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taywithyou 于 2010-3-1 14:50 编辑
春天为四时之首,是万物复苏、阳气生发的季节,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扶助体内阳气,使之充沛,不断旺盛起来,才能有效维护人的身心平衡健康。按照祖国传统医学“天人相应”的理论,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与人体的生理变化相同步,人时刻都受到天地之间变化规律的影响,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一年四季之中,春季的气候变化最让人捉摸不定。俗话说:“百草回生,百病易发。”在春季,无论是自然界的气候还是人的生理、心理都会复杂多变。因而在春天会常常引起许多疾病爆发或复发。一年之计在于春,维护身心的平衡健康也应从春天起步。
一、春季养生原则:
1、扶助阳气,增强免疫力:《黄帝内经》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阳气升发,此时应顺时而养,注重保护萌生的阳气,使之在体内逐渐充沛旺盛。体内阳气充足,则免疫力也会得以增强。
2、柔肝为主,健脾为辅:春季养阳重在柔肝,春天是肝气生发的时节,肝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所以春季养生重点在于柔肝以使肝气舒畅。肝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肝木过旺会克制脾土,从而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所以柔肝的同时,还要注意健脾和胃。
3、防风、除湿、祛寒:春季不但多风,而且多阴雨、多雾气,因此,初春季节风邪、湿邪较盛,并常夹杂寒邪。中医认为,风易伤肺,湿易伤脾,寒邪耗损阳气。所以,春季应补肺健脾扶阳以防风、除湿、祛寒。
4、生津清热:春季中后期风大,人体内水分易蒸发,常使鼻、气管等处的粘膜干燥、破损,引起感染。另外,由于冬季多食温热之品,人体内往往有郁热蓄积,所以,春季应注意生津清热,忌燥热饮食。
二、心理平衡调养法:
春季与肝相应,春季出现的心理失衡、情绪波动往往与肝气不舒有关;反之,如肝气不顺应春天自然之气,思虑过度,忧愁不解,会影响肝的疏泄,导致脏腑机能紊乱,甚至会引发肝胆、胃肠、心脑血管、神经、内分泌等一系列脏腑器官的疾病。因此,春季养生首要的是心理平衡调养,时时心胸开阔,情绪乐观,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防病养生。此时要谨防发怒,更不要心情抑郁。
《黄帝内经》明确指出:春季应该遵循“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的原则,“以使志生”。就是说人们在春季里,精神调摄要应于万物蓬蓬勃勃的生机,使意志舒畅,心胸开阔,情绪乐观,向社会和自己周围施予善良爱心。让自己的意志抒发出来,切不可强行压制情感。要使精神愉快,避免精神紧张、情绪忧郁、气愤暴怒等不良情绪。“忧郁”和“愤怒”是春季养生最忌讳的两种情绪,它们也是情志致病的罪魁祸首,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因为“忧郁”和“愤怒”不仅伤肝脏,还伤心、伤胃、伤脑等,从而导致各种疾病。
春季养生应首先避免“忧郁”和“愤怒”等不良情绪对人体的伤害。《黄帝内经》讲:“喜胜忧”、“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历代医学家、养生家均认为欢喜之心是忧郁、气愤等不良情绪的最好“解药”。欢喜可使人体营卫之气运行正常,气血和畅,生机旺盛,从而可保持身心健康。欢喜之心源于身心内外的整体和谐,时时处处以感恩之心待人,以爱己之心爱人,以无私利人之心做人,就会心生欢喜。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心补,欢喜之心是四季养生中最好的“补药”。
三、行为平衡调养法:
1、生活起居:
《黄帝内经》指出:“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春天适当晚睡(晚上10点钟左右入睡)、早起(清晨6点钟左右起床)、外出散步,以适应春季勃勃的生机,汲取大自然的活力,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这是由于阳气升发,人体气血趋向于表,循环系统功能加强,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及汗腺分泌增多,各组织器官负荷加重,于是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一种镇静、催眠作用,使身体困乏,早晨不易醒来,醒后又昏昏欲睡,这种现象俗称“春困”。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因为这不利于阳气升发。但年老多病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掌握。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各种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也同时开始生长、繁衍,传播疾病,所以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室内卫生,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并加强户外锻炼,以增强免疫力。
2、衣着:
春天气候多变,时寒时暖,同时人体皮表疏松,对外界的抵抗能力减弱,所以春天到来之时,不要一下子就脱去厚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常言道:“春捂秋冻”。因为春季天气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用棉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寿亲养老新书》里明确指出:“春季天气渐暖,衣服宜渐减,不可顿减,使人受寒”。另外,春季适当多穿些衣服也有利于体内阳气由里及表向外升发,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更加有利。
3、运动调养:
春天风和日丽,正是运动养生的最佳季节。经过寒冷的冬季,人体阳气潜藏于脏腑,身体各器官的功能包括肌肉功能都处在较低的水平,肌肉和韧带也都比较僵硬,因此刚开春的时候进行体育运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升发,及生理机能的恢复。春季养生以养肝护肝为主。春季万物生发、一派生机,此时通过运动多与大自然接触,对改善肝脏功能、调节身心平衡十分有益。所以,春季适当的运动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吐故纳新,又可以调节情志、养肝护肝,从而使人的身心保持平衡健康状态。
春季运动宜多步行。春暖花开之际,步行是一种最佳的养生保健方法,所谓:“百练走为先”,步行是人体最本能的运动方式,人体的很多生理构造都是与步行相配套的。众多寿星的长寿秘诀之一,就是坚持每日一定量的步行锻炼,尤其要重视春季步行锻炼。《黄帝内经》就特别强调:“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因为春季气候宜人,万物生发,此时踏青行走更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与和谐,从而能更好的增进身心健康。另外春季运动应注意加强手指、脚趾的运动,中医认为:“肝主筋”,“指(趾)为筋之梢”,手指脚趾的运动有助于调节肝脏气血,具有养肝、柔肝的作用。所以,步行过程中特别注意抬脚时一定要用脚趾抓地,以顺势把脚弹起。实践证明,用脚趾抓地走路可更大限度的活动腿部的肌肉和筋脉,可明显增强步行锻炼的效果。
4、自我平衡调养法:
(1)搓肾:肾是人体先天之本,也是阳气升发之源。春季加强搓肾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并可以通过补肾以养肝。因此,春季搓肾具有扶阳、养肝、补肾等多重功效。
(2)擦揉脊柱:脊柱为人体督脉所在之处,督脉是人体阳经之海,统领人体一身阳气。春季擦揉脊柱可进一步促进体内阳气升发。重点擦揉胸椎中下段还可调和肝脾、疏肝理气。从而起到扶助阳气、柔肝、健脾等作用。
(3)揉腹、推腹:揉腹可调和肝脾、平衡脏腑;推腹可贯通三焦、通腑降浊。春季加强揉腹、推腹,即可健脾和胃,增强消化系统功能,又可促进清除体内积蓄的郁热。揉腹、推腹对于维护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至关重要。
(4)搓两肋:两肋是肝、胆、脾所在之处,搓两肋可舒肝利胆、健脾和胃,尤其在春季加强搓两肋,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5)泡脚、搓脚:脚是人之根,“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现代医学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有无数的神经末稍与大脑紧密相连,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春天万物复苏,阳气均由根而升发,春天泡脚、搓脚对于人体阳气的升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用盐水泡脚可加强补肾、消炎杀菌、通大便;用醋水泡脚可改善睡眠、消除疲劳;用艾叶、生姜煮水泡脚可温经活络、祛风散寒。
以上摩部位除了脊柱可由家人帮助按摩外,其他部位最好自己按摩。
四、饮食平衡调养法:
1、普通食品平衡调养:
(1)养阳为本: 春季要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尤其早春仍有余寒之时。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主张“以葱、蒜、韭、蒿、芥等辛辣之菜杂和而食。”其中葱、韭菜、蒜是各地普遍食用的食物。葱、蒜营养丰富,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预防春季好发的呼吸道传染病。韭菜性温,最适宜温补阳气。不喜欢吃葱、韭菜、蒜的也可选用具有平补作用的饮食,如荞麦、米仁、黄豆、赤豆等,蔬菜水果多选用利于阳气升发之品,如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黄豆芽、绿豆芽、柑桔、金橘、苹果、芝麻、核桃、花生、乳制品等。
(2)宜食甜少食酸,既养肝又健脾: 唐代“药圣”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传统医学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以养肝;甜食有健脾胃作用,春季应适当吃些性温味甘的食物以健脾。其中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麦;还有蔬果类,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等。人体从这些食物中吸取丰富营养素,可使养肝与健脾相得益彰。其中大枣味甘性平,有健脾养胃、益气生津、养血安神等功效。尤其适于春季食用。常言道“一口吃三枣,终年不显老”。 (3)多吃当地当季新鲜蔬菜: 由于冬季蔬菜品种单一,人们会普遍出现各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缺乏。所以春季常出现免疫力低下、营养不良、口腔炎、口角炎、夜盲症、皮肤粘膜疾病等。因此,春季饮食结构宜清淡,水果蔬菜尽量选择当地、当季的时令果蔬为宜,少吃反季节的水果和蔬菜。要多吃当地的新鲜绿色蔬菜,如菠菜、芹菜、春笋、荠菜、香椿、黄瓜等。其中芹菜、荠菜味甘苦,性微寒,可清热利湿、益胃平肝。春季肝阳上亢者,最宜食用。
(4)宜吃清热食物: 由于冬季人们喜欢吃温补祛寒的食物。因此体内可能会积蓄较多的郁热,随着天气转暖,体内积蓄的郁热会引发各种疾病。因此春季应适当吃些有助于清解里热、滋养肝脏的食物,如香蕉、甘蔗、荸荠、荞麦、薏苡仁、荠菜、菠菜、蕹菜、芹菜、菊花苗、莴笋、茄子、黄瓜、蘑菇等。这类食物均性凉味甘,可清解里热,润肝明目,消积化痰。 (5)宜吃补气生津食物: 春季多风,易干燥,常出现口干舌燥、皮肤粗糙、咽喉肿痛等症。因而饮食上宜多吃具有补气生津功效的食物。如柑桔、梨、甘蔗、香蕉、百合等。其中柑桔具有生津和胃,润肺化痰,消胀除积的功效,可补充多种维生素,并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春季食用柑桔、梨、甘蔗、香蕉等食物,具有很好的生津润燥作用。但生津食物大多都性凉,春季寒凉食物不宜多用,以适量为度。 (6)忌吃生冷、油腻、粘硬食物: 春天由于肝气亢盛容易伤脾,从而影响了脾胃的吸收消化功能。生冷、油腻、粘硬的食物本身不容易消化,再加上春季脾胃功能不佳,因而食用此类食物可致生痰生湿,会更进一步加重和损害脾胃功能。所以春季吃不易消化的食物过多容易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应尽量避免。 春季的饮食平衡调养,一定要根据季节时令的变化,以及人们的体质、年龄、地区、疾病等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辩证施养。时时处处以调节和维护身心整体平衡为原则。 2、中草药食品平衡调养:
自古以来,药食两用的中草药食品在预防保健、四季养生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运用中草药食品进行食疗调养,可有效预防因季节变化而造成的各种生理失调和疾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