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A股投资者仍使用自己原来的方式投资港股,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们选择的投资对象是和机构投资者不同的。
知名投资银行执行董事、腾讯“证券研究院”特约作者 郑磊 说港股是机构投资者的天下,可能略显抽象。有读者会提出挑战,A股的机构投资者也很多,为什么不是机构投资者的天下。其实,这个概念在这里不是一个身份属性,而是按照投资行为特征分类的。 我所指的机构投资者,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 因为资金规模较大和投资约束条件,只能选择中大规模的上市公司作为投资对象; 2. 以投资标的的基本面为依据,目标是通过投资而非价格波动获取收益; 3. 采用对冲手段,因此对价格短期波动不敏感; 4. 收益目标较为理性,不会期望超过市场水平太多的收益。 所以,这类投资者一般不会跟风,通常谋定而动,对于价值面不好或规模较小的上市公司不关注,短期股价波动对其投资组合价值的影响有限,在这样的投资环境中,他们自然表现得要“镇定”得多,不大会追涨杀跌。 尽管港股目前是一个机构投资者主导的市场,但仍有一些本地散户投资者。根据RETAIL INVESTOR SURVEY 2011报告,香港成年人口中有35%的人是股市散户投资者(200多万人),人数其实不少,当然与A股数千万的活跃散户数量还无法相提并论。 典型的香港股市散户的特点是47岁,八成以上的散户是30岁以上的人士,男女比例基本各占一半,男士稍多一些,有高中或以上学历。个人月平均收入16250港元,家庭月平均收入35000港元。在香港,这些人已经属于中产阶层。大多数炒股散户持有的股票不超过10只,每年交易次数也不到10次。这与内地散户情况差别也很明显,尽管这一波牛市吸引了一批80后、90后的新股民,这些人很年轻,很多具有高中以上学历,但平均收入水平还是远低于香港散户,而且有些人还没有正式就业。从炒股频次上看,港股散户只能算是偶尔玩玩股票,属于正常的理财行为,而A股散户更为投入,炒股成为谋利甚至被当作主要的谋生手段。 既然如此,习惯于A股市场风格的投资者恐怕得重新学习了。欧美机构投资风格与A股的主流投资风格之间,可谓存在着天地之别。我们列举一些重要的差别,见下表:
我们可以看到,两种风格几乎水火不容。许多A股投资者奉行的是非常原始草莽的投资理念,期望是买入就涨,快速致富,追涨杀跌,因此越有概念越容易翻炒的股票,越是投资者的心爱之物。A股投资者指望靠买卖差价赚钱,而不是股票分红或账面升值。炒股就是为了赚现金赚快钱和大钱,所以分红根本看不在眼里。在许多A股投资者眼里,如果一只股票在短期不能兑现成更多现金,就毫无价值,哪怕3年后的账面值是现在的3倍,从当下来说,也是不值得投资的对象。当然,这种股票在3年内必然会有一段股价快速上涨期,而他们看中的是参与那一段的投资,而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抓不住那段上涨行情。所以,如果A股投资者仍使用自己原来的方式投资港股,在大部分时间里,他们选择的投资对象是和机构投资者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