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17|回复: 29

[投资理财] 从道琼斯指数看中美日经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5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旨在研究中美日经济通过道指反映出来的基本面情况,将分几个专题展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道指怎么就这么强?

本帖最后由 asd1274 于 2011-12-5 20:34 编辑

20多年来,美国的道琼斯指数和日经指数相比,强得不可思议,差距有20倍。而2008年以后,美国爆出了次贷危机,但道指比起A股上证指数走势要强得多,弄得人们不知道到底谁危机了。本文试图解释这个现象。
通常人们说的道琼斯指数,是由30只成分股组成的道琼斯工业指数,是道琼斯众多指数体系中的一个。
这个指数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 股指对应的是30支成份股股价的算术平均,而非市值的加权平均。
这样股本小股价高的股,对指数的影响可能会比市值大的股还大。如IBM股价189美元,占指数权重多达11%。而市值是它近两倍的埃克森美孚,由于股本多,股价只有80美元,占指数权重不到5%。
另外,象苹果、Google这样股本小市值超过2000亿美元的股,股价高达300多、600多美元,如果放入道指中,对权重的影响就太大了。一直没有放进道指成份股里,是有这个技朮性障碍。
2. 30支成份股调进调出,对指数影响可能很大
如果两年前把苹果调整进30支成份股里面,现在道指能多出1000点,相比最高点基本不跌了。而一些曾经辉煌的成份股,大跌之后会被调整出去,对指数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例如花旗银行,股价最高时55美元,占指数权重3%,金融危机时最低跌到1美元,98%的市值没有了。但是,中间把它调整出指数了,换上一个过得去的公司,即使后来花旗继续跌,对道指也没影响了。
长期来说,道指成份股变动非常大,最初的成份股几乎都不存在了。美国钢铁汽车公司曾经市值很大,但总有新的公司成长起来换掉衰弱的老公司。
以上两个特点,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让道指较容易出现超常规的增长,或者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sd1274 于 2011-12-5 20:36 编辑

例如1989年日经指数是38000点,道指2000多点。22年后,有225个成份股的日经指数跌成了8700点,而道指是12000点。这个走势差了有20倍,美日两国的经济基本面不至于有这么大的差距。这和指数的计算方式有部分关系,道指差不多总是从最强阵营中选30支股出来,这些股增长好就行了,其它股就算倒闭了也无所谓。

粗略地来看,财富500强的门槛基本是年年上涨的。美国2011年是133家公司,中港台69家,日本68家比中国还少了。美国从中选出30个全球顶尖的公司很容易,而日本就选不出225个顶尖公司了。1996年日本还有130家公司,现在很多成份股从以前榜单上掉了下来,拉了后腿。如果日经指数也只选30个最强公司,成份股也调整,虽然肯定还是跌,但不会这么惨。
2000年以后,美国经济其实遇上了大麻烦,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相继破灭,但道指却没有跌多少。这也和成份股的构成有关系,其实受泡沫直接影响的成份股并不多,不行的也调整出去了。网络泡沫,很多公司暴涨之后死球了,坑了股民很多钱。但当中也有真正做大并维持住的股,对道指影响相当于:信息产业暴发成长的影响看得出来,而网络泡沫破灭在它这只是一个回调,几支代表性的大股如微软、思科、英特尔市值撑住了。房地产泡沫弄出次贷危机,一些金融股完蛋了,股民再次血本无归。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受这么大影响,总有30个根底深厚的成份股撑得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美国的家底强在哪里

本帖最后由 asd1274 于 2011-12-5 20:38 编辑

位置道指目前30个成份股里,有两个显著小的,美国铝业市值103亿美元,旅行者保险225亿美元。我认为应该去掉这两个,换上市值大十多倍的苹果和Google,这样的30支股基本能代表美国的经济实力。
我将这30支股分成6类,归纳如下。以下市值是2011年12月1日美股收盘价对应数值,可能小有出入。
1. 2个石油公司,总市值5900亿美元
埃克森美孚,3870亿。
雪弗龙,2030亿。
2. 3个金融公司,总市值2320亿美元
摩根大通,1190亿。
美国运通,569亿。
美国银行,560亿。
3. 2个制药公司,总市值2685亿美元
辉瑞制药,1582亿。
默克制药,1103亿。
4. 7个老牌工业技朮公司,总市值6802亿美元
IBM,2254亿。
通用电气,1686亿。
联合技朮,697亿。
卡特皮勒,629亿。
3M,570亿。
波音,525亿。
杜邦,440亿。
5. 7个IT业公司,总市值12335亿美元
苹果,3608亿。
微软,2110亿。
Google,1980亿。
AT&T,1710亿。
英特尔,1321亿。
思科,1022亿。
惠普,584亿。
6. 9个消费公司,总市值11136亿美元
沃尔玛,2034亿
宝洁,1794亿
强生,1766亿
可口可乐,1537亿
Verizon电信,1069亿
麦当劳,984亿
迪斯尼,680亿
卡夫食品,646亿
家得宝,626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sd1274 于 2011-12-5 20:38 编辑

以上分类可能不够精确,例如AT&T,3M,IBM都是跨多个领域的,放到哪不好说。以上公司大多数名气非常大,一般都知道。也有些大市值公司不在里面,例如百事可乐市值1000亿,但这30个应该代表性足够强了。
从市值就可以看出,后三类大公司是美国经济的基础。IT、技朮、消费,是美股真正的支撑。如果看这30个公司,就知道美股为啥跌不大了。这些公司的技术、创新、品牌,还没有遭到真正的挑战,在全球经济中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那么道指也就跌不到哪去。至于说一些金融股跌光了,汽车股跌光了,那是出大事或者竞争力不行了,但反正也不是道指成份股了。
如果说要去做空美股,象整死美国汽车公司一样挤垮这些成份股,靠中国行不行?目前来看,除了华为可以和思科正面对碰一下,其它的都不太行。或者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可以去摸摸卡特皮勒的边,联想去拼一下惠普的计算机业务。一望可知,中国和美国的顶尖公司基本没有直接竞争关系,产业层级相当不同。相反,中国是这些美国公司的大市场,它们有中国需要的多种技朮,双方合作的前景很好。
中国不行,其它发展中国家就不要提了。日德法等国其实也是不行,它们和美国算是各有所长,但具体到这些公司的具体行业,看上去也不象能占优。
所以,以目前的跨国大公司态势来看,还是美国日子最好过。而道指就是赤裸裸的只和最强的大公司挂钩,强势确实是有道理的。如果说未来10年,道指翻倍,这完全可以想象。比如说油价继续大涨,美孚和雪弗龙市值大涨。喝可口可乐的人越来越多。沃尔玛店越开越多,印度市场也进去了。麦当劳在中国门店赶上肯得基,三四线城市铺开。就不说发展了,光是通胀,许多品牌公司的利润就会自然增长。再来些苹果式的创新暴发成长,不需要生物科技新能源之类的大创新,就是现有这些产业,道指翻倍也是个大概率事件。
有人想象道指如日本式的20年长期熊市,这也要具体到每个公司去看。我们会发现,日本还是缺少美国这样强大的消费类品牌,多数是工业制造品牌。比如说索尼,它品牌还算可以,但有没有定价能力?它手提电脑之类的工业产品可能年年跌价,竞争对手太多了,技朮优势不明显,比苹果差太多了。还有日本的大金融公司特别多,美国的金融公司其实也不行,都遭灾。但美国的金融业反正是死球了,在道指里市值也就一点点了,影响不大。而日经指数里,225个成份股一大堆金融股,根本没有可以顶上来的产业。所以,美国和日本的产业分布相当不同,不会复制它的指数走势。
所以,唱空美国是一回事,但道指是美国的精华部分,不能唱空。从这些公司的具体业务来看,美国是很强大的。我是很想唱衰美国的,但实事求是地说,不能唱空道指,应该唱多。美国股市创新高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未必是大通胀的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美国大公司强在什么地方

本帖最后由 asd1274 于 2011-12-30 11:39 编辑

美国以道指30成份股为代表的大公司,全球竞争力十分强大。
这个不是说市值高,上节列的30个公司,加起来是41000亿美元。中国拉出30个市值最大的股,总市值也很可观,中石油市值全球排123名的时候都有,几个银行股也是非常巨大。日本大公司以前泡沫的时候,市值更高,现在也不小。

也不是说公司钱多钱少。41000亿美元其实也不是太可怕,中国外汇储备再拱几下,能够全买过来。苹果公司有700多亿美元现金,中移动手持3000亿人民币现金也不少。美国大公司钱不少,但也不是就它有钱。“美国政府赤字,美国人借钱胡花”的印象深入人心,人们不会觉得美国多有钱。全球有钱的政府、公司、个人多了去了。

美国公司的强大,是可以具体一个个公司分析出来的。我的观察首先是,效率实在是很高。苹果公司6万人,一年销售额1000亿,利润200亿美元。而且苹果这6万人大部分是外围的,iphone这样的超级拳头产品只要数百人规模的核心开发团队。中石油有167万人,虽然二者市值差不太远,效率就差太多了。而且中石油是挖油的,是以宝贵的天然资源为基础。苹果搞的是设计与制造,完全靠智力创造价值,所以全球影响力要大多了。美股这种效率很高的大公司不少。

另外一个观察,这些大公司的业务,不太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比如说中国地产公司,没有银行开发贷款,不搞预收款,买家不向银行借大钱,拿地建房是搞不动的。基建公司也是这样,需要大笔银行资金先期投入。制造业公司更是如此,流动资金无不涉及巨额银行贷款。而美国这些大公司,普遍有大把现金在账上放着,开展业务不用借钱,足够了。金融危机来了,就算银行出事了,也无所谓,对业务模式本身无影响,只对客户有影响。另一方面,即使业务和金融有关,这些公司也可以把风险控制住,不是把自己赌上去。比如帮客户搞定银行贷款,业务能做成风险却不是自己的。麦当劳开店,加盟的先把钱交上来,公司不管财务风险,有把握的才自己买地建店。

有一些公司,效率也高。象中国的银行,要论赚钱,效率其实不低,人均创造的利润比制造业要高多了,所以职工收入才相对高。但是,这里就需要金融机制的强力支持,要大放贷款,要较高的存贷利率差。这样就对社会整体效率可能有损害,不公平,自己也显得不够安全。

还有很多中国公司,小快灵,借不到银行的钱就靠自有资金或者民间借贷混。这对经济是有好处的,但是效率总的来说还是比较低,虽然有独到之处。它的问题是赚快钱,不考虑太远的问题。效率就靠勤劳、分工等方式补足,能解决一些小快灵的项目。但总体效率上不了层次,解决不了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sd1274 于 2011-12-30 11:39 编辑

总体来说,这些美国大公司的业务是安全、稳健、利润丰厚的,风险不大,估值靠得住。它们为什么能这样,靠创新,还是靠民主,思想解放、美帝霸权,没个几十万字怕是说不清,我也不是太懂,但这是现状。
它们规模这么大,搞些小收购,或者搞新业务,不成功也无所谓。中国的“高新技朮企业”,就算不是蒙钱,也总有赌的意思,不成功就玩完。汉王搞个电子书,刚吹前景无限,没多久就大降价完蛋,股价跌光光。新能源企业就基本没有靠谱的。这些美国大公司的主营业务,现在还看不出来大风险在哪。美国大发国债难以为继是一回事,这些公司的业务还是很实在的,要具体分析。如果有大风险,那么多分析报告早看出来了。而且感觉估值相对A股还是偏保守的,可能是因为规模都太大了,年头长了,投资者胆小。如果A股有主营这么强大的公司,早炒翻天了,盘大不是问题。
因此,我不太同意说,道指是美国印钱炒股弄上去的。2008年是有一个流动性危机爆发了,所以道指跌掉50%,这是超跌。那么流动性恢复是有印钱的因素,但印出来的钱不是直接拿去炒股了,而是股市不至于超跌了。比如说美国房地产,要真是印钱胡炒,肯定能涨上去。美国印钱主要还是救急,快死的救一下,免得恶性循环。道指在反弹上万点以后,相对A股,还是稳定多了。
反之,A股和日股的上市公司,相对美股这些上市公司竞争力是要差些。日本其实增发了很多货币,政府负债极高。中国市场上其实钱很多,日本钱也不少,两国外汇储备都花不出去。但是,日股是多少年从来没好过,A股总是出人意料地跌了又跌。每当A股一波大跌,事后总是说,流动性紧缩。我认为这是触发因素,而非根本因素。

A股应该说上涨往往靠流动性过剩,乱七八糟的公司也胡涨。然后,当这个流动性过剩无法持续了,A股就开始大跌了。于是说流动性紧缩了。其实这是本末倒置。这些年来,2008年是有一个过于紧张的环境,连续加息上调准备金,到处没钱,地产公司都快完蛋了,A股那时是跌过头了。但2009年以后货币增发这么多,真不能说缺钱,到现在也没听说哪个地产公司要完。真要是很靠谱的股,业绩过硬可持续风险低,这么多投资者在琢磨,价格怎么会跌。基本面有实质改善的股,应该一直涨才对。股市这么跌了又跌,只能说明靠谱的股太少,而不是市场没钱好股也扔了换钱过日子。

同样日本股市也和A股有类似之处。这些年就没听说日本上市公司有什么大突破,坏事到有不少。也不能说还在还以前泡沫经济的债,都20年了,要有周期的话早过去了。说到底就是日本公司吃老本,不能象以前那样到处攻城略地了。当然它这老本也够中国人羡慕的,只不过在美国人看来,就是不进则退了。
中日公司竞争力不如美国大公司,和日元升值没太大关系,和人民币升值就更没关系了。应该说升值引发了资产泡沫,这是已经发生了的,破掉就行了。如果竞争力强,泡沫崩溃以后,又能重新涨回来。日本的问题是涨不回来,它的大公司没有以前那么风光了。中国能不能涨回来,其实也是看这个,看上市公司的竞争力。

如果A股有那么七八个大公司,努力发展出了可与道指成份股相比的公司竞争力,A股怎么会涨不动?问题就是没有。
以前人们过于悲观,以为中国要完蛋,事实证明是错的。但最近几年GDP发展顺利连年大增,国家有钱了,不少人发财了,各种进步独步全球,发达国家又碰上危机了,就产生了一种“速胜论”的情绪。一些人热衷于计算GDP啥时超过美国,5年还是10年,甚至有人鼓吹人均GDP也能超过美国,实质生活水平超过美国。

如果情况真这么好,A股也不至于混成这样。我分析中美股市,就能看出来,中国和美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果说要挑战美国的优势项目,还早得很。
现在还有一种倾向,就是把过去的崩溃论改头换面又推出来了。几个要点是,投资过大、货币过多、高通胀、地产泡沫、地方负债、人口红利失去、外资撤退等等,推出中国要经济危机,大仙式地琢磨啥时爆掉。持这种观点的人,中外都有,有的在媒体还很活跃。有崇美的,也有唉叹今不如昔的。共同的特点是对中国的竞争力强大之处没有足够的认识。

我们不要妄自菲薄,我们只是和美国的发展阶段不同,中国比美国强的地方多得是。美国强大的地方,我们迟早是要去挑战,是认真的。而中国比美国强的地方,它要么是已经失去了,要么从来没有,反正以后是不可能有的。优点弱点综合权衡之后,现在美国明显在走下坡路,中国明显是在不断进步,美国的麻烦要大得多。
我们既不要骄傲自满,也不要灰心丧气。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认识现实,承认现实。认清现实以后,才能拔开迷雾,很好地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有了美国日本的它山之石,我们才好借鉴,认清中国经济正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面对什么样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全球竞争力的格局分布

本帖最后由 asd1274 于 2011-12-30 11:42 编辑

现在美国欧洲都是危机。美国大公司看来是真的恢复正常了,各种数据都还行。而欧洲不少国家,感觉是整个国家都要被淘汰了。这从全球大公司的格局分布也看得出来。
欧洲和美国相比,人要多些,GDP差不多。但要找与本文列出的30个美国顶尖大公司同档次的跨国大公司,不太容易。全球大公司基本跑中国来投资开拓市场了,所以我们在中国市场都能有所感觉,可以分行业具体看看。

工业技朮领域,空客和波音算差不多,西门子市值1000亿美元比GE稍小一些,但找不到IBM这样的了。工程机械公司,美国卡特皮勒全球最大,欧洲最大的沃尔沃建筑设备全球第四,前面还有日本的小松和日立,后面中国的徐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在追赶。拜尔集团、陶氏化学,和杜邦可以相比。制药行业,英国的葛兰素史克和默克制药市值差不多,但不如辉瑞制药。后面还有罗氏制药等几个全球知名的。前面全是美欧公司,日本的排不进去。
在消费领域,看大超市,在中国家乐福和沃尔玛似乎差不多,但其实全球规模相差很大,家乐福市值不到沃尔玛的五分之一。食品饮料日用品,欧洲有雀巢和联合利华,比起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宝洁、强生要稍弱一些,日本就没有这么大的。宜家到是不错,比家得宝大一些。欧洲也没有迪斯尼这样的娱乐品牌,电影电视产业感觉是要弱一些。欧洲有沃达丰这样的大电信公司,但电信运营是比较特殊的,各国自发牌照,容易出大公司,中国日本都有市值很大的公司。

在IT产业,看芯片公司,英国的ARM公司算顶尖的了,但规模比英特尔就小太多了,市值不到十分之一。欧洲没有微软也没有Google,诺基亚已经被苹果挤得快不行了,爱立信阿尔卡特被中国打击得不轻。看计算机市场份额,惠普是全球第一,第二是联想,还有德尔、宏基占了前面,欧洲排不进去了。

总的来说,在工业工程制药等传统技朮行业,欧洲比美国要差一些,但也有较强的全球竞争力。在消费领域,欧洲就比美国差不少了。在IT行业,欧洲也不是美国的对手,差距可能还更大些。美国的三个支柱行业,技朮、IT、消费,欧洲大公司竞争力要差一个级别。而且在相对强一些的工业技朮领域,主要是德法英和北欧几国在顶住,南欧就完全不行了。我认为南欧国家的危机本质还是公司竞争力不行,配不上发达国家的名头,硬要借钱撑住过,会整个国家都完蛋。

欧洲也有比美国强的,汽车、奢侈品、化妆品要强一些,可能和所谓的“皇室、贵族”传统有关。但除了汽车,感觉不算什么正经的竞争力,算是地区特色,美国的汽车产业其实也不弱。中国贵州茅台的市值也有330亿美元,可以摸到美国30强的边了。所谓的奢侈品,中国山寨工厂随便就整出来了,但要山寨美国大公司的那些东西,就要麻烦的多。

虽然2008年的危机是从美国爆出来的,但到现在,美强欧弱的格局是毫无疑问的。全球景气恢复,新兴国家先行,美国那些消费品牌在全球市场应该比欧洲更好混。
如果同样去分析日本公司,情况也差不多。日本并不比欧洲强多少。可以看看财富500强中的日本公司。除去邮政、电信、银行、保险、电力、钢铁等本土公司,和全球竞争力有关的是这些:丰田汽车、日立、本田汽车、日产汽车、松下电器、索尼、东芝、三菱、富士通、佳能、NEC、夏普、普利斯通、铃木汽车、马自达汽车、精工、富士胶片、山田电机、住友、理光、小松机械。可以发现,这些日本公司并不是和美国公司直接竞争的,而是集中在汽车、电器、机械等精细制造领域。这些日本公司就是活儿做得专做得细,占住了几块地盘,没有特别大的创新。

而美国大公司的领域就要广得多,各种风格、各种类型都有,思维很发散,你一时说不清它们的绝活是什么,可它们就是做成那么大了。沃尔玛做大之前,谁能想到一个超市集团会是全球500强第一名。Google出来之前,没人想到这样一个新领域能出来这么大的公司。苹果十来年前其实快破产了,可它弄出四五种别人想不到的新产品,市值就做到世界最大了。这就不仅是怎么造东西了,而是卖什么东西、怎么卖都有巨大的创新。把美国欧洲日本的大公司扫一通,其实对全球高端经济就有个大概感觉了。欧洲日本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造东西。日本精细,德国严谨,各有所长。美国也造东西,水平都是顶尖的。但要光论造东西,美国的技朮优势并没有特别突出,甚至在一些需要死拼的领域是劣势。汽车是个大产业,美国搞来搞去搞不过了,可能是工会弄得成本高,工人素质不如德日。所以在80年代的时候,日本火得不得了,说美国不行了,觉得工业实力比美国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sd1274 于 2011-12-30 11:42 编辑

但美国人水平还是要高一个档次。不是说美国人发明出什么超级科技了,或者登上火星了,这些在大规模经济斗争中没啥用。人可能就看个乐子,然后说“美国真先进啊”,完了还是买日本电器。美国人能搞出一些新的商业模式,新的产品类别,然后把它做大。这些新商业模式新产品,成功因素就比较复杂,莫明其妙,光是德国日本这种精细严谨的生产搞不定。比如iphone,它不光是造出来一个漂亮功能实用的手机,而是有一个应用程序越来越多的社区,越来越多开发者在里面折腾。这个别人还真不知道怎么玩了,先行者领先优势还越来越大。再比如google,它不是赤裸裸象百度式地交钱多搜索就在前,而是根据关键词,把一大堆网站与广告主组织起来定向打广告。
再比如麦当劳,它的经营模式,在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可以玩得转,实在很神奇。再比如GE,它也不是说技朮多高超,但就是能把各种技朮资源组织起来,完成复杂的任务。再比如IBM,一般人都不知道它在干啥了,电脑也不做了,但软件销售据说世界最高,不知道卖了些啥。派些人到华为干咨询,是莫明其妙的流程管理,据说走的时候华为的人流泪了,收获太大了。所以美国大公司搞的这些东西,看不太懂,看懂了也不好复制。

目前来说,全球竞争力的格局就是这样。美国人占住一些莫明其妙、不好复制、努力也搞不定的大领域。日本与韩国、台湾、新加坡,与欧洲几个核心国搞一些特定领域的高端制造业,各有所长,美国也有一些。其它的制造活都是中国的,啥都干,山寨运动爬科技树,追日本欧洲。其它国家卖原材料,当全球市场。世界各国都有金融、电信、房地产等产业,钱多、历史长就玩得大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5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央企集团决定中国经济与股市的前景

本帖最后由 asd1274 于 2011-12-30 11:43 编辑

本文中列出的大公司,全部是发达国家拥有的。其实全球500强上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公司,但明显可以看出,多半是些石油金融之类的公司。“IT、工业技朮、消费”大公司代表的创新、技朮、品牌实力,发展中国家基本没有。这里面中国情况比较复杂。
中国的500强公司已经和日本差不多,也有华为联想等少数几个技朮或品牌过得去的公司。但对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还是太少了。甚至再多十个,也不算实质性的突破。以后中国GDP成为全球第一几乎是必然的,如果技朮品牌发展成功,按比例应该有30个以上的IT、工业技朮、消费类全球大公司。我认为这种前景不会出现,中国不会出这么多的全球大公司。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全球大公司本身很难出现,二是中国的发展策略不同。
我们看全球,和20年前相比,有没有出来哪个新的“IT、工业技术、消费”大公司?日本还是那些听得耳熟的。欧洲那些也是大批的百年老店。韩国出了个三星,搞制造研发的公司,市值上千亿美元,这是一个异数,确实很厉害。其实三星历史也不短。只有美国这种以创新著称的,才出来了google等少数几个全新的大公司。如果看全世界的情况,全球大公司是一种罕见的奇迹。中国其实相对还可以,例如互联网行业,出现了腾讯、阿里巴巴等几个行业全球排名靠前的公司,但还达不到“奇迹”的标准。美国商学院教授跑到中国说,中国品牌还是不行,到是韩国令人印象深刻。
几年前我就发现了这个现象,就是中国的500强公司是越来越多,但是“IT、工业技朮、消费”大公司占比极少,老是出不来。各种“中XX集团”,金融、地产、基建、制造业复合体,这些居多。以前我想是不是时间不够,等几年说不定好点。等来等去,慢慢感觉,这事本身是很困难,但不是时间问题,可能和中国的整体发展策略有关。
中国的央企集团,肯定是自己搞一套,和全球大公司很不一样。本文提到的“央企集团”,并不限于央企名录上的那些企业,很多金融企业其实也是一伙的,应该算进这个集团。甚至象华为中兴这种公司,和央企集团也很近。
人类历史上从没见过规模这么大的企业集团,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企业与国家体制密不可分,互为依靠,优势极大,在国内市场是无敌的。不是计划经济,而是股份制,象现代企业以市场的形式运作,面向全球市场。但又不以股票市值为目标,而是听从政治集团的指令。这十年也不知道怎么折腾的,发展壮大了一个数量级。中国的主要技朮突破,主要是央企集团实现的。对外的竞争力,如全球领先的基建能力,也是央企集团主导的。
我认为央企集团的创新、技朮、品牌其实相当强劲,只不过形式很不一样。央企集团的组织运作形式是一种非常大的创新,威力很大。一些人不承认是创新,说无非是大国企靠垄断、国家资本主义,争定义无益,还是要看细节。央企的工业技朮水平进步很大,各种新闻很多,只是人不注意。央企的品牌也不弱,给人的印象是很强大的,人找到好的职位不会觉得比全球大公司差。跑出去谈生意,央企很强势,不是靠国有的地位,而是真能搞定很多事情。
真正说能和全球大公司摆阵对掐的,还只有中国的央企集团,其它都不行。有些事,谈的都是几百上千亿的钱,这就只剩全球大公司和中国央企了。大兵团作战,成百上千个专家,人力物力政治力,弄起事能吓死人。到一个国家,上天入地全面经济合作,这全球大公司也不行了,也就拉些项目。我感觉TPP之类的协议都是扯蛋,事情还没干先扯一大堆规矩,扯了半天电都没有,效率太低。还是央企集团这样直接整比较痛快,行动计划整出来就一步步推进了。
央企集团的利润、竞争力都是不错的,技朮在发展,品牌越来越强大,就是看上去很奇怪。不少中国人都说靠的是垄断,不公平,名义是国有的,自己却没有关系混不进去。其实全球大公司也是这样,不太容易混进去,各种不公平。美国人要是能在大公司找到工作日子也不错,找不到好工作才苦得很。但人觉得全球大公司是股份制私有化的,混不进去也没话说,私有制就是公平的。所以有些人主张央企应该分掉私有算了,或者股票送给国民,象全球大公司一样没有单一大股东。因为主要在吵这些道德的东西,所以人们还不太注意央企集团的经济意义。央企集团在国内基本是一统天下了,民企求收购得排队。搞全球扩张怎么玩不好说,手里眼见的好牌都不少,动静一定不会小。
现在的局面很清楚,央企集团失败了,那等于是中国失败了,政府肯定会拼到最后一口气。如果央企集团成功了,全球横着走了,那中国也不会混得差。反正就是这么整了。现在的问题是信息太少,上市的只是子公司,扔出个报表也不对谁负责。在折腾啥,怎么折腾的,一般人不清楚,股市上又坑人,越看越邪门。西方经济学教科书一堆堆,但里面找不到中国央企集团这种东西。我觉得值得大力研究,补进教科书里。
如果混好了,中国央企集团有可能发展成比全球大公司还要厉害的存在。听说中国央企集团来了,西方大公司就收摊走人了。外国人取个中文名,和央企的头目套近乎。国民游行,抗议中国央企收购。国民游行,庆祝拉来央企投资。教科书上花一大章介绍XX经济学产权定律,解释为何股份分散的全球大公司,不如股份集中的中国央企效率高。
央企通过中国特色的加成,能够大发展成堆混进全球500强。中国的民企没这个条件,没几个进全球500强是正常的。
后发劣势太大。别人都巨无霸了,都全球了,行业机会过去了。要做到“全球”,就特别麻烦。人生地不熟的,你跑出去“全球”,话都不会说,是找死。别人能全球,那是有历史机遇,有强势文化,顺着推容易。中国不行,很多麻烦事。
就不说能不能,有没有人把“全球大公司”当目标就是个问题。我看是没几个,胡吹的多,认真的几乎没有。有尝试收购的,盈亏还不好说。中国企业不去折腾这个是对的,真要全世界铺开来按跨国公司的路数搞,可能早破产了。企业都是现实的,事实说明折腾“全球大公司”就是不合适。这不能瞎吹,几百亿、上千亿的事,不能乱来,吹也没用。
或者说靠创新,特大创新,宁波5年培养1400个乔布斯。这也是胡扯,没有证据说明,中国能靠创新弄出一批全球大公司。比亚迪吹了一下,新能源奔世界最大,也认怂了。想创新出全球500强级别的大公司,那必须是特大创新,全球也不一定多少年出一个。
可以预测,中国相当长时间内,出不来几个全球大公司,还是央企大集团占大多数。在世界上,如果一个公司能被全球大公司收购,那就是混得不错了。在中国就是混到被央企集团收购算成功,明里暗里表忠心。知道搞不大,搞大了前面就是央企,肯定搞不过的。
于是,中国股市就很糊涂,经常就全球最差,今年可能又是。可以看出有两种股,央企集团市值占大头,余下的中小股只数多,市值小。中小股可以炒起来,但基本做不大。因为经营者根本就不会有远大的志向,套现是最大愿望。中小股无法成长起来超过或者替代央企集团,炒高了就会跌下去。
央企集团,和全球大公司目标很不相同。考核指标里会有利润,但不是最优先考虑,而且根本不会有“市值”这种东西。而道指那些大公司,利润市值就是命根子。利润好股价高,高管的工资奖金就高,期权就值大钱,哪怕时暂时的也能捞现的。利润低甚至亏损,股价大跌,投资人怒了董事会随时可以让总经理滚蛋。比如说大裁员,这都是不言而喻的,股价低了立刻就裁员降成本降开支保利润,不是你滚蛋就是我滚蛋。央企股价再低也不会影响招人。国有股是大头,董事会就是政府,那里边的人不在乎股价,那就没办法了。说到底,就是不在乎股市。
全球经济都有困难,中国也不例外。美国欧洲可能就是失业率高,股市还行,管理层的利益在那。大公司想办法保利润,千方百计,实在不行美联储欧央行印钱保流动性。中国是保就业,防通胀,股市就不要说保市值了,还得作贡献,跌多低也继续集资。中国股民一般就是骂,跳楼的都极少,很好应付,没有为股价斗争的传统,基本不影响社会稳定。
所以,上证指数看上去比道指走势差多了,表面上令人费解,其本质是中国央企集团与美国大公司的管理目标不同。它也说明了中国的民企尚不具备成长为全球大公司的潜力,竞争力在中低级产业上。中国竞争力的本质提升,要看央企集团的发展。当央企集团的竞争力有重大提升,或者管理层对市值足够重视,上证指数才会出现实质性的上涨。
本文通过研究道指成份股,分析了大公司对各国经济与股市的作用。本文并不试图解释资本主义贫富分化、透支消费、经济危机、债务危机、货币危机等根本问题,主要还是想解释为啥上证指数比道指走势差,希望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见地,请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mark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股市如果把那些题材垃圾股换作主要成份股,早就上万点了
emo_D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11-12-6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0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说到国内就要审核。少了一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帖子与大家分享很好。我也来班门弄斧交流几个道琼斯期指走势图吧!
1年多前,我发过有关道琼斯期指走势图在我的博客。那时我就觉得从图形看,美国经济将要继续走牛而且必破新高。

http://fanglinsg.blog.hexun.com/60152558_d.html

http://fanglinsg.blog.hexun.com/60508649_d.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得好,顶一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二元化的经济已经非常明显,很多看空中国经济的人基本都是体制外的个人或企业,其实体制内的大型央企,国企不仅规模庞大,日子也过得好得不得了,年终奖发27个月工资仅仅只是一个缩影。
2012年如果全球经济进一步下滑,中国要去产能也只可能是去掉体系外众多中小企业的产能,体制内的大型企业照样会歌舞声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炒股靠什么才能盈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9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西门市集
良渚文化走廊
欢肆效果图
墨尔本高楼
勾庄
临平体育馆
奥体世纪城
江南科技城
馥香园航拍
金沙湖航拍
城北万象城
科创趣城
杭州西站
运河
和平里
杭州南站
浙金地块
武林新核心3
武林新核心2
武林新核心1
浦东御桥湾
绿城潮听明月
未科湿地开发
金色钱塘
文教、申花
世纪城地标
滨江棠前嘉座
钱塘江大潮
苏杭城际铁路
春和云境
未科3兄弟亮灯率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4-5-22 11:29 , Processed in 0.05723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