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ahaxixi

[色友] 雨天里没处去,发点真古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铜兽首冠人像
全器残高40.2厘米 推测这尊人像表现的也应是某种祭仪主持者的形象,其所穿之衣应是法衣。
DSC09332.jpg

[ 本帖最后由 hahaxixi 于 2009-6-20 15:5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像高180、通高260.8厘米    在三星堆众多的青铜雕像群中,足以领衔群像的最高统治者非大立人像莫属,——不论是从服饰、形像还是体量等各方面看,这尊大立人像都堪称它们的“领袖”人物。以往殷墟出土的玉石铜人像与之相比,真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就全世界范围来看,三星堆青铜大立人也是同时期体量最大的青铜人物雕像。
    人像所戴头冠为回字纹平顶冠,脑后发际线较高。其面容消瘦,双眉似皱,表情凝重肃然,威严直透而出。其头冠究有何具体含义,今已不详,估计其所代表的身份等级可能高于其他无冠者头像,执掌着较大的政治宗教权力。
    他手中是否原本持(抱)有某种法器?有人认为是琮,有人认为是权杖,有人认为是大象牙,还有人认为是类似彝族毕摩(祭司)的神筒或签筒,也有人认为他是在空手挥舞,表现的是是祭祀时的一种特定姿态。
古蜀历史早已偃旗息鼓,无言的文物抛给人们的是难解的文化之谜……

DSC09334.jpg
DSC0933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巫师祭祀

DSC0934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铜鸡
方座边长2.5、鸡长11.7、通高14.2厘米  就表现手法而言,这件铜鸡造型属写实风格,其与三星堆众多以夸张的、超现实的表现方式塑造的神像、神灵等器物的造型形成了鲜明对比,完全称得上是三星堆青铜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DSC0934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铜大鸟头
在三星堆全部鸟类造型文物中,这青铜大鸟头是形体最大的一件。  作为远古时代图腾遗存及自然崇拜、神灵崇拜、祖先崇拜之物,鸟与蜀族之关系极为密切。几代蜀王直接以鸟为名,足以证明这一点。而三星堆文物中众多的鸟形器物及纹饰图案,更从考古发掘的角度提供有力的实证。
DSC0934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宽19.2、高34厘米    二号祭祀坑出土
    A型铜鸟。全器形式构成为流畅的“S”形。铜鸟双眼浑圆,鸟喙长而尖,羽翅较小,尾羽长垂。鸟冠羽硕大,有如一排迎风招展的旌旗,冠羽形式与冠羽形内的纹饰风格清朗婉丽,鸟头、颈与前胸所饰鱼鳞状羽纹及腿部外侧所饰卷云纹精细繁密,其与鸟体婉曲的构型形式相呼应,给人以典雅庄重之美。
DSC0934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铜龙虎尊
圈足高12、残高43.3厘米    一号祭祀坑出土
    器肩上铸高浮雕的三龙呈蠕动游弋状,龙头由器肩伸出,龙角为高柱状构型,龙眼浑圆,身饰菱形重环纹。尊腹部为三组相同的花纹,主纹均为高浮雕的虎与人。虎颈下铸一人,人头上对虎口,人物曲臂上举,两腿分开下蹲。这与商代人虎合体卣的图像很相似。这种主题的图像可能是表示人对虎的崇拜,并由此获得虎的力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结合。该铜尊出土时,器内装有经火烧过的玉石器残片、海贝和铜箔饰件等,说明铜尊入坑前曾作盛物献祭之用。
这件具有明显中原色彩的商代铜尊在安徽阜南等地也有发现,是从类型学上确定一号坑年代的重要标尺之一。
DSC0935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完毕
谢谢倒垛菜、云马兄、吴兄,母MM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铜太阳形器
全器直径84厘米
二号祭祀坑
    三星堆出土的“太阳形器”全部被砸碎并经火焚烧。从残件中能识别出六个个体,经修复复原的2件太阳形器的直径均在85厘米左右,构型完全一致。这里介绍的是其中一件。
    器物构型为圆形,正中阳部凸起,其周围五芒的布列形式呈放射状,芒条与外围晕圈相连接。阳部中心圆孔、晕圈上等距分布的5个圆孔均是作安装固定作用的。器物系采用二次铸造法制成。先将晕圈和五道芒条铸成后,再用嵌铸法将太阳嵌铸在芒条上,然后在与晕圈衔接处两面钻孔,最后用铆铸法在孔中灌注铜液将芒条铆接牢固。
    这种形制的器物从未见于以往的出土文物,因其与同坑出土的铜神殿屋盖上的“太阳芒纹”的形式相似,器物正中凸起的阳部又与铜眼形器、铜眼泡构型接近,其整体图像特点也与四川珙县僰人悬棺墓岩画及我国南方地区出土铜鼓上的太阳纹饰颇为相像,因之发掘者将其定名为“太阳形器”。但也有研究者认为此器的形式构成并不是太阳的象征,而是车轮:中心部分是轮毂,放射形条状物是车辐,外圈是轮圈。还有观点认为既非太阳,亦非车轮,而是用于军事作战的盾牌上的盾饰。多数意见认为这种形制的器物应即是“太阳形器”,是常设在古蜀国神庙中的神器。又或用于祭祀仪式,钉挂在某种物体之上,作为太阳之象征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许多重器如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及其他一些青铜重器上的大量的各式太阳纹饰表明,“太阳崇拜”在三星堆古蜀国的宗教文化中颇为突出。可以推知,商代的古蜀国已专门祭日的仪式,并当在古蜀国诸多祭仪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成都平原古族的信奉习俗,“太阳崇拜”一直延及东周。据《华阳国志》记载,末代蜀王族的号为“开明”,一般认为,“开明”词义与“太阳升起”密切相关,如《楚辞•天问》所谓“何阖而晦?何开而明?角宿未旦,耀灵安藏?”即是旁证。而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四鸟绕日饰、铜立人像等,则正是商末至西周早期之间古蜀太阳(太阳神)崇拜的实物例证。作为宗教观念的物化形式,它们与三星堆同类器物前后衔接,为进一步研究古蜀宗教文化提供了很重要的依据。

DSC0934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堆:千古未解之谜
  出四川广汉约三四公里,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原上的黄土堆,三星堆因此而得名。1929年春,当地农民燕道诚在宅旁挖水沟时,发现了一坑精美的古代玉器,由此拉开三星堆文明的研究序幕。1986年,三星堆两个商代大型祭祀坑的发现,上千件稀世之宝赫然显世,轰动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从本月起,四川省考古人员对三星堆遗址500平方米范围内的20个探方实施发掘,预计明年3月结束。此次发掘,将提供更为翔实的资料,成为下个世纪大规模研究的前奏。
  
未解之谜一:文明起源何方

  三星堆纵目人[1]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
  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这里数量庞大的青铜人像、动物不归属于中原青铜器的任何一类。青铜器上没有留下一个文字,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出土的“三星堆人”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朵上还有穿孔,不像中国人倒像是“老外”。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三星堆人有可能来自其他大陆,三星堆文明可能是“杂交文明”。
  
未解之谜二:消失的古都

  古蜀国的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又像它的出现一样突然地消失了。历史再一次衔接上时,中间已多了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关于古蜀国的灭亡,人们假想了种种原因,但都因证据不足始终停留在假设上———
  水患说。三星堆遗址北临鸭子河,马牧河从城中穿过,因此有学者认为是洪水肆虐的结果。但考古学家并未在遗址中发现洪水留下的沉积层。
  战争说。遗址中发现的器具大多被事先破坏或烧焦,似乎也应证了这一解释。但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器具的年代相差数百年。
  迁徙说。这种说法无需太多考证,但它实际上仍没有回答根本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迁徙?
  成都平原物产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用灾难说解释似乎难以自圆其说。那么,古蜀国消失在历史长河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未解之谜三:神秘的器具

  三星堆发掘现场清理象牙[1]三星堆出土的大量青铜器中,基本上没有生活用品,绝大多数是祭祀用品。表明古蜀国的原始宗教体系已比较完整。这些祭祀用品带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特别是青铜雕像、金杖等,与世界上著名的玛雅文化、古埃及文化非常接近。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张继忠认为,大量带有不同地域特征的祭祀用品表明,三星堆曾是世界朝圣中心。
  在坑中出土了5000多枚海贝,经鉴定来自印度洋。有人说这些海贝用做交易,是四川最早的外汇,而有的人则说这是朝圣者带来的祭祀品。还有60多根象牙则引起了学者们“土著象牙”与“外来象牙”的争议。“不与秦塞通人烟”的古蜀国,居然已经有了“海外投资”,不可思议。
  
未解之谜四:文字或图画

  在祭祀坑中发现了一件价值连城的瑰宝———世界最早的金杖。其权杖之说早已被学术界认同,但所刻的鱼、箭头等图案却引起了一场风波。
  一个民族必备的文明要素,三星堆都已具备,只缺文字。学者们对此的争论已有些历史,《蜀王本纪》认为古蜀人“不晓文字,未有礼乐”,《华阳国志》则说蜀人“多斑彩文章”。
  至于金杖上的图案是图是文,仁智各见。有的已在试图破译,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刻画的符号基本上单个存在,不能表达语言。不过如果能解读这些图案,必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三星堆在文字方面尚存问号,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未解之谜五:何时能揭密

  三星堆博物馆里展出的文物,是长达70年考古发掘的成果。现在正紧张进行的发掘工作是第13次大规模发掘。
  三星堆工作站站长陈德安告诉记者,本次发掘集中在古城中心位置,将极有可能发现古蜀国的宫殿。目前,已发掘出了涉及数十个朝代的碎陶片。12月17日,中央电视台将现场直播发掘工作,考古学家们笑着说:“17日,17日就都知道了。”
  结果如何,目前还是一个谜。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三星堆的神秘面纱不会就这么轻易被揭开,在12平方公里的文化重点保护范围内,已发掘的仅有7000平方米。余秋雨看过三星堆后说:“伟大的文明就应该有点神秘,中国文化记录过于清晰,幸好有个三星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堆遗址的历史学价值

  发现三星堆遗址对历史学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各点:
  今人重新认识巴蜀文化。因为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与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认识大相径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同。例如历史学界一向认为,与中原地区相比,古代巴蜀地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方,与中原文明没有关联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遗址证明,它应是中国夏商时期前后,甚至更早的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并与中原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验证了古代文献中对古蜀国记载的真实性。
  以前历史学界认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然后渐渐的传播到全中国。而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有观点认为三星堆代表了古羌人彝人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部分是现成的,非偶所著:emo67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隔着玻璃能拍噶好,服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ingniu 于 2009-6-20 16:15 发表
隔着玻璃能拍噶好,服贴!

其中还有两张还是偶那手机贡献地:emo67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emo180_ :emo180_ :emo180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很有看头,下次一定得去看看.谢谢哈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堆文化与良渚文化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

三星堆——


良渚——
findartimg_12e57d8408d2553c0a04da979aec4c8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堆——


           良渚——
200932215414657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哇,那些青铜器太精彩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0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堆——


            良渚——
20081006103704723.jpg
DSC09323.jpg (228.61 KB)
2009-6-20 15: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超山
湖滨跨年
杭州体育场
百井人家
临平万达
城站公交站
湖翠里航拍
金钥匙航拍
玖樟台
玉湖公园
临平新城
丰收湖天街
海潮望月城
黄山风景
丹枫四季
临平城区
闻堰综合体
桂冠东方验房
缤纷城
临平老宅
京东Mall
江荣府
“金手指”
产业孵化基地
空中花园
河滨之城
临平未来农场
江河汇
未科航拍
临平公园
招商花园城
金沙湖晚霞
桂冠东方
花园城
火车西站
喜悦和
艺创综合体
味美浙江活动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5-1-12 20:44 , Processed in 0.20549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