞痛,而对方和老师还是坚持认为是我儿子的错,我儿子还说他那同学和他说从中国来的都不是好人,这才打他……那是我第一次认为人性是丑陋的,歧视的存在的。 来多伦多导火线就是儿子的教育,如今遇到这样的事,我对继续呆在多伦多开始反感,那时特别想收拾行李回国。但想归想,那已经不是说走就能走的时候了。 后来我们让儿子转校了,惹不起我们躲得起,幸运的是转到的那间学校很好,基本上没有收到老师的投诉,我不再是老师办公室的常客,老师有时会发一些上课的图片给我看,看得出来儿子和同学相处得很好,我这才渐渐地接受他留在这边学校,也才不动不动就说回国这样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