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古城结构图 这几年随着一些盗墓网络小说的流行,让“考古”成了一个文化“热词”。特别是这类小说改编的网络剧和电影的热播,再加上近年来良渚遗址“申遗”工作的推进,更让“考古”成为了热门话题。这些网络小说确实吸引了一些读者对于考古的好奇,但那毕竟不是真实的考古。今天,我们有幸走进浙江省文物考古所,认识一支真正的考古团队,了解他们在良渚古城遗址的工作与生活,听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老师去伪存真说考古,由表及里话古今,近距离地认识良渚文明圣地良渚遗址。 从“文明曙光”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 C形盆地及其内的良渚文化遗址分布图 说起良渚文化,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的一定是良渚文化的玉器。陈列在良渚文化博物馆中神秘精致的玉琮、玉钺、玉璧,不由让人生出种种惊叹和疑问: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时代,良渚先民是如何将一块块美石雕琢得如此精巧细腻?良渚文化从何而来,主宰良渚人日常生活的是什么? 带着诸多的迷惑,我们来到良渚古城遗址考古挖掘现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主任刘斌为我们揭开了良渚古城遗址的神秘面纱。 良渚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地区,迄今已发现各类遗址600余处。良渚文化具有发达的稻作农业和手工业,器物种类主要有玉器、石器、陶器和漆木器,除农业外还饲养猪、狗等家畜。 从墓葬看,良渚社会等级分化明显,贵族墓一般随葬大量的玉器,主要种类有琮、钺、璧、冠状饰、三叉形器、璜等,代表了不同的性别和职能分工。其中玉琮代表神权,玉钺代表王权,主要以玉器为载体的神徽图像在良渚文化范围内高度统一,反映了良渚先民具有统一的宗教信仰。 良渚古城和良渚墓葬的等级反映了良渚文化已进入古王国阶段。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良渚文化存在的时期,也正是古埃及、苏美尔、哈帕拉等世界早期文明兴盛的年代。 刘斌老师告诉我们,良渚文化考古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早在1936年就拉开了序幕,80多年的发现史,是不断刷新认识的历史。 在莫角山遗址发现以后,当时考古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这座规模巨大的土台,本身就构成了外高内平的防卫性质,具有城防的概念,那么良渚遗址是否有城墙? 2006年,随着莫角山西南部的葡萄畈遗址的发掘,让考古学家们对这个答案非常地肯定。从2007年至今,刘斌带领着他的团队又发现了良渚古城中心的宫殿区、城墙和外郭依次降低,构成了三重同心结构,是中国历史时期都城的宫城、王城、外郭三重结构的滥觞。 良渚古城,是整个良渚文化的都城所在,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郭城面积约800万平方米,城内分布有宫殿区和贵族墓地,其中位于中心位置的宫殿台基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高约10-16米。这一发现,是中国古代城市研究的重大突破。 2009-2015年,经过调查和发掘,考古专家们还确认在良渚古城的西北部和北部分布着11条水坝组成的治水体系。整个水利系统形成面积约12.4平方公里的储水面,蓄水量达到6000万余平方米。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防洪水坝系统。 由于现代以来疑古思潮的冲击和国外学者的质疑,曾经作为常识的“中华上下五千年”似乎变得底气不足。“而从目前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来看,如果我们要谈中华五千年文明,只有良渚文化的良渚遗址能拿得出来,而这一时期是神权和军权并重的神王之国的国家形态,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刘斌说。 2010年,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首批1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据悉,目前申遗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中,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正在大步推进,良渚申遗区的环境整治工作也已初见成效。刘斌老师对良渚古城申遗满怀期待,信心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