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3|回复: 18

[投资理财] 警惕中国股市的主导权沦丧(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7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国,本土政府咨询机构、民间智囊机构的意见很难真正得到应有重视,上达天听,反倒是大量外资投行的经济学家经常被奉为各大宏观部委政策咨询会的座上宾。一些影响力很大的财经媒体上,外资投行的经济学家们经常在那儿高谈阔论,要求中国政府大幅提高利率,将人民币大幅升值,值得追问,这样的政策建议究竟代表中国的国民利益还是外国的商业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当下中国本轮的通胀原因很复杂,但并不存在突出的产品供不应求情况,这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于产品供不应求导致的通货膨胀有着本质的差别。这说明通货膨胀的问题并不是出在产品的供需上,而是发生在生产成本的推动上。但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各大外资投行的宏观报告中,无不刻意将当下之通胀与上世纪需求拉动的通胀画上等号,开出的药方无不是大幅升息、大幅升值的超紧缩需求管理政策,与十年前东亚金融危机中美国“拯救收编”东亚各国的一幕何其相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胀尽管表现为货币现象,但其实质是整个经济体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已经无法抵御和吸收要素成本的上升,意味着实际劳动生产率的下降。紧缩从来不是杀死通胀的武器。对于成本推动型通胀,货币政策的作用非常有限。因为成本推动型通胀主要涉及不同行业比价关系和利益关系的调整,超紧缩政策(包括加息与升值,升值的本质就是通缩)致使全社会的流动性减少,但是要素成本并不一定会降下来。于是,企业可能会面临两方面的压力:一是要素成本还是高企,二是出现资金短缺,导致企业效益下滑,本质是劳动生产率开始下滑。当紧缩政策损伤到企业劳动生产率时,那么成本上升的压力最终只可能演化成恶性的通货膨胀,最后以需求骤然下降、产能过剩而告终止。从整个宏观经济来看,很可能陷入“滞胀”的泥潭,即通货膨胀上升和经济增长减速并存的局面。这是最为糟糕的政策效果。我想那些饱读西方经典的大行经济学家们不会不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它们的逻辑主线是异常清晰,当全面紧缩政策搞得中国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浙江的企业)都愁眉不展时,最近公布的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降至16.5%,便成为了做空中国的绝对理由,国际大行们开始在市场上渲染无限的悲观情绪,同时买办们开始宣扬市场化的原则,干预市场的危害,对此管理层开始犹豫不前了,生怕背上了“政策市”的包袱;中国的机构们显然是被洗了脑,惊恐万分,疯狂抛售夺路而逃。估值中枢轰然崩塌,好不容易坚守了两年的中国资产定价权就这样顷刻拱手与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最近港股H股的表现吧,看看内地50ETF、中国平安、工行、招行、万科这些标志性的中国蓝筹,在底部放出巨额成交量,谁在逆势买?在当下风雨飘摇的中国股市,想象不出那些只会随声附和、对国际金融战还相当稚嫩的内地机构们会有这样的远见卓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想见的是,在这场交锋中,唯一大赚的还是西方的投资银行,可以乘中国股市大跌时廉价收购中国的核心企业,再一次廉价买入中国的核心资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令人扼腕的是,次贷可是美国人自己的危机,本来是应该中国企业在中国股市繁荣的支持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趁股市高涨的时候,赶快把中国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中小民营企业大批上市,拿上市获得的钱去收购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和营销网络而非购买美国不断贬值的国债和房地产,中国完全可能在国际竞争中更上一台阶,甚至可以彻底摆脱全球产业链中的价值链低端的地位。但历史终究难以翻盘,中国在国际金融巨鳄交锋中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要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7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拿上市获得的钱去收购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和营销网络"

搂主生活在梦里吧?美国可是连三康这种等死的企业都不卖给中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7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中国政府能够应对一起可能的事件。  这次3.14事件看,我国必须强大, 314我们面对的不是达赖,而是达赖背后的西方险恶。一出一出的戏,中国都能一一摆平。 :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美国的经济危机,中国如何乘势缩小与他们的差距,中国政府的经济智囊团必须有超强的智慧,这也是考验他们的时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4-7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智囊团连中国这几年的钱花在哪儿了都搞不清楚呢,
或者是不想搞清楚,考验他们? 中国有句话,"难得糊涂".
有时候就算能搞明白也还是当糊涂虫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财政的钱倒底该怎么花?花在哪里了?实在是搞不清楚。杭州文一路改造的投入,市人大根本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底,现在的预算管理体制下,人大根本无法监督政府的财政运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合理的制度是资本市场的骨架,那么公平的信息就是资本市场的血肉!然而,在中国这个以中国人为投资主体的国家,我们却眼睁睁地将这个市场的部分话语权,让位给了对中国资本市场从来都是虎视眈眈的外国大资本和大资本的代言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开谢先生的博客,"崩溃""破灭""危机"等触目惊心的字眼直扑眼帘,谢先生论断着"中国的股市将崩溃""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将大量破产""中国的基金已死缓"……一句话,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是一片断垣残壁!其实,谢先生从2002年就开始对中国的经济按照相同的路数指点江山,即使其间中国股市、房市和谢先生的要求背道而驰。zt证x券q谢先生就是这样哀愁婉约地低调啊低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极端的例子让人有理由怀疑谢先生对中国经济的判断预测的动机并不单纯:2004年到2005年初,谢先生连续发表了诸如 《上海房地产是一个泡沫》《上海房地产可能步曼谷后尘》等一系列公开报告,全面唱空中国经济,但是与此同时,谢先生的老东家--麦格里银行却进入 "泡沫即将破灭"的中国地产市场,先后收购或者开发了大连万达商业广场、湖南澳洲商业广场等一批地产项目。之xtnpy而谢当时的东家摩根士丹利则在2005年3月以4亿元收购北京富力双子座TOWERⅡ;6月11日,更是花10亿元人民币从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手里,买下了上海最繁盛的商业区淮海中路路段的一处六层物业--上海广场6层高的商业裙房!嘴里唱空,手里做多,事实证明,当时其实是一个低点,这些房价到今天何止翻两倍?!难道是谢先生专业判断失误?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大摩和谢国忠先生精心设计的一套双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话语为王的时代,我们丝毫不能低估民间或个人言论对管理层或公众的影响力。hk券&&也许,就是某个人的一篇文章,一句话,就可以让你的辛苦所得一夜之间化为水。jm^rg之而最痛苦的是,没有人会为你的后果负一丁点责任。awy*ry而你付出的不仅是资产上的损失,还有对某些"权威"的信赖之心,这无疑是身心的双重打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4-9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时候在言论界来一场 "打假"运动了!因此,我们不妨停止于事无补、价值不大的窝里斗,揪出那些别有用心的 "代言人",毫不留情地将他们轰趴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西门市集
良渚文化走廊
欢肆效果图
墨尔本高楼
勾庄
临平体育馆
奥体世纪城
江南科技城
馥香园航拍
金沙湖航拍
城北万象城
科创趣城
杭州西站
运河
和平里
杭州南站
浙金地块
武林新核心3
武林新核心2
武林新核心1
浦东御桥湾
绿城潮听明月
未科湿地开发
金色钱塘
文教、申花
世纪城地标
滨江棠前嘉座
钱塘江大潮
苏杭城际铁路
春和云境
未科3兄弟亮灯率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4-5-22 04:59 , Processed in 0.04106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