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67|回复: 12

zt.终于知道舟曲为什么会有今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9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舟曲县县长在2008年8月接受《深圳特区报》采访时介绍:“我们舟曲过去为国家贡献了上百亿立方的木材,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看到这样的一条老新闻时,不知您心里感想如何?  其实,今天的一切,完全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并仍会以种种理由为借口,继续制造下去                 几十年前 几百年前,我们的舟曲是否是一片森林茂密,牛羊成群,山清水秀的雪域高原。 然而,我们在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过分忘形于战胜自然,人定胜天轻浮谬论之中。通过这些灾难,我们更应该反省,你破坏了自然和谐,茂密青山变成了不毛之地,昔日清澈见底的“白龙江”变成了今日的“黑龙江”,大自然不会同情你的眼泪和呐喊的,只是昔日的破坏者的罪行让今日的舟曲人民承担,但是大自然它从来不追究昔日主犯是谁,却惩罚今日现场无辜者。大自然也明白,“和谐自然”是它本来的面目。    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生活方式,没有顾忌的从自然中获取,还不珍惜的浪费、消耗,我相信有索取就会有付出,有人为了我们已付出了生命,自然情况已不再乐观。我们需要改变我们的生活状态了。    这次,已经有舟曲人民买了单,从今天开始,我们能不能少做一些制造灾难的破坏活动!少一些冒充天灾的人祸。不再把责任都推给天灾。而尽量的不再继续制造人祸!!!否则,等待我们的,将是下一次也许更为残酷的报应!!!    届时,也许我们将被他人哀悼!            为了你的电脑安全,请只打开来源可靠的网址。
打开网址 取消


此链接转自手机浏览器,可能无法打开。
打开网址 取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泥石流泛滥当然是植被遭破坏的结果。
经济发展不仅付出环境代价,还要付出生命代价。
行善事,多种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emo_F6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什么都会有代价的

不尊重自然,自然早晚会让人类付出代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人定胜天”的苦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部大开发10年了,大自然开始报复人类的无知和狂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决策能更科学和民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0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地质环境监测院专家警示:

  中国至少还有1.6万个舟曲

  地质环境监测院专家:这些地质隐患点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甘肃、陕西、湖南、湖北等山多坡陡的省市

  中国至少还有1.6万个与“舟曲”类似等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着700万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自1999年以来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查,鉴于识别难度,至今仍没有完全摸清整个版图的脾性,许多所谓的安全之地却成了重灾区。

  依照现有技术、资金和人员配备,国家仅能排查全国1640个县基本的地质灾害隐患,对那些危及人员密集区的距离较远、地表变化并不明显、隐蔽性高的地质灾害隐患,仅靠卷尺、钢直尺等简单工具还无法摸查清楚。

  七年前的预警报告

  舟曲地质灾害早有预警

  殷跃平刚从贵州关岭特大滑坡现场回京,还未缓过气来,就接到了来自舟曲的消息,他甚至不愿对记者回忆现场,“实在太惨了。”

  在国家地质调查局专家眼中,舟曲是个再熟悉不过的地区,县域内山高沟深,地形起伏强烈,地质构造以遇水即软化、泥化的炭质板岩居多,是国内滑坡、泥石流强烈发育区之一。

  灾害发生后,国土资源部第一时间把灾难归结于地质灾害高发区,与汶川地震有关等五大诱因,几乎无法监控。事实上,这一危险地区早在2002年就被纳入甘肃省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县市地质灾害调查项目,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负责实施。

  甚至在汶川地震后的2008年6月,北京专家组到舟曲调查后也确定,该县有60多处滑坡点,13处滑坡严重,威胁着下游村庄的安全,必须高度关注。

  然而,灾难还是在两年后降临了。

  报复只是时间问题

  连日暴雨,必然发生灾害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室主任周平根博士,多年奔波于中国的地质灾害频发区,他甚至早有预言,“只要连日暴雨,必然灾害发生。”

  对于这次引发重大人员伤亡的三眼峪沟泥石流区域,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专家亦早有发现,滑坡体上堆积区呈扇状,向白龙江倾斜,且人为改造强烈,前缘被城区建筑物占用,中、上部大部分地带为耕地,即没有植被。“截至2003年,当地群众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的行为还在继续,部分地区林线已退至分水岭

  附近,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地质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地质灾害的发生将更加频繁。”这份报告中如是总结。最终一语成谶。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殷跃平今年早间受访时还曾说,据其统计,地质灾害中人为活动的因素占到50%以上,尤其是非法活动。

  报复或许只是时间问题。在殷主编的《中国典型滑坡》一书中记录有这样一个例子,位于甘肃永靖黑方台南缘,上覆厚层黄土的顺层岩石滑坡于1995年1月30日发生大规模滑坡,由于成功预报,未造成人员伤亡。

  然而,2006年5月14日,滑坡再次复活,体积达320万立方米,153间房屋被毁,道路中断。

  地质灾害陡增10倍

  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引发

  国家减灾委原总工程师李京对此概括为一句话,“高风险的城市,不设防的农村,尤其西部。”记者查阅2010年上半年《全国地质灾害通报》发现,21起特大和大型地质灾害中,仅5处发生在城市,其他均在农村。

  该通报还指出,全国2010年上半年共发生地质灾害19552起,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147起,326人死亡、138人失踪,经济损失18.61亿元。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竟是2009年同期的10倍,由此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也大幅增加。国土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亦坦言,“今年上半年地质灾害形势令人担忧”。

  周平根主任分析说,极端气候是引发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之一,而近年来遍地开花的修建水电站、高速公路、铁路,或切坡建楼,都诱发了一定程度的地质灾害。正如国土部通报2009年地质灾害时说,“……自然条件变化和不科学的人类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引发因素。”

  还有多少个舟曲?

  至少还有1.6万个地质隐患

  多灾多难的舟曲注定不会是最后一起悲剧。

  记者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获知的权威消息显示,截至2009年全国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0万处,威胁数千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和1200多亿元财产安全,其中,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1.6万处,威胁人口700万,威胁财产840亿元。

  周平根主任呼吁,这意味着,中国至少还有1.6万个与“舟曲”类似的隐患威胁着700万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他介绍说,这种隐患点重点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甘肃、陕西、湖南、湖北等山多坡陡的省市。

  如此之多的隐患如同黑夜的潜伏者,随时可能出现,防不胜防。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灾害研究室主任吴树仁告诉记者,目前地质灾害预警的精度、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因技术、人力、资金、设备等原因,目前,仅能对于隐患点房前屋后墙壁裂缝等这些基本表征查清,但对那些危及人员密集区的距离较远、地表变化并不明显、隐蔽性高的地质灾害隐患,仅靠卷尺、钢直尺等简单工具还无法摸查清楚。

  面对如此之境,下一个“舟曲”可能是悬在我们头顶的另一颗炸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0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掘坟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杀鸡取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鼠目寸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emo189_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井人家
临平万达
城站公交站
湖翠里航拍
金钥匙航拍
玖樟台
玉湖公园
临平新城
丰收湖天街
海潮望月城
黄山风景
丹枫四季
临平城区
闻堰综合体
桂冠东方验房
缤纷城
临平老宅
京东Mall
江荣府
“金手指”
产业孵化基地
空中花园
河滨之城
临平未来农场
江河汇
未科航拍
临平公园
招商花园城
金沙湖晚霞
桂冠东方
花园城
火车西站
喜悦和
艺创综合体
味美浙江活动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4-12-26 22:34 , Processed in 0.06235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