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去北京谈生意,顺便拜谒自己在大学当教师的朋友。在一群所谓“文化人”的饭局中,这些平日衣冠楚楚的高级知识份子与社会精英,吞个两杯酒,就立马显露出禽兽的嘴脸。从荦笑话、搞女学生到各地小姐床品,有些话讲得让我这个在生意场混了这么多年的老油条都感到脸红。 谈够了女人,话题开始转到内贸拖欠款,并进而扯到当今社会的一些现状。坐在我旁边,此前一直很沉默的某男才突然开始说话。此人生得五大三粗,皮肤黝黑,看上去像个杀猪的。我生来最不喜这种滚刀肉脸,但因为礼节关系,也为活跃气氛,也频频敬酒,并借跟他请教一些问题以搭话。没想到一了解,此人居然是北京某著名大学的社会学教授,而他所讲述的一些观点,成为了我整场酒局最大的收获之一。 教授出生在华东某省的农民家庭,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说,有一次回老家,看到邻居大伯院子里堆了很多新鲜的蔬菜,就想问他买一些。大伯说,还买什么,你想要多少拿拿去好了。他正想拿,大伯阻拦了他,说这个不能吃,是拿出去卖的,然后从自己房子里堆的蔬菜中给他装了一袋,说这个才是我们自己吃的。教授很诧异,说这有什么区别吗?大伯说,这个才打完药的。 原来,为了让卖的蔬菜卖相好看,邻居从蔬菜出苗开始,就一遍遍打毒农药,使其不至于生虫。而家里吃的菜,则专辟菜园另种。很多时候,菜今天才打完药,明天就拖到县农贸市场去卖了。教授问:这么做不怕别人吃中毒么?邻居说:管他呢,城里人多有钱,吃死了最好。他又问:那你卖的时候没有人来检测么,邻居说,我卖菜这么多年了,工商局和城管从来只管收钱,谁有闲心做什么检测。 后来他发现,这在他老家的村庄,并不是个案,凡是种蔬菜卖的人家,几乎家家都是如此。回北京的时候他心情沉重,因为自己就生活在城市,每天吃的菜,也是从菜场里买的。而这些买回来的菜,又究竟有多少接受过认真严格的卫生检测呢? 教授说,他一直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这种现象。他老家的乡亲,包括邻居大伯,为人和蔼,心地善良,非常的淳朴温和,为什么卖毒蔬菜给“城里人”的时候却如此冷漠,而且觉得理所当然心无愧疚?这是因为中国式道德的狭隘,还是因为中国社会的阶层矛盾,到达了彼此仇恨的地步?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也时常会有来自各行业朋友和亲戚的善意提醒:在方便面生产厂做管理的朋友说:你可千万不要吃方便面啊,我们自己从来都不吃的;在面包厂工作的朋友说:你可千万别吃面包啊,对身体毒害很大的;在某著名连锁品牌餐厅工作的同学说:你可千万别吃火锅啊,那个菜如何如何不洗调料如何如何有毒而且被老鼠爬过汤如何如何脏的;在国内某驰名商标饮料厂工作的朋友说:千万不要喝果汁饮料啊,里面添加剂如何如何…… ——所以,我们看到了三聚氰胺,看到了健美猪,看到了染色馒头,看到了塑化剂,看到了避孕黄瓜……所以,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开始变得连感冒都长治不愈仿若绝症、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莫名其妙的不孕不育、越来越多的孩子过早过度的发育……整个社会变得最健康最孔武有力的反而是衣食住行最简单自立的老年人。 如果将人类社会的秩序划分为三个层次,一层是文明,一层是道德,最后一层是生命线——法律的话,人们素来是以道德作为衡量标准的。失去文化传统与精神信仰的中国人,将“人类”、“世界”、“未来”、“文明”等斥之为假大空,将“短视”、“利欲”、“金钱”捧之为脚踏实地,将物质利益的最大性获得设定为成功的标准,并认为遵守道德等同于老实吃亏,在这样的心态之下,社会开始逐渐抛弃道德,而改以法律为基准线。 “以法律为基准线”换成口语来讲,就是“不犯法就行”。反映在生活中就是:造桥的,桥不塌就行,裂缝神马的没关系;造房的,房子不倒就行,漏水神马的没关系;造食品药品的,吃不死人就行,拉拉肚子或有没有疗效神马的没关系……有时候稍微走偏了点,桥塌了、房倒了、食品吃死人了,也没有关系,反正哥全家都在国外,大不了就溜了。 社会利益的严重分配不均,是造成乱象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来设想一个农民工的生活轨迹:他在城市里打工,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汗水,拿着微薄的,时常被克扣的薪水,在高楼大厦里被人盘问,在公共交通里被人鄙视,受尽城里人的欺侮与白眼,当他们返回农村,重耕土地,种下粮食与蔬菜,并要将它们卖给城里人的时候,他们会抱持什么样的心态?这些粮食与蔬菜,会不会成为他们的武器,寄托着他们某种“复仇”的快感? 我们来设想一个城市底层民众的生活轨迹:他用心读书,考了很高的分数,考进了重点高中,而一些有钱有权的孩子,却通过花钱或找关系而成为他的同学;他高中毕业后,因为没有钱读大学,混迹于人海找工作,从底层的工作做起,而他那些不学无术的同学,却在大学开着豪车搂着美女,每天纸醉金迷;他耗尽青春,终于混成小康,而他的同学,却已经在他们父母的栽培与提掖下,成为了他的领导或老板。当他在华贵的酒店为这些富人们炒制美味佳肴的时候,他会不会因为内心的仇恨,而趁此机会往菜里吐两口口水? ——社会阶层的固化,造成了贫富两端的距离更加遥远。年轻人除非天赋异禀,大多数资质平庸的普通人,试图通过辛勤劳动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都变得更加艰难。而在之前所说的,以“法律为基准线”的社会秩序,更加剧了阶层的对立与仇恨。 聊到后来,教授说,照这样的情势发展下去,这个国家迟早会分崩离析。 ——老实讲,我并不关心国家的结局,它并不是我们所能够左右和控制的。我更关心的是这种社会生态对于商业生态已经造成,未来还可能造成的影响。我很多朋友宁愿去做利润微薄的外贸,也不愿做内贸,一个原因,因为老外讲究诚信,付款准时,而内贸皮条账人情账太多。 房地产行业概莫能外,形势好的时候大家自然和和气气你侬我侬,情况一旦恶劣,必然会把道德法律一抛,互相攻讦,野蛮撕咬。此次中海紫藤苑事件的发生,只是一个极微小的案例。 至于未来中国商业文明的进程,是否真的如马云所期待塑造的那样,呈现出高度的契约精神,还是会完全背道而驰?或许从马云自身与雅虎的纠纷中,就可以寻找到答案。无论如何,身处其中的我们,在你支出每一笔投资的同时,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改变,一定要做好更详尽的预案。 2011年6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