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28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结束了为期5天的激烈争夺,杭州二中学生姚前和吴亦乐获得金牌,并入选生物国家集训队。 值得一提的是,姚前是以总分全国第一名的成绩夺金,这也是杭州二中学生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上的个人最好成绩。 拿下生物竞赛全国第一名后 他还要向化学竞赛发起冲击 短发,文质彬彬,这是记者初见姚前的第一印象。这个腼腆的男孩,目前已被保送北京大学。姚前初中毕业于高新实验学校,上高中前并没有系统地接触过生物,那么他是如何在学霸林立的二中乃至全国生物竞赛选手中脱颖而出的呢? “我从小就有一个爱好,喜欢花花草草,现在家里还种着20多种植物,薄荷、芦荟、多肉都有。”姚前说,他很喜欢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从开始的小苗,到后来开花结果,自己特别有成就感,种到后来甚至连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也摸得一清二楚。 上高中后,因为“对生物是真爱”,姚前很自然地选择了生物学竞赛。相比其他学科竞赛,生物学科需要记忆背诵的内容最多,实验操作项目也很广,但姚前非常耐得住寂寞,有时为了做好一个实验能在实验室里待上一整天。在教练魏昌瑛看来,姚前能拿到全国第一名并不意外,别人觉得生物竞赛越到后面越辛苦,但姚前却觉得是一种享受。大赛前夕,要封闭训练不能回家,姚前还给爸妈留了张纸条,上面写着家里各种植物的浇水周期。 姚前还要挑战两门竞赛——再向化学竞赛发起冲击。杭州二中副校长陈钧是学校化学竞赛队总教练,他说,姚前最让他感动的是不为眼前所获荣誉沾沾自喜,比如全国生物竞赛颁奖当天,当其他选手沉浸在获奖的喜悦中时,姚前却在座位上做化学竞赛练习。对此,姚前很淡然地说:“化学和生物在某些方面有相通部分,我想在化学上试试,看看自己能走多远。” 学好生物这样做笔记很有效 金牌教练道出带队“诀窍” 吴亦乐戴一副眼镜,扎着马尾辫,这位“巾帼女将”成功杀入了全国生物竞赛50强,斩获金牌的同时,也被保送到清华大学。 “从我记事开始,就对生物有浓厚的兴趣。”吴亦乐笑说,父母的老家分别是衢州和绍兴,所以小时候放暑假,她经常回老家接触大自然。跟很多女孩喜欢宅在家、装扮洋娃娃不同,小时候的吴亦乐就像男孩,喜欢亲手抓昆虫,“我还养过螳螂,定期抓小虫子喂它。” 读高中后,吴亦乐正式开始接触生物,参与生物竞赛。这时她才意识到,原来生物不只是昆虫,宏观上说是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微观上看,即便是人体,每个器官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影响的。这也让吴亦乐有了更大的动力探究生物学。 “学生物要提高效率,必须有针对性地做笔记。”吴亦乐说,生物学科的知识点都是联系的,所以做笔记时要串联地做,越细越好,最好能构成一个知识闭环,类似于思维导图,这样复习一个知识点时,周边知识点也能温习一遍。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魏昌瑛老师带的团队有一个传统:高一进队,以老师讲为主;到了高二,学生学习要有自主性,一些习题讲解课以学生讲为主,老师在一旁指导。“比如一张生物试卷有120道题目,队员每人领10道题回去准备,不懂的可以提前问老师。”魏昌瑛说,学生讲有个好处是,要让其他同学也听得懂,很考验主讲人的表达能力,同时主讲人自己也能梳理知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