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913|回复: 122

经典的为人处世21计(连续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3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计]施恩计—如何建立自己的“人情帐户”

  --------------------------------------------------------

  在人际交往中,见到给人帮忙的机会,要立马扑上去,像一只饥饿的松鼠扑向地球上的最后一粒松籽。因为人情就是财富,人际关系一个最基本的目的就是结人情,有人缘。要像爱钱一样喜欢情意,方能左右逢源。求人帮忙是被动的,可如果别人欠了你的人情,求别人办事自然会很容易,有时甚至不用自己开口。做人做得如此风光,大多与善于结交人情,乐善好施有关。施恩术是人情关系学中最基本的策略和手段,是开发利用人际关系资源最为稳妥的灵验功夫。

  帮助别人时,要掌握以下基本要领:

  ①施恩时不要说得过于直露,挑得太明,以免令对方感到丢了面子,脸上无光;给别人已经帮过的忙,更不要四处张扬。

  ②施恩不可一次过多,以免给对方造成还债负担,甚至因为受之有耻,与你断交。

  ③作为领导要培养下属对你的感情依赖,让他们心甘情愿为自己效力。

  ④给人好处还要注意选择对像。像狼一样喂不饱的人,你帮他的忙,说不定还会被反咬一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1.给人情,留后路

  钱钟书先生一生日子过得比较平和,但困居上海孤岛写《围城》的时候,也窘迫过一阵。辞退保姆后,由夫人杨峰操持家务,所谓“卷袖围裙为口忙 ”。那时他的学术文稿没人买,于是他写小说的动机里就多少掺进了挣钱养家的成分。一天500字的精工细作,却又绝对不是商业性的写作速度。恰巧这时黄佐临导演上演了杨峰的四幕喜剧《称心如意》和五幕喜剧《弄假成真》,并及时支付了酬金,才使钱家渡过了难关。时隔多年,黄佐临导演之女黄蜀芹之所以独得钱钟书亲允,开拍电视连续剧《围城》,实因她怀揣老爸一封亲笔信的缘故。钱钟书是个别人为他做了事他一辈子都记着的人,黄佐临 40多年前的义助,钱钟书叙多年后还报。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要想人爱己,已须先爱人。诸位当时刻存有乐善好施、成人之美的心思,才能为自己多储存些人情的债权。这就如同一个人为防不测,须养成“储蓄”的习惯,这甚至会让各位的子孙后代得到好处,正所谓“前世修来的福分”。黄佐临导演在当时不会想得那么远、那么功利。但后世之事却给了他作为好施之人一个不小的回报。究竟怎样去结得人情,并无一定之规。

  对于一个身陷困境的穷人,一枚铜板的帮助可能会使他握着这枚铜板忍一下极度的饥饿和困苦,或许还能干番事业,闯出自己富有的天下。

  对于一个执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交心的帮助可能会使他建立做人的尊严和自信,或许在悬崖前勒马之后奔驰于希望的原野,成为一名勇士。就是在平和的日子里,对一个正直的举动送去一缕可信的眼神,这一眼神无形中可能就是正义强大的动力。对一种新颖的见解报以一阵赞同的掌声,这一掌声无意中可能就是对革新思想的巨大支持。就是对一个陌生人很随意的一次帮助,可能也会使那个陌生人突然悟到善良的难得和真情的可贵。说不定他看到有人遭到难处时,他会很快从自己曾经被人帮助的回忆中汲取勇气和仁慈。其实,人在旅途,既需要别人的帮助,又需要帮助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帮人就是积善。也许没有比帮助这一善举更能体现一个人宽广的胸怀和慷慨的气度的了。不要小看对一个失意的人说一句暖心的话,对一个将倒的人轻轻扶一把,对一个无望的人赋予一个真挚的信任。也许自己什么都没失去,而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也许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宽慰。相反,不肯帮助人,总是太看重自己丝丝缕缕的得失,这样的人目光中不免闪烁着麻木的神色,心中也会不时地泛起一些阴暗的沉渣。别人的困难,他可当作自己得意的资本,别人的失败,他可化作安慰自己的笑料;别人伸出求援的手,他会冷冷地推开;别人痛苦地呻吟,他却无动于衷。至于路遇不平,更是不会拔刀相助,就是见死不救,也许他还会有十足的理由。自私,使这种人吝啬到了连微弱的同情和丝毫的给予都拿不出来。 也许这样的人没有给人帮助倒是其次,可怕的是他不仅可能堕落成一个无情的人,而且还会沦落为一个可观的人。因为他的心除了只能容下一个可怜的自己,整个世界都无需关注和关心,其实,他也在一步步堵死自己所有可能的路,同时也在拒绝所有可能的帮助。

  战国时代有个名叫中山的小国。有一次,中山的国君设宴款待国内的名士。当时正巧羊肉羹不够了,无法让在场的人全都喝到。有一个没有喝到羊肉羹的人叫司马子期,此人怀恨在心,到楚国劝楚王攻打中山国。楚国是个强国,攻打中山易如反掌。中山被攻破,国王逃到国外。他逃走时发现有两个人手拿武器跟随他,便问:“你们来干什么?”两个人回答:“从前有一个人曾因获得您赐予的一壶食物而免于饿死,我们就是他的儿子。父亲临死前嘱咐,中山有任何事变,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甚至不惜以死报效国王。” 中山国君听后,感叹地说:“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而失国矣。” 即给与不在乎数量多少,而在于别人是否需要。施怨不在乎深浅,而在于是否伤了别人的心。我因为一杯羊羹而亡国,却由于一壶食物而得到两位勇士。

  这段话道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4.口渴以后再送水

  雪中送炭,口渴喂水是施恩的一大特征,别人有难处才需要帮忙,这是最起码的常识。我们内心都有一些需求,有紧迫的,有不重要的,而我们在急需的时候遇到别人的帮助,则内心感激不尽,甚至终生不忘。濒临饿死时送一只萝卜和富贵时送一座金山,就内心感受来说,完全不一样。有某种爱好的人遇到兴趣相同的人则兴奋不已,以为人生一大快乐。两个人脾气相投,就能交上朋友。所以要落人情,便应洞察此中三味。

  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当过一四小小的居巢长,一个小县的县令罢了。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年成既坏,兵乱间又损失不少,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有人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问他借。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刚刚寒喧完,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鲁肃一看周瑜丰神俊朗,显而易见是个才子,日后必成大器,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哈哈大笑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各三千外,鲁肃痛快地说: “也别提什么借不惜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馑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人对雪中送炭之人总是怀有特殊的好感。某位小姐如此说:“我有一位朋友,我每次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一定出现。例如:我有急事需要用车或上班迟到时需要用车,只要我打个电话,他一定到,可以说每求必应。事情一过去,我们又各忙各的。到过年过节的时候,我总是忘不了给他寄一张贺卡,打传呼给他拜个年。”对身处困境中的人仅仅有同情之心是不够的,应给以具体的帮助,使其渡过难关,这种雪中送炭,分忧解难的行为最易引起对方的感激之情,进而形成友情。比如,一个农民做生意赔了本,他向几位朋友借钱,都遭回绝。后来他向一位平时交往不多的乡民伸出求援之手,在他说明情况之后,对方毫不犹豫地借钱给他,使他渡过难关,他从内心里感激。后来,他发达了,依然不忘这一借钱的交情,常常给对方以特别的关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方法,有几点技巧与各位分享:

  ①饮足井水者,往往离井而去,所以你应该适度地控制,让他总是有点渴,以便使其对你产生依赖感。一旦对你失去依赖心,或许就不再对你毕恭毕敬了。

  ③老板刺激下属享受的欲望又不去全部满足,而是一次一点,以使其保持干劲、继续卖命。

  ③对人的恩情过重,会使对方自卑乃至讨厌你,因为他一来无法报答;二来感到自己的低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计]迂回计—如何与难接近的人“套近乎”
   -----------------------------------------------------

  远行之人,前有高山挡路、石头绊脚,自然会想办法绕过去,或动脑筋另辟蹊经。这种做法应用在人情世故里,便是绕着圈子达到目标。换个说法就是不走直线走曲线。

  有些话不能直言,便得拐弯抹角地去讲;有些人不易接近,就少不了逢山开道、遇水搭桥;搞不清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就要投石问路、摸清底细;有时候为了使对方减轻敌意,放松警惕,我们便绕弯子、兜圈子,甚至用“王顾左右而言它”的迂回战术,将其套牢。

  生活中不少人是“直肠子”,“一根筋”,为人处世“碰倒南墙不回头”,十头公牛也拉不回来。这样的人最该学点迂回术,让自己的大脑多几个沟回,肠子多几个弯弯绕,神经多长些末梢。

  一言以蔽之:统几个圈子保证你能在人情关系中得到最大的实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1.曲调未成,先应有情

  明代嘉庆年间,“给事官”李乐清正廉洁。有一次他发现科考舞弊,立即写奏章给皇帝,皇帝对此事不予理睬。他又面奏,结果把皇帝惹火儿了,以故意揭短罪,传旨把李乐的嘴巴上贴上封条,并规定谁也不准去揭。封了嘴巴,不能进食,就等于给他定了死罪。这时,旁边站出一个官员,走到李乐面前,不分青红皂白,大声责骂:“君前多言,罪有应得!”一边大骂,一边叭叭地打了李乐两记耳光,当即把封条打破了。由于他是帮助皇帝责骂李乐,皇帝当然不好怪罪。其实此人是李乐的学生,在这关键时刻,他“曲”意逢迎,巧妙地救下了自己的老师。如果他不顾情势,犯颜“直”谏,非但救不了老师,自己怕也难脱连累。

  这个方法的使用真是巧妙至极。李乐不懂得人际之间“润滑当先”的道理,离自己的学生还差了一大截。要知道我国传统文化,是很讲究绕圈子的。

  著名幽默大师林语堂总结中国人(尤其是读书人)求人办事,像写八股文一样。

  中国人办事很少像洋鬼子“此来为某事”那样直截了当开题,因为这样不风雅。如果是生客就更显得冒昧了。中国人的相会讲究话里做文章,有着八股般起承转合的优美。不仅有风格,而且有结构,大概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是谈寒暄、评气候。诸如“尊姓”,“大名”,“久仰”,“夙违”及“今日天气哈哈”皆属于此类。林语堂称之为气象学的内容,其要在起“来则安之位安而后情定”的作用,即联络感情。这些内容在人们的生命空间中确实也有很大的共同性,不致于遭到抗拒。

  第二段是叙往事、追旧谊。这就更深一层了,要从大众皆有的生命空间过渡到彼此较为特殊的那一块,是深入的过程。林语堂戏称之为“史学”。“也许有你的令侄与某君同学,也许你住过南小街,而他住过无量大人胡同,由是感情便融洽了。如果,大家都是北大中人,认识志摩、适之,甚至辜鸿铭,林琴南……那便更加亲挚而话长了”。这一段做得好,双方感情可能会有真真的融洽。

  第三段是谈时事、发感慨。这可是政治学了。“感情既洽、声势斯壮”,于是便可联手出击,可进入侃的境界。纵横的范围甚广,“包括有:中国不亡是无天理,救国策,对于古月三王草将马二弓马诸政治领袖之品评,等等。连带的还有追随孙总理几年到几年之统计。比如你光绪三年听见过一次孙总理演讲,而今年是民国二十九年,合计应得三十三年,这便叫做追随总理三十三年。”这一段做得好,感情更为融洽,声势又壮,甚而至于相见恨晚,到了两胁插刀的程度。至此,可认为到了陡然下笔,相机言事之际。

  于是,这第四段就叫经济学——奉托“小事”。可客气地起立,拿起帽子,然后兀而转来道:现在有一小事奉烦。先生不是认识某某吗?可否请写一封介绍信云云。这一段要自然随意,不给对方造成很大的压力或使对方觉得自己该欠他多大之情。而是要利用前叙铺垫,陡然收笔,总结全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3.走老人孩子路线

  求人办事,所求之人一般是年富力强的角色,刚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所以在必要的时候,除了走夫人路线外,走一下老人孩子路线,迂回接近目标,拉近彼此的感情,是值得动脑筋做的事情。

  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是理想的路线呢?

  ①老人、小孩容易接近。

  老人因体力虚乏在家休养,或因年岁高而退职在家,没有工作做,家务不让做,谈话是心里有而没处说,因此,常常显得孤寂。如果有人主动接近老人,哪怕是暂时解除老人的孤寂,老人自然非常乐意。再者,心理学表明,老年人较中青年人柔和、慈善得多,也容易接近。而小孩纯朴,喜新好奇爱动:一句唐诗。一段故事、一个怪脸、一声哄捧就能很快赢得小孩的亲近。

  ②老人、小孩喜欢你接近。

  一般地说,老年人见多识广,阅历丰厚,精神仓库里贮藏有大量感性或理性的“经验产品”,一有机会,他们总乐于滔滔倾诉,希望能影响、感动后人,也算获得人生思考的哪怕些许的慰勉。事实上,老人长年留住家中,这种滔滔倾诉故事、传授经验的机会实在很少,因此,老人的生理、心理便表现出极大限度的和善、平易。尤其对于年轻人,他们总乐于主动招呼、热情交谈。至于小孩,若你真诚地以童心相待,带给小孩新奇欢乐,小孩会立刻把你当作“快活大王”或“英雄人物”而崇拜、亲近。一句话,老人、小孩由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他们喜欢新你的接近。

  ③通过老人、小孩,可以融洽全家。

  老人是长者,而中国人有敬老、尊老、孝老的传统。假如老人心悦神怡,全家随之活跃和愉快。中国人又十分看重传宗接代,视小孩为家庭的未来,爷辈如此,父辈更甚。况且现代家庭小孩多是“独苗”,家里人更是哄捧宠爱,如果能和小孩玩在一块,家庭融洽自是水到渠成。

  走老人孩子路线有几点需要注意:

  ①多了解和积累老与小的知识。

  了解老人小孩,除了感性的调查、观察之外,平时也应适当地作些理性积累,如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电影等,积累有关老年健身知识、消闲知识,小孩游戏知识、智力故事等,以便到时“妙手偶得,借题发挥”。

  ②要主动套近乎,拉家常。

  谈话是交际中信息交流最直接的手段。进入一个家庭,见到老人、小孩,要想一见面便产生“一见如故”的融洽气氛,登门人应该主动引出话题打开话匣,而不应该等待家庭一方(老人。小孩)搜寻话题勉强问答。因为双方刚刚接触的短时间内,登门人有心理准备更容易找到合适的话题,况且对于老人,你主动开口也表示了尊敬;对于小孩,你主动开口,能表示亲近,消除陌生感。

  ③不可小瞧,谨慎对待。

  对老人务必态度谦恭、心性美善、行为礼让。这一方面表现你的虚心、诚实,一方面显出你对长者的尊重、敬仰。那种三言两语就夸夸其谈,将老人“挂”一边或踩践自己脚下的言行是切不可取的,结果只能遭到老人的冷遇甚至赶撵。小孩天性乖巧,欢乐容易哭闹也容易,稍有不适就可导致“风雨满楼”。因此,和小孩交往,必须因情困境,投其所好,把握分寸。要用忠诚、童稚去换取欢悦,千万不能居高临下、装腔作势、虚情假意。

  “迂回术”的题中应有之义便是灵活改变做事的线路。遇到办事不顺之时,动动他孩子的脑筋,打一打老人家的主意,是不可忽视的获取好感、建立关系的绝妙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计】借口计—如何化解人际关系中的尴尬处境

  --------------------------------------------------------------

  人做事情总是要名正言顺,要有个说法给个交代,要找个托辞做个解释,仿佛有了理便一切有了着落。有时人们迷恋理由甚至到了掩耳盗铃的程度。所谓借口,其实是“没理找理”,所以找借口时便要绷起脸来,一副“理直才气壮” 的样子,方能得逞。而时机未到便慌慌张张地辩解,只会勾起人们的怀疑和警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1.胡搅蛮缠也得有说法

  人类是理性的动物,事无巨细,都要起个名字,有个叫法,给个说法。即使是个无赖之人,也不愿让人说自己无理取闹,他们总会有自己的“歪理”;皇帝杀臣下、除异己,也得给文武大臣有个解释,尽管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旧常生活中,我们总有很多时候为自己找个遁词。借口随处都需要,只是编造技术有好有赖。

  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个印度人因偷窃被当场捉到。不料,小偷一点儿也没有畏缩,反而理直气壮地说:“如果我拿了东西又逃走,那才算是偷,但我现在只是拿到东西而已,了不起把东西还给你罢了。”说完就大摇大摆地溜走了。 无独有偶,有一位朋友初次到印度旅行时,与人发生了纠纷。他在餐厅进餐时,曾几次离开座位,有一次他回来时正好看到一名男子从他挂在椅背上的上衣口袋中掏出钱包,想取走里面的钱。我的朋友出言指责时,那个人居然说是在替他“清扫皮包”,一直到最后都不承认自己偷窃。看来印度的小偷是找寻借口的高手,在我们看来,这个小偷当然应该是理屈词穷,不会想到他还有什么可以诡辩的了。但他却能理直气壮,并能说出一定的逻辑,倒确实不简单。从这里,起码可以看出对方在险恶环境下所拥有的镇定和机智。另外,人一旦承认错误,很可能一直翻不了身,而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当然,这里并不是鼓励大家采取拒绝承认错误的态度或学习颠倒黑白的行为。这里想强调的是,有些人面对初次见面的人,就以理亏的口吻说话,这种无谓的谦卑,反而会使自己站不住脚,并无益处。如果不长眼色,不明世事,胡乱找借口,就会惹大麻烦,甚至丢了性命。

  刘备与关羽、张飞等人肝胆相照,与诸葛亮鱼水相得,同曹操比较的确可称忠厚,但也并非心无芥蒂。当年攻取四川时,刘备曾与刘璋在涪县会见,刘璋部下从事张裕在座。张裕脸上多须,刘备拿他开玩笑:“我从前在老家涿县,那地方姓毛的人特别多,县城东西南北都是毛姓人家,县令说:‘诸毛怎么都绕涿(借指‘啄”,即嘴)而居呢?”’张裕回敬说:“从前有人作上党郡潞县县长,迁为涿县县令,调动之际回了一趟家。正好这时有人给他写信,封面不知道如何题署好,如果题‘潞长’,就漏了‘涿令’,题“涿令’,就漏了‘潞长’,最后只好署“潞涿君’。借“潞”为“露”之谐音,讽刺刘备脸光露嘴无须。后来张祖归刘备。他对天文、占卜皆通,曾劝刘备不要取汉中,说取汉中于军不利。刘备不听,出兵攻取汉中,证明张裕预言不准。张裕又私下向人泄露“天机”,说魏文帝黄初元年刘备将得益州,九年后将失去益州。刘备不忘当年受辱,借机要杀张裕。诸葛亮问张裕犯了什么罪,刘备说:“芳兰当门而生,不得不锄去。”他找的这个说法,其实并不高明,论借口编造术实不如张裕,可是刘备是主子,权力大,最终占了上风,可见一个人不能持才胡闹,诡辩成性。借口术用于作恶,也不能有好下场,比如北约轰炸科索沃,多少人相信是“出师有名”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2.“名”正则“言”顺

  有一位中学教师,脑筋很灵光,工作中很讲究策略,“找借口”能力令人佩服,把找寻借口用在学生身上效果奇佳。他的班上有一个姓胡的同学,人很聪明,升初中的考试成绩是全班第一名。可仅过半年,期末考试却落到班级第26名。这位老师左思右想,也找不出他退步的原因。后来,他了解到,这孩子有尿床的毛病。被褥尿湿了,家长很恼火,这“丢脸”的事使他自惭形秽。原来是精神上的负担,影响了学习成绩。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怎么办呢?这位老师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我思考了两天,看了一些有关的书籍,终于在一天放学后,办公室人都走光了,我找他谈心。扯了一些班里的事以后,我问他:‘听说你会尿床,是不是?’他一听,脸噌地一下红了,头也挂得低低的。我把他朝身边拉了拉,握住他的手说:‘其实,尿床没什么大不了,老师研究过,十几岁的少年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尿床,只不过是许多家长不声张罢了。’他一声不吭。我继续说:‘老师我也尿过床。’‘真的?’ 他惊奇地问我。‘怎么不是,而且一连延续到初中快毕业。有时一夜尿两三次,睡梦中,我急死了,到处找厕所,找到一个墙角,拉开裤子就尿,结果就尿了一床。’‘哎呀,我也是这样。’他仿佛找到了知音,羞怯之情一扫而光。接着,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扯开了‘尿经’,讲到好笑的地方,一起放声大笑。这时,我们已没师生之别,好像两个 ‘尿友’在交流经验。“后来你是怎么不尿床的?”他突然问我。‘我啊,到了十五岁就自然地不尿床了。’我装着回忆的神情说,‘那时我初中还没毕业,不知不觉地就好了。’他掰着手指算着:‘我今年十三岁,再过两年,我也会好了?’‘那当然!’我肯定地说,‘尿床不是病,到了发育的年龄,就会自然地好了,你用不着烦恼。’当我们走出办公室的时候,他精神轻松多了。“后来,由于家庭、老师的默契配合,那位学生终于摆脱了困境,学习大有长进。”

  广告人可以说个个都是找借口的高手,当即溶咖啡在美国首度推出时,曾有这样一段故事。公司方面本来预测这种咖啡的“简单”、“方便”会大受主妇朋友的欢迎。没想到事与愿违,其销售并无惊人之处。姑且不论味道问题,大概是因为“偷工减料”的印象太强的关系,因为在美国,到此时为止,咖啡一直都是必须在家里从磨豆子开始做起的饮料。只要注入热水就能冲出一大杯来,怎么看都似乎太过便宜了。所以,厂商便从“简单”、“方便”的正面直接宣传,改为强调“可以有效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的广告战略。所谓“请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在丈夫、孩子的身上。” 这种改变形象的作战,去除了身为使用者的主妇们所谓“对省事的东西趋之若鹜” 的内疚。因为“我使用速成食品,一点也不是为了自己的享乐,而是因为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到家人身上之故。”此后,销售量年年急速上升,自是不在话下。

  任何事物都有一体两面。说到传统,其背后的意思就是古板。单只强调即溶咖啡的省事与便利,要完全去除其负面印象可说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如果将“偷工”改变一种看法,就成了节省时间。总之,借口强调偷工的反面意义,即溶咖啡便紧紧抓住了消费者的心。人都是这样,做事情讲究名正言顺,你给他一个名,他是很乐于做些自我欺骗、掩耳盗铃的事的,尤其是事情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实际上,嗜酒者从不主动要求喝酒,却以‘只有你一人,我陪你喝”,或者“我奉陪到底”,“舍命陪君子”这类借口未达到心愿,表面上既不积极,也不干脆。

  这似乎是中国人特有心理,即做事时总想理由推卸责任。即使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也会一味推卸。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先替对方准备好借口,对方就不会再推辞。比如,送礼给人时,先要说:“你对我太照顾了,不知如何感激,这是我一点小意思,请您接受。”由于有了借口,所以对方减少了内疚意识,定会欣然接受礼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3.送礼的六种最佳“理由”

  送礼是在人情往来中不能少的手段。送得好,方法得当,会皆大欢喜,境界全出。送得不好,让人挡回,触了霉头,定会堵心数日。所以,只有巧妙掌握送礼的技巧,才能把整个送礼过程上划一个漂亮的句号。送礼者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对方不愿接受或严辞拒绝,或婉言推却,或事后送回,都令送礼者十分尴尬,弄得钱已花,情未结,赔了夫人又折兵,真够惨兮兮的,那么,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一送一个准儿呢?关键便是借口找的好不好,送礼的说道圆不圆,你的聪明才智应该多用在这个方面。有以下办法:

  ①借花献佛。如果你送土特产品,你可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对方尝尝鲜,东西不多,又没花钱,不是单买的,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那种因盛情无法回报的拒礼心态可望缓和,会收下你的礼物。

  ②暗渡陈仓。如果你送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妨假借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对方对饮共酌,请他准备点菜。这样喝一瓶送一瓶,礼送了,关系也近了,还不露痕迹,岂不妙。

  ③借马引路。有时你想送礼给人,而对方却又与你八竿子拉不上关系,你不妨选受礼者的生诞婚日,邀上几位熟人一同去送礼祝贺,那样一般受礼者便不好拒绝了,当事后知道这个主意是你出的时,必然改变对你的看法,借助大家的力量达到送礼联情的目的,实为上策。

  ④移花接木。老张有事要托小刘去办,想送点礼物疏通一下,又怕小刘拒绝驳了自己的面子。老张的爱人与小刘对象很熟,老张便用起了夫人外交,让爱人带着礼物去拜访,一举成功,礼也收了,事也办了,两全其美。看来,有时直接出击不如迂回运动能收奇效。

  ⑤先说是借。假如你是给家庭困难者送些钱物,有时,他们自尊心很强,轻易不肯接受帮助。你若送的是物,不妨说,这东西我家撂着也是闲着,让他拿去先用,日后买了再还;如果送的是钱,可以说拿些先花,以后有了再还。受礼者会觉得你不是在施舍,日后又还,会乐于接受的。这样你送去的目的就会达到了。借机生蛋。一位学生受老师恩惠颇多,一直想回报但苦无机会。一天,他偶然发现老师红木镜框中镶着字画竟是一幅拓片,跟屋里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正好,他的叔父是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手头正有他赠的字画。他马上把字画拿来,主动放到镜框里。老师不但没反对,而且非常喜爱。学生送礼回报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如不能“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也是良策。

  借路搭桥。有时送礼不一定自己掏钱去买,然后大包小包地送去,在某种情况下人情也是一种礼物。比如,你能通过一些关系买到出厂价、批发价、优惠价的东西,当你为朋友同事买了这些东西后,他们在拿到东西的同时,已将你的那份“人情”当作礼物收下了。你末花分文,只不过搭上点人情和工夫,而收到的效果与送礼一般无二。受礼者因交了钱,收东西时心安理得,毫无顾虑;送情者无本万利,自得其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4.借人口中言,传我心腹事

  借别人的口,说自己的话,是找寻借口时重要的技巧。难堪的事经由“我听人说” 一打扮,就变得不再尴尬;有风险的话,通过别人传过去,便有了进退的余地;不想或不便直接面对的人,也可经第三者从中周旋,穿针引线,化解矛盾。 现将此类借嘴的方法列举如下:

  ①找个“媒婆”传信息。从前社会上有一种人,叫“媒婆”,专门从事介绍男女相识、牵线搭桥的勾当。那时候男女授受不亲,结婚前不能恋爱约会,有什么要求愿望全靠她来传递,可以想见这项工作何等之难!如果没有一张伶牙俐齿,不会察言观色,没有一套过硬的交际本事,恐怕是难以胜任的。

  如果你在求人时,能够找到这样一位人才,让他尽其所能,从中撮合,传递信息,论理说情,真是再好不过了。

  ②拉出“婆婆”来垫背。孙犁在《荷花淀》中描写几位妇女:“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几个青年妇女的丈夫都参军走了,她们的共同心理是很想念自己的丈夫,都很想去驻地探望一下。但是,由于害羞,不好当着众人直接说出来,就各找了一个借口来表达本意,仿佛到驻地去理由是充分的,非去不可。这就委婉地说出了自己的意愿。

  这种假借他人之口的表达方式,常常是从侧面切入,暗中点明自己要说的最主要的意思。

  ③借个“幌子”唬一唬。某人为了推销百叶窗帘,他知道某公司的经理与某局长是老相识,便打听到经理的住处,提一袋水果前往拜访,彼此寒暄后,他说出了几句这样的话: “这次能找到你的门,是得到了王局长的介绍,他还请我替他向您问好……” “说实在的,第一次见面就使我十分高兴……听王局长说,你们的公司没有装百叶窗帘……” 第二天,百叶窗帘便成交了。此人高明之处就是有意撇开自己,用“得到了王局长的介绍”这种借人口中言,传我心腹事,借他人之力的迂回之法,令对方很快就接受了。

  ④让对方主动说出口。尴尬,有时是相对的,而不是相互的。同一句话,己方难以出口,由对方先开口,说出来却可以自然而然。这时诱导对方先开口无疑是上上之策。

  王某准备借助于好友赵某的路子做笔生意,可就在他将一笔巨款交给赵某的第二天,赵某暴病身亡。王某立刻陷入了两难境地;若开口追款,太刺激赵某的未亡人;若不提此事,自己的局面又难以支撑。帮忙料理完后事,王某是这样对赵夫人说的:“真没想到赵哥走得这么早,我们的合作才开始呢。这样吧嫂子:赵哥的那些关系户你也认识,你就出面把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吧!需要我跑腿的时候尽管说,吃苦花力气的事情我不怕。你看困难大吗?要干的话,早一天好一天。”看他,丝毫没有追款的意思,却还豪气冲天,义气感人,其实他明知赵妻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于下去。结果呢?赵妻反过来安慰他道:“这次出事让你生意上受损失了,我也没法干下去,你还是把钱拿回去再找机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5.不妨借个“羊”替罪

  英国一家珠宝店开张营业,正当顾客珊珊而来时,突然女王陛下驾临。她径直走向珠宝首饰柜台,并对周围惊喜交加的人们点头招手,微笑有度。女王御驾光临的消息不径而走,这家新店铺的声誉骤然倍增。前来参观、选购的人群熙来攘往,热闹非凡。没有赶上这一盛况的,也纷纷闻风而来。 后来,人们才知道——更多的人也许很难知道,那天光临的并不是“女王陛下”,而是一位面貌酷似女王的老百姓——珍妮女士。由于她有那么难得的相貌,这家珠宝店老板将她重金聘下,作为珠宝店的广告模特儿,并让她在开张之日正式出场。这一招真是事半功倍,取得了花几十万英镑广告费也难收到的宣传效果。自然这种事待人弄明白时,老板会说他并没有讲那是女王驾临,是顾客自己认珍妮女士为女王的,此事与店方无关。真的有了官司,“替罪羊”肯定是一大群。顾客没有把柄,也拿这巧施借口的老板设办法。此法在许多场合中,都有很大用场: 一天,一位办理房地产转让的房产公司推销员来到一位朋友家,带着朋友的朋友的介绍信。彼此一番寒喧客套之后,他就讲开了:“此次幸会,是因为我的上司赵科长极为敬佩您,叮嘱我若拜访阁下时,务请先生您在这本书上签名。…”边说边从公文包里取出这位朋友最近出版的新着。于是这位朋友不由自主地信任他。在这里,赵科长的仰慕和签书的要求只不过是个借口,目的是对这位朋友进行恭维,使他开怀。 在被恭维者面前,若以第一人称的语气这样说,则必有谄媚的味道,会使人很容易观察其目的。但这位高明的推销员有意撇开自己,用“我的上司是您的忠实读者”这种借他人之口的迂回之法,就比‘我崇拜您”更巧妙、更有效,更容易使人接受,尤为高超的是,一旦遭到拒绝,是第三者的面子不够大,与本人无关。这个第三者无形之中成了一个挡箭牌。

  有的时候,挡箭牌仅仅是为了遮羞而已,可少了又断然不行,比如问一些敏感话题。 “请问你们夫妻一星期做爱几次?”想必不会有人回答这个问题。但市场调查的问卷颇多必须问到年收入、地位、学历等很难获得回答的事项。因此,在进行这类调查时,询问者有时会改变询问的方式,使对方容易回答。 例如前述的“请问你们夫妻一星期做爱几次?”可以改成“你认为跟你们上下年纪的夫妻平均一星期做爱几次?”这不是直接问对方而是问别人怎么样。“一星期差不多x次吧!”如果对方举出具体的数字,那个数字大致就是他本人的情况了。

  再比如反驳对方,也可以第三者的口气来说。一般人是否有接受批评或反驳的雅量,主要取决于反驳或否定的方式。否定或反对自己意见的人就站在眼前,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事。

  反过来说,即使是非常强烈的反对意见,只要借社会大众或不在场的第三者的口气来表达,多半不会引起直接的反感。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夫妇都惯用“都怪他不好”来找借口,而双方都心照不宣地乐做替罪羊,别人也多半会看到争吵而原谅了他们的过失。例如,赴宴迟到,夫妇彼此可以互相责备:她换件衣服换那么久,或者他找地图、找路,找得太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4计】旁敲计—如何圆场说话而不伤人情 

 --------------------------------------------------------

  和人打交道,善听弦外之音,又会传达言外之意,是最奥妙的人际关系操纵术。老于世故之人大都擅长话里有话,一语双关,精明之人无须多言直语,即让你心里明明白白;“高明”的小人惯会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用话中之刺让你身败名裂。不管说话之人是否故意暗藏玄机,听话者必须弄明白他的真实意图,方能应对恰当。脑子不清,耳朵不灵,一定会多遇难堪。话里藏话、旁敲侧击是聪明人的“游戏”,笨人玩不了。脑子不灵光,煞风景自不必说,落笑柄更是常有的事。话里藏话、旁敲侧击其实是一种迂回,可它既重迂回策略,更重隐含之术,较之迂回更主动,更微妙。是“妙接飞镖又暗中回掷”的高超人际交手术,是机智聪明者才能驾驭的玄妙功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3.让绊脚石知趣走开

   企业界有许多实际的例子显示,妨碍或影响公司进步的,往往是当年创业时的伙伴、功臣。这些人以功臣自居,以老大自任,位高而不实心办事,自满而不求进步,但知营私结党,倾轧图利,他们的能力不但早已赶不上公司的发展,而且成为公司进步的绊脚石。经营者痛心疾首但不能卸下感情的包袱,既无壮士断腿的勇气,亦无其他治本的良策,此时该如何呢?除了天生冷酷无情、寡恩刻薄的人之外,一般人多半无法心硬到将当年打江山、共患难的伙伴,说宰就宰,说杀说杀。尽管其祸害已至极点,可是为了情字,难免姑息养奸,得过且过,可是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呀!如果经营者学会旁敲侧击,不但可兼顾到感情的问题,也能使公司脱离困境,再创生机,两全其美而不着痕迹的把困难解决,何乐不为呢?旁敲侧击的方法很多,我们略举数例,希望经营者碰到如上的困难时能有参考价值,或者由这些方法中自我启发出更有建设性的方法。

  ①另给他分个办公室。---------办公室的分配位置,最能显示出权力象征的意义,尤其是一间属于个人专有的办公室,不论位置、大小、装饰等,都足以代表一个人在公司中的地位与权力。 旧有的办公室可能已经使用了好几年,乃至十数年,权力的型态与意识早已根深蒂固,哪一个房间是属于副总经理的?那一个房间是属于业务经理的?大家都十分熟悉,而哪一个房间拥有多少权力?权力的中心何在?更是人人清楚。 假定现在你想剥夺占有某个办公室的人的权力,又不想以调整职务为手段,那么比较不落痕迹的方式,就是给他一个新的办公室,而这新的办公室应该远离权力中心。如此,在一种很自然而无形的情况下,这个人逐渐的失去他原有的影响力。等到他的影响力消失,你要处置他就不会过于棘手,也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副作用或后遗症。 事实上,以换办公室作为削夺权力的第一步骤,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最温和而不伤尊严的做法。稍为激烈一点的,就是将他迁出私人办公室,而与一般职员共处于大办公室,美其名为“增进其与部属之间的沟通”。失去了私人办公室,他的一切护卫与武装也就随之解除。有些公司则趁改组扩大的机会,干脆把公司搬到一栋新建的大厦去,经营者所有的意志企图都可惜重新分配办公室,来达到目的。

  ②掐断电话,不叫开会,断绝情报。---------有人说,一个公司中最有权力的人,可能是负责接电话的总机小姐,因为任何情报的传达都要透过她,所以她拥有公司最多的情报。总机小姐如果对某人不顺眼,而要使这个人失去权势的话,可说轻而易举,她只要断绝若干情报来源,就可能使他陷入极大的困境。在资讯发达的时代里,情报可说是一切权力的来源,谁有办法掌握更多的情报,谁就是更有权力的人。因此,杀人不见血的方法之一,就是断绝情报来源。  如何断绝对方的情报来源呢?例如,重要的会议在他不在或出差的时候召开,使他失去参与决策的机会,或者开会通知根本不发给他,财务报告、业务报告不再给他过目。

  ③明升暗降,叫他毫无实权。---------表面上晋升其职位,实际上是解除他的权力。行政机关将部长、院长改聘为资政、国策顾问,使其高待而无为,就是明升暗降的手法。这样做的好处很多,第一、不伤对方的面子,第二、权力的移转会温和而顺利。例如将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纳入董事会,提任高级顾问,恁谁也无话可说。

  ④让他出个长长的差。--------- 派他出国考察,一两个月后,他回来时发现整个情势已然改观,他的工作已经分别由他人瓜代,他的权力已所剩无几。此时,你再加以说明,因时机紧急或迫于无奈权宜处置等搪塞的理由,纵使他心里明白,也徒呼奈何了!这样旁敲侧击地整下去,相信没有谁会经得住敲打,或者心里还不明白,他为了拿份稳妥的退休金,也只好乖乖地退休了。对于无能之人,说实在话,已经是相当仁慈了。这对公对私都有好处,又没有拉下脸来,伤了面子,也不是一脚踢开,加上后半生衣食无忧,这种旁敲侧击有何不好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5计】奖赏计—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人心

 -----------------------------------------------------------

  人生在世,“名”最为紧要。为了脸面,人可以倾家荡产“打肿脸充胖子”伤了面子人会和你结仇,意图报复;给了体面则会豁出一条命,“士为知己者死”。谁要忽视了脸面问题,他自己也断不会混得“有头有脸”,不去尊重别人,谁会给你好脸。给人面子是领导者专用术,不是上司没有“赏”别人脸的资格。有了资格,便无须恭维、讨好,只须稍加表示,便会让人受宠若惊,鲜有失灵。我们应强调,给人面子者不可与人过于亲近。亲近滋生轻慢,令人丧失神秘,且缺点也会明显。给人面子,最难之处便在于在威严和亲近间求得微妙平衡,此所谓“远了不亲,近了不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3.软绳子捆得住硬柴禾

   孟获是三国时期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是当地很有影响的人物。他和朱褒、雍凯、高定等人勾结,推举雍凯为主帅。趁蜀国对吴国作战失败,元气大伤,刘备刚死的机会,煽动少数民族,杀死蜀国派往这一地区的官吏,公开发动武装叛乱。南中历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三国时候,那里住着许多少数民族,是今天彝族、壮族、傣族、独龙族的祖先。汉朝时,他们被称为“西南夷”。他们和汉族人民在一起,用劳动和智慧开发了中国的边疆,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孟获等人在南中地区的叛乱,既破坏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愿望,也严重地威胁到蜀汉的政权,妨碍了诸葛亮北伐中原,统一全国的计划。为了维护蜀国的统一,诸葛亮经过积极准备,在公元225年,分兵三路,向南中进军。在开始出兵的时候,诸葛亮采纳参军马谡的建议:这次出征的目的,并不是把那些叛乱分子轨尽杀绝,占领他们的城池,而是要征服当地领袖人物的心,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服从蜀汉的统治,以后不再发动叛乱。这叫做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诸葛亮出兵不久,南中地区的叛军内部起了变化。雍恺被部下杀死,孟获做了主帅。接着诸葛亮杀高定,破朱褒。这年五月,诸葛亮带领军队渡泸水,追击孟获。由于孟获在当地群众中有一定的威望,当地少数民族和汉族都服从他的指挥,所以诸葛亮命令不准杀害他,一定要捉活的。孟获见蜀军打了进来,就起兵迎战。蜀将王平跟他对阵,开战不久,王平掉转马头往后撤走,孟获驱兵前进,沿山路追赶。忽然喊声大起。蜀兵从两旁杀出,孟获中了埋伏,只得引兵败退。蜀兵紧紧追赶,活捉孟获。军士们把孟获押解到大营来见诸葛亮,诸葛亮问孟获:“我们待你不错,你怎么反叛朝廷?现在已被生擒,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接着他亲自带领孟获参观蜀军军营,问孟获:“你看我们的军队怎么样?”孟获一看,蜀军阵营整肃,军纪严明,士气旺盛,心里暗暗佩服,可是并不服气。他说:“我不是被打败的,只是不知虚实,中了你们的埋伏,才被捉的。现在看了你们的军队,也不过如此,真要硬打硬拚,我们是能够取胜的。”诸葛亮笑着说:“既然这样,我放你回去。你整顿好队伍,再来打一仗吧。”说完吩咐士兵们摆上酒席,招待孟获吃了一顿,然后把他放回去。 孟获回去以后,又连续和诸葛亮一战再战,一连打了七次,被擒七次。最后一次,诸葛亮把孟获的军队引到一个山谷中,截断他们的归路,然后放火烧山。只见满山满谷烈火熊熊,把孟获的将士烧得焦头烂额,叫苦连天,孟获第七次被蜀兵活捉。孟获又被押解到蜀军营帐。士兵传下诸葛亮的将令说:丞相不愿意再见孟获,下令放孟获回去,让他整顿好人马,再来决一胜负。孟获想了很久说:“七擒七纵,这是自古以来没有过的事情,丞相已经给了我很大的面子,我虽然没有多少知识,也懂得做人的道理,怎么能那样不给丞相面子呢!”说完跪在地上,流着眼泪说:“丞相天威,我们再也不反叛了!”诸葛亮很高兴,赶紧把孟获搀扶起来,请他入营帐,设宴招待,最后客客气气地把孟获送出营门,让他回去。由此可见,对于顽固的对手,不能一味地使用强硬的手段以硬碰硬。那样的话即使能制服其人,也未必能收服其心。俗话说,“软绳子捆得住硬柴禾”,采取阴柔的手段是对付强硬分子的上上之策。孟获七次成为诸葛亮的手下败将,作为阶下囚丢尽了脸面。本来,可杀可剐,全凭他发落。但是诸葛亮非但没有杀他,甚至没有羞辱的言辞,反而以贵宾的礼遇对待他。这给了他多大的面子!如果给脸不要,不识抬举,只能自讨苦吃,也对不起人家的一片诚意。何不借坡下驴,也不失武将的体面。诸葛亮的这个面子赏得恰到好处。另外,给面子是大对小,上对下,强对弱干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如果孔明没有博大胸怀,用计的上风,军事的强势,七擒七纵便无从谈起。所以,没有这种肚量的人,最好不要乱给面子,免得贻笑大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4.让懒人负责考勤

   一位小职员,上班迟到,下班提前开溜,主任多次诚心诚意跟他谈,但他散漫到底,就是迟到早退,吊儿郎当,批评罚奖金,他全认了,真拿他没办法。最后主任让他当班组长,负责班组工作,当然还有班组考勤,起初他不肯干,别人一听说让他当组长也哈哈大笑,以为主任是在开玩笑,但主任坚持这么做,小职员也就干了。真是意想不到,他不仅负责好了班组日常工作,自己再也不迟到早退,而且干得比别的班组长还出色。这是让没有责任心的人重新恢复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好点子。 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只要你给他重要的机会。在企业中,领导者不论是在制定计划还是在日常交往中,都必须发自内心地记住这一要义,并且处处体现在行动上。美国玛丽·凯化妆公司创办人兼董事长玛丽·凯在谈到自己的领导方法说:“每当我见到某个人,我就想象对方身上带着一个看不见的信号:让我感觉自己重要!我还是立即应这个信号,结果每次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玛丽·凯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曾经遭受过被人冷淡的难堪待遇。那还是在别人公司里当职员时的一件事:有一次她和其他同事一起,等待同美国公司销售经理握手。过了许久,当她来到销售经理面前的时候,虽然也握了她的手,但是销售经理是那样心不在焉,好像玛丽·凯根本就不存在似的,这深深地伤害了玛丽·凯的心。所以,当玛丽·凯建了化妆品公司以后,在接见职工时,不管自己多么忙,多么疲劳,她都要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接待他们,使每一个职工都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这样一来,职工们会以得到知遇的感激,以更加高昂的士气工作。俗话说得好,人心都是肉长的。一个感到别人对自己友好并尊重自己的人,是不会以怨报德的。洛克菲勒曾经说过:“我会付更多的薪水给擅长待人,而非擅长处理事务的人。”事情很清楚,一个会延揽人的企业,会比只知算计钱财、物资的企业更兴旺发达的。-------古人曾有用盗贼当警察的先例,就很好地证明了给面子的奥妙。西魏时期,北雍州一带经常有盗贼出没,因为这一带山林茂密,盗贼进退很方便,官府拿他们没法子。本地的刺史韩褒心里委是着急,四处派手下暗中探访,结果手下人来报,盗窃行径全都是当地豪门大族家里的弟子干的。怎么办?韩褒假装不知道这些纨绔弟子干些什么勾当,对这些豪门大族还是挺客气的。这天,他把这些大族家里的人都召集来开会,用恳切的语气对他们说:“我这个刺史是个书生起家,哪里懂得缉拿盗贼,所以,只好依赖诸位共同分担这个忧愁了。”说罢,便让那些平时在乡里为非作歹的弟子,一个不漏地临时做各处的主管,划分地段分别管辖。有发现盗贼而不捕获,按故意放纵论处。以此,被暂时任命的少年,没有哪个不惊恐害怕,都自首认罪说:“前时发生的偷盗案子,都是我们干的。”这些被任命为缉盗主管的盗贼,都变得积极起来,把所有党徒同伙的姓名全部列出。那些逃跑躲藏起来的,也都说出了他们躲藏的地方。韩褒拿过名单,嘱咐那些主管一番,先打发他们回去。第二天便在州城门边贴上一张告示。让那些曾干过盗贼的,赶快来州府自首,马上免除他们的罪。过了这一月不自首的,除当众处决本人外,还要登记没收他的妻子儿女,赏给先前自首的人。 十天之内,众盗贼果然全部来自首了。韩褒拿过名单——核对,一个不差。韩刺史赦免了他们的罪,让他们改过自新。这招还真灵,这些盗贼从此再也不敢为恶了。 再恶再坏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些尊严和体面。当他们作恶多端时,因为他们已经犯了禁忌,被人瞧不起,所以只好破罐破摔,更加放肆。尊严和体面也被搁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因为别人已经不尊重他们,对他们只有诅咒、谴责。然而,就在他们内心没有约束时,给他们权力去监督那些为恶行为,赏给他们脸面重新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和体面感。他们不仅能负起责任,更重要的是,他们又对自己的行为开始像常人那样负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6计】恭维计—如何恰到好处地赞美别人
---------------------------------------------------------

  戴高帽的做法常被人耻笑,主要是因为:一来做高帽子的确很不费力,可以日产万项;二是人人喜欢,趋之若鹜;三则是因为品味低俗、令人生厌的伪劣“马屁”随处都是。其实恭维分有三六九等不同质地的类别。上等品被称为“赞美”、“赞扬”、“赞许”、“称颂”等,下等品则被贬为“讨好”、“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献媚邀宠。” 上等的恭维有几个主要规范:①无论真假却令人乐于信服;②不着浪迹,不动声色,使人浑然不觉;③气味芬芳宜人,远离点头哈腰;④富有新意,而非陈词滥调;⑤尺寸恰当,份量适中,正中下怀。可见,戴高帽看似简单,其实最难。上下之分在于品味,奥妙之处存乎于心,不一而足。要想脱开令人生厌的廉价低俗,又不能过于提高成本,没有好的生产技术是无法完成的。所以当小心谨慎、全力对待,否则非常容易弄巧成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2.不可明目张胆讨人好  

    清朝刊印二十四史时,乾隆非常重视,常常亲自校核,每校出一件差错来,觉得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心中很是痛快。和珅和其他大臣,为了迎合乾隆的这种心理,就在抄写给乾隆看的书稿中,故意于明显的地方抄错几个字,以便让乾隆校正。这是一个奇妙的方法,这样做显示出乾隆学问深比当面奉承他学问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皇帝改定的书稿,别人就不能再动了,但乾隆也有改不到的地方,于是,这些错误就传了下来,今天见到的殿版书中常有讹处,有不少就是这样形成的。和珅工于心计,头脑机敏,善于捕捉乾隆的心理,总是选取恰当的方式,博取乾隆的欢心。他还对乾隆的性情喜好,生活习惯,进行细心观察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乾隆的脾气、爱憎等了如指掌。往往是乾隆想要什么,不等乾隆开口,他就想到了,有些乾隆未考虑到的,他也安排得很好,因此,他很受乾隆的宠爱。和珅拍马屁高在两点:一是知己知彼,每拍即中;二是让对方浑然不觉却全身舒坦,因为他做得无声无息,不着痕迹。如果一个人的学识、机智、地位等到了一定水平,恭维话便可大讲特讲,有声有色。只是已不能称为“马屁”了,而应叫作谦和。钱钟书先生即为一例天才。 有一年冬他访问日本,在早稻田大学文学教授座谈会上即席作了(诗可以怨)的演讲。开场白是:到日本来讲学,是很大胆的举动,就算一个中国学者来讲他的本国学问,他虽然不必通身是胆,也得有斗大的胆。理由很明白简单。日本对中国文化各方而的卓越研究,是世界公认的;通晓日语的中国学者也满心钦佩和虚心采用你们的成果,深知道要讲一些值得向各位请教的新鲜东西,实在不是轻易的事。我是日语的文盲,面对着贵国汉学或支那学的丰富宝库,就像一个既不懂号码锁又没有开锁工具的穷光棍,瞧着大保险箱,只好眼睁睁地发愣。但是,盲目无知往往是勇气的源泉。意大利有一句嘲笑人的惯语,说:“他发明了雨伞。” 据说有那么一个穷乡僻壤的土包子,一天在路上走,忽然下起小雨来了,他凑巧拿着一根棒和一方布,人急智生,把棒撑了布,遮住头顶,居然到家,没有淋得像落汤鸡。他自我欣赏之余,也觉得对人类作出了贡献,应该公诸于世。他风闻城里有一个发明品专利局,就兴冲冲拿棍连布,赶进城去。到那局里报告和表演他的新发明。局里的职员听他说明来意,哈哈大笑,拿出一把雨伞来,让他看个仔细。我今天就仿佛那个上注册局的乡下佬,孤陋寡闻,没见识过雨伞。不过,在找不到屋檐下去借躲雨点的时候,棒撑着布也不失自力应急的一种有效办法。-------这段开场白,其实讲了两个层次。先讲对日本汉学研究中国人不敢等闲视之。即使是中国专家在日本讲中国学问,也要对听众的水平作最充分的估计。后段讲自己不通晓日语,除了有勇气之外,没什么资本。然而,自嘲正乃恭维别人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是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临平新城
丰收湖天街
海潮望月城
黄山风景
丹枫四季
临平城区
闻堰综合体
桂冠东方验房
缤纷城
临平老宅
京东Mall
江荣府
“金手指”
产业孵化基地
空中花园
河滨之城
临平未来农场
江河汇
未科航拍
临平公园
招商花园城
金沙湖晚霞
桂冠东方
花园城
火车西站
喜悦和
艺创综合体
味美浙江活动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4-11-17 03:00 , Processed in 0.07028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