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帖子的展示对象是现代(从二十世纪至今天)存在于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所谓“传统民居”,是指没有受到现代西方建筑影响,在建筑材料、建筑工艺和建筑布局各方面,保持着本民族特色和古代传统的家庭住宅。近二十年来,中国民居发生着空前的变化,即使是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民居,也在迅速地改变。这个帖子所收的图片都是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的民居样式,它们在那些地区也已经越来越少见,即将被现代化的住宅取而代之。这些照片,大部分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拍摄的,当时这些照片中的民居还普遍地流行在各民族地区,人们根本没有预计到今天的变化。以前拍摄这些照片也许只是反映着真实的生活,而现在来看这些照片,则已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了。
正如题目所示,这里收录的都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汉族民居、少数民族仿照汉族样式修建的民居和有现代色彩的民居基本不录。相对来说,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更多地保持着古代的特色和历史的风貌,这对于我们研究历史和文化很有帮助。在帖子里可以看到,现代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在很大的程度上保留着“古风”,越是偏僻、落后的民族和地区,“古风”越是浓厚。古代的普通民居中没有厕所,而只是在住房地板上开一个洞,将粪便直接排泄到楼下的畜圈,供猪狗吃食。这种习惯,在汉族中原地区,也许早在秦汉就开始改变,至少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便已经普遍设置粪坑或粪缸等设施设备储存和处理粪便,或利用猪圈积蓄农用肥料。然而,直到现代,在一些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延续着古代的遗风。居住在川、藏交界地区的珞巴族的住房,正室门后开有一个洞,不但作为向下层(畜圈)直接排粪的通道,而且还作为妇女分娩的地方。在今天的人们看来,珞巴族的这种习惯固然是“奇风异俗”,但是当我们考察过古代厕所发展历史之后,就会知道这是“古已有之”,并非珞巴人的独创。
<p>
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有两三个民族的资料掌握不多,做得差一些,算是凑数之作。文字和照片都是从《人民画报、《民族画报》、《中国少数民族图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图典》等书刊以及网上一些相关网站找来.基本上是照抄,只是把图片统一加工了一下。当然如果有错误,那还是我的错误。另外,我根据找来的图片做了一个《中国民族分布图》及其《图例》,这个《图例》又是帖子的目录。本想利用这个《图例》做上链接以实现跳转,可是超星的编辑器功能限制,做起来太费事,只好免了。在每个图片上都做了隐含的文字说明,读者把鼠标悬停在图片上几秒钟,可以看到那些说明文字。由于时间不够,没有对各民族详细分类,只按各民族主要分布范围,分为三大类:
<p>
第一类是华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这一类的民居多属干栏式住房。这种干栏式的住房。
<p>
第二类是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这一类的民居多属由穴居和牧区、林区毡房发展变化的住房。其中东北地区的游猎民族创造的森林棚居,与西北地区游牧民族创造的草原毡房,都是极有特色的传统民居。西北地区的民居在古代还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那也是非常明显的事实。
<p>
第三类是高原雪域即滇北、川西和青藏高原等地区,那里的民居既受北方游牧民族民居的影响,又受南方干栏式住房的启发,更有适应当地特殊自然条件的创造。比如,一些牧区的藏民用牛粪作墙建造住房,就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民族风格。
<p>
当然这种分类是非常粗放的。如果要作进一步的研究,分类肯定要更细致准确。住宅是一种文化,既是人类全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映射着全部文明发展的轨迹。哲人有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固如此,物亦其然。任何一个侧面、一个局部,都足以作为一个线头,牵扯出全部人类文明史。物理人情天道,皆可于砖瓦竹木之中求之。这个帖子是一个小题目,但是如果深入研究,便可以做出大文章。可惜我暂时只能做到这样。如果它能给读者们还来一些乐趣,那是我很高兴的事情.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1 23:01:2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