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23|回复: 9

WK:浙大惊现“学二代”:评职黑幕重重,叫兽如此炼成 (转经济学论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9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大惊现“学二代”:评职黑幕重重,叫兽如此炼成
新语丝上刊出一浙大教师内部爆料文,《浙江大学有必要公开一下职称评审全过程》,反映浙大当权的官员兼教授如何通过操纵职评,把自己的子弟、朋友评为副教授、教授,然后提拔当官,在学校形成“学二代”现象。这些学霸把学校里的各种荣誉和项目优先评给朋友以提高他们的业绩,在评职称时为他们的子弟量身定制晋级标准,随时随意决定和变更职称评委组成;更甚者,整个职称评议和投票过程完全黑箱操作,排斥普通申报教师的知情权,在评议中使用所谓的专家保荐人为他们的子弟说好话,同时贬低他人;最过分的是,为了防止有时评委内斗不服从“大局”乱投票,投票过程就象戏剧彩排,领导的子弟当选的票统计为有效,其他人当选的投票就要推倒重来,并且计票时也做手脚。
真是太黑了。这年头,教授都是这样得来的,难怪都成为叫兽了。此前,有美国海归博士来浙大任教,来之前被忽悠当副教授引进,来了后又连讲师都当不稳。讲师一怒之下,以死抗争,遗书直言浙大无信无情残忍。可见没有关系的人,在浙大受排挤,水平越高越评不上教授。
更早者有浙大院士课题组论文造假,搞得全球闻名,造假就是为了发论文、拿项目骗钱,最终作为资本评教授。现在看来,光论文造假还不一定能评上教授,还得在评的过程中上下打点,向领导表忠心,才能遂成心愿,以后金钱美女,自然滚滚而来。浙大啊浙大,叫兽啊叫兽,潜规则啊潜规则!!!
附:

浙江大学有必要公开一下职称评审全过程

  作者:受压迫者

  职称是教师全部权利的最主要体现,决定教师福利,以及能否上岗。而且职
称是终身制的,退休后的待遇也据此而定,是教师的头等大事。浙江大学职评的
以下几个环节我们看来有很大的不透明性,希望学校能解释和浧清一下:

  1.投票规则。2010年1月18日,浙江大学人事处发布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关
于公布职称领导小组有关意见的通知》,其中关于投票规则方面,要求“2010年
各级评审组织的投票规则为:原则上应一次投票通过。如果需要试投票的,投票
前评审委员会出席成员事先应有明确约定,允许试投票一次。”也就是说,(事
实上也是,)在2010年以前,各类、各级职称评审中,浙大职称投票是要进行很
多轮的,在2010年以后,如果这个《通知》真能得到执行的话(不知道2010年执
行情况如何),那么就一轮投票结束,最多试投票一次。我们的疑惑是,按照规
定,一个候选人要能成功晋职,必须在投票中同时符合两个条件:(1)获得全
部评委3/4以上赞成票,否则即淘汰,即使本次名额没用完,也要宁缺毋滥。(2)
在获得3/4赞成票的所有候选人里,按得票高低排序,超出本次晋级名额的低票
数者即淘汰。所以,一次投票后,只有获得全部评委3/4以上赞成票的人数多于
本次晋级名额,并且低票数的候选人中有并列票数且这其中尚有几个晋级指标的
情况下,才需要对这几个并列人选进行第二次投票,第二次淘汰投票当可马上决
出胜负,如果再出现平局则只能全上或全下,或抽签决定了,因为再投下去也还
是平局了。那么,浙大以往在一次职称评审中五轮、六轮、七轮……投票到底是
什么意思?我们不希望以下传言是事实:多轮投票中,把第一轮没通过但属领导
内定的人选拿回来重投一次,然后解释说上一次不算,并向评委解释说这个人其
实怎么怎么好;或者把第一次“不幸”通过的“意外人选”贬低一通,然后拿回
来重投,直到把他(她)投下来为止;不断进行投票中,以领导认可的人选出线
的那一次或那一部分投票才算有效,其他的投票事后都追认为无效或被解释为试
投票。如果不是传言说的这种情况,2010年这个《通知》对以前的多轮投票制予
以摒弃,为什么要摒弃,多轮投票制到底有什么问题?而且,《通知》里提到的
“试投票”到底想试什么,是不是传言的翻版,即先预演一遍,彩排一通,然后
把意外的入局或出局的人选再以“评议”的形式游说一下,使后来的正式投票结
果合乎领导的正确观点?浙大的投票过程绝对保密,评委泄密者将追究责任;所
以,有传言说,计票过程极不严肃,据说还有什么叫“善意误差”和“集体修正”
之类的东西。学校有必要解释这些问题。

  2.职称评委组成。浙大的职称评委会人员是相对固定的,主要由学部或学院
的学术委员会或者是人力资源委员会的人员构成,有一定的任期,它们独立于学
部的部务委员会,以显示学术独立。但是,实际情况是,职评委的人选事实上也
是由各种行政职务的担当者构成。以社科学部为例,学术委员会人选全部是行政
干部,见http://www.fss.zju.edu.cn/redir.php?catalog_id=12 。如果学校
领导真的认为,各级干部是学术力量的真正代表,为什么不把职评委直接和有关
行政组织直接合并起来,以提高效率?我们认为学术是否独立于行政,不是说有
一个独立的学术机构名称就可以了,主要还是要看实际人员组成,如果学术机构
和行政机构本质上一套人马,两块牌子,那么设置一个独立学术机构事实上是在
浪费人力、物力。

  3.“专家保荐制度”。 浙江大学在职称评审中长期实行“专家保荐制度”,
这些专家包括“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求是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级专家、学院院
长或常务副院长及学科学术带头人等”。这些人选里许多人其实在学术圈内口碑
不好,不知道怎么得到专家资格?通常认为,候选人本领域的“保荐专家”或是
候选人所在学院的领导的游说意见,在职称评审中具有一言九鼎的作用,因为他
们作为候选人的“知情人”和“内行人”,其所说的话不太容易受到其他评委的
反驳,因为其他评委往往是都是其他专业领域的。这样,职评的民主评议岂不成
了一家之言?有传言说,“保荐专家”的工作就是向其他评委游说。你的哪个条
件不符合晋职要求,他就会替你说好话,说这个条件是基本具备的,或者说其他
条件中某一些可以用来代替这个条件;你某个条件虽然符合,但业绩一般,他就
会替你解释,说事实上质量是很高的,但常人不容易认识到等。对你的竞争对手,
虽然他的条件是符合的,但你的保荐人就会说,那个条件事实上并不能算完全符
合,因为哪里哪里存在一点缺陷等;竞争对手的条件如果公认符合晋职要求的话,
专家就会说条件虽符合,但学术水平不够等。这其实对许多被专家不公正评论所
影响的候选人是不公平的。由于“保荐”过程是保密的,受到贬低的候选人没有
机会反驳。更有传言说,评委们作为自己本领域的“专家”,往往本身都被视为
有“保荐”资格的人,都有一块自己的自留地,都可以对自己领域内的候选人提
供决定性意见,相互之间井水不犯河水,互相合作以瓜分各专业的晋职名额。如
果是这样,那真的是太悲哀了。学校有必要对此解释一下。

  4.职评委的实际参会人员。经常的情况是,专职成员里有些人却由于种种原
因不参加某次评审会,而有一些非专职人员却会被安排作为临时评委加入到某一
场评审会中来。这种安排的原因和人选也是保密的。有传言说,这是为了保护或
打击某个别候选人而安排的,让他们正好达到或达不到3/4赞成票。也有传言说,
这其实只是一种肤浅的解释:实际上,各职评委成员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
要保证自己专业领域内的晋职人员由自己决定,是不太会去为难别的领域的候选
人的,因此不太会造成某一候选人多一票还差一票的情况。换言之,职称评审投
票不会那么惊险,以至于某些人一票胜出或一票之差败走麦城。这里临时减少或
增加某些评委,事实上主要在游说环节起作用。比如,某一个候选人当选有点困
难,这时候,一个或几个与他的研究领域相近的“保荐专家”级人物或他所在单
位领导加入评委会,将有助于在评议过程中为他说尽好话,而将他的竞争对手彻
底贬低,以使结果符合专家的意愿,临时换人的往往就是这些专家。我们真的希
望事实情况不应该是这样的。

  5.晋职标准和要求。浙大各学院、学部每年的升职称要求都有变化,有些体
现在文字上,如“**学院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等,有些则没有体现在文字
上,就是操作时口头上的约定。有传言说,不停变化的升职要求,往往都与保护
某些人或是打击某些人相关的。当然,职称评审是学校里的大事,对于体现在文
字上的任职资格,由于经过不断粉饰,文字内容已经非常成熟,为某个人量身定
制的痕迹已经不是特别地明显了,虽然他的竞争对手能痛苦地感知到,也只能是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这种传言难以证实,但浙大最近的教师岗位分
类管理对教师进行分流的运作由于首次制定,文字上远没有职称政策那么成熟;
因此它的一些细则和试行稿,为某些人量身定制的痕迹确实就非常明显。比如试
举一例:《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中关于“研究为
主岗”的聘任条件规定:“申请者应具有从事高水平研究的能力,学历一般应符
合社科学部的要求,需符合以下任一种条件:(1)在近四年的科研工作中,每
年至少取得了如下一项成果:①主持省部级重大及以上科研项目1项。②发表高
水平论文,学术论文被SCI、SSCI收录,或在权威期刊上发表。③科研经费达50
万以上。④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项。(2)从事台湾研究。”这样
的条文,大家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我们想知道的是,职评的任职条件是否与
这种聘岗政策一样,每年真的搞因人而修改?

  6.业绩考评。评职称的依据是候选人业绩的统计结果。但是,有些候选人由
于有行政职务,有些业绩其实是据此取得,与学术能力并没有联系,似乎不应计
入。比如,非常多的论文、奖项、项目,其实期刊、评奖者、立项者是把指标分
配到学校内部,由学校再分配给某些人员。学校在分配这些机会时,很多情况下
并不考虑学术情况,而是考虑教师对学校服务的情况,给予补偿的,行政职称是
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认为,这些非学术因素的业绩在职称评审时本不应该在职评
时又拿出来作为竞争优势。

  在浙江大学申请晋职,真的非常难,一个候选人要击败竞争对手,顺利晋级,
须过这几关:(1)凑巧符合本次高一级职称的全部任职资格要求;(2)职评委
成员的临时性变动不会对自己不利;(3)自己的保荐专家在职称评审的评议环
节中有胜过对方保荐专家的游说能力;(4)自己的学术经历和价值观至少不能
让1/4以上的评委反感;(5)自己领先的那一次投票被认为正式、有效,并且票
数统计时没有出现对自己不利的“错误”。而且职称评议、投票整个过程保密,
有异议无从申诉。如果任何一个程序有不公正之处,就使职评成为闹剧。如果每
一个环节存在不公平,那么一个有学术能力的人要过关概率将是非常小的。

  职称真的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学术资源了。与各种“长”衔相比,职称是终身
制的,是终身受用的,退休后也这样。学校的各种福利,学术上的各种资源的分
配,事实上都与职称配套,不到某职称你根本分不了这种房子,不到某职称你根
本就没资格申报某个项目,申请某个奖项,不到某职称你根本就没资格去应聘某
个“长”。人们常说学术造假是为了获得名利,这名利是怎么来的呀,还不是通
过提升职称带来的?现在大家只注意打学术成果本身的假,而有时忽略职称评审
的假,事实上往往是颠倒了因果和主次,“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学术造假为
什么呀,不就为了职称吗,而学术造假只是整个职称造假体系的很小一个部分而
已。如果你的职称是这样人为定制出来的,而你的文章却没有捏造数据,你说,
你的学术经历能称得上诚信吗?

(XYS201103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版主尊重言论自由,邻里邻居的,这样干没意思。
我就是觉得这样好玩,你管不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9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hwtiger 发表于 2011-3-9 20:47
请版主尊重言论自由,邻里邻居的,这样干没意思。
我就是觉得这样好玩,你管不着的。

不是版主的原因,是系统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信用社会下,是需要这样的体制,保荐!
但是很多好东西我们都恰恰只学了一半,忽略了利用信用而产生的丑闻责任承担问题。
发达国家的人为什么这么自律?因为他们实在是违规不起。
德国工程师在国内在无人街道遇红灯会等候,而到了中国也照样跟随大流乱闯红灯。可见一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见怪不怪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面之辞,不可全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我也在等下文呢,但那么长时间了,浙大一直就是不反驳。经济论坛上评论都翻天了,浙大还是不着急,情况有点诡异,悬念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0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林子大了鸟比较多,管不过来了,干脆懒得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5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内幕都捅出来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7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浙大教授,集体辞去教授职称,以谢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百井人家
临平万达
城站公交站
湖翠里航拍
金钥匙航拍
玖樟台
玉湖公园
临平新城
丰收湖天街
海潮望月城
黄山风景
丹枫四季
临平城区
闻堰综合体
桂冠东方验房
缤纷城
临平老宅
京东Mall
江荣府
“金手指”
产业孵化基地
空中花园
河滨之城
临平未来农场
江河汇
未科航拍
临平公园
招商花园城
金沙湖晚霞
桂冠东方
花园城
火车西站
喜悦和
艺创综合体
味美浙江活动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4-12-27 11:52 , Processed in 0.06219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