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土哥涅夫 于 2019-10-1 04:54 编辑
PART 1 │ 壹
9月27日晚,杭州湖滨平海路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开街仪式。闭街改造130多天的湖滨步行街一期部分正式对外开放。相比王国平时代的那一次湖滨整治,此番步行街改造的一大亮点是“城市大脑”智慧系统的介入与“九里七星三渡”域名的启用。
三土曾采访过2000年湖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项勤,以及国际名品街(现在的in77A区)的建设者、时任南都副总裁的张法荣,这一次更是深度参与了“湖滨九里”概念的命名,所以对湖滨、对西湖、对杭州的旅游及城市营销还算了解。在此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反思杭州传统的湖城关系:
杭州对于西湖的索取与消费,是否过度了?西湖奉养了杭州一千年,是否还要再奉养一千年?
苏轼尝曰:“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相比苏州绍兴等江南名城,杭州得益就得益在有个西湖。每逢长假,稳居全国热门景点TOP10榜单的西湖,不知为杭州贡献了多少游客与GDP?撇开西湖,杭州老城区的保护现状与游逛味道,其实是不如苏州绍兴的。外地人来杭州,主要也就绕着西湖转,某种程度上,“西湖十景”就是杭州十景。
直到最近,三土在微博上看到了一版没有西湖的“杭州新十景”名单。虽然它是由一家旅行社推出的,权威性方面无法与过去的“西湖十景”、“西湖新十景”相比,引发的舆论热度却超乎想象,就连杭城的多家官媒都进行了转发与讨论。
那么,这“杭州新十景”究竟包含了哪十景呢?
PART 2 │ 贰
在具体介绍“杭州新十景”之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历史: 1053年,为了方便南北人货往来,泉州太守、书法“宋四家”之一的蔡襄在泉州洛阳江上主持修建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如今这里已成为泉州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并在积极申报世界遗产。
1991年,468米的上海广播电视塔在浦东陆家嘴开工建设,4年后投入使用,承担起上海6套无线电视发射业务。作为当时上海的最高建筑,电视塔甫一建成便入选“上海十大新景观”,后来还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它便是著名的东方明珠塔。
……
可以看到,几乎每个时代都有类似实用设施与商业场所被“景点化”的案例,其背后折射出的,则是不同年代的技术风貌。这样的“风景”,如今也开始在杭州集中涌现。 回到“杭州新十景”的名单:城市阳台灯光秀、新晋世界遗产良渚、淘宝造物节、奥体莲花碗、盒马旗舰店、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全球首家刷脸餐厅KPPO、九堡网红街、网红书店钟书阁、剁手党宇宙总支部阿里巴巴总部……除了良渚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外,其余九景都是杭州这些年高速发展的新产物。
这似乎从一个侧面表明,杭州正在逐步摆脱对于西湖山水的过度依赖,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元、时尚尖端的城市看点。而这,也是所有小而美城市向“光辉城市”蜕变的必经之路。就像北京,拥有那么多的古迹,但真正把它拱上全球城市(Global city)之列的,不是古老的北平,而是进击的北京。
同样的,西湖山水美则美矣,但逛一次两次还行,看得多了也就那样。君不见很多杭州人,多少年都不去一趟西湖的吗?事实上,杭州这几年之所以成为“网红城市”,在许多重要指标上领先成都、武汉、南京等其他新一线城市半个身位,靠的可不是自然人文历史禀赋,而是新技术的破壁、新经济形态与新商业模式的加持。
像这次“杭州新十景”背后站着的,就是助力杭州跃居“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而数字经济的影响,其实早就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PART 3 │ 叁
9月9日那天,三土去位于孤山的浙江博物馆参与中秋祭月的拍摄工作,发现白堤上“彩旗招展,人山人海”,一问才得知,是“淘宝造物节”的组织方在布置场地。3天后,为期14天的2019年淘宝造物节将在杭锅老厂房和西湖两大会场拉开帷幕。
这个创立于2016年的活动,如今已经成为继“双十一”之后,又一个引爆全民狂欢的节日。所不同的是,“双十一”是线上剁手,而“造物节”则把线上的人气搬到了线下,人为创造出了一个个全新的打卡圣地。
比如这次作为会场之一的杭锅老厂房,之前恐怕很多人听都没听说过,但现在,这里被打造成了一个科幻片场:机器人满地走,能做饭、能画画、能乐器演奏;穿上外骨骼机甲,普通人也能抬起一辆1.4吨的SUV;而人造肉、下一代VR眼镜都在这里迎来首秀……这样的“新景点”,想不火也难啊!
而才办了短短4届的“淘宝造物节”,之所以能汇聚如此之高的人气,释放这般巨大的能量,既得益于线上商城无远弗届的号召力,也在于线下的造物热度最终将反馈到线上商业。淘宝数据显示,在14天的造物节期间,400家神店迎来爆炸式增长,特色商家平均涨粉近300%,线上销量环比翻番。
这种线上与线下、人与物的交汇互联,恰恰是数字经济展现给我们的新图景。像这次入选“新十景”的盒马旗舰店,早已不仅仅是一家“新零售生鲜超市”,而是基于一站式生活服务所构建的三公里范围的社区中心。但这种“盒区生活”,只有在数字经济时代,才可能成为现实。
同样的,全球首家刷脸餐厅KPPO改变的,也不仅仅是支付方式的更加便捷化。其背后的生物识别技术正被广泛的运用到政务服务、小区门禁管理等各种场景。
甚至就连中国美院象山校区、钟书阁、九堡网红街这些主打颜值牌的“新景点”,如果不是依托在线上社交网络、短视频、直播平台等渠道的传播,就它们自身的区位来说,在传统“地段,地段,还是地段”的商业法则时代,是不可能拥有现在这样高人气流量的。
在某种意义上,“杭州新十景”揭示了数字经济对于城市产业及管理、市民生活及思维方式的改变与重塑,至于说旅游,不过是顺带而来的一个副产品罢了。就像东汉华信筑堤,本意是防范海侵,结果却围出了一个“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成就了“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的钱塘盛况与天堂美名。
PART 4 │ 肆
2018年10月11日,杭州在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了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动员大会,并印发了《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
会上,作为企业代表的阿里董事局主席的马云慷慨陈词,表示相信杭州人未来将生活在一个世界上最发达、最高科技、最温暖、最幸福的地方。
马云的自信,也是杭州的底气。后者之所以敢同北上深等一线城市争这个“第一”,除了已经获得的一系列“第一”光环:全国第一个把“城市大脑”写入市委市府文件,第一个提出“企业上云”理念,第一个开展5G车联网试点……更重要的还在于,杭州拥有一支庞大而精干的数字经济企业大军。
这其中,阿里巴巴的神话就不用说了,丁香园南橘北枳的故事想必很多人也都听过。尽管马云同志20多天前已经金盆洗手,退隐江湖,但更多个小马云早就在西湖之畔成长起来了。
数据显示,在杭州163家上市企业中,数字经济领域企业已经占据半壁江山。92家独角兽和准独角兽企业,则几乎全部来自数字经济领域。数字经济对杭州的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了约50%。
难怪有人感叹:在数字经济的绝对值上,杭州或许不如北上深,但数字经济的渗透率上,杭州绝不逊色,甚至犹有胜之。
更重要的是,杭州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从企业各自摸索、单兵突进,“进化”到政府、企业、高校集团化协同作战的阶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由杭州市政府同阿里巴巴等企业共同研发的“城市大脑”——从最初单一运用于交通治堵开始,拓展到目前的全方位、各领域,多点开花,全面推进。“城市大脑”不仅使杭州的交通拥堵指数,从全国TOP3降到了第35位,而且其本身,也日益成为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金名片与“第十一景”。
像这次“城市大脑”主导的湖滨步行街改造中,嵌入了名为“七星”的新地标,但你去湖滨实地数数,会发现找来找去就找到六座信息亭(六星)。那么最后一“星”呢?按照官方的说法,第七星就在你我心中,每个人都是景区、城市的一颗“星”。
这并非空洞的抒情,而是“城市大脑”指挥下的现实图景。试想:那些在钟书阁自拍发推的人,既是在观景,同时也在造景。更多的人因为这些推文来到钟书阁,而更多钟书阁式的网红建筑也因此受到启发诞生出来。这是“新十景”区别于“旧十景”之处,也是数字经济神奇的地方。
借助这神奇的数字经济,杭州,终于不再需要依靠西湖这个“眉目”,而凭着数字大脑来进行城市营造与品牌营销了,真是可喜可贺。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三土城市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