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季节,我们寻找《浙里好农味》的第一站,来到了浙江南部的青田县。那里“稻田养鱼”,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青田县,稻田养鱼始于唐代。清光绪《青田县志》中有“田鱼,有红、黑、驳数色,土人于稻田及圩池养之”的记载。这是有关青田田鱼养殖的最早文字记录。2005年5月,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青田县政府副县长陆剑飞告诉我们,今年9月,青田县正式提出了《“稻鱼共生”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争用3年时间,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方式转变和“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生产模式推广,提升标准化水平,基本形成稻鱼产业全产业链,推动农旅文融合发展,充分显现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效应,把“稻鱼共生”转化为“稻鱼共赢”,力争实现遗产保护与农民增收双赢。 本报记者 毛玮琦 潘骏 何慧婷 梯田里的鱼儿吃稻花 两年才能长到六七两 出了青田县城,往东南方向,沿着盘山公路一路上山。车到半山腰,一片片层层叠叠的梯田开始“显山露水”。小舟山的梯田之美,果然名不虚传。而同样闻名遐迩的是这里农民的耕作方式——“稻田养鱼”。 下了车,沿着长满绿色苔藓的石阶拾级而上,空气中不时传来丝丝“熏香味”,是柴火燃烧的香味?是大灶炊烟的味道?同行的青田人笑说,“一定是谁家又在烘(烤)田鱼了。” 刘永如,今年67岁。我们见到他的时候,老刘正在厨房间伺候他的宝贝——大灶里正用炭火烘烤着田鱼干,揭开锅盖的那一刻,满满一锅田鱼,灿若黄金,笑容不经意爬上老刘黝黑的脸庞,“人人都说‘大海养鱼大舟山,稻田养鱼小舟山’。这田鱼可是我们这儿的宝贝。村里人有女儿出嫁,田鱼都是用来做嫁妆的。很多青田人外出谋生,也会带上田鱼干,这才是最浓的家乡味道。” 老刘是这山上土生土长的农民,这两年,他又多了个头衔,小舟山田鱼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老刘告诉我们,小舟山的田鱼保留了最原始的品种,鱼苗在稻田里出生,在稻田里成长。稻为鱼提供遮阴和有机物质,鱼又可以为稻提供氧气、吞食有害昆虫,形成了“稻鱼共生”的生态。 “我这里养鱼从来不用饲料,鱼儿吃的都是水里的稻花、虫卵和杂草。鱼苗一般养到六七两才能吃,得养两年。产量也不高,一亩田产40斤鱼最多了。价格么,至少能卖60元一斤,做成田鱼干每斤能卖到200多元。” 400米高山产出“稻鱼米” 一亩地能收六七百斤 今年,县里还搞了“稻鱼米”的众筹活动,与农户签约建设绿色稻田养鱼示范基地,生产稻鱼米,老刘是其中签约农户之一。除了自己家的72亩地,他还统一管理着周围这一片500多亩的梯田。“我们的鱼和米都是原生态的,稻米从种到收全是手工劳作,每年一亩地能收六七百斤。”刘永如说。 “这片梯田,海拔有400米,田里种的水稻都是本地晚粳品种。我每年换着品种种,只保留好吃的品种。你问我稻鱼米为什么好吃?我觉得,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的灵气渗透了稻米;二是,我们真的是纯绿色的、有机的,鱼儿不仅能松土还能吃虫,鱼粪又能肥田。我从不用饲料,更不用化肥;三是我们这里生态好,山泉水灌溉稻田,光照时间又长,日夜温差大,所以种出来的稻米,口感松软,特别香。” “我现在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去田里看看,一天出两身汗,换三套衣服,你看我快70岁了,因为每天下地干活,什么毛病都好了,”老刘告诉我们,“现在没有人愿意种田了,缺人手啊,眼看着最忙的季节就要来了,家里老太婆也不要干这个,小孩子都出去了。你知道,我们青田是华侨之乡,青壮年出国的出国,打工的打工。一到农忙,大家只能相互帮着割稻子。等他们都割完了,就轮到我家了”,刘永如说着,眼里满满都是期待。 浙江的美,美在景,也美在食。今日起,浙江省农业厅联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钱江晚报,共同推出《寻味浙江·浙里好农味》栏目。我们将深入浙江各地,寻访和挖掘浙江“好食材”和“好味道”,寻找曾经的记忆和其中蕴含的文化。 通过深入发现、挖掘、采集和包装优质农产品,线上线下广泛宣传,提高产品美誉度,让浙江农产品走得更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推进浙江农业绿色发展出一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