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wjh123456

育儿天地(578-592楼ZT《教儿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不听话”,有什么好方法呢?

  第一,可以采用约定的方法。在孩子出去玩骑单车之前,约定好妈妈准备好晚饭后,就必须回来吃饭。这个约定必须是事先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制定的,这样,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对回家吃晚饭就会有一个心理预期,避免对父母提出的要求感到“突然”而产生的心理抗拒。除了这个约定之外,对于遵守或违背这个约定要有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其中的惩罚措施必须是可行的,例如,如果违背了约定,则一个星期内不许骑单车;

  第二,父母可以提前和孩子商量,让孩子再玩几分钟就回来吃饭,例如,Michael的妈妈可以对孩子说:“这样吧,你再玩五分钟,然后回来吃饭。”当孩子玩得正在高兴时,给孩子一个“心理缓冲期”,可以有效地减轻亲子矛盾。第三,父母可以采用激发孩子自尊的方法,以退为进。例如,Michael的妈妈可以对孩子说:“迈科尔,你单车骑得真棒!你能不能骑到前面路口?然后就骑回来吃饭。”第四,Michael的妈妈也可以采用一些幽默的方法,例如,妈妈不是严肃地要求孩子回来吃晚饭,而是走出来装着步履维艰地对孩子说:“迈科尔,妈妈头很晕啊,你快来扶扶妈妈回家吧。”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不听话”,并非故意要和父母“过不去”,只是孩子自尊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在不少家长的心目中,“听话”意味着孩子要完全遵循父母制定的规则、随时听从父母的要求。这种期望,很可能导致家庭教育过程中矛盾的激化。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必须在制定和实施规则时同时考虑孩子的心理需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密切亲子关系,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表扬孩子,巧施“攻心战”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的一切活动都希望得到家长和他人的认可,承认和赞许对他的进步是十分重要的。孩子做了某件事情后,立即得到认可,以后再次遇到相似情景,孩子就很容易做出同样的行为,以期再次得到认可。因此,表扬得当可以促进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也就是心理学中的“正强化”。表扬时机不同,对儿童的行为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生活中孩子“难表扬”的情况,常常在于家长没有把握好对孩子奖励的恰当时机,反而导致孩子出现不恰当的行为,所以家长应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并及时用不同的形式加以肯定。

  如何巧施“攻心战”

  给孩子预定的期望:事先向孩子明确传达家长期望的行为是什么。比如“妈妈希望你玩好游戏后,自己把玩具收拾起来,这样才是爱整洁的孩子。”“你要学会自己穿衣服,这是大孩子应该做的。”知道某些行为会获得父母的喜爱和大家的欢迎,孩子就会产生做出良好行为的动力。

  表扬注意时效性和针对性:孩子的良好行为一经发生,就要及时肯定,时间越早,效果越好。例如孩子主动扫地了,家长要及时肯定。表扬不等于乱戴高帽,一定要有针对性,让孩子明白原因,如“你一定花了不少时间和心血做这件事,真棒!”“好孩子,妈妈今天很累,你帮忙洗碗,妈妈可以休息一下了!”这样的表扬表明父母欣赏孩子的努力尝试,还鼓励孩子继续努力,而不仅仅着眼于成果。

  采取合适的表扬方式:表扬既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还可以是两者的相互结合。但首先必须了解孩子希望得到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对于过份的要求则要指出其不合理性,并果断拒绝。家长要发自内心地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你做得很好!”可用肢体语言传达对孩子的支持和肯定,有时候一个吻、一个微笑就是孩子最想得到的珍贵褒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你和孩子终生受益的教育法则

一、受益终生的教育法则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投地,本是天下做父母的共同期盼,但现实生活中事与愿违的例子枚不胜举。怎样才能爱的得法,爱得恰到好处?以下四条教育法则供你参考。

1、鱼缸法则。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养多长时间,始终不见金鱼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来三寸的金鱼可以长到一尺。

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孩子的成长需要自由的空间。而父母的保护就像鱼缸一样,孩子在父母的鱼缸中永远难以长成大鱼。要想孩子健康强壮的成长,一定要给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而不让他们拘泥于一个小小的父母提供的“鱼缸”。随着社会进步,知识的日益增加,父母应该克制自己的想法和冲动,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

2、狼性法则。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他们不会将任何事物当成理所当然,而倾向于亲身研究和体验,大自然的神迷和新奇永远令狼惊异。狼总是会有对周围环境产生兴趣,因而它们能不断在环境中发现食物,了解危险,从而有力的生存下来。

因此,要培养孩子超强的学习能力,一定要培养孩子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让他仔细观察生活,用兴趣来作为他学习的老师。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就能不断对工作有新创见和新灵感。

3、南风效应。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强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

南风效应告诉人们:宽容是一种强于惩戒的力量。教育孩子同样如此,那些一味批评自己孩子的父母,最终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听不进他们的话。每个孩子都可能犯错误,父母要容忍孩子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体谅孩子的同时,从自身入手做好修养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4、罗森塔尔效应。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文是一个技艺超群的雕塑家。有一天他完成了一个少女的雕像,雕像如此完美以致国王本人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个雕像。国王的爱情感动了爱神阿弗狄罗芯,爱神给雕像注入了生命。皮格马利文的幻想成为现实,从此便有了塞浦路斯人。

罗森塔尔是美国心理学家,1966年他做了一项关于学生对成绩期望的试验。他在一个班上进行测验结束后将一份“最有前途者”名单交给了校长。校长将这份名单交给了这个班的班主任。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再次来到这个班上时,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同学成绩提高的秘诀很简单,因为老师更多的关注了他们。

每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天才,但这种可能的实现,取决于父母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那样的去爱护、期望和珍惜这些孩子。

孩子的成长方向取决于父母和老师的期望。简单的说,你期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你是这样批评孩子的吗

1.低 声:父母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2.沉 默: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的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反,如果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3.暗 示:孩子犯有过失,如果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4.引 导:当孩子惹了麻烦遭到父母的责骂时,往往会把责任推到他人身上,此时回敬他一句“如果你是那个人,你会怎么解释?”,这就会使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别人,该说些什么?这会使大部分孩子发现自己也有过错,并会促使他反省自己,把所有责任嫁祸他人是错误的。

5.适 时: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差,又天性好玩,注意力易分散,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因此,父母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美国孩子教育成长的启示

长期以来,中国孩子接受的是灌输教育,考试中国孩子胜过美国孩子,但美国孩子动手或研究能力往往比中国孩子强。

1.美国孩子是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孩子小的时候功课很少,回家主要是以玩为主,到了该上大学之时,也不必像国内高中生那样必须走那道高考独木桥,美国孩子要想上大学只需凭学校的积点、老师的推荐以及社会活动的表现,就可申请大学。录不录取,全凭大学对人才的需要。孩子用不着为上大学而担心,因为这所大学不录取,那所大学也能录取。

美国孩子的成长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但事实是美国父母在如何让孩子尽早具有独立性和智力的潜质开发方面独具匠心,下了很大的功夫。有人说中国孩子是抱大的,而美国孩子则是爬大的,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在美国无论在哪里,都可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如果孩子跌倒了,父母一般不会主动跑上前去,弯腰伸手扶起孩子,而只是叫一声起来,小孩看到没有大人扶,就只好自己站起来,除非摔得个头破血流。无论在公园里,还是在街头抑或是飞机的过道上,都可以看到小孩在前面摇摇晃晃地走,父母在后跟着跑的惊险镜头。

2.美国父母十分注意与孩子的交流。当孩子呱呱落地时,做父母的就试着与呀呀学语的孩子交流,将父母的感情传给孩子。美国报章,有鼓励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文章,称美国的父母已达成共识,想要培育出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首先应学会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和宝宝交流。父母不用担心这种交流会变成单方面的意愿,因为宝宝一出生就有了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愿意和你们交往。

妈妈是宝宝第一个和接触时间最多的交流对象,母子间目光相互注视就是交往的开端。母亲还可利用一切机会与宝宝交流,如:喂奶、换尿布或抱宝宝之际都会和他说话,并展出微笑的面容,说一些诸如“看看妈妈”“宝宝真乖”等亲密的话语。如果宝宝在吃奶时听那些话,就会减慢甚至停止吸吮的速度,说明宝宝在听妈妈讲话。

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除了和宝宝“交谈”,还可以和宝宝逗乐,比如摸摸宝宝的头、轻轻挠宝宝的小肚皮,以引起宝宝的注意,并逗引他微笑。当婴儿微笑时,要给予夸奖,更别忘了妈妈那轻轻一吻也是给宝宝的美好奖励。

利用一切机会和宝宝交往,让孩子在和父母的交往中辨别不同人的人声、语境,认识不同人的脸、不同表情,维持愉快的情绪。平常注重与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有问必答,同时母亲也像一个循循诱导的教师一样,与孩子促膝谈心,非常平等,尊重彼此,没有凌驾于孩子头上的架势。笔者认为,美国孩子为何长大上大学后独立性强、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塑性大,这与父母对幼儿的语言开发是分不开的。

3.美国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据介绍,美国孩子很小就与父母分开住,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当然也会有孩子怕寂寞,这也好办,就让他从小与小狗为伍。无怪当小狗失踪或去世时,很多孩子都哭得悲痛欲绝,因为孩子与狗的感情胜过了父母!孩子到了18岁时,就得自己挣钱解决生计,这倒不是父母没钱,而是让孩子自己挣钱早日独立。美国孩子从小就经常听到父母的口头禅:“自己照顾好自己”、“让你的生活明天变得更美好”。美国父母是这样看的,让孩子自己挣钱,是让孩子知道挣钱的辛苦和不易,以及挣钱的价值。

上大学后,孩子就可申领信用卡,这是学会理财的第一步,支付账单,如果不及时付账单,个人信誉就有污渍,以后就会遇到许多麻烦。在临近大学毕业时,汽车销售商就会到学校推销汽车。孩子租车后,开始自己租公寓,打零工,不过这时孩子还没有固定工作,买大件得有人给你担保,让你知道这钱不是白挣的。毕业后可以找到固定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流逝,收入增长,就会买房子、汽车,以及进一步改善生活,这种体制可以让孩子尽早地适应社会独立的生活。

这种培养孩子成才的体制,对中国父母培养孩子不妨是一个良好的借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慎说“孩子 你是最棒的!”

(文/北京师范大学 马健 职业培训师/心理咨询师)

  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向左走,进入河中;向右走,撞到墙上。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由贬低、讥讽、指责、侮辱、谩骂、诋毁、拳脚相夹、棍棒……走到另一端,即:绝对欣赏、过度表扬、任意激励、无端夸奖、及时鼓励,于是出现一些观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树起你的大姆指”、“告诉孩子你真棒!”“我是最棒的!”这些观点大有走到极点之嫌。

  事实上,对孩子的教育还需要家长有一些理智的态度,一味地跟着新观点走,也许并不适合您家中的小宝贝儿的成长。观点可以借鉴,但要分析后有针对性地借鉴和运用。

  刚才,看了一会儿央视《星光大道》节目,六位参加这台节目的业余歌手只有一位小朋友,在这个没有年龄、性别、阅历限制的节目中,孩子自然而然地失去优势,第一轮就被刷了下来。孩子的心理难以承受,泪流满面。主持人走上台去圆场,问孩子还有什么话要对大家说。泪光莹莹的孩子,带着哭腔,坚定地大喊:“我是最棒的!”

  这样的情景在许多场面时常发生,败了就是败了,输了就是输了,承认现实,承认自己还有发展空间,承认自己还有进一步努力可达到的目标。既然已经确信自己是最棒的了,那就给自己的发展空间缩小为零了,再努力也上不去了。

  表扬孩子时,让他面对现实。家长说点实话未尝不可。如果一味地把“孩子,你是最棒的!”这种信念不停地传递给孩子,一旦他遇到挫折,会否定家长的教养方式,他也许怀疑大人的真诚,他可能意识到父母的欺骗。孩子会自问:“既然父母一直说我是最棒的,为什么我败下阵来?为什么我前面还有别人?为什么我不是第一?”

  孩子就是孩子,我们允许前面有人引领他,也不否定后面还有人不如他。他的今天只是站在人生过程中的某一个点位,也许不会顺利,但那一个位置是属于他的。

  孩子的期末成绩许多家长看到了,如果孩子取得了班上第一的成绩,是否是年级第一?是否是区(县)里排名第一?是否是(省)市第一?是否全国第一?是否世界第一?第一,只有一个,所以谁也不是最。家长温和一些的态度面对孩子。表扬孩子时要具体而不是泛泛而谈“你是最棒的!”

  有这样一个具体案例:一天,一位父亲听了一堂亲子教育报告,主讲人不停地告诉家长要表扬孩子,鼓励孩子。要时常说“孩子,你是最棒的。”而其初二的孩子也刚好上了一堂关于感恩父母的班会,老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们为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转眼,父亲下班回来晚了,孩子想到班会上的作业。主动为父亲拿了托鞋,并说“爸,您换鞋。”父亲突然想起家长会上讲师提到激励孩子的方法,脱口而出一句“孩子,你是最棒的!”他竟没想到,儿子回应一句“少跟我来这套!我帮您拿双鞋就是最棒的?您骂我弱智呢?”说完转身走了。父亲一头雾水,难道表扬错了?

  那我们表扬什么?怎么表扬呢?

  第一,表扬那些同年龄中还没有固化下来养成习惯的良好行为。我们可以表扬三岁孩子吃饭很干净,可以表扬六岁孩子帮妈妈洗碗,可以表扬小学生作业认真、学习有效率,也可以表扬初中生有审美能力。但是如果我表扬上初中的女儿吃饭很干净,也许她会放下筷子转身走了,也许她会故意吃得满桌遍地,这是一种逆反和无声的反抗。因为那样的表扬与她的年龄不吻合,与她的能力不匹配。

  第二,表扬近期比较突出的、有变化的行为。如有的孩子习惯于做功课时拖拖拉拉,不讲效率。由于家长采取了一些奖惩措施,包括在某一定时间段内做完功课可以玩十分钟游戏或者看半小时电视等,除此之外加上口头的表扬和奖励,效果会更好。

  第三,表扬要注意间断。凡是家长认为孩子良好的行为表扬之词脱口而去或者及时物质奖励的,容易导致孩子良好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讨好家长,获取表扬或奖励。而一旦自己有意表现好了,却未得到期待的家长反馈,儿童将可能失去保持良好行为的主动性。也可能采取有意退回到不良行为的方法,引起家长的重视。而间断式表扬和激励,即:不是每次良好的行为都能获得表扬,在良好行为建立之前表扬的频率可高一些,随着行为的养成,表扬的次数递减,最后的结果是在无人表扬的情况下,孩子依然保持了良好习惯,不再依赖于外界的力量。

  第四,表扬也要有套路,即表扬的模型。批评与表扬一样,适用于同一模型。即:表扬(批评)=具体行为+个人感受或评价+期待。

  如:父母带四岁的小明春节回奶奶家,小明主动和爷爷、奶奶等人打招呼(或不打招呼)。

  父母蹲下来,与孩子面对面或将孩子抱在怀中,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对孩子进行表扬或批评。

  表扬小明说:“宝贝儿,你一见到爷爷、奶奶就跑过去高兴地叫‘爷爷好!奶奶好!’(具体行为),妈妈爸爸看到你这样做,为你高兴(表达个人感受),觉得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大家都喜欢有礼貌的孩子。”(同时可以配合对孩子的拥抱和亲吻的动作)。

  批评小明说:“小明,今天一到爷爷奶奶家,你就跑着找玩具去了,没问候爷爷好!奶奶好!(具体行为),妈妈爸爸看到你这样有些不高兴(表达个人感受),妈妈爸爸不喜欢没和爷爷奶奶打招呼的孩子(表扬要适度严肃,以示不快)。小明,我想你现在可能正想着去和爷爷、奶奶问好,是这样吗?(告诉孩子现在做什么)”

  如果泛泛地说“小明是最棒的!”或者“小明你没礼貌!”可能会协助他滋生自大的态度或者不知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

  因此,建议家长小心用最高级。还记得和我们学的英语吗?“good,better,best.”?best不是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孩子,聪明父母只做3件事

父母对待孩子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事事管、时时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却不好;二是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结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长一帆风顺。

显然,“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都过于极端,失之偏颇,并不可取。杰出的父母从来都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 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件事: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件事:引导孩子学会学习

  吸引孩子热爱学习、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是父母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厌学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潇洒;乱管瞎管,种瓜得豆;唠叨数落,肆意打骂;代替包办,制造“机器”……父母若采取如此种种不明智的做法,只会使孩子越来越不爱学习。

  孩子不爱学习只是表面现象,背后一定有原因: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没有找到孩子最擅长的方面?是没有科学用脑?是父母阻碍了孩子的“玩中学”的天性?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后的原因,才可能帮助孩子走出厌学的阴影。

  2、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是可以激发的

  孩子缺乏求知欲,通常不是父母的影响或者严格要求不够,而是阻塞了孩子的兴趣。

  兴趣(好奇心)、梦想、成就感、质疑、感恩、发奋、发愤等都是疏通和启发孩子求知欲的通道。而对于孩子来说,所谓竞争优势就是潜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已。心情、开窍、暗示、遐想、砥砺、计划是激发孩子学习潜能的六大原则。

  潜能开发虽没有绝对的“时间表”,但也有步骤,比如建立目标、控制情绪、磨砺意志、专注于一点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爱学”是“会学”的前提,而“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学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须要掌握一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计划完成、认真写字、慢慢看课本、整理错题、随手笔记、无私帮助同学、高效率考试、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现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步入了一个新的误区,即盲信盲从甚至痴迷于所谓成功教子的家教经验,但这些经验听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它们没有“可迁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实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郸学步”,适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东西是需要静下心来思考、提炼的。教育孩子并没有父母想像的那样复杂,抓好了亲子关系、习惯培养、学习这三件大事,父母成为杰出的父母,孩子成为杰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遥远的梦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林格/文) 

  我和所有的家长一样,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一名综合素质强的优秀学生。我和我的妻子怀着“望女成凤”的心情教育我们的女儿,我们都希望她茁壮成长,早日成才。

  我先说说我们夫妻俩对听课的感受吧。听说学校举办家长学习班,我们夫妻两个都非常重视,第一次听课,我们俩就一起来参加了。回去后,我和妻子都觉得这个学习班很重要,会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就决定:无论有多忙,我们也要一起听好这些课。有的时候碰到在单位值班,我就积极与同事换班,尽量抽出时间来听课,争取不落一课。并认真做好笔记,回去后还和妻子进行讨论,我们俩都感到在教育女儿方面,我们的责任义不容辞,我们的任务也很艰巨,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巧。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许多教育孩子的道理。我感觉到教育孩子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更是我们家长的事。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就应该投入更大的精力来教育我们的孩子;更要全力配合学校,教育好我们的孩子。否则,就很难成功地把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在几位名师的辅导下,我通过学习,感受很深:原来教育孩子有那么多学问。我觉得很有必要听这样的课,非常有必要!在听课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作为家长的也得到了一个成长的机会。及时同老师沟通,与老师一起教育孩子,使孩子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我们肯定都愿意这么做。

  我在教育孩子方面,我的体会是和孩子交朋友,与孩子打成一片,知道孩子在干什么,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与孩子同喜同乐,一起成长。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详细地谈一谈在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方面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也是我的学习体会。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我们家长要督促孩子合理安排时间,但是不能搞强迫学习,以免孩子产生厌学情绪;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使他们保持旺盛的精力。孩子放学后要让她先完成作业,再看电视或做其它事情。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就寝。并要求孩子专心地独立完成作业。我和爱人就纠正了女儿边做作业边看电视的坏习惯,让她养成了专心做作业和完成作业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并且经常注意纠正孩子不良的书写姿势,教她劳逸结合,防止用眼过度。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独立完成。

  二、让孩子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对孩子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能一味地批评指责,要积极引导,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树立信心和勇气。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和创造性。经常带孩子去新华书店看书、买书。让孩子自己在知识的海洋中去体会学习的乐趣。孩子在成长中正在探索和学习知识,是非常好奇的,家长在闲暇时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到实际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家长对孩子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并尽量与他们的书本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片面地追求孩子的高分,但也不能忽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关心孩子成绩的异常变化,要帮助孩子查找原因,分析原因,让孩子对自己成绩的变化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论是变好还是变差,都要能够以平静的心态对待。

  三、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的孩子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也会感到困惑。我们做家长的,要善于启发孩子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捕鱼的方法,而不是给他们吃现成的鱼。不是给他们直接的答案,而是启发他们主动思考,让她自己想出办法,并合理地解决问题,让他们体会到解决问题中的乐趣。从而养成爱动脑筋的好习惯。爱思考的孩子都有经常向老师、家长提问题的习惯。要是我们的孩子总是不提问题,可能是还没有学会思考问题,那我们就要在这方面努力了。

  四、让孩子发挥想象力,创造力

  我感觉到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非常丰富,动手能力也很强。记得有一次,因为我们夫妻两个下班比较迟,下午5点钟打电话到家无人接,我们都很焦急。晚上6点,我忧心忡忡的奔回家,女儿在门口手捧着自己扎的一束野花,对我说:“祝爸爸生日快乐!”我的气一下子时就不见了,我一把抱起女儿问,“放学了到哪里去了?”她说在小区内采花,要送给爸爸当生日礼物。我才记起那一天是我的生日。我感动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我仔细地看了女儿扎的花束,各种颜色的小野花相互搭配,大小花朵错落有致,我觉得很漂亮。我感觉到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有一定的创造力,动手能力也比较强。于是,我和爱人就有意识地让女儿在家里经常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她也喜欢做一些手工的小东西。虽然有时候把家里弄得很乱,甚至是一塌糊涂,但我们都鼓励孩子勤动手,这会让她保持活跃的个性和思维的活力,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发挥出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现代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孩子也要学会与人交往和沟通,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感觉我家自己孩子的交际能力是比较强的,她不怕陌生人,这一点很好,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交往,比较合群。这与她的成长经历有关。我在生活中和女儿象朋友一样相处,什么事都和她商量。女儿从小在部队生活,在集体的环境中成长,整天跟当兵的在一起,见到的人比较多。我到哪里,她也跟到哪里。与陌生人交往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她不怕生人。在幼儿园和小学里,她的好朋友也很多。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不断地锻炼她的交际能力。

  六、要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

  我认为健康是第一,如果没有强健的身体,权力、金钱、美女又有何用呢?上了清华、北大,对社会作的贡献又有多大?对家庭、个人又有多大的益处?我想是更大的伤害和痛苦。所以,孩子在学习中要注意劳逸结合,要注意锻练身体。到户外多活动,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保持一个强健的体魄。并且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心理教育现在比较热门。一中老师也讲到心理问题,现在很多孩子依赖性太强,什么事都要依靠父母。造成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普遍。

  总之,要与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经常和孩子交流思想,一起做游戏,一起到大自然中去体验生活。使自己的孩子在老师、家长的关心和教育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才是我们家长的心愿,也是学校办这个学习班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要注意,20个无意识行为会害了孩子!

有坏习惯,不可怕,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或者错。这些要靠我们来告诉他们。但是单纯的只告诉他们说:“不对!不许这样!这样是错误的!”而你呢,还会说话不算话,自己没有去遵守。父母们也许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坏习惯正在引导孩子。因为宝宝们也在“看事做事”!  

  坏习惯1

  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4岁的女儿不是时候地又吵又闹,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

  提醒

  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

  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坏习惯2

  结婚多年,你和爱人经常为一些“为什么买鸡不买鸭”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女儿的面吵翻天,事后又言归于好。

  提醒

  我们的敌对、争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我们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后孩子在游戏时,就对着洋娃娃嫩声嫩气地骂,狠狠地打娃娃,或者对小朋友说粗话、脏话。

  坏习惯3

  你辛苦工作,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是对儿子却很大方,他要奥特曼、要超人都照给不误,也不叫他节省。你想:独生子女社会,不就是为了一个孩子吗?

  提醒

  我们的这种“爱”,会使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孩子怎么能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呢?

  坏习惯4

  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女儿:“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边问,一边就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者看报纸。

  提醒

  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赶紧准备好晚饭,或整理好房间、看完今天的报纸。“这种做法只能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个令人又惊又气的答案:”没什么“,”凑合“,或者”还行吧“。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会敷衍别人。

  坏习惯5

  你儿子为争夺玩具而跟别的小朋友吵架,你罚孩子一星期不许玩玩具。几天后,你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惩罚有些过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后一致”,于是说服自己,不想把自己的话收回。

  提醒

  我们犯了错误,拒不认错,孩子也跟着一错到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坏习惯6

  家里电视机坏了,你请儿子的舅舅来帮忙修理。到了约定的时间,舅舅却打电话说有急事来不了了。你挂断电话,对孩子和妻子抱怨:“你舅舅太不守信用了!以后再不找他帮忙了。”

  提醒

  责备和埋怨不仅无济于事,还给孩子做了一个坏的表率:在面对失望的时候,我们没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是一味责备和埋怨别人。

  坏习惯7

  晚饭后,女儿吵着要你给她讲故事,可你总是不停地忙着其他的事情:整理房间;回复邮件或者查看一些信息;刚要坐下讲故事,忽然又有什么事情要去处理了。

  提醒

  我们的行为举止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没有娱乐,家庭中只有家务没有游戏,为了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和生活,必须一星期7天每天24小时无休止地工作。

  坏习惯8

  你和儿子排队在超市等着付款。一位妇女插队站在了你的前面。你要求她到后面排队去。但是她对你的话置之不理,于是你提高嗓门,与她理论,最后争吵了起来。

  提醒

  我们的做法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 .你就会经常看到孩子为了争抢玩具而与小朋友吵架或者打架。

  坏习惯9

  你是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老师请你帮忙写几篇小文章用在园报上。可是你一直很忙,截稿前一天还不能完成这几篇文章。这时候,你打电话给老师,告诉她你病了,让她再找其他家长来写。

  提醒

  没有尝试就先退缩,那么,我们平时告诉孩子要“说到做到,决不食言”的光辉形象就毁于一旦,孩子学会了把许诺抛之脑后,靠撒谎而使自己轻易推脱。

  坏习惯10

  婚姻之路终于走到了尽头,你心中充满了对另一方的怨恨。于是你对6岁的女儿历数另一方的不是,并且告诉女儿:“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你从此再也不要理他。

  提醒

  这样做,孩子学会了恨,在达不到目的时就搞破坏,捣乱,进行报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坏习惯11

  某一天,你突然发现爱人有外遇了!从开始时的震惊和恐慌,到最后的容忍,你告诉自己:“只要他/她还要这个家就行了,你还图什么呢,不就是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吗?”

  提醒

  我们“善意”营造的一个貌似完整的家,并不能给孩子足够的温暖和爱,“同床异梦”和“貌合神离”带给孩子的将是对生活的不信任,对人间真情的误解!

  坏习惯12

  在结婚问题上,你的婆婆曾经百般阻挠,于是,婚后你从不孝敬老人,也从不带儿子去老人那里玩,背地里还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诅咒老人。

  提醒

  不为孩子树立孝敬的榜样,那么总有一天恶果会降临到你自己头上!

  坏习惯13

  你总是习惯随手乱丢东西,妻子会把你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收拾好,从来不需要你操心。

  提醒

  这样,孩子也会养成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的习惯。

  坏习惯14

  你在家总是鼓励孩子学习孔融让梨,而在公共汽车上却与老人、儿童抢位子,或者在“禁止入内”的牌子下让孩子爬到雕塑上摆pose。

  提醒

  我们说一套,做一套,对于一个没有形成适当的道德感的孩子,当他长大后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挑战、种种诱惑时,很难有定力守护好自己。

  坏习惯15

  孩子在游乐场上迟迟不走,你催了一次又一次,只见小朋友越来越少,你对孩子说:“别的小朋友都回去了,你也该走了吧!”终于把孩子拖走了。

  提醒

  我们总是用相对于别的小孩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孩子,这会使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和别人比较上,并将此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长大之后做事就会轻易受其他人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坏习惯16

  路上又堵车了。你将车从紧急停车道上开了过去。后面5岁的女儿问你:“为什么我们走这边?”你说:“这儿没警察,也没有摄像头,没关系的。

  提醒

  当我们在没人监督时违规,孩子就学到:只要不被抓住,做什么都可以。

  坏习惯17

  你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6岁的儿子钻进来想帮忙,你赶紧把孩子推出厨房:“去去去,小孩子不要多管闲事,一边呆着去。”

  提醒

  我们对孩子的“爱护”,让孩子认为一切都是父母的事。

  坏习惯18

  吃饭时,你当着孩子的面愤愤不平地告诉爱人:“小王升职了,他有啥了不起的,不就懂些电脑吗……”

  提醒

  我们不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孩子就学会以自我为中心,不思进取。

  坏习惯19

  5岁的儿子试图拆开一只闹钟看个究竟,你不禁勃然大怒:“小孩子懂什么?不准乱动!”

  提醒

  我们想让孩子知道哪些该做、可做,哪些不该做,可是,简单说“不”只能破坏亲子关系,压抑孩子的能动性,迫使他们转入“地下活动”,到那时悔之晚矣!

  坏习惯20

  女儿吵着要买芭比娃娃,你想制止她,就连骗带吓说:“不听话,警察来抓你了”、“不听话,爸爸妈妈不要你了。”

  提醒

  当孩子证明“自己被骗了”,以后就不再相信大人的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步培养高EQ的孩子

情绪智力在国内造成一股热潮之后,不断地有许多父母问我有关培养孩子EQ的问题,其实目前对EQ的主张百家争鸣,所举的内容和培养之道亦是包罗万象,不胜枚举。依畅销书《EQ》的作者高曼博士的说法,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教育有五步骤,分别简要介绍如下:五大步骤培养高EQ的孩子 

一、察觉孩子的情绪:
  
孩子如同成人一样,他们的情绪背后有其原因,不管他们是否清楚原因何在。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不明来由的生气或沮丧时,不妨停下脚步来了解他们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且运用一些方法来引导孩子安全地表达各种情绪。  

二、体察情绪是与孩子亲近和教导孩子的机会:
  
一些父母试图忽视孩子的负面情绪,希望他们的情绪过去,但常发现效果不好。事实上,情绪的抒解需靠父母协助孩子澄清情绪、了解情绪,才不致使情绪扩大或恶化。  

三、同理的倾听和确认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需要父母注意他们的身体语言,如脸部表情和姿势。别忘了,孩子也会观察父母的身体语言。因此,父母可以一种轻松但专注的态度和语气,不带质问的反应,如说:“你今天看起来有点累?”然后,等待孩子的反应。  
四、帮助孩子以言语表明情绪:
  
当父母看到孩子流泪,可用同理心来反应:“你觉得很伤心,是不是?”这不仅让孩子了解,而且学到描述情绪的字眼。研究显示,一个人如能以适当的言语形容情绪,可以帮助自己在神经系统上得到宽心或镇静的效果。当然,不是父母告诉孩子该如何表达情绪,它只是单纯地协助孩子发展表达情绪的语汇。孩子也如同成人一样,他们同时亦会有两种以上的混合情绪,因此父母可以让孩子了解这是正常的,如说:“我知道你对参加少年棒球队选拔有点兴奋,也有点害怕。”  

五、与孩子商讨解决之道: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不是问题,偏差的行为才是问题,这是帮助孩子成长和进步的关键。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的解决。举例而言,父母可以如此说:“你很生气小杰拿了你的东西,如果是我也会生气,但你打他是不对的。让我们想想有没有其他解决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

  一、全面的家庭教育不仅是智力开发

  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孩子的非智力心理素质建设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家长,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孩子未来的人生幸福美满。对于美满幸福的定义可以用六个字概括:成功、健康、自在。怎样帮助孩子取得人生的成功呢?进行智力开发是当今家长普遍的尝试。
  关于成功,有过这样一个公式:成功=能力+机会。在这里,能力指的是一个人的主观条件,机会指这个人所处的社会客观条件。
  不同的人对于能力可能有不同的定义。总体来讲,一个人的能力是由智力能力和非智力能力两部分组成的。情商是衡量人非智力能力的重要指标。
  中国目前的家庭教育往往重视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对孩子未来成功与命运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缺乏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
  那么,什么是智力呢?智力就是我们观察、认识社会、利用经验和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思考能力等等。这种能力家长都比较重视开发,有些人从胎教就开始了。
  然而,智商提高了,是不是一定意味着人生的成功呢?
  似乎不是这样。
  一个运动员技术很好,但如果心理素质不好,临场紧张,承受不了压力及比赛过程中的种种曲折和挫折,就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好成绩。

  二、人生是长期的竞赛过程,需要全面的心理素质

  同样,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中,就像运动员处在竞赛中一样。人生就是长期的竞赛过程,有一个长期的心理素质问题,水平发挥问题。
  即使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如果他总是发挥不好,他同样不能成功。
  北京一个13岁的男孩,母亲对他的学习批评了几句,他承受不了自杀了。自杀前写下遗书,大意是对母亲不能原谅。孩子自杀以后,家长很受刺激,母亲精神失常。
  报纸还报道过南方的一个15岁的女孩,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也自杀了。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智商不错,也很要求上进,可是稍微遇到点挫折,或者家长有了一点批评,就承受不了呢?如果孩子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这么差,他们有再高的智商,有再多的知识和专业技巧,未来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呢?
  我曾见到不止一个曾被称为“神童”的人,有的是科技大学少年班毕业的。他们的专业知识、数理化都很优秀,但是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和社会应变能力,结果这些曾经的“神童”有些连正常的工作都不能适应。社会对他们而言显得过于复杂和残酷了,他们没有安全感,不知道应该怎样生存。
  这同样反映出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对于智力以外的心理素质的培育是忽略的。有的孩子上了大学,因为学习的压力,从高高的楼顶上跳下来。对此应该深思。

  三、溺爱就是扼杀孩子未来成功的人生

  溺爱就是扼杀孩子未来成功的人生。
  溺爱是给孩子明天生活设置的障碍。
  溺爱与单纯的智力开发有可能毁灭孩子的未来。
  我们必须有完整的教育。
  报刊上曾经披露,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摔了一跤,膝盖碰了一下,原本是很平常的小事,可是做母亲的赶紧上去又吹又拍又按摩,而且泪水盈眶。这在孩子心中会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是一点挫折都不能承受,一点困难都不能经历,一个跟头都不能摔,摔了以后也不必爬起来,应该由别人来安慰、来抚爱。
  还听到一个更残酷的事情,发生在天津。一个两岁的小孩和爷爷一起玩,他拿着牙签要扎爷爷的眼睛,爷爷很痛,不让他扎,孩子就哭。爷爷只好忍痛让孙子去扎,一只眼睛扎痛了,再扎另一只眼睛。结果,老人的双眼都被扎瞎了。
  任何一个理智健全的人对此都会感到震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说明目前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一种社会风气,对孩子“溺爱再溺爱”,“宠爱再宠爱”,以满足孩子的各种欲望为宗旨,并不考虑对孩子的未来是否有利。
  这件事充分表明,过分的溺爱对大人和孩子都是有害的。对大人的害处表现在今天,对孩子的害处表现在明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鼓励、支持孩子独立自主地做事是家长最重要的角色

  什么样的态度才是真正替孩子的未来着想?有一个相反的例子。
  美国一个小女孩立下志愿,要做飞越北美洲的最年轻的飞行员。经过一段训练以后,在7岁这一年,她实现了这次飞行。然而飞机失事了,与她一起遇难的还有她的父亲和教练。事后,她的母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并不因此后悔,因为那是女儿的愿望,是一个勇敢而伟大的尝试。如果一切还可重新选择,她仍然会尊重女儿的意愿。
  如果只从孩子的安全出发,很可能孩子连自行车都不能骑,门也不能出,因为任何行为皆存在危险因素。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去开飞机,而是这里有一种精神,就是从小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做事情,而且永远给他鼓励和支持。
  家长的这个角色对孩子的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

  五、情商教育与成功人生

  人类一直重视智力的发展,并且有了衡量智力的测试系统──智商;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智商以外,还存在着另一个应该重视的参照元素——情商。
  情商反映了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心理平衡的能力。科学家们经过各种测验和考察,证明了情商比智商对人更重要,它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婚姻、工作和整个人际关系的处理,甚至包括他的事业。
  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群儿童分别走进一个空荡荡的大厅,在大厅最显著的位置放了一块软糖。测试老师对每一个将要走进去的孩子说:如果你能坚持到叫你出去的时候还没把软糖吃掉,你就会得到奖励,得到另一块软糖。这样,你将得到两块软糖。如果你等不到老师来就把糖吃掉了,那么你只能得到这一块。
  实验开始,孩子们依次走进大厅。
  有些孩子忍受不了诱惑,把糖吃掉了。还有一些孩子明白只要坚持下来,就能得到两块软糖,于是尽量控制自己,转移注意力,唱歌,蹦蹦跳跳,就是不看那块糖,一直等到老师叫他出来,并得到奖励。
  专家们把能够坚持下来得到两块软糖的和不能坚持下来只得到一块软糖的孩子分为两组,对他们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只得到一块糖的孩子普遍没有得到两块糖的孩子成功。也就是说,凡是小时候缺乏控制力,情商弱一点的孩子,长大以后不管智商如何,在人生中都不太容易成功。
  这项研究引发了社会对情商教育的重视。
  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知道什么做法能够成功,能够得到奖励,在竞赛中能够得分。
  许多家长总是过多地重视孩子的生活是否优越,是不是很聪明,可是孩子把握人生、控制自己的能力往往被忽略了。家长们把决定一个人婚姻、工作、人际关系、事业的主要部分忽略了,这不是很可惜吗?

  六、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

  一位成功人士曾经这样讲过:一生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母亲给我的,叫“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小时候每次跌倒了,妈妈就说,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这个声音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个警句,一个格言,成为生命的本能反应。在以后的人生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与挫折,这种心理逻辑都会起作用。
  这就启发我们,人在幼年时特别容易接受简单逻辑、简单说法的暗示,进而会形成一个影响他终生的心理素质。所以,在重视家庭教育的同时,也没有必要把家庭教育看得特别复杂,往往家长的一个简单动作、一句简单的话语就能影响孩子一生。
  古人有一句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当然说得有点绝对,但它确实包含了一个真理,幼年的教育是特别重要的。
  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提出明确的口号,重视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开发,重视情商教育。这对于独生子女尤为重要。
  要从现在做起。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更好呢?我们的回答是,让孩子拥有独立自主地学习与生活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溺爱与专制的家庭教育

  溺爱的家庭教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另一方面缺乏民主精神,对孩子比较专制;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这个不许,那个不要,很多很多具体的规定。孩子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得不到培养,甚至被扼制了。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在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同时,常常会对各种教育产生强烈的逆反。
  因此,当前最重要的是家长们要把对待孩子的态度做根本的改变。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要让他自己去做;孩子能够做主的事情,一定要让他自己做主;孩子现在还不能做或不能做主的事情,家长要用启发、帮助的方式使他自己想办法去做。这种教育才体现了对孩子的爱,才是真正对孩子有益的。

  八、把正确的原则变为一句简单的话

  在引导孩子的时候,有两点很重要。
  第一点,要把正确的原则、正确的态度变为一句简单的话。就好像前面讲到的,那位成功者一直记住母亲的话,“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还有像前面讲过的,“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去做”。这些简单的原则和口号,要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在每一个行为关口都给孩子重复一遍。

  九、中断逻辑的方法

  第二点,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某个阶段,发现孩子有了某些你认为不正确、对他以后不利的错误倾向,怎么办?
  可以这样做,每当这个错误倾向出现的时候,就中断它一次。比如孩子跌倒后哭了,家长要中断过去的做法,不再又哄又拍,而是说,自己爬起来好不好?
  这样重复几次,孩子原来的逻辑就能被改变过来。

  十、刚刚出生的孩子对外面的世界都是有感觉的

  孩子再小,哪怕他刚刚出生,对外面的世界都是有理解、有感觉的。生命非常敏感,如果孩子对外界没有感觉、没有理解,就不存在胎教了。
  不要认为孩子什么都不知道,可以任意用各种错误的东西影响他。从现在开始,家长就要恪守职责,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态度,都要有长远的眼光,即我要让孩子成为成功、健康、自在的人。要用这样的心态对待孩子——即使孩子很小,没有更多的理性反应,只有舒服不舒服的感觉,用哭闹来表达他种种感觉的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重新开始你的生活

  对家长来讲,还有一个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做法,从现在开始重新塑造自己。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家长,孩子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孩子被磕碰了一下,家长的反应很重要。如果你遇事就惊慌失措、方寸大乱的,给孩子心理造成的重复影响,对他一生都将是负面的。
  所以,面对孩子家长需要重新开始生活,重新塑造自己,使自己更安祥,更坚定,更从容地对待生活,包括对待孩子发生的各种事情,在孩子生病、不舒服时,要镇静从容,家长的反应对孩子的影响是其他东西不能取代的。
  此外,希望年轻的家长请教一下身边的老人,上一辈人往往多子女,他们对孩子恰恰比较达观,遇事不那么惊慌、那么在意。要感觉一下他们对孩子的达观态度。不要像现在很多父母那样,把孩子放在保温瓶里,从小就把孩子的心理搞得很脆弱。那对孩子是有害的。
  以上两点对于孩子刚刚出生的父母尤为重要。等孩子再大一点,能听懂故事的时候,哪怕孩子似懂非懂,你可以用喃喃自语的方式给他讲故事。小白免的故事,小山羊的故事。讲这些故事是为了使他坚强勇敢,成为拥有独立自主精神的人。
  如果注意到这几点,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家长就已经为他打下了情商教育的重要基础。

  十二、家长的行为最重要

  进行情商教育,最有影响的是家长在家庭中──特别是在孩子能看得到的情况下的表现。
  孩子从小,哪怕他特别小,半岁一岁的时候,对周围世界都是有感觉的。你对孩子的一点点反应他都“记录”下来了。比如他不舒服了你是什么反应,他疼一下你是什么反应,孩子热了凉了你是什么反应,孩子哭了你是什么反应,孩子有这样那样要求时你是什么反应。
  你对待孩子的一整套反应,同时也作为反应程序输入到孩子身上了。孩子以后就会用你的态度来反应他遇到的问题。
  在家庭教育中,溺爱表现为对孩子细致敏感到胆战心惊的程度,这恰恰会使孩子十分脆弱。他们从父母的态度中,“学习”到了对待生活的反应。可以想象当他们长大以后遇到问题时,会按照我们输入的程序做出相应的反应。
  如果你的孩子刚刚出生,怎样从小塑造他的情商是比较好办的。但是孩子比较大了,已经六七岁、七八岁甚至十来岁了,由于过去不重视心理素质教育,造成孩子的很多弱点。这时家长面临的就是如何把这一课弥补过来?
  那么,主要的方法就是中断孩子的旧有逻辑。

  十三、营造孩子的周边环境

  环境在影响孩子,当你想把孩子往好的方向塑造、调整的时候,首先就要塑造和调整他的环境。
  所以,你不仅要做孩子的工作,还要做周边环境的工作。一方面让孩子在基本问题上受到良好的教育,给他一个主要的影响,同时有其他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完全避免也同样不利于孩子成长。
  让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知道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正确的。这不是更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7-8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受孩子欢迎的十种妈妈

中国传统的儒家理念说“儿不嫌母丑”,妈妈付出了生养的辛劳,于是她就有权对孩子提出种种要求,而孩子只能无条件地接受她的全部,不能对她的作为提出任何异议……今天,这一传统思维正在逐步被打破,事实是,连五六岁的孩子,也会纷纷以稚嫩的语言向妈妈提出要求。也就是说,今天做一个受欢迎的好妈妈,不只是做孩子的全职保姆和全天候家教就够了。一个聪明的妈妈,是一个善于洞察和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能够“与时俱进”的妈妈。

在下文列举的10种不受孩子欢迎的妈妈中,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就要小心啦!

1.老问我“阿姨亲,还是妈妈亲?”的妈妈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把孩子的日常照看委托给保姆的妈妈越来越多,极端的例子,是一周见不了孩子两天。而发现孩子在情感上依赖保姆,又不免妒火中烧。表现为当着孩子的面挑剔保姆的行为,或者要孩子做出选择:“是妈妈亲,还是阿姨亲?”有一位外企白领因为儿子过分“黏”保姆,接连换了四任保姆来争抢孩子的“情感所有权”,结果弄得四岁的儿子变得特别胆小、怕黑,没有安全感。

画外音:再尽心尽力的保姆,都无法替代母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再忙的妈妈都应保证每天与孩子接触45分钟到一个小时,此时的妈妈应关掉手机,好好沉浸在孩子为你提供的纯真环境里。要知道亲子互动不仅使孩子得益,妈妈也是受益者—它令你体验卸下面具、本色示人的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杭州体育场
百井人家
临平万达
城站公交站
湖翠里航拍
金钥匙航拍
玖樟台
玉湖公园
临平新城
丰收湖天街
海潮望月城
黄山风景
丹枫四季
临平城区
闻堰综合体
桂冠东方验房
缤纷城
临平老宅
京东Mall
江荣府
“金手指”
产业孵化基地
空中花园
河滨之城
临平未来农场
江河汇
未科航拍
临平公园
招商花园城
金沙湖晚霞
桂冠东方
花园城
火车西站
喜悦和
艺创综合体
味美浙江活动
钱江新城二期
馥香园鸟瞰
西投吉鸿项目
许村新城
光环购物中心
临平文化中心
国风杭州地铁
共享“花”车
南京北部新城
永旺商业项目
钱塘安置项目
西湖步行街
未科航拍
朗云
古玉兰开花
钱塘新项目
锦尚和品府
钱塘高铁站
未科中轴线
临平新城
钱江世纪城
万科大溪谷西
和平广场概念
良渚城建
临平二环
大马弄
南苑街道
临平
杭州大厦
奥体
杭州天际线

小黑屋|手机版|电脑版| ( B2-20080242 )

GMT+8, 2025-1-2 00:23 , Processed in 0.348502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