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0|回复: 13

美国的物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0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动身去美国以前,曾多次往返中美的朋友告诉我:“去美国除了钞票(信用卡)什么也不要带,美国的东西很便宜。”
    对此,我半信半疑。毕竟,根据2008年的数据,美国的人均年收入(全美国民)为3.76万美元(世界排名第4)、中国2008年人均年收入(全国居民)仅1100美元(世界排名109位),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4倍。美国的物价怎么可能比中国低呢?

    所以,去美国的时候,我还是带了一个大皮箱。我犯了想当然的错误。到美国后才发现,美国除人工服务(如理发等很贵,美国的劳动力价格高,沾着人工的都很贵)之外,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绝对价格)是低于中国的,有些商品的价差之大,有点瞠目结舌。而洛杉矶的物价在美国还数比较高的,如果到俄勒冈州更便宜——购物不用缴纳8%—10%不等的税。

    在洛杉矶的一个购物中心,我见到了那些国内卖得昂贵的品牌,在以很低的价格出售(在美国基本不用担心买到假货)。在国内一套卖3万元左右的Armani(阿玛尼)西服,在这里用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钱就可以买到。意大利产名牌皮鞋同样如此。牛仔衣更便宜。lee或levi''s的牛仔裤,一般而言,便宜的十几美金,贵点的20多美金。牛仔上衣贵一点,一般三、四十美金。

    汽车、家用电器类商品更便宜。宝马Z4的价格,广告上标注的报价为29881美元(排量大、配置高的价格要高),国内的价格,听一位朋友介绍,大致在50万元——80万元人民币之间。一般情况下,同样品牌同样配置的车,美国的要比国内的便宜一半左右。我帮家里带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同样品牌同样型号同样配置的电脑,在美国是499美金,而在国内电脑市场的报价为6000元人民币(商场的报价更高),而且,供应美国市场的产品质量要优于供应到中国市场的产品质量,日本的产品尤其如此。只有“Made In China”的商品,是供应到外国的产品质量要远远高于中国国内。我在美国买的几件中国制造的产品,用起来都非常好用——这种感觉令人有点难过。

    在美国购物特别放心,不管买中国产品还是其他国家的产品,质量都有保障,并且,服务非常好,在一定期限内可以退货或者调换,商家仍会热情接待。

    所以,中国人到美国后,即使平常不太喜欢购物的,也忍不住买些东西。我为家里人买了两箱东西,主要是衣服和鞋子,其中,包括三套西服。在交钱的时候,遇到一群中国去的游客,购物之多可用疯狂来形容。在一个卖箱包的商店,几乎每个从中国去的人都买两个以上的箱子,因为,他们要装下所买的商品。他们一边挑选商品一边惊诧着:“这里的东西怎么会比国内便宜这么多?!”我可以听出他们心中的不平衡。是的,连我自己都有种酸楚的感觉。如果不是这一次亲历,我哪里想得到,我们在承受着怎样的物价?

    在回国的时候,在洛杉矶机场,我看到很多中国人在商店购买大中华香烟和茅台酒——至少三分之一的人购买了其中一种。原因同样是便宜,且不会买到假货。

    住宿的价格也不贵。我前后住了4个四星级或五星级酒店,网上预订,每天的价格大致在90美元左右,不同的是,有的提供免费上网,有的要收费。住宿最便宜的是拉斯维加斯,当地的酒店之豪华令人惊叹,而价格却非常便宜,意在吸引更多人前去旅游、赌博。有意思的是,拉斯维加斯的酒店上网费用高,显然是不鼓励在屋里上网的。   

    穿的、用的便宜,吃的也便宜。

    在洛杉矶“小台北”的一个中餐馆,我们四个人点了鱼、虾、蟹等,每个菜的平均价格大致在6—7美元左右,非常丰盛的一顿午餐,分量很足,没有吃完,一结账,只有49美元,我以为老板账算错了,问了一下的确如此。在美国,我吃过两次麦当劳,其套餐的价格一般在4—6美元之间,绝对价格看起来比中国高一些,但是,它的饮料是随便喝的,汉堡包的分量比中国的至少多出一倍,薯条同样如此。我们五个人点了5份套餐,有三人没有吃完就已经吃饱了。我所了解的几所美国中小学,都提供早饭和午饭,两顿饭都按照孩子的营养所需配置,是比较丰盛的,而两顿饭一天仅收1美元。1美元即使在中国国内也不算什么,但在美国,在一个咖啡馆,看到标注1美元的咖啡,真的一点也不稀奇。想想看,假如我们每个月4千元的收入,花费1元就可以喝咖啡,三、四百元就可以买台笔记本电脑,200多元就可以买一双名牌意大利皮鞋,50元钱就可以请几位朋友吃一顿,那是什么概念?

    美国的通讯价格也便宜。在洛杉矶,一位华人朋友告诉我,每月25美金就可以随便打国际长途。如果用一种卡打,从美国到中国,每分钟只有几美分的价格。为了方便,我买了一个手机,价格12.5美元,含部分通话费。需要提醒的是,去美国,千万别在宾馆打国际电话,那可不是一般的贵,打十分钟不到就相当于你多住了一天!

    美国汽油的价格也比中国便宜,美国的油价以加仑计量,1加仑=3.785升(英国为1加仑=4.546升),折算以后,绝对价格也比中国略低一点。当然,中美油价不能简单这样对比,美国的油品质量更高一些;中国养车要缴纳养路费等各种费用,而且,收费公路如林,逃都逃不脱。而在美国,绝大部分公路包括高速公路都是免费的(美国的高速公路叫freeway,免费的,可谓名副其实)。我在美国期间,从洛杉矶到圣地亚哥再到拉斯维加斯,平均每天都有5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驱车在路上,没有遇到一条收费公路(也难怪,全世界收费公路14万公里,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占全世界70%)。

    在美国,体验最深的是速度!一辆辆汽车,飞快地奔驰,耳边是嗖嗖的声音,刚开始的时候我感觉有点紧张,几天后才慢慢适应。由于没有收费公路,人们以一种更高的速度和效率到达目的地。这种速度和效率,在我看来,是多么的令人望而生畏!又是多么的羡慕!因为,在它背后,是一系列的诸如体制、公共服务等等因素,而这种不起眼的对比,意味着,美国在以更快的速度拉开与我们的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房价》发出后,一位美国朋友给我来电话,说我博文中提到的房价其实是比较高的,美国大部分地方的房价低于我博文中提到的。加州的就业机会多,房价就高。美国的房价以纽约为最贵,其他就是加州等地了,主要由就业、治安、环境、购买力等因素所决定。对亚裔美国人来说,距离学校近的位置更重要,因而,房价也会高些——亚洲移民更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高收入、低物价、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美国公民愿意消费、敢于消费甚至超前消费的根本原因。由于美元处于贬值轨道,而中国等国家又拼命借钱给他们(实际上是向美国输出福利),使得美国的消费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写到这里,想起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33.4%,投资对GDP的贡献占7.3%,消费的拉动作用仅为4%(即使这个数据,也有部分是从投资“转换”来的,不然更难看),而出口则下拉GDP3.6%。当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提出拉动内需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些基础和前提:增加民众收入、降低物价、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如此,哪个人挣钱不愿意消费呢?实际上,这几点,正是困扰中国,导致中国消费内需不振的根本原因。

    在美国访问期间,我放弃了很多玩的机会,而是用大量时间了解美国的情况,以便为国内的民众,也为决策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作为一位深爱这个国家的普通公民,作为一位出身于贫穷家庭,对底层弱者的艰难生存状况有着切身感受的公民,我希望自己的祖国变得足够强大,而这一切,都需要有民富这一前提,民富才能真正启动内需,而要民富,又必须有公众的话语权得到充分表达和重视作为前提,唯有此,才能抑制强势利益集团对弱者的掠夺和侵害,才能抑制腐败,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上几篇在美国的感悟,大部分都是亲身经历的,部分是听在美国生活了30年以上的华侨的介绍的,尽管非常努力,但由于在美国停留时间有限,接触人有限,本人的知识和悟性有限,难免有不足或不够严谨之处,请朋友们多多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一个留美学生。在美毕业后为了找回家人,朋友,和根的温暖,回到了我的家乡,一个不错的**城市。在一家外企工作了一年。月薪3000+奖金。然而高额的生活开销和脆弱的公民保障体系也令我感到对目前社会的担忧。

    我先说说我在北美的生活境况吧(美金计算)。[一个2线城市的人均月收入基本在3000左右] 。两室一厅的联体别墅不算上地下室是90平米的在一个不错的区需要20-25万;如果是租房则600-800元/月。车:BMW X5 这里是6万; 如果需要车贷则每个月还700元。 手机费(包月):35元。吃饭:200元。零用:400元(没有女朋友的话应该更少,呵)。 简单的举个例子:中国的93号汽油是5-6元RMB;北美同等的汽油价格是每升0.95元。4个人在中国吃顿饭一般在150元RMB;而这里4个人的中餐花上50元已经吃的很好了。这样算下来个人一个月的生活开销在2000元左右,而且其中已经包括了供房供车。不算外快至少能存1000元。而且这里是公费医疗,看病不需要钱;儿童享受12年义务教育不用交学费,并且政府对18岁一下的每个儿童每月400元左右的补助金,当地叫做牛奶金。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也有1000元左右的生活补助,65岁以上的老人除了政府有补助外还可以领取自己的退休金了。对残疾人的待遇更是超乎想象。因而这些福利也解除了这里中年人的很多经济负担。所以这里的老外从不存钱,而且常常是负资产,想想原因也许是没有后顾之忧的缘故吧。

    虽然有汇率的差别,但是在收入都是3000元的薪资条件下,北美的生活成本要小许多。3000RMB在国内能干些什么? 只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技术工人要比办公室人员挣的多多。贫富差距不是很大。

    在中国工作的一年,感觉很累,工作的压力还能应付,关键是感觉没有保障。心里没有底。医疗,教育,房屋,物价,环境污染还有人们对未来的迷茫和不良预期;唯一得到欣慰的是家人的温暖。权衡利弊之后,我选择回到了我曾经学习的地方直至现在。目前的生活上还算安逸,但同时也增添了许多对家人的思念。 我之所以写这个评论的目的是真心希望祖国能真正的强大起来,不是建了多少高楼,开了什么会,而是国民自下而上的强大起来。

    国内的养车成本除了国内5-6元/升的汽油外还要交养路费,高速费什么的,真不知道人们是怎么养车的。在北美,高速都是免费的,也没有养路费一说,因为汽油的价格已经包含了所有的道路成本了。高速在这里叫做FREE WAY。当北美的汽油涨到1.4元每升以上时我就觉得挺贵,难以承受了。(今天的汽油价格是0.95/升)

    还有国内的美国品牌的衣服,鞋子,化妆品,香水等等真是贵的吓人。但是,最令人咋舌的是国内的房屋价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见下图):宝马Z4,报价29881美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2(见下图):我在美国12.5美元买的手机,临时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图3(见下图):干洗,所有衣服每件2.99美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4(见下图):美国Kirkland Signature牛仔裤,每条12.99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图5(见下图):松下54液晶电视,1499.99美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6(见下图):美国的油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7(见下图):美国的汽油分为三种:87、89、91。美国使用的是无铅汽油,相当于我国最高价格的97号油。有学者撰文介绍,国内最好的汽油与国外低等级的油品质接近(我们是不是会在国内看到一些人买了国外的高档车出现问题,用牛拉着车维权的报道,而国外厂家的鉴定结果基本都是油品不合格所致)。如果以此对比价格,国内的汽油价格早就超过了美国。即便这样,还没有考虑另外的因素:中国的车主还要缴纳养路费、过路费等等,而美国的油价当中已经包含了这些费用。有关这种比较,一些学者专门写有详细分析、对比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8(见下图):这个地方是面向中低收入者的,1.5美元即可吃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9(见下图):我们四人在这个中餐馆吃的饭,花费49美元,每道菜大致在7美元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0(见下图):白灼基围虾的价格;啤酒买一送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1(见下图):这家中餐馆的新菜推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0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图11(见下图):这家中餐馆的新菜推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超山
湖滨跨年
杭州体育场
百井人家
临平万达
城站公交站
湖翠里航拍
金钥匙航拍
玖樟台
玉湖公园
临平新城
丰收湖天街
海潮望月城
黄山风景
丹枫四季
临平城区
闻堰综合体
桂冠东方验房
缤纷城
临平老宅
京东Mall
江荣府
“金手指”
产业孵化基地
空中花园
河滨之城
临平未来农场
江河汇
未科航拍
临平公园
招商花园城
金沙湖晚霞
桂冠东方
花园城
火车西站
喜悦和
艺创综合体
味美浙江活动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5-1-8 11:08 , Processed in 0.15326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