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天添快乐

【虎年红榜】嘉园读书会元旦读书会暂停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27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你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时,要注意不能反击,而应该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你现在一定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我能理解。要是换成我,我可能也会有那种感觉。”对孩子的感受表示理解,是消除报复循环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还需要紧跟着解决问题:“当我们都觉得好受些以后,为什么我们不一起来谈谈这个问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要的是要注意到,可能并不是你伤害了孩子——或者是在你想帮助孩子而不是伤害孩子的时候,孩子感到受了伤害。同样重要的是,要知道惩罚(即使被拙劣地伪装成“逻辑后果”)只能使报复循环永无休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以自暴自弃为错误目的(因为对自己能力的错误认识)的孩子们在白天可能不会给你带来什么麻烦,可是当夜深人静你有时间去思考的时候,你也许会辗转难眠——这孩子怎么好像在自暴自弃啊。不像有些孩子说“我不会”是为了引起你的关注,自暴自弃的孩子真的相信他们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对孩子的错误观念的了解,你可以对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说:“宝宝,我相信你会想出办法来。”然而,对于以自暴自弃为错误目的的孩子,你需要花时间向他们一小步一小步地做示范。不能一下子做所有的步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要是做的太多可能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无能。例如,你可以这么说:“我来画这半个圆,你画另一半”。或者,“我让你看我怎么系这只鞋带,然后请把你学会的做给我看,如果需要帮助就告诉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错误目的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的目的:        如果家长或老师的感觉是:        而且想采取的行动是:        如果孩子的回应是:        孩子行为背后的信念是:        家长或老师主动的、鼓励性的回应,包括:
寻求过度关注
(操纵别人为自己奔忙或得到特殊服务)        心烦;
恼怒;
着急;
愧疚。
        提醒;
哄劝;
替孩子做他自己已经会做的事情。        暂停片刻,但很快又回到老样子,或换成另一种打扰人的行为。        惟有得到特别关注或特别服务时,我才有归属感。惟有让你们为我团团转时,我才是重要的。        通过让孩子参与一个有用的任务,转移孩子的行为。“我爱你,而且……”(例如:我在乎你,等会儿会花时间陪你。)
安排特别时光,建立日常惯例。花时间训练孩子。召开家庭会议或班会。默默地爱抚孩子。设定些无言的暗号。
寻求权力
(我说了算)        被激怒;
受到了挑战;
受到了威胁;
被击败;
        应战;
投降;
心想“你休想逃脱”或“瞧我怎么收拾你”;
希望自己正确。        变本加厉;
屈从而内心不服;
看家长或老师生气而觉得自己赢了;
消极对抗。        惟有当我来主导或控制,或证明没有谁能主导得了我的时候,我才有归属感。
“你制服不了我。”        承认你不能强迫孩子,并请求孩子帮助。既不要开战也不要投降,而是撤离冲突,让自己冷静下来。坚定而且和善。不说,只做。决定你该做什么。让日常惯例说了算。培养相互的尊重。给予有限度的选择。在设立一些合理的限制时得到孩子的帮助。坚持到底。鼓励。引导孩子把权力用在积极的方面。召开家庭会议或班会。
报复
(以牙还牙)        伤害;
失望;
难以置信;
憎恶。        反击;
以牙还牙;
心想“你怎么能这样对我?”

        反击;
伤害别人;
毁坏东西;
以牙还牙;
行为升级,或换另一种武器。        我没有归属感,受到伤害就要以牙还牙。我反正没人疼爱。        处理受伤的感觉:“你的行为告诉我,你一定觉得受到了伤害。能和我谈谈吗?”
避免惩罚和还击。反射式倾听。
做出弥补。鼓励其长处。
召开家庭会议或班会。
自暴自弃
(放弃,且不愿别人介入)        绝望;
无望;
无助;
无能为力。        放弃;
替孩子做;
过度帮助。        更加退避;
消极;
毫无改进;
毫无响应。        我不相信我能有所归属,我要让别人知道不能对我寄予任何希望。我无助且无能;既然我怎么都做不好,努力也没用。        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小踏步前进。停止批评。鼓励任何一点点的积极努力。关注孩子的优点。不要怜悯。不要放弃。设置成功的机会。教给孩子技能,示范该怎么做。真心喜欢这孩子。以孩子的兴趣为基础。鼓励,鼓励,鼓励。召开家庭会议或班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识别出孩子的错误目的很重要呢?因为了解孩子的错误目的(和错误观念)有助于你采取最有效的行动,来帮助孩子达到他们的真正目的: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识别孩子行为目的背后的错误观念及其错误目的绝非易事,因为孩子可能以同样的行为来达到四个错误目的中的任何一个。例如,孩子可能以不做家庭作业来获取关注(“嘿,看看我,你看我”),来显示权力(“你制服不了我”),来寻求报复(“你觉得我的成绩比我更重要,这让我很伤心,所以我也要让你伤心”),来表示自己无能为力的感觉(“我真的不会”)。理解孩子的目的非常重要,因为对于不同的目的,有效的干预和鼓励方式是不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注意“鼓励”这个词。这很重要,因为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就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孩子。这种信心的丧失来自于其失望的信念,以及没有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这种信念是以事实为依据,还是以孩子的感受为依据并不重要。孩子们的行为是以自己认为真实的东西为基础,而不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帮助识别错误目的和观念的线索
有两条线索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孩子的错误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条线索

大人对孩子行为的情感反应。初看起来这好像很奇怪。你可能会疑惑自己的感觉怎么就能让你知道孩子的错误目的。如果你留心体会自己的感觉,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面对四种错误目的的行为时,大人体验到的最初感觉如下(请参照“错误目的表”中第二列):如果你的感受是恼怒、着急、内疚或烦恼,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寻求过度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你觉得受到了威胁(你也和孩子一样想要主导一切)、受到了挑战、被激怒或被击败了,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寻求权力。如果你以权力回应,就会陷入权力之争。如果你感觉受到了伤害(你那么努力地想做个好父母或者好老师,这孩子怎么能这么对你?)、感到失望、难以置信或者憎恶,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报复。如果你觉得很无能为力(我到底怎样才能走进这孩子的内心,帮孩子鼓起劲头来啊?)、绝望、无望或无助,孩子的目的很可能是自暴自弃。如果任由自己的感觉支配你,你也就和孩子一样会放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被问到对孩子行为的情感反应时,很多成年人的回答都是愤怒和沮丧,这两种情绪都是对最初感觉的第二回应。这是有原因的。受到了威胁、伤害或感到无能为力,都会让人有非常无助的感觉,以致于我们会很快用愤怒作为第二回应把它们掩盖起来。愤怒至少让我们有一种虚假的力量感——我们可以做些事情,尽管这个“事情”只是怒吼、咆哮或者对孩子的猛烈攻击。沮丧和愤怒都是对造成了我们的最初感觉的无法控制的局势的第二回应。如果你用愤怒来掩盖自己最初的感觉,而不是去理解孩子的感受,你很可能会陷入报复循环之中。
你应该问一问自己:“我愤怒和沮丧的背后是什么呢?我觉得受到伤害了?被击败了?受到威胁了?感到害怕了?”对照一下 “错误目的表” 中第二栏列出的感觉,看你符合哪一条。许多父母和老师说,他们把这张表作为一项很有用的参照贴在桌子或冰箱上。这张表能帮助他们记住大多数行为的根本原因,从而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更能有效地帮助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条线索

当你要求孩子停止其行为时,孩子的反应(见“错误目的表”第四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求过度关注:孩子会停下来一会儿,但通常不久就重新开始原来的行为,或能够引起你的关注的其他行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寻求权力:孩子继续其不良行为,并且可能对你的要求进行言语顶撞,或者消极抵抗。这通常会升级为你和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复:孩子以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或伤害你的话来反击你。这常常会升级为你和孩子之间的报复循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27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暴自弃:孩子往往很消极,希望你快点放弃努力,别再打扰他。有时候,这样的孩子会把这种感觉“以行动表达出来”(或许会成为经常在班上闹笑话的人)来掩盖他们在学业上的不胜任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玖樟台
玉湖公园
临平新城
丰收湖天街
海潮望月城
黄山风景
丹枫四季
临平城区
闻堰综合体
桂冠东方验房
缤纷城
临平老宅
京东Mall
江荣府
“金手指”
产业孵化基地
空中花园
河滨之城
临平未来农场
江河汇
未科航拍
临平公园
招商花园城
金沙湖晚霞
桂冠东方
花园城
火车西站
喜悦和
艺创综合体
味美浙江活动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4-11-30 15:23 , Processed in 0.05726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