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现,即便限购限贷力度及各项监管措施频频加码,一线城市和热点二、三线城市密集出台以“限购、限贷、限价、限售”为核心的紧缩调控措施,房企的销售额依然普遍向好。 强者愈强,寡头争霸,中小型房企的出路在何方?
2016年首次迈入3000亿规模的恒大、万科和碧桂园,在增量上继续高歌猛进,合同销售额分别为2842.2亿元、2727.5亿元、2409.7亿元,甩开第四名保利地产1000多亿,牢牢地占据了合同销售金额榜的前三名,2017全年冲刺5000亿大关似乎指日可待。 上半年恒大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4.84%至1879.8亿元,远远超过万科和碧桂园。此外,恒大上半年成功引入两轮合计700亿的战略投资,并在5、6月份两个月内迅速还清1129亿永续债,力求未来不断降低资产负债率。 2016上半年合同销售额落后于恒大和万科的碧桂园,今年对于规模有自己的野心和执念,加速扩张后一跃超过恒大、万科。这也导致碧桂园面临着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资产负债率同比增加近10个百分点至88.13%。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有两点因素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第二是受结算速度的影响,三四线城市的结算速度普遍比一二线城市的结算速度要快。
数据显示,2009年到2016年,排名前五的房企市占率由4.5%持续提升至12.9%,从第六到第十名,市占率由3.3%提升至5.7%,从十一到二十名房企市占率由2.1%提升至5.7%。从2010年到2016年,二十一名到五十名市占率由3.4%提升至7.7%,从2013年到2016年,排名五十一名到一百名的房企市占率由2.5%提升至3.6%。 未来市场集中度依然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毕竟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这一比例依然处于低位。2016年底,美国前五名和前十名,市占率分别为20%和29%,中国分别为13%和19%。 8月和富力联手拿下伦敦地块让中渝地产一度刷足了存在感,然而这家原本凭借高端住宅抢占市场的房企,由于区域局限性过强而受到当地房价影响大,加上对未来房地产市场的预判失误,已经将内地所有的地产项目全部出售,目前唯一的业务只剩下海外投资。 相较于中渝置地,闽系军团显得势头强劲,旭辉更是5年剑指3000亿。 张宏伟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这是源于部分闽系房企较为激进地加了太多杠杆,融资成本里民间资本占有一定比例,因此面临较大风险。
除了营业额和利润率,土地储备也是房企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各大龙头房企的拿地表现各异。 万科去年上半年位居上市房企拿地金额榜首,今年上半年新增土地面积767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37%,落后于碧桂园、恒大和保利。万科认为,目前土地市场较热而房价下降幅度较小,土地市场竞争依然激烈,所以公司投资拿地会非常谨慎。 在王玉光看来,中小房企拿地难是不争的事实,“买不到进场门票”成了常态,但这不意味着没有生存空间。毕竟中国房地产市场空间很大,一二线和三四线有着截然不同的格局和分化,很多三四线小城市,依然是地方诸侯起作用,天然的地域属性赋予了他们拿地和开发上的优势。 存在变数的2017下半场,房企逐渐渗入商业、长租公寓、产业地产、特色小镇等领域,中场哨声结束,新的战役也即将打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