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随着多个亚运保障交通工程项目进入收尾阶段,235国道老余杭至五常段改建工程也迎来了交工质量评定。昨日,记者来到施工现场,看到高架沥青路面乌黑油亮、道路标线清晰可见,宽阔畅通的双向六车道一头通向不远处的杭州西站枢纽,一头向着城市东面无限延展。
“为了打造‘杯水不溢’的通行环境,我们在质量评定过程中,重点对高架桥面的伸缩缝进行了查验,通过机器、人工两道检测程序,确保伸缩缝与桥面之间的高低差不高于2毫米。”市交通执法队质安大队副大队长张涛说。 环境卫生也是质量评定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检查过程中,执法队员发现部分路面还存在泥污、油污未清理的情况,于是督促建设单位及时整改,以防机油渗入对沥青路面造成溶解破坏。 在对桥梁外观和箱梁内部结构进行质量检查过程中,执法队员郭建军有两大“法宝”,那就是手电筒和一张如名片大小的裂缝卡尺。前者是进入高架桥箱梁内部照明使用的,“箱梁内部是全封闭的,漆黑没有照明,我们要靠手电筒对内部混凝土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更加考验体力的是箱梁内部的高温,要比室外高上十几摄氏度。“矮的地方只有40—50厘米,只能四肢着地攀爬前进,高的地方一般也不超过1米,检查时只能弯着腰。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为了保障工程的品质,我们就得‘鸡蛋里挑骨头’,每个细节都不放过。”郭建军说。 小小的裂缝卡尺作用就更大了,卡片上清晰标注了各种裂缝变化值。当执法队员观测到桥体上有裂缝的时候,就用卡尺进行比对,一旦发现裂缝宽度超过0.15毫米,就通知建设单位进一步检测并整改。 记者了解到,235国道杭州老余杭至五常段改建工程建成通车后,将构筑起城西科创大走廊和进出杭州西站的快速通道。交通执法队员已先后对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区段、杭州绕城高速公路留下互通等12个交通重点工程开展交工质量评定核查,为这些项目下一步的验收、通车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