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Roy123

一针见血 房价立马下降 【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5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温总支持我的观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几年没来了,看到小魔还健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谢谢温总支持我的观点!

但,温总只支持了第3点,
第1点目前还没有支持,还是要批评!

鄙人才疏学浅,说得不好,好在易富贤先生与茅于轼已有好文章,没看过的我转给你们看看吧。

历史会证明温总的功绩,也一定会证明其脚步太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户型”住房后患无穷
易富贤

温家宝总理2011年2月27日与网友交流时说,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稀缺的国家,住有所居并不意味着每人都有自己的住房。温家宝说:“我提倡小户型。”

以“人口众多、土地稀缺”为由坚持计划生育并提倡小户型住房,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英国、德国、日本人均国土面积分别只有中国的55%,59%,40%,但人均住房面积比中国要大。如果光用人均国土面积来计算,中国人口即便超过20亿,人均住房面积仍可比英、德、日要多。中国1978年人口为9.6亿,其中城市人口只有20%,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6.7平方米;2010年中国人口13亿左右,城市人口接近50%,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却达到33平方米。1950年美国人均住房也只有26平方,现在人口增加1倍,而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一倍多,超过70平方。从土地资源看,中国完全可以住的更加宽敞,没必要缩手缩脚。

中国现在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口迁移运动,城市化的方式将决定今后人口再生产的模式。“小户型”的住房设计,是螺狮壳里做道场——排场不开,使得中国不可逆转地走向了台湾、韩国、香港那样民不聊“生”城市化道路,今后生育率很难提升。

中国目前大多数城市都是以超过1万人/平方公里进行城市规划的(比如国务院批复武汉的城市规划是“到2020年主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502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以内”,批复郑州的城市规划是“到2020年,郑州市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45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公里以内”),其实正在走韩国、日本的老路(人口密度、容积率、房地产价格太高,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建设用地太少、社保制),这种城市规划在独生子女政策下还没有问题;但是今后中国肯定会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而目前这种城市规划显然跟不上今后的时代要求,老百姓根本生不起孩子,生育率是不可能提高的,民不聊“生”,国将不国。我这次回国,发现北京、上海、长沙的城市规划,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空间,室内空间小是因为房价太贵,室外又没有足够的公园和游艺场,很多新区光注重吸引企业,却不建学校(虽然农村和城市老区的学校纷纷撤并,但新区却出现入学难),农民工进城根本生不起孩子。

中国现在城市是独生子女家庭为主,2010年人均住房面积为33平方,但是今后需要主流家庭生育3个孩子,那么意味着户均住房面积需要比现在翻番,住房设计也会与现在大不一样。让一家三口人“宜居”容易,让有三个孩子的家庭“宜居”不容易。中国城市的房地产今后将面临根本性的改建,成本将是巨大的。现在中国“拆了重建”现象很普遍,是因为中国有庞大的年轻劳动力,有能力这么多;但等到出现老年化社会,劳动力成本将非常高,是无力进行城市改建的(如日本和欧洲国家那样)。如果无力改变,那么今后中国也会像日本、韩国、台湾那样陷入超低生育率的泥坑中。

当年因为担心粮食危机使得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不让生孩子;现在又因为担心粮食危机让今后生不起孩子。一方面任凭耕地荒芜,一方面却又以“保护耕地”为由限制城市用地。一方面要完成城市化,一方面却又限制城市土地供应(政府人为制造“土地稀缺”导致奇货可居,增加住房成本)。本届政府一方面坚持计划生育不动摇,不让现在老百姓生孩子;一方面又通过“小户型”的城市规划,让今后老百姓生不起孩子。

我并不是说中国人口太多、中国城市人口太多,而是说城市规划出了问题,虽然宏观来说,中国承载更多的人口是没有问题的,但畸形的城市规划使得老百姓的生存微环境出了问题,生活压力很大。如果规划合理,房价合理,城市不但能够吸纳人口,也能生产人口。

二十一世纪世界最大的问题是老年化危机,而不是粮食危机。政府应该将人口再生产放在首位。政府需要做的是保证城市化有足够的土地供应,从而降低房价,而不是限制人均住房面积。当年的农业技术革命使得中国人口承载能力大增,相当于扩大了细胞的培养空间。今后需要通过科技和制度(抑制房价,将房子与汽车、家电一样成为普通消耗品看待;改革社保制度,让养小孩的付出与养老金获益适当挂钩)拓展城市人口生产空间。

全文见 http://yi.fuxian.blog.163.com/bl ... 80220111275504947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29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03年到现在,8年了。你真是个大悲剧。杭州房价也就涨了个7-8倍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户型住房设计后患无穷
易富贤

温家宝总理2011年2月27日与网友交流时说,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土地稀缺的国家,住有所居并不意味着每人都有自己的住房。温家宝说:“我提倡小户型。”

以“人口众多、土地稀缺”为由坚持计划生育并提倡小户型住房,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英国、德国、日本人均国土面积分别只有中国的55%,59%,40%,但人均住房面积比中国要大。如果光用人均国土面积来计算,中国人口即便超过20亿,人均住房面积仍可比英、德、日要多。中国1978年人口为9.6亿,其中城市人口只有20%,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只有6.7平方米;2010年中国人口13亿左右,城市人口接近50%,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却达到33平方米。1950年美国人均住房也只有26平方,现在人口增加1倍,而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一倍多,超过70平方。从土地资源看,中国完全可以住的更加宽敞,没必要缩手缩脚。

中国现在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口迁移运动,城市化的方式将决定今后人口再生产的模式。“小户型”的住房设计,是螺狮壳里做道场——排场不开,使得中国不可逆转地走向了台湾、韩国、香港那样民不聊“生”城市化道路,今后生育率很难提升。

中国目前大多数城市都是以超过1万人/平方公里进行城市规划的(比如国务院批复武汉的城市规划是“到2020年主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502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50平方公里以内”,批复郑州的城市规划是“到2020年,郑州市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45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公里以内”),其实正在走韩国、日本的老路(人口密度、容积率、房地产价格太高,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建设用地太少、社保制),这种城市规划在独生子女政策下还没有问题;但是今后中国肯定会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而目前这种城市规划显然跟不上今后的时代要求,老百姓根本生不起孩子,生育率是不可能提高的,民不聊“生”,国将不国。我这次回国,发现北京、上海、长沙的城市规划,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空间,室内空间小是因为房价太贵,室外又没有足够的公园和游艺场,很多新区光注重吸引企业,却不建学校(虽然农村和城市老区的学校纷纷撤并,但新区却出现入学难),农民工进城根本生不起孩子。

中国现在城市是独生子女家庭为主,2010年人均住房面积为33平方,但是今后需要主流家庭生育3个孩子,那么意味着户均住房面积需要比现在翻番,住房设计也会与现在大不一样。让一家三口人“宜居”容易,让有三个孩子的家庭“宜居”不容易。中国城市的房地产今后将面临根本性的改建,成本将是巨大的。现在中国“拆了重建”现象很普遍,是因为中国有庞大的年轻劳动力,有能力这么多;但等到出现老年化社会,劳动力成本将非常高,是无力进行城市改建的(如日本和欧洲国家那样)。如果无力改变,那么今后中国也会像日本、韩国、台湾那样陷入超低生育率的泥坑中。

当年因为担心粮食危机使得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不让生孩子;现在又因为担心粮食危机让今后生不起孩子。一方面任凭耕地荒芜,一方面却又以“保护耕地”为由限制城市用地。一方面要完成城市化,一方面却又限制城市土地供应(政府人为制造“土地稀缺”导致奇货可居,增加住房成本)。本届政府一方面坚持计划生育不动摇,不让现在老百姓生孩子;一方面又通过“小户型”的城市规划,让今后老百姓生不起孩子。

我并不是说中国人口太多、中国城市人口太多,而是说城市规划出了问题,虽然宏观来说,中国承载更多的人口是没有问题的,但畸形的城市规划使得老百姓的生存微环境出了问题,生活压力很大。如果规划合理,房价合理,城市不但能够吸纳人口,也能生产人口。

二十一世纪世界最大的问题是老年化危机,而不是粮食危机。政府应该将人口再生产放在首位。政府需要做的是保证城市化有足够的土地供应,从而降低房价,而不是限制人均住房面积。当年的农业技术革命使得中国人口承载能力大增,相当于扩大了细胞的培养空间。今后需要通过科技和制度(抑制房价,将房子与汽车、家电一样成为普通消耗品看待;改革社保制度,让养小孩的付出与养老金获益适当挂钩)拓展城市人口生产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的帖子需要审核?
绝对是公开大网站转发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增加亩产,而非限制耕地
茅于轼

    国家为了粮食安全制定18亿亩耕地红线不得减少的硬性政策,造成土地使用僵化,配置扭曲。各地在经济发展中无不严重地受制于土地使用的僵化,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障碍。18亿亩红线不得越过的政策貌似正确,其实是非常片面的。理由很简单,粮食产量是耕地面积和单产的乘积。只要求确保18亿亩,而不谈增加亩产,这就是片面性。到底我国的粮食安全的重点应该放在耕地面积上还是提高亩产上,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下面从我国解决粮食供应的历史来看,事实是怎样回答的。

贸易必定是将粮食从价格低的地方运送到价格高的地方,以获取贸易的盈利。这就意味着生产成本地的地方多生产,成本高的地方少生产,在产量一定的条件下总成本得以降低。不论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各省份之间,或在各国之间,强调自给自足恰恰是不利于粮食安全的。国内有一部分人居然认为依靠国际贸易增加粮食的安全性是敌对国家给我们设置的阴谋,还把提倡粮食自由贸易的人说成是拿了外国津贴的特务分子。实在可笑。 把我国的粮食安全寄托在维持耕地面积的单一因素上,显然是一个明显的错误。但是它却成为我国土地管理的最重要的政策。废除18亿亩红线不许越过的政策,通过减少浪费,国内外贸易,特别是提高亩产,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此其时矣。(博客管理员:陆思同)    1950年我国人口总数5.52亿,粮食产量1.32亿吨,人均239公斤。到2008年人口13.28亿,粮食产量5.29亿吨,人均398公斤。过去的60年中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倍,人均粮食产量增加了67%,现在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吃得更饱,吃得更好。而在此期间耕地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大幅度地减少。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由于单产几乎增加了四倍。

    十多年前我们也设置了保护耕地的红线,规定21亿亩不得越过。现在事实上这条红线已经退到18亿亩。大家认为是保护耕地政策的失败。但是我国的粮食产量并没有减少,因为我们提高了单产,节约了土地。应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明明是进步,我们却看成失败。现在我国的亩产还在继续提高,但是耕地不容许转换成开发地,结果是有大量农地闲置。我们去农村能够看到许多撂荒的土地。另一方面由于开发用地供给不足,房地产因土地而供不应求而价格飞涨,造成国民经济结构中的重大问题。

    当然,耕地也应该争取不减,亩产更应该努力提高。但是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哪里?显然,重点应该是提高亩产,而不是不许耕地减少。因为我国是一个十分缺乏土地的国家。国土面积虽然不小,但是大部分是丛山峻岭,高原荒漠,宜居宜农的平原只占国土面积的12%。我国不但耕地紧张,其他用地更紧张。要增加耕地或不让耕地减少,难度非常大。土地又不能进口,也不能创造,唯一的办法是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让每一块地都配置到最具有生产能力的地方。限制土地用途的调整,是极不利于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政策。它只看见土地用于耕作,而没有看到土地还有别的用处。这种土地使用僵化的政策恰恰是降低了土地使用的效率,浪费了土地。

贸易必定是将粮食从价格低的地方运送到价格高的地方,以获取贸易的盈利。这就意味着生产成本地的地方多生产,成本高的地方少生产,在产量一定的条件下总成本得以降低。不论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各省份之间,或在各国之间,强调自给自足恰恰是不利于粮食安全的。国内有一部分人居然认为依靠国际贸易增加粮食的安全性是敌对国家给我们设置的阴谋,还把提倡粮食自由贸易的人说成是拿了外国津贴的特务分子。实在可笑。 把我国的粮食安全寄托在维持耕地面积的单一因素上,显然是一个明显的错误。但是它却成为我国土地管理的最重要的政策。废除18亿亩红线不许越过的政策,通过减少浪费,国内外贸易,特别是提高亩产,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此其时矣。(博客管理员:陆思同)    提高亩产对我国这样土地紧张的国家有特别大的重要性,而且这方面的可能性由于科技的进步,不断在开拓。近来由于生物工程的应用,提高亩产展现出空前巨大的机会。其它在晾晒,运输,储藏,加工中避免浪费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这些科技应用都能归结为土地的节约。特别需要提出的是,粮食的国内外贸易不但有利于粮食供应的安全,还能降低粮食生产的总成本。因为粮食贸易必定是将粮食从价格低的地方运送到价格高的地方,以获取贸易的盈利。这就意味着生产成本地的地方多生产,成本高的地方少生产,在产量一定的条件下总成本得以降低。不论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各省份之间,或在各国之间,强调自给自足恰恰是不利于粮食安全的。国内有一部分人居然认为依靠国际贸易增加粮食的安全性是敌对国家给我们设置的阴谋,还把提倡粮食自由贸易的人说成是拿了外国津贴的特务分子。实在可笑。

    把我国的粮食安全寄托在维持耕地面积的单一因素上,显然是一个明显的错误。但是它却成为我国土地管理的最重要的政策。废除18亿亩红线不许越过的政策,通过减少浪费,国内外贸易,特别是提高亩产,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此其时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1-3-29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审核半天没有出来,贴个摘要)
“小户型”住房后患无穷
易富贤

......
二十一世纪世界最大的问题是老年化危机,而不是粮食危机。政府应该将人口再生产放在首位。政府需要做的是保证城市化有足够的土地供应,从而降低房价,而不是限制人均住房面积。......

全文见 http://yi.fuxian.blog.163.com/bl ... 80220111275504947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9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8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才发现是03年的帖子!
那是就有这么坚定的立场真不简单,呵呵!
还是老帖读着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西门市集
良渚文化走廊
欢肆效果图
墨尔本高楼
勾庄
临平体育馆
奥体世纪城
江南科技城
馥香园航拍
金沙湖航拍
城北万象城
科创趣城
杭州西站
运河
和平里
杭州南站
浙金地块
武林新核心3
武林新核心2
武林新核心1
浦东御桥湾
绿城潮听明月
未科湿地开发
金色钱塘
文教、申花
世纪城地标
滨江棠前嘉座
钱塘江大潮
苏杭城际铁路
春和云境
未科3兄弟亮灯率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4-5-23 19:25 , Processed in 0.04396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